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重阳节 > 正文

书法作品题款规则?

2025-01-02 18:25:46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书法作品题款规则?

一副较为成功的书法作品,笔法和字的结构是主要的。在行,草书中,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显得尤为重要。行、草书变化多端,丰富奇彩,意到笔随。一副得意之作,更是书写者苦心经营的结果。在这里我们谈到的章法是书法艺术欣赏的总体观。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各尽意态,气运流动,起伏随势,笔毫捻转,巧布虚阵,寓情寄意,都是章法的组成部分。当你站在这样一幅法不越于理,妙不超乎真的作品面前,真会让你陶醉神往。

  书法作品有中堂、条幅、对联、横匾、手卷、横幅、扇面等多种幅式,这些幅式中有少字数,又有一手诗(五言、七言绝句律诗)或一首词(卜算子、泌园春、天净沙等)不同字数的内容。怎样安排,怎样题款,怎样盖章,这些都是章法的内容。有的书法爱好者单个字已经写的不错了,临帖也有一定基础了,然而,一接触书法创作便 束手无策了。还有一种情况,评选书法作品时,正文书写的水平还可以,一看题款,简直很草率,印章也不考究,于是落选了。这些弊病必须认真对待。

  在临习古今书法作品的实践过程中,我将章法归纳为四十字总则。

  一 总 则

  浓淡、干湿、萦带、连绵、疏密、大小、长短、粗细、

  远近、向背、虚实、顾盼、错落、肥瘦、首尾、起运、

  偃仰、起伏、款识、印章。

  二 题 款

  宽识在一幅书法作品中占有相当主要位置,如对正文几十遍上百遍地琢磨,反复构图,而到题款时却草草收笔,形成虎头蛇尾,神气韵味会大为失色。由此可见,款识的好坏是不可忽视的。

  (一) 上 款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如只是一张参加展览的作品,就没有必要题名字的上款。此称单款。上款所包括的内容:

  姓名 + 称呼 + 谦辞

  1、 长 辈:

  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上款的题法一称某某同志,某某先生,某某方家,某某女士,某某老师,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某某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某某翁。

  书写者是少辈,对长辈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词,如:指正

  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请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

  如:玉楼先生清赏、治贤方家正笔。

  2、 同 辈:

  为同辈所书的作品,一般称某某同志,某某书友,某某仁兄,某

  某同窗,某某大兄,某某贤弟,某某小妹,某某小弟,某某学友等。这里应注意,一般俗称不宜题款,如:某某大姐,某某二哥等。

  在称呼的后边还可以加上谦词,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雅书等。如:晓华书友惠存 . 永明贤弟雅属

  3、 正文出处:

  作品的正文有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题目,在题款时应这样写:

  王勃滕文阁序句 杜甫诗客至

  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诗和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比如有神”。可以省略正文出处题款。

  (二)、 下 款

  时间 + 地点 + 姓名(字号)+ 谦词

  1、 时间:

  公 历:一九八五年五月

  农 历:乙丑年榴月

  一 月:正月、孟月、初春、开岁、芳岁

  二 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 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 月:孟月、槐月、麦月、麦秋、清和月

  五 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天中

  六 月:季夏、暮夏、荷月、署月、溽署

  七 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 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 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 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冬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冬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寒冬、九冬、暮冬、中冬

  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

  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

  每月二十一至三十称下浣。

  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如:一九八五年六月,不能写成乙丑年荷月,因为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

  1、 地 点:

  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如:书于北京西城肉食店,这类属于俗称地点,但是如:题于京西早春堂,书与鸿宾搂等是可以的。

  2、 署 名:

  署名时可以写姓名全称,也可以只写名不写姓,或题字与号。如:杨再春,再春书,燕山墨人书。

  3、 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以加上书奉,奉书、敬书、恭录等谦词。

  所书作品内容是伟大,领袖的名句或名作,在姓名之后可加敬录、敬书等谦词。

  下款的完整题法应是:

  “乙丑年杏月下浣於古风唐杨再春敬书”。

  正文是甲骨、钟鼎、汉隶的古文字,题款最好用行楷或楷书。不宜用正文的字体或狂草,如果正文是楷书、行草或狂草,那么题款时的字体最好是用行书。题款字体应小于正文,以便协调一致。,

  三、 印 章

  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正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1、 引首章(随行章、闲章)

  这是印章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形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混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幅“美意延年”,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引首章还包括如下几个内容:

  (1) 年号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八五年等。

  (2) 月号章:何月、谷雨、盛夏等

  (3) 斋号章:墨人居、瑞德草堂、积字阁。

  (4) 雅趣章:这类引首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应当多准备几方,如:乐而康、苦中乐、天地心、墨趣、神功、写我心、墨乐、勤奋、苦功、治学、酒中仙、情趣、师古不泥、勤笔补拙、心画、师法、精勤、书德、百寿、福寿、百通而后、墨香、梦笔生花、观远、江山如画、悟法。

  1. 腰章

  长的条幅右上只盖一方引首章显得中间空余太多,可以加腰章、内容多半为书写者的籍贯或属性的肖形印。腰章比引首章和名章还要小一些,一般是小园。小长,小方形。

  2、名 章:

  名章一般分为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的名章最好不盖两个朱文或白文章,要盖两方印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之间隔一个章的空位,两章大小不宜悬殊。

  书法作品的幅识和款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留心多看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并将一些新颖的章法与款识记下来,反复临写,到创作时便得心应手了。

二、书法作品祝老友诞寿如何题款?

一、贺老友xx寿诞乙未年冬月xx书赠二、xxx秩华诞之庆老友xx羊年冬月贺三、祝敬xxx秩华诞老友xx羊年冬月贺

三、书法作品颜色大全?

书法作品的艺术的色彩,一方面浓缩于朴素、雅淡的自然色彩:黑、白,黑为墨色,白为宣纸色,此外还有画龙点晴的一点印章红色。此三色构成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丽色彩。

流动的黑色线条所产生的节奏、意态、趣味、张力等,呈现出静穆、高雅、激情奔放的情感色彩。

四、重阳节的谚语大全?

1、重阳有雨,下年雨缺。

2、重阳晴,一冬凌;重阳阴,一冬温。

3、重阳无雨,冬至多雨。

4、吃了重阳酒,夜活带劲揪。

5、九月重九,登饮酒。

6、九月重九,登高饮酒。

7、重阳无雨,九月无霜。

8、重阳晴,一冬晴;重阳阴,一冬冰。

9、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半冬干。

10、吃了重阳糕,夏衣就打包。

五、24字诗词书法作品大全?

圣代元和岁,闲居渭水阳。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时康。

朝野分伦序,贤愚定否臧。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由是推天运,从兹乐性场。笼禽放高翥,雾豹得深藏。

世虑休相扰,身谋且自强。犹须务衣食,未免事农桑。

薙草通三径,开田占一坊。昼扉扃白版,夜碓扫黄粱。

隙地治场圃,闲时粪土疆。枳篱编刺夹,薤垄擘科秧。

穑力嫌身病,农心愿岁穰。朝衣典杯酒,佩剑博牛羊。

困倚栽松锸,饥提采蕨筐。引泉来后涧,移竹下前冈。

生计虽勤苦,家资甚渺茫。尘埃常满甑,钱帛少盈囊。

弟病仍扶杖,妻愁不出房。传衣念蓝缕,举案笑糟糠。

六、28字古诗词书法作品大全?

问题:28字古诗词书法作品大全?

答:相关作品有:

1.《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 《出塞》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七、2010年重阳节诗词大全?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4、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5、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6、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8、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9、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10、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八、重阳节的古诗大全四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 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醉花荫(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沉醉东风 重九(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以上供参考。

九、重阳节祝福:传递温暖的重阳节祝福短信大全

重阳节快到了,送上暖心祝福短信传递关怀

重阳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踏秋”、“敬老”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我们都会向老人们表达我们的敬意和关怀,而短信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重阳节、祝福短信、关怀、传统节日、敬老

温馨与关怀并存的重阳节祝福短信

1. 重阳节到,花儿与月儿共同照,敬老心意共传递,九九重阳庆团圆,愿你健康幸福久。节日快乐!

2. 重阳节将至,一份祝福真诚相赠,愿您多福多寿,幸福安康,九九重阳,敬老心情。

3. 重阳佳节到,敬老表诚心,送上问候情,愿您安康久,幸福与您同。

关键词:关怀、敬老、温馨、祝福、团圆

传递心意,暖心的重阳节祝福短信

1. 重阳节临,敬老心暖,团圆喜甜,九九喜庆。

2. 重阳节至,亲情暖炉,热情如火,幸福无边。

3. 重阳节欢,老友齐聚,幸福绵绵,快乐无限。

关键词:敬老、团圆、暖心、传递心意

感谢您阅读完这篇文章,希望这些重阳节祝福短信可以帮助您表达真诚的祝福和关怀。

十、重阳节祝福语大全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庆祝。这个节日也被称为“老人节”或“登高节”,是向长辈表示敬意和感激的日子。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亲自探望长辈,送上真诚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

重阳节祝福语大全

对于重阳节来说,祝福语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些可以用来表达祝福的重阳节祝福语:

  • 1. 愿您重阳节快乐,幸福安康!
  • 2. 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 3. 重阳节到,祝福送给您,健康快乐大吉大利!
  • 4. 虽然不能亲自陪伴在您的身边,但我的祝福与思念一直在您心间。重阳节快乐!
  • 5. 希望您度过一个美好的重阳节,心情愉快,幸福无边。

这些祝福语可以通过发短信、打电话或亲自走访长辈时使用。无论是用口头表达还是书写,都能传达出对长辈的深深祝福与关怀。

重阳节的意义

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意义。

首先,重阳节是表达敬意和孝心的时刻。在这一天,人们会抽出时间去探望年迈的长辈,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关怀。这种传统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和传统的尊敬。

其次,重阳节也是一个重要的登高活动。登高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人们会选择一些山丘或高地,一起登山迎接重阳节。这种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寓意着希望能在来年中取得更高的成就。

最后,重阳节也被认为是驱邪避凶的日子。传说九九重阳的数字中有很强的阳阳之意,可以辟邪驱鬼,消灾祈福,保平安。因此,重阳节也被视为一个吉祥祈福的节日。

重阳节的习俗和活动

除了表达祝福和关怀长辈外,重阳节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和活动。

首先,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人们会选择一些山丘、高地或景区,一起登山迎接重阳节。登高不仅可以欣赏秋景,还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其次,佩戴菊花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菊花象征着富贵和长寿,人们会在重阳节这一天佩戴菊花,以祈求吉祥和长寿。

还有,食用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重阳糕是一种以糯米、豆沙、红枣等多种食材制作而成的传统食品。人们相信食用重阳糕可以驱邪避凶,保平安。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重阳节的文化活动,如重阳节文艺演出、花展等。这些活动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总的来说,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通过表达祝福和关怀长辈,登高活动以及各种传统习俗,人们共同庆祝这个节日,并迎接秋天的美好。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