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由来和传说简单介绍?
一、春节的由来和传说简单介绍?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祭祖先、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二、三山国王的由来和传说介绍?
三山国王
广东潮汕地区流传的神话人物
三山国王,广东粤东地区及台湾潮州籍民众所尊奉的地方守护神。三山指的是揭西县河婆镇北面的独山、西南面的明山和东面的巾山
。据载,宋太宗封此三山神为国王。文化起源于广东潮汕地区和客家地区,通常被认为是潮汕人跟客家人始奉的“守护神”
源于隋朝(581─618年)潮州府揭阳县霖田(今属揭西县),其庙在潮汕各市、县都有仿建,播及梅县、兴宁、大埔、丰顺、海丰、陆丰、汕尾、惠东、台山、东莞、佛山、福建省东山县、广西省昭平县等地,共有庙估计逾360座
,它被潮人视为“社神”、“地头神”,为当地民众所奉的守护神,是闽南人、台湾人、潮汕人、客家人的共同信仰。“三山”是指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街道北面的独山、西南面的明山(位于梅州)
和东面的巾山,传说隋朝大业年间此三山出现神迹,遂受到当地百姓祭祀,至宋代又追封为王,分别为清化威德报国王(明山)
、助政明肃宁国王(巾山)、惠威宏应丰国王(独山),三山国王祖庙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街道。
有关三山国王的传说,发生在粤东的潮州、惠州、梅州交界处的三座名山——巾山、明山、独山。有关三山国王的资料,宋以前只留下唐代名将陈元光的《祀潮州三山神题壁》及韩愈所祭的石界神,其他文字和
三、重阳节的习俗和由来?
一、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直至唐朝,已经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历朝历代沿袭至今。由于在《易经》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因此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为重阳。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二、重阳节的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每年九月开学季,这八个字总是会被提起。重阳佳节正是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因而习俗便也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为主,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等,下面亲农网为大家一一介绍:
1.登高
重阳登高,自古以来就有了。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年间,当时登高是为了免受灾殃,久而久之,如今的登高变成了一个美好、风雅的习俗。秋日大气凉爽,空气清新,登高远眺,何不快哉。
2.赏菊
重阳节恰逢金秋时节,菊花盛开,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貌似陶渊明。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菊花品种繁多,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重阳赏菊之习尤为盛行,但已不限于九月九日了。
3.插茱萸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所以不少妇女、儿童将茱萸佩带于臂,或插在头上。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还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已经如此,历代盛行。在清代,北京人在重阳节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4.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儿女的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阳糕的制作古人比较讲究,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点蜡烛灯。意欲用“点灯”、“吃糕”来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点都称之为重阳糕。
1989年,我国正式把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因为重阳节本意就有着尊老、爱老、孝老的文化底蕴,而老人节的确立,为全社会都树立一个尊老爱老的健康风气,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下,重阳节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四、关于重阳节的由来和重阳节的古诗?
重阳节的由来:
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五、万圣节的简单介绍由来和传说英语
<>万圣节的简单介绍:由来和传说
万圣节(Halloween)是每年的10月31日庆祝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非常盛行。这个节日的由来和传说与英语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万圣节的来历
万圣节起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节日——萨温节(Samhain),凯尔特人是古老的一个部落,主要居住在今天的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等地。对于凯尔特人来说,10月31日是他们的新年,也是农场活动的季节分界线。当夜晚悄然来临时,他们相信亡灵会返回世间,并且与生者共度这个特殊的夜晚。
这个节日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传到了罗马人手里,罗马帝国统治期间,他们将凯尔特人的节日与他们自己的两个节日结合起来庆祝,分别是纪念凯撒大帝的节日和纪念人死者的节日。
在基督教完全传入凯尔特人的领地之后,基督教徒将公元835年11月1日命名为所有圣人节,使人们有机会庆祝并纪念已故的圣徒们。为了对抗异教徒节日的影响,教会将所有圣人节的前夜定为万圣节,这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万圣节来历。
万圣节的传说和象征
万圣节有许多与之相关的传说和象征,以下是其中一些经典的:
- 南瓜灯:南瓜灯是万圣节最著名的象征之一。据说,一个名叫杰克的爱尔兰人,他与恶魔之间有着一段离奇的故事。当他死后,他的灵魂被驱逐到了永无止境的黑暗中,但他恳求恶魔给予他一颗可照亮前方的灯火,以供他在黑暗中走过。于是,恶魔把一块燃烧的碳放在了一个挖空的萝卜里,制作成了南瓜灯,这就是南瓜灯的由来。
- 化妆和扮装:万圣节允许人们打扮成各种各样的角色,尤其是与鬼魂和妖怪有关的形象。通常,孩子们会穿上漂亮或可爱的服装,更多的是像他们最崇拜的超级英雄或影视角色。这是表达个性、迎接节日和娱乐的一种方式。
- 糖果和不给糖就捣蛋:这一传统与美国的万圣节庆祝最为紧密相关。小孩子们会挨家挨户敲门,大喊“不给糖就捣蛋(Trick or Treat)”,意思是如果不给糖果,他们就会恶作剧捣乱。这是一个交换糖果和欢笑的游戏,同时也是子夜中欢度佳节的一种方式。
万圣节在英语国家的庆祝方式
英语国家的人们热衷于庆祝万圣节,这是一个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的节日。他们会布置房屋和花园,挂上恐怖的装饰物,制作南瓜灯,准备糖果等。
此外,各种各样的万圣节活动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扮装派对、万圣节游行、制作万圣节饰品、观看恐怖电影等等。这些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欢乐和充满刺激的交流平台,大家可以一起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总之,万圣节不仅仅是传统和文化遗产的延续,更是人们聚集在一起,以欢乐和创造力来庆祝这个节日的机会。所以,今年的万圣节,不妨也加入其中,感受其中的独特魅力吧!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或异议,请以官方消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