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重阳节 > 正文

解释一下什么是重阳节

2023-06-28 05:22:03  来源:网络   热度:

一、解释一下什么是重阳节

传统节日一般指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等。另外,二十四节气当中,

二、什么叫做重阳节?

九指“阳”,九月初九有两个九,就是重阳的意思,因此,九月初九是重阳节!

三、讲一下什么是重阳节

重阳节的来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

1、据《续齐谐记》记述: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

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

2、源于汉代的道学。

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

阳又表示钢,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视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为了“解厄”,重阳习俗由此而来。

3、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于是认定是个吉日。以后,每年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习俗。

但这3种说法究竟哪种正确,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们尚无定论。

四、什么是重阳节?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由来:

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五、什么叫重阳节什么意思

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等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讲解一下什么是重阳节

中国古代天文学是道家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笔者在拙文《什么是道家文化?道家文化的研究范围是什么?》一文中,将道家文化定义为是一门以天文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研究宇宙所有自然现象与规律的学问。

中国古人仰观天象,通过发展天文学,总结了宇宙自然的一些基本规律,比如说通过观察太阳的运行规律,总结了一日有上午、中午、下午、夜晚,一年有春、夏、秋、冬。通过观察月亮的运行规律,总结了月亮有朔有望,30天一循环。

今天我们谈谈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项重要成果——中国古代历法。

历法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判别节候、记载时日、规定计算时间标准的。

古人规定以一昼夜为一日,这是历法的基本单位,

以月亮朔望一次为一月,以十二个月即一寒暑为一年,这是太阴历之基础,我们现在简称阴历。

以太阳在日晷上影子最长的一天为冬至,两个冬至之间即一寒暑为一年,这是太阳历之基础,我们现在简称阳历。

那中国古时用的是阴历还是阳历呢?

很多人误以为中国古时使用的是阴历,其实中国古时用的是阴阳合历,是一种比我们如今日常使用的阳历更加先进的历法。冬至一阳生,是阳气生发的第一天。24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而制定,正午时,太阳在地上影子最长的一天被定为冬至,太阳在地上影子最短的一天被定为夏至,将两个冬至之间的时间(即一年)平分为24份,即为24节气,所以24节气是根据太阳运行情况来制定的,是一种太阳历。因植物的生长与太阳光照密切相关,所以古时农民都非常关注节气。

阳历是太阳历,阴历是月亮历。古人根据月亮的朔望情况,将一个朔日至下个朔日之间定为一个月,一年定为12个月,零头用闰月补足,从而制定出阴历。人类与动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但身体组织的70%是液体,因受月球重力的影响,体能与情绪会有周期性的波动,所以与阴历关系更加密切。中国古典重要的节日,基本上都在阴历上,如春节、上元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仅有一个重要节日是在阳历上,就是清明节。中国古人事实上践行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日常历法以阴历(月亮历)为主,但为保证植物的生长,指导耕种,又以24节气(太阳历)为辅,是非常高明的历法。

与我们现在公元历一个月一会儿30天、一会儿31天、一会儿28天、一会儿29天不同,中国的历法是古人完全依照天文规律测算而制定,是古代中国“道法自然”思想的直观体现。

七、什么叫做重阳节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廿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节气中的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别为干支历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的起始。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不属于二十四节气里的节日。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八、什么是,重阳节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