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重阳节 > 正文

给爷爷奶奶捶背敲腿儿歌?

2023-06-11 01:32:33  来源:网络   热度:

一、给爷爷奶奶捶背敲腿儿歌?

这首儿歌是《重阳节》

歌词: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辛苦了,我给爷爷捶捶背,我给奶奶倒杯水,关爱老人很重要,传统美德我知道。

这首歌可以让孩子明白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假日之一,明白"重阳节"的来源。

让孩子明白"敬老爱老"是祖国的光荣传统,要敬爱长辈。

二、九九重阳到儿歌?

1《重阳到》

重阳到,重阳到,

爷爷奶奶节日好,

我们非常感谢您,

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2《九月里》

九月里,九月九,

爬山登高饮菊酒,

戴上茱萸避邪恶,

吃了花糕多长寿。

3《小板凳,你莫歪》

小板凳,你莫歪,我扶爷爷坐下来。

我为爷爷捶捶背,爷爷夸我好乖乖。

4《奶奶夸我孝顺儿》

小板凳,三条腿,我给奶奶嗑瓜子。

奶奶嫌我磕得脏,我给奶奶煮面汤。

奶奶嫌我煮得硬,我给奶奶剥花生。

奶奶嫌我剥得慢,我给奶奶煮米饭。

大米饭,香喷喷,奶奶夸我真孝顺。

5《爷爷亲,奶奶亲》

爷爷亲哟,奶奶亲哟,

我是您的好宝宝哟,

宝宝不撒娇哟,宝宝不胡闹哟,

我是您的好宝宝哟!

6《爷爷年纪大》

爷爷年纪大呀,

头发白花花,

我给爷爷端杯茶呀,

爷爷笑哈哈!

奶奶年纪大呀,

嘴里缺了牙,

我给奶奶端凳坐呀,

奶奶笑哈哈!

7《重阳乐》

九月九,是重阳,

我陪爷爷登高山。

风儿吟,水儿唱,

爷爷和我乐呵呵。

九月九,是重阳,

我伴奶奶看菊花。

花儿笑,蝶儿舞,

奶奶和我笑哈哈。

8《重阳节》

红叶飘,黄叶飘,

蓝天高高白云飘;

九月九,重阳节,

我和爷爷来登高;

我们俩,手拉手,

爷爷登高不服老;

爷爷爷爷你真棒,

我祝爷爷节日好。

9《关心老人笑哈哈》

爷年纪大呀,嘴里缺了牙,

我给爷爷倒杯茶呀,爷爷笑哈哈;

奶奶年纪大呀,头发白花花,

我给奶奶端凳子呀,奶奶笑哈哈;

爸爸和妈妈呀,齐声把我夸,

尊敬老人有礼貌呀,是个好娃娃,

尊敬老人有礼貌呀,是个好娃娃

10《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爷爷亲哟,奶奶亲哟,

我是你的好宝宝哟。

宝宝不摔跤哟,宝宝不要抱哟,

我是你的好宝宝哟。

咚咚咚咚咚,敲敲背哟,

两只小手换得快哟。

咚咚咚咚咚,捶捶腿哟,

两只小手换得快哟。

三、重阳节歌曲原唱?

《重阳节》

歌曲发行日期:1978-01-01

原唱:关贵敏

词:张藜

曲:钟立民

歌词:

我常爱在重阳节登高

远眺到千里遥遥

不怕那远山云雾缭绕

看见了故乡的新面貌

啊故乡啊故乡

我在思念着你呀

思念儿时走过的那座小桥

我常爱在重阳节登高

磙动着起伏的心潮

不是那望远的雨丝淼淼

是眼睛被泪花模糊了

啊故乡啊故乡

我在向往着你呀

向往绿荫覆盖的那条小道

啊故乡啊故乡

我在向往着你呀

向往绿荫覆盖的那条小道

四、徐州三月三习俗?

  1,我们这边说的呢是,三月三回娘家,死了丈夫塌了天。就是你不能回娘家,否则对你老公不好。

  2,三月三,好日子,家家户户接闺女”,砀山风俗。

  其实,有关“三月三”的民俗民风,全国各地都有记载。象“曲水流觞”、“祭祀宴饮”、“兰汤沐浴”等都是它的内容。但“接闺女回娘家”,恐怕只是淮北一带盛行,砀山犹甚。

  中国的农历,一三五七九为单月,月份与日数重叠,为节。如一月初一,春节;三月初三,重三节(也有叫桃花节、泼水节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鹊桥节(也有叫巧节、情人节的);九月初九,重阳节。

  至于三月初三闺女回娘家的来历,在我们当地有两种传说:一说三月初三是“恶日”,应避之。据《宋书·礼志》中记载:“平原人徐肇,于三月初得三胞胎女婴,至三月三日,俱亡。一村人引以为怪,从此,每逢此日,都相携去水边涮洗”或外出以避邪气。另一种说法是:天宫中的王母娘娘,每年的三月初三,都要去蟠桃园内赏花,七个闺女也都出阁随从。早先本仙女思凡,偷偷飘落人间与董郎相配,就是在三月初三,被王母击鼓招回天宫的。(所以,一过三月三,再下雨就有雷声了)。如此遥远的路程,都阻挡不住闺女回娘家,何况人间呢?

  三月三,正值清明前后,在淮北,是南北冷暖气流频繁交会的时候,天气偏湿,自古就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说法。在这一段不太心的空闲中,闺女回趟娘家,理所当然。在砀山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老天爷,别下了,留着干路回娘家。娘家远,骑上毛驴打上伞,娘家近,穿着乡鞋柱着棍。”看样子,不管路途如何,都得回家住上几天。

  三月三回娘家,关键是接。因为它的来历,毕竟与“恶”与“悲”有关。再加上清明前后,正是“旧坟添新土,白日飞黑钱”的祭亡时节,阴阳交错,必须得由娘家哥或娘家侄来接,以免路上遭遇不测。实在忙不过来的,闺女也可带着自己的男孩回来,但要折根桃条作以避邪。有首儿歌证明了这一习俗:“大槐树,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的闺女都来了,俺的闺女咋不来,说着说着来到了,满脸泪水直发呆,俺是娘的心头肉,娘不接俺俺也来……”

五、客家山歌七字四句?

    客家山歌有《诗经》遗风,主要以传统的“赋比兴”,又常用双关、重叠等手法。基本是四句七字体,每首山歌的第一、二、四句押韵;唱时往往触景生情,即席歌唱,随口而出,情深意切,曲调丰富,大致有山歌号子、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

叠字山歌、五句板山歌等。

传承方式

    客家山歌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其创作素材以劳动人民生活为基础,传承方式主要由广大乡民在山间田野的即兴演唱,或民间艺人在特定场景下演唱,历来由民间口头传承。

经典四句七字山歌

    天蓝蓝来山青青,唱支歌子散忧心,若凡有人和歌子,高山流水遇知音。

    龙王牌下一冲田,丘丘载的是麻粘,阿哥要学麻粘样,泉水再冷不断线。

    白米好吃禾难作,大字好写墨难磨,鞋子好穿底难打,山歌好唱要人和。

爱情对歌

    男:我和情妹要相连,要连连到六十年。若是五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女:既然两人真要连,何必断定六十年。倘若阿哥实有意,二世投胎又来连。

    《十二月望郎歌》:正月哟姐挂心怀,正月不见我郎来。正月阿哥家中人客多哟,二月又要整秧田,姐要望郎等清明边。/三月哟姐挂心怀,三月不见我郎来。三月有个清明节哟,四月又要插禾秧,姐要望郎等端阳。/五月哟姐挂心怀,五月不见我郎来。五月有个端阳节哟,六月又要水车饮干田,姐要望郎等中元。/七月哟姐挂心怀,七月不见我郎来。七月有个烧包会哟,八月又要担谷上高仓,姐要望郎等重阳。/九月哟姐挂心怀,九月不见我郎来。九月有个重阳节哟,十月又要砍好过冬柴,姐要望郎等十一月来。/十一月哟姐挂心怀,十一月不见我郎来。寒冬腊月天气冷哟,十二月过年筹办要安排,姐要望郎等明年来。

■百姓故事

李贞也会唱山歌

    市文化馆离休干部张文清是中和镇的客家人,出于对客家山歌的喜爱,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他便到张坊、大围山、官渡、文家市等客家人集中地搜集整理客家山歌,如今已有三千余首成集。

    “我从小就知道唱客家山歌,记得小时候经常有歌谣会,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张文清说,客家人不用记歌词,歌词全在“肚子里”,而有“刘三姐”之称的中和歌手杜桂英,当地群众赞扬她“唱歌好手杜桂英,山歌满肚好声音,犁田听得牛不走,行人听见脚不停。”

    “李贞、王首道都是客家人,他们也会唱山歌。”张文清说,他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他曾编写了花鼓戏剧本《智取达浒》并在湘潭演出,恰逢李贞将军前来观看,演出结束后,他和将军闲聊。“我问她,您也是客家人,知道客家山歌吗?她说知道,我说那您唱过吗?她哈哈大笑‘怎么没唱过’。”

    客家人天生爱唱歌,张文清说,至今他们那还流传着反映革命激情的客家山歌。如“一送我的郎呀,去当兵哟喂,阶级敌人要认清呐。工人就是我兄弟哟喂,农民就是我家门呐。哥呀,妹呀,工农就是我家门呐。二送我的郎呀,去当红军哟喂,冲锋向前杀敌人呐。消灭白匪哟回家转哟喂,回来与妹把田耕呐。哥呀,妹呀,回来与妹把田耕呐。”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