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重阳节 > 正文

忆兄弟诗句?

2025-02-13 01:17:23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忆兄弟诗句?

描写兄弟情的诗句大全

1、怡怡兄弟情,亹亹仆驭力。岂为诧游观,肝肠孝思激。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宴笑友朋多,患难知交寡。

4、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5、兄弟可存半,空为亡者惜。冥冥无再期,哀哀望松柏。

6、小来落托复迍邅,一辱君知二十年,舍去形骸容傲慢,引随兄弟共团圆。

7、四十年来兄弟情,渠渠天理境中行。形如鹤瘦困书癖,志不蝇营守笔耕。

8、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9、衰门少兄弟,兄弟唯两人。饥寒各流浪,感念伤我神。

10、十年离乱后,长大一邂逅。

11、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12、三叠阳关声堕泪,写平时、兄弟情长久。离别事,古来有。十年骨肉情何厚。

13、塞上风雨思,城中兄弟情。北随鹓立位,南送雁来声。

14、清秋淮上多诗句,白首篱边近酒樽。杜舅高情笃兄弟,先君至性厚闺门。

15、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16、墨以传万古文章之印,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

17、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

18、门闾冰似清,谯女复苏甥。幸有室家乐,宁无兄弟情。

二、9月9日忆山东兄弟中关于兄弟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描写重阳节的诗句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描写重阳节的诗句。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

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四、忆兄弟的诗句是什么?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梦李白·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

4.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满庭芳·碧水惊秋》是北宋文学家秦观的词作。 此词融情入景,通过对秋日萧瑟的描写,表达了词人伤离怀旧的心绪。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6.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____陆凯《赠范晔诗》。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____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9.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____黄庭坚《品令·茶词》。

10.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____王维《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

五、忆山东兄弟作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六、忆山东兄弟古诗朗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诗释为,独自在异乡做异乡来的客子,每遇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天登高的地方,遍插茱萸时会想到少了一人。。

七、忆山东兄弟姓什么?

王维出身于河东王氏,祖籍山西,居住在蒲县,这个地方正好位于华山以东,所以诗中的“山东”这个地方,并不是我们现在常常说的山东省,而是华山东面的山西蒲县,他笔下的“山东兄弟”是他的弟弟王缙。

八、十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是重阳节?

应该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写的是重阳节,因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唐朝诗人王维按照重阳节习俗登高而作的诗,诗的题目就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内容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毎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朱萸少一人。其中的佳节指的就是重阳节,写的是王维一个人在外地重阳节这天特别想念家乡和亲人。

九、王维忆山东兄弟指的是哪个山东?

1 王维忆山东兄弟指的是山东省2 因为山东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省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同时还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因此王维忆山东兄弟所指的山东应该是指这个省份。3 此外,山东还有很多著名的城市和景点,比如青岛、济南、泰山等等,如果想去游览这些地方,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相应的城市和景点。

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加拼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注释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市),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佳节:美好的节日。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独在异乡为异客”,开篇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诗人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人在外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在当时封建社会里,交通闭塞,人们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地域之间的往来较少,所以不同地方的人们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诗人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到异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单。诗人平淡地叙述自己身在异乡,但是其中却包含着诗人质朴的思想感情。  如果说平日里思乡之情可能不是感到那么强烈,那么,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畅谈欢笑,而现在呢,诗人只身客居异地,在代表团圆的节日里不禁想到了家乡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诗人在家乡时的美好回忆,种种回忆触发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并且越想越思念,以致于一发不可收拾。这句写得自然质朴,如娓娓道来,也写出了许多在外漂泊游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遥知兄弟登高处”,诗人从直抒胸臆,转笔写到自己对亲人团聚的联想,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该是多么的快乐。如果诗人单单是想到亲人们的欢乐,倒可以缓解诗人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在最后写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原来诗人想到的不是欢乐,而是自己没有在家乡和亲人们欢度佳节,所以亲人在插茱萸时也会发现少了一个人,这样亲人们肯定会思念我的。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