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课文教案
一、小学语文经典课文教案
小学语文经典课文教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会遇到一些经典课文的教学,这些课文既具有文学价值,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分享一些小学语文经典课文教案,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在课堂上进行教学。
1. 《草房子》
《草房子》是北岳庙香火鼎盛时期的一个小故事,它以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生活的真挚感受为特色。这篇课文常常用来引导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 通过阅读识记、理解、分析课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 通过课文中的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步骤:
- 导入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猜测课文内容。
- 阅读训练:集中精力阅读课文,理解文中的具体情节和意义。
- 课文分析:帮助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发表对课文的感受和感悟,培养他们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 拓展活动:通过绘画、写作等拓展活动,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荷叶上的“雨露”》
《荷叶上的“雨露”》是一篇以描写小动物为主题的散文诗。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雨露对小动物生命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目标:
- 帮助学生理解文中运用生动的描写,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兴趣。
-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一些小动物和植物的兴趣和爱护。
- 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写作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步骤:
- 导入讨论: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与小动物有关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预读活动: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猜测文中可能描写的内容。
- 阅读训练:学生读课文,理解文中的具体描写及其所传达的信息。
- 语言点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中难点词汇、句子和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对文中小动物的重要作用进行情感倾诉,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绘画或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3. 《白鹅》
《白鹅》是一篇通过描写动物生活表达情感的小故事。它以纯真的儿童视角展示了白鹅的飞行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阅读和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 通过阅读识记、理解、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 帮助学生理解文中表达情感的方式,培养学生情感表达和认知能力。
-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教学步骤:
- 导入课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猜测课文内容。
- 阅读训练:学生读课文,理解文中具体情节和意义。
- 课文分析:帮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分享对课文中白鹅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创作和展示等活动,拓宽课文的内涵。
以上就是三篇小学语文经典课文教案,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安排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并培养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小学逆向思维课文阅读教案
小学逆向思维课文阅读教案
引言
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他们学习的基础,而逆向思维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教案旨在通过小学课文阅读,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
本教案选取了经典的小学课文作为教学材料,通过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深入挖掘文本中的信息,并从中获取启发。
教学步骤
第一步:阅读课文
让学生先通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和背景。
第二步: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课文的问题,鼓励他们展开思考。
第三步:逆向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发现隐藏的信息。
第四步:讨论分享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分享各自的思考和发现,促进思维碰撞,拓展思路。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文阅读和逆向思维过程中的表现,可以评价教学效果。学生是否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是否能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是否能够通过逆向思维获取新的启发等,都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教学反思与展望
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总结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逆向思维在小学课文阅读中的应用,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提供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小学语文课文学常识教案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篇关于小学语文课文学常识的教案。小学语文课文学常识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它涵盖了语文课本中的各种知识点,包括课文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能够:
- 了解小学语文课文学常识的重要性。
- 掌握分析课文主题、情节的方法。
- 熟悉描述人物形象的词语和句子。
二、教学准备
- 课文教材:《小学语文教程》第一册第一课。
- 多媒体设备。
- 教学辅助工具。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 学习课文
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小狗的故事》。然后,提醒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题、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等方面,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提问。
3. 分析课文主题和情节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提问:
-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
- 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通过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帮助他们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4. 描述人物形象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一起讨论、共同描绘。
教师可以提问:
-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
- 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描述这些人物?
学生可以通过个人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丰富彼此的思维。
四、巩固练习
为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
例如:
- 课文中的主题是什么?
- 写出课文中的一段情节。
-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中小狗的形象。
五、课堂总结
在课堂结束之前,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本小学语文课文学常识教案的教学,我们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蚕的由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星期有七天,了解每一天的名称及顺序。
2、了解从卵到蚕蛾的完整演变过程。
二、教学准备:
1、 电教图片
2、 8张卡片,分别写“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其中“星期日”的卡片两张。
3、版图表格
三、教学过程:
1、用“小手小手变变”来稳定幼儿情绪。
2、“今天有一只蚕宝宝要到我们班来跟我们一块儿玩,让我们来欢迎它”。出示蚕的图片。
3、“大家都知道它的名字叫蚕,那你们能看图片告诉我它长什么样的吗?”。与幼儿观察蚕的特征。
4、“蚕宝宝那么可爱,你们知道它是怎么长大的吗?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个《小蚕宝宝的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5、用电视机播放蚕生长过程的图片,教师边讲解。
6、与幼儿讨论蚕的生长过程 :
①蚕宝宝小时候是什么样子?吃什么?
②突然发现它长大了,在什么时间,变成什么样子?你的心情怎样?
③蚕宝宝长大后给自己建的新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建的?
④当你第一次发现蚕不见了,你想和蚕宝宝说些什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⑤蚕宝宝最后变成什么样子?
7、我们计算时间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秒、分、小时、星期……)谁知道这个故事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星期)
8、每个星期里每一天的名字叫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与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出示数字卡片,将卡片围成圆圈贴在黑板上。)
9、你们发现老师黑板上的卡片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两张一样的“星期日”卡片重叠在一起)
10、原来每周到了星期日的时候它们又重复出现了。那它们的后一天是什么呢?大家一起看黑板来数一数吧。
11、结束活动
五、长城的由来教案?
由来: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起长城。
发展
1、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 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 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 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2、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了六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 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一国家的大业。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 定,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便大修长城
六、玉米的由来教案?
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的国家。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是广西,时间是1531年。
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不到四十年。到明代末年(1643年为止),它已经传播到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广东、广西、云南等十省。
还有浙江、福建两省,虽则明代方志中没有记载,但有其他文献证明在明代已经栽培玉米。清初五十多年间,到十七世纪末(即康熙三十九年)为止,方志中记载玉米的比明代多了辽宁、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六省。
1701年以后,记载玉米的方志更多,到1718年为止,又增加了台湾、贵州两省。单就有记载的来说,从1531到1718年的不到二百年的时期内,玉米在我国已经传遍二十省。
七、重阳节的由来缩写?
1、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2、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既融合了众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农历九月九日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3、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其民俗活动甚多,文化内涵丰富。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摆宴敬老、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八、动漫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九、重阳节的由来简介?
重阳节的由来简介故事一: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
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恒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这时,仙人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恒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据说,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所以人们把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九九重阳,还有历史渊源。早在春秋战国时,屈原在《远游》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三国时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他已明确写出重阳饮宴了。晋代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说明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至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由来简介故事二: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把酒业神等。在流传至今后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重阳节的由来简介故事三:
在传统意义上,日月并为阳九的重阳,强调的是避邪消灾。据说,晋朝时,今河南汝南古上蔡地区,有个名叫桓景的学道的人,他的师傅费长房真人对他说: “九月初九,你家有难,你赶快回去,叫家里的人用绛红色布做成香袋,装上茱萸系在手臂上,登上高处,喝菊花酒,就可消祸。”桓景依照师傅的指点,是日举家登上座落在蔡国故城西面城垣的一处叫做名冈山的至高处避祸。傍晚归来,发现家中的家禽家畜全都死了。费长房知道后说:“这些鸡鸭牛羊狗已经替你们受灾了。”2003年重阳节,国家邮政局专门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来纪念这个传统的节日,并把《重阳节》特种邮票的首发式定在河南省的上蔡县举行,这时,民俗中重阳节的源头地才为我们所知道。2005年年底,中国民俗协会正式将上蔡县命名为“中国重阳之乡”。
唐宋开始,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人们生活状态的安定和改善,使大家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本质的祈求。长生与延寿,逐渐代替了消极的避邪消灾与追逐功利的步步登高。
在近两千年的流传中,经过不断的传承、选择、优化和赋予,它形成了我国乃至华夏文明波及到的地区,独具特色的宣泄思乡思亲和祈寿的民俗活动。从陈树填词、朱德荣作曲、歌手陈少华唱红的流行歌曲《九月九的酒》:“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飘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亲人和朋友,举起杯、倒满酒。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噢——”中,我们同样感受到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感受到那种浓浓的思亲之情,它同样不知道牵动了多少游子的羁旅之心。
今天的重阳节又有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敬老日”,取九乃大数,寓意健康长寿,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赋予重阳节敬老爱老的新内容。作为传统佳节,古往今来,人们都在这一天,开展敬老祝寿和登高远望的活动。
十、重阳节登高的由来?
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由来已久。但您是否知道这个习俗的由来呢?关于重阳节登高的由来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据说东汉时汝南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并嘱咐桓景回去搭救乡亲:“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战胜瘟魔”。
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瘟魔来犯,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 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久而久之,登高便宴变成了一个美好、风雅的习俗。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还有其他不同的说法: 一说可能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了。(古代认为“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
故而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长寿的活动,并非如魏文帝曹丕所称九为“宜于长久”之数。这是明代谢肇制《五杂咀》中的看法。 一说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
这种上山采集农民们把它叫做“小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至于集中到重阳这一天则是后来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起点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此外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适宜于登高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