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重阳节大概是酱香型白酒酿酒几轮次
一、每年重阳节大概是酱香型白酒酿酒几轮次
酱香型白酒酒酿造的基本工艺为:“12987”酿造工艺,即端午制曲、重阳下沙、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
1、原料粉粹
酱香型白酒生产把高粱原料称为沙。在每年大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
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
由于原料要经过反复发酵,所以原料粉粹有一定比例,下沙整粒与粉粹之比为80%比20%,糙沙整粒与粉粹之比为70%比30%。且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
为了保证酱酒酒质的纯净,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辅料,其生产过程的疏松作用主要靠高粱原料粉粹的粗细来调节。
2、大曲粉粹
酱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温大曲产酒生香,高温大曲的糖化发酵力较低,故需根据原料粉粹的粗细程度来决定大曲的粉碎程度,大曲粉粹越细越利于糖化发酵。
3、下沙
酱酒生产的第一投料称为下沙,一般都是在重阳节前后进行。每甑投高粱350kg,占总投料量的50%。
A、泼水堆积
下沙时先将粉粹后的高粱泼上发粮水(原料量50%左右的90℃以上的热水),泼水时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也可将水分成两次泼入,每泼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入5-7%的母糟(上一年最后一轮发酵出窖后不蒸酒的优质酒醅)拌匀,发水后堆积润料10h左右。
B、蒸粮(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层稻壳,上甑采用见汽撒料,在1小时内完成上甑任务,圆汽后蒸料2-3小时,约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应过熟。出甑后再泼上量水(原料量12%左右的85℃以上的热水)。
C、摊凉加尾酒
泼水后的生沙,经摊凉、散冷,并适量补充因蒸发而散失的水分。当品温降低到32℃左右时,均匀加入酒度为30°的尾酒(由上一年生产的丢糟酒和每甑蒸得的酒头经过稀释而成的)。
D、堆积加大曲
当生沙料的品温降到32℃左右时,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的10%左右。加曲粉时应低撒扬匀。拌和后收堆,品温为30℃左右,堆要圆、匀,冬季较高,夏季较矮,堆积时间为4-5天,待品温上升到45-50℃时,可用手插入堆内,当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味时,即可入窖发酵。
E、入窖发酵
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并在翻拌时加入次品酒2.6%左右,然后入窖,待发酵窖加满后,用木板轻轻压平醅面,并撒上一薄层稻壳,最后用泥封窖,发酵30-33天,发酵品温变化控制在35-48℃之间。
5、二次投料
酱酒生产的第二次投料称为糙沙,时间一般为下沙入窖发酵一个月之后。
A、开窖配料
把发酵成熟的生沙酒醅分次取出,每次挖出半甑左右,与粉碎并泼发粮水后的高梁粉拌和。
B、蒸酒蒸粮
将生沙酒醅与糙沙粮粉拌匀,装甑,混蒸。首次蒸得的酒称生沙酒,出酒率较低,而且生涩味重,生沙酒经稀释后全部泼回糙沙的酒醅,重新参与发酵。这一操作称以酒养窖或以酒养醅。混蒸时间需达4-5小时,保证糊化柔熟。
C、下窖发酵
把蒸熟的料醅扬凉,加曲拌匀,堆集发酵,工艺操作与生沙酒相同,然后下窖发酵。应当说明,酱香型白酒每年只投两次料,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以后六个轮次不再投入新料(但需要加曲),只将酒醅反复发酵和蒸酒。
D、蒸糙沙酒
发酵一个月后,即可开窖酒(烤酒)。因为窖容较大,要多次蒸馏才能把窖内酒醅全部蒸完。为了减少酒分和香味物质的挥发损失,必须随起随蒸,当起到窖内最后一甑酒醅(香醅)时,应及时备好需回窖发酵并已堆集好的酒醅,待最后一甑香醅出窖后,立即将堆集酒醅入窖发酵。
蒸酒时应轻撒匀上,见汽上甑,缓汽蒸馏,量质摘酒,分等存放。
酱香型白酒的馏酒温度控制较高,常在40℃以上,这也是它“三高”特点之一,即高温制曲、高温堆集、高温馏酒。
糙沙香醅蒸出的酒称为“糙沙酒”。酒质甜味好,但冲、生涩、酸味重,它是每年大生产周期中的第二轮酒,也是需要入库贮存的第一次原酒。
糙沙酒头应单独贮存留作勾兑,酒尾可泼回酒醅重新发酵产香,这叫“回沙”。
E、取酒回沙
糙沙酒蒸馏结束,酒醅出甑后不再添加新料,经摊凉,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堆集,再入窖发酵一个月,取出蒸酒,即得到第二轮酒,也就是第二次原酒,称“回沙酒”,此酒比糙沙酒香,醇和,略有涩味。
以后的几个轮次均同“回沙”操作,分别接取三、四、五次原酒,统称“大回酒”,其酒质香浓,味醇厚,酒体较丰满,无邪杂味。第六轮次发酵蒸得的酒称“小回酒”,酒质醇和,糊香好,味长。第七次蒸得的酒为“枯糟酒”,又称追糟酒,酒质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浓。第八次发酵蒸得的酒为丢糟酒,稍带枯糟的焦苦味,有糊香,一般作尾酒,经稀释后回窖发酵。
二、每年重阳节,单位工会都会给本单位已退休职工送上一封
愿退休职工老有所乐,身体健康--
(在慰问退休职工时的讲话)
重阳节来临之际,我代表单位领导来看望你,一是祝愿你退休生活丰富多彩,根据你的特长,在社区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祝愿你家庭幸福和睦。尽享天伦之乐。三是祝愿你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三、每年重阳节温度怎么样
福建省: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人们将优质米用清水淘洗,浸泡两个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后置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熟出笼,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健康食物。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所以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在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
山东省:昌邑北部,有重阳节和辣萝卜汤的习俗,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县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封建迷信说法。
广东省:过去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众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山西省:九月九日,山西的农村妇女习惯休息一天,不干农活。嫁出去的闺女,习惯回娘家过节。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健康名言。
河北省:在河北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清丰县儿童在重阳节放纸鸢为戏。典周县境内无山,百姓多在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重阳节习俗
1、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情舒畅、健身祛病的目的。
2、吃重阳糕: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3、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和长寿面一样象征着长寿。
4、饮菊花酒: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从这个意义来说,菊花也是一种延年益寿的食物。梁简文帝的文章中就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节各地食俗
重阳节习俗:江苏省吃骆驼蹄
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重阳节习俗:四川省之糯米蒸酒
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重阳节习俗:山东省之吃辣萝卜汤
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重阳节习俗:陕西省之吃菊糕
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重阳节习俗:湖北省之酿酒
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四、每年重阳节开什么生肖
1967重阳节是天秤座
农历生日:一九六七年九月初九日
岁数:今年48岁
属相:羊
天秤座出生日期:9月24日-10月23日
天秤座主宰星为“金星”,守护神为职司智慧与正义的女神“雅典娜”与爱情女神“维纳斯”。天秤对任何事物抱持着平衡的态度,性格着重公平客观,对艺术有良好鉴赏力,但有时为取得平衡,容易表现出优柔寡断的负面形象。
五、每年重阳节是几月几日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