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重阳节 > 正文

关于历史的知识?

2024-11-18 16:47:00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关于历史的知识?

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 “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司母戊大方鼎

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16、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17、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18、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商朝后期制造的 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右图)

19、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中,总字数达到160多万字,其中有单字4600多个,已识别的有1000多个。

20、商代末期,在黄土高原上,一个叫“周”的部落强 盛起来。到周文王时,周国成了西方诸侯的新盟主。

21、商朝最后的统治者纣王好酒淫乐。周武王时,周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朝,经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

22、周朝建立后,分封了大大小小71个小国,有鲁、齐、魏、晋、宋、燕等。这些小国的国君叫诸侯。

23、西周前期180多年,中原一带产生了许多大型乐舞。祭祀山川时用的是表现大禹治水的《大夏》舞,纪念武王伐纣功绩的武舞是《大武》舞。

2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名为“东周”。分为“春秋”、 “战国”两个时期。

25、春秋时期,100多个诸侯国林立,互相争夺,胜者成为霸主,出现了 “春秋五霸”,一般的说 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26、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问鼎大小轻重”。鼎是王权象征,传说大禹铸了九个鼎,代表九州。楚庄王问鼎,表明他有做天子的野心。

27、春秋中后期,吴越两国交恶。先是吴王阖庐战败受伤而死。其子吴王夫差立志报仇,让人每天高声提醒他:“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了么?”后来,吴国在夫差的领导下打败了越国。

28、越王勾践决心雪耻。他“卧薪尝胆”,每天高声自问:“勾践,你忘了亡国的耻辱么?”越国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再次打败吴国,吴王夫差自杀。

29、约2500年前,中国出了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30、《道德经》又名《老子》,书里写着:祸有时会成为福的因由,福中有时藏伏着祸。因此要注意“物极必反”,还要注意“道”“德”相长。

二、关于历史知识的报纸?

如果放在30年以前,中国历史故事报刊还是很多的。记得在80年代和90年代,有几种非常流行的刊物。其中书店和市面上卖的最好的,那就是《今古传奇》,那本刊物内容非常丰富,可多性也很强。另外《山海经》也是一本不错的刊物。我相信很多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都不陌生,也阅读过。

三、关于狼牙山的历史知识?

1 狼牙山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战斗地点。2 狼牙山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据点。在1942年,日军对狼牙山地区进行了多次进攻,但都被中国军队成功击退。3 狼牙山的战斗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胜利,不仅提振了中国军民的士气,也对日军的进攻形成了有效的遏制。这场战斗也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被广泛传颂和纪念。

四、有哪些关于历史的冷知识?

历史最大的冷知识就是你知道的未必是真的。我们所了解的历史都是由士大夫阶级,儒生写的,他们记录历史大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偏重,丑化和美化更是不计其数,随着近现代考古发掘的发现,我们只能发现历史真的越来越冷。

五、关于国庆节历史由来的冷知识?

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国庆节是一种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承载了反映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

六、关于衡山的相关历史知识有哪些?

根据汉代《甘石星经》所言,在古代九州中,正南面是荆州,荆州最著名山叫衡山。东汉的郑玄解释说,南岳衡山的名称是根据天上的星宿分野而来的。

在上天为管注生死的星宿,在下则管生长发育,象一把秤一样,要保持两头平衡,所以叫“衡山”。因为衡山对应天上28星宿之轸翼,“度应玑衡”,即象衡器一样,可以称量出天地的轻重,也能保持天地间的平衡,能够“铨德均物”,褒扬人间的真善美,惩治人间的假恶丑。

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晚据此曾出一谜:“一物称起众群峰”。打一名胜,即“衡山”也 。

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坐落于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中南重镇——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衡山72群峰,层峦叠嶂,气势磅礴,素以「五岳独秀」、「宗教圣地」、「文明奥区」、「中华寿岳」著称于世。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衡山是南中国的宗教文化中心,中国南禅、北禅、曹洞宗和禅宗南岳、青原两系之发源地;中国南方最著名的道教圣地,有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三洞天——朱陵洞天,道教72福地之青玉坛福地、光天坛福地、洞灵源福地。

1982年,衡山作为我国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

2000年成为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

2001年获得全国顶级、湖南唯一的“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殊荣;

2006年02月入选首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

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2007年3月成为全国首批5A级风景名胜区;

2007年8月1日,衡山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8年被评为最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

2009年武广高铁衡山西站建成通车

2012年衡阳市到南岳衡山景区的南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2014年位于衡南县云集镇西南部的衡阳南岳机场建成通航,北距南岳衡山70公里地理环境 一、地貌特点

衡山在几亿余年的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受了各种内外应力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今日的以峰林状花岗岩断块中山为主体的地貌特点。 群峰突起 用现代地理学观点界定的衡山区范围内,海拔高度超过1000米的山峰20座,海拔500—1000米高的山峰17座。主峰祝融峰海拔高度为1300.2米,高出衡山镇1191.8米,二者地势比降达16%左右。

众多的山峰集聚在不到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构成丁群峰突起的峰林状中山景观。超过1000米高的山峰均是燕山期花岗岩呈岩基岩株状产出,经内外营力长期塑造的结果。这群“南天柱石”耸立于海拔不到100米的湘中地区,显得山更高、坡更陡、谷更深。衡山总体坡度多在300~400之间,少数地段达600~700;山谷深度多为300~400米,在报信岭一带,其相对高度达700~900米。 层状结构 断层作用造成衡山山体之后,地壳运动以间歇升降为主。从地貌上看,衡山以各主峰山脊线为主体,高周低,岭谷交错,自上而不可分为四级阶梯,分别代表由老到新曲四个不同地质时期所残留下来的侵蚀剥夷面。暗示着衡山有着不少于四次的相对快速上升期和四次相对静止的稳定期,从而构成衡山层状结构的地貌特点。

衡山以紫盖、祝融、天柱、祥光、观音、石廪诸峰组成东北——西南走向脊线,构成海拔1000米以上,延伸10余公里的第一级阶梯。山脊线东西两侧,从北向南排列着4~5列海拔在700~800米的东西向平行山脊,如竹篙岭、掷钵峰、天堂峰、天台峰等,构成衡山第二级阶梯;在第二级阶梯的外侧,沿着平行山脊向东、向西延伸,形成一些400~500米高的山脊山峰:如紫云山、香炉峰、天台、寨子岭、狮子峰等,构成衡山山第三级阶梯;在山体四周山麓,大量的花岗岩、变质岩或紫色页岩的风化物组成的红色丘陵、岗地,构成了衡山层状结构的最低一级,海拔150~200米阶梯。由于河流侵蚀下切作用,在构成第二、三级阶梯的平行山脊之间的山谷地带均形成肚大口小的山窝瓶状宽谷带。如由第三级夷平面下切而成的方广寺、广济寺、九鸡洞、罗汉台、半云庵等宽各地区,其高度大体与第三阶梯相当;第三级夷平面下切而成的华严湖、白龙潭、四方台、镇岳林、严渡、拜殿等宽谷区,其高度大体与第四级阶梯相当。这两条宽谷带同样反映了衡山层状结构特征。 断层地貌发育 衡山山体东西两侧均有大断层存在,至使衡山地区断层地貌十分发育,平行山脊、兰角面、v形河谷、扇状缺口、悬谷等到处可见。山体两侧的一系列平行山脊,排列紧密。山脊南北两边坡度非常陡峻,约在50—60度之间。山脊的外端都有三角面,高出外侧低地100至300米不等。三角面在水桐梍——衡山——云峰寺一线西侧最为明显,望峰——东湖——界牌——国清寺一线东侧次之。 衡山各断层岩面上的各顺向河,都具有狭隘的深刻的V形河谷,前山的河床笔直,后山的则多成之字形,坡度陡峻,河谷内无泛滥平原。此外东侧断层面上尚有不少无明显的扇状缺口。衡山镇以北,辖神庙、止观桥、黄庭观、驾鹤亭、朱晓桥等处的扇状缺口之间,还有类似的方肩存在。

衡山悬谷很多,衡山镇南北五公里内即有十余处,如水帘洞、白龙潭、络丝潭等。可以说在每两级阶梯的转折处都悬各存在,有水流者则形成跌水,瀑布,最典型者首推后山仙岩悬谷,几乎垂直而立,高达200余米。 地表破碎、岩洞石蛋遍布 衡山因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地势高峻,各种形式的流水作用活跃,对地表冲刷能力强,使地表分割破碎,沟谷发育,河岗冲沟密度为2.5公里/平方公里。但在岩性不同的地方,地貌特征有明显区别。 在侵蚀、剥蚀及重力崩塌作用的影响下,重力地貌发育,花岗岩山区中上部,存在有很多形状各异的岩洞:如皇帝岩、观音岩、不语崖、烟霞洞、罗汉洞、还珠洞、文殊洞、一生岩、三生岩等。

花岗岩分布区还散布着大小不一的“石蛋竹,上部多基岩岩株经球状风化剥蚀形成的半裸露形的巨大的埋藏型石蛋,以掷钵峰、香炉峰最典型,崩落岩块形成的半裸露型石蛋如“狮子岩’’,崩落岩块形成的裸剥石蛋,如望月台、会仙岩等。在中下部,特别在V型河谷中,裸剥型石蛋分布更广泛:如观音岩、飞来船、福寿石、试剑石等,至于中小型石蛋则随处可见。

二、地貌类型 侵蚀、剥蚀——构造地貌 本类地貌分布范围广泛,包括衡山山体的主要部分有:峰林状花岗岩断块中山(海拔1000米以上)呈岩基岩珠状产出的衡山花岗岩穹鼍体,几经断裂上升,困强烈风化和坡面冲刷作用,在长不超过20公里,宽不超过20公里的范围内,交叠出现19座超千米的山,构成峰林状山体。 刀峰状花岗岩中低山(海拔300-1000米) 呈不对称肋骨状排列于衡山主脊两侧,东西走向,南北平行。匿侧山脊向西延伸4~5公里,东侧山脊向东伸2~3公里,高度从基向外呈阶梯状降低,河流下切十分显著,山脊尖锐如刀锋,山坡陡峭,沟谷幽探。 窄脊陡披的变质岩中低山(海拔200-8OO米) 紧邻花岗岩中山的南、北两端,为构成衡山山脉的重要部分,如南端的岣嵝峰(海拔951米),北端的天马山(海拔422米)。 剥蚀——浸蚀地貌 本类地貌主要分布于衡山主体周围,多为海拔100~300米的丘陵地带。有:红色砂页岩单斜丘陵衡山花岗岩体西侧,自福田、望峰、东湖、国清、江柏堰、神皇山至樟本市,大致成一半圆形,长达80余公里,此线为一谷地,是单面山内侧,岩层向外(向西)倾斜,倾角从5度至50度不等,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弱,相对高差亦较小,多发育为单斜状丘陵。

花岗岩残丘分布于水桐梍——衡山镇——云峰寺一线以东的断层下降盘。因相对下降,花岗岩经长期剥蚀、侵蚀,形成今日海拔IOO~300米的馒头状残丘,其风化壳厚度达15~30米,无植被覆盖区、切掏、冲沟、崩岗发育,水土流失严重。 浸蚀——堆积地貌 本类地貌多分布于沿河及山麓地带的河流出口处,以及部门山窝瓶状宽谷带内。这里河床比降明显减少,河流所夹带的冲刷物质沉积下来。这种洪积——冲积物质在山麓略呈扇形展布,形成洪积——冲积地形。堆积物质主要属石英质沙土层,多经人工耕作改遭为水稻土。 一、季节

衡山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冬季衡山多为欧亚大陆干冷气团控制,北方寒流频频南下,造成雨雪冰冻,气候比较湿冷;夏季则多为低纬海洋暖湿气团影响,温高湿重;在春夏之交,衡山正处在冷暖气团交替的过渡地带,锋面、切变线和气旋活动频繁,造成阴湿多雨,天气多变;而在盛夏期间,因副热带高压脊高控制湘东、湘中一带,酿成高温酷热。一年之中,一般1月最冷,7月最热。

二、温度

衡山平均气温17.6℃。冬季比较温暖,一月份平均气温5.3℃。春、秋两季的平均气温都在17~19℃之间,且秋温略高于春温,夏季气温较高,7-8月平均气温在28.6~29.5℃之间。

三、降水

衡山年降雨量在1553.5毫米左右。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的保证率在90%以上。4~9月,平均降水量在820毫米,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1%。

衡山南起“雁阵惊寒,声断之浦”的衡阳市回雁峰(南岳72峰首峰),北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长沙岳麓山(衡山尾峰),由巍然耸立着的72座山峰组成,亦被称作“青天七十二芙蓉”。衡山横跨湖南省十八个市区县,逶迤八百里,共72峰,其中南岳区境内有43峰,群峰巍峨。衡山七十二峰首峰回雁峰位于衡阳市中心,东临湘江,南接衡州大道,西邻蒸阳南路,北对中山南路。从“天下南岳第一峰”向北出发,沿南岳高速公路乘汽车向北行驶40分钟,从眼前闪过几十座像芙蓉般婀娜多姿的山峰,就进入了南岳衡山核心风景名胜区。

祝融峰之高 、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堪称“衡山四绝”;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为“衡山四季佳景”。

衡山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和神话传说,吸引了历代各种人物,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沉积,宛如一座辽阔的人文与山水文化和谐统一、水乳交融的巨型公园。

七、马上就要重阳节了,有哪些关于重阳节的文案呢?

用影像定格瞬间,让爱久久

感恩父母,让我的人生五彩缤纷

佳节还需佳缘配,携手登高共远眺

百事“孝”为先

您曾经的风景,是我向往的自由

有你的陪伴,才是滋味加倍

为爱打call,陪伴是最好的孝心

你伴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长大了才知道,世间最美的风景是她和他

择一山登高,选一人终老

秋山前后,皆是万般柔情

听过很多声 “爷爷”,内心还住着一个孩子

人生匆匆而过,“纯真” 历久弥新

重阳,吃我一记青春杀

小时候你们追着我跑,现在我陪着你们走

你的些许耐心,是TA的所有依靠

登高望海气自轩,接穹云烟始足间

不好意思说出的话,就用心意来表达

每一个欲言又止的背后,都是开不了口的“我想你”

存入一份孝心,收获长久安心

瘦下来,在哪儿都爬得更高

重阳糕,蒸的不一样

最动人的风景,是近在身旁 醉于耳边

人生的秋天,每一步都是天高云淡

让时间慢一点,让酒杯满一点,儿时你把我举高,现在我陪你登高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听说有『高度』的你,早就将世界尽收眼底

爱别等,孝别迟,从普罗大众日常生活出发

最动人的风景,是近在身旁,醉在耳边

爱可能离很远,但不应放太久

每个老人都曾经是个孩子

每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只是很少有人记得

长大后,我们再次握着那双手,忽然感觉它那么瘦,那么皱

九九重阳,给爱多一个久

登高望海气自轩,接穹云烟始足间

岁月无痕,愿风华依旧

只有勇攀高峰,才能俯瞰山河

以秋菊遥寄思念,借茱萸心许福愿

年年逢重阳,岁岁皆平安

刚赏枫红又菊黄,满城风雨进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永被关怀,暖阳阳

重阳易到,与爱同行

多一份关心,只为他们过的更好

世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你伴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九九重阳节,与其登高望远,不如策马相见

陪着他,慢慢看!

听,才是陪伴

陪你走过千山万水,领略风光无限

孝心不是应景之谈,是真心实意的陪伴

穿衣暖身,有爱暖心

九九重阳,登高暮望

人生还长,没看过的世界我带你逛逛

愿时间慢下步伐,滴滴一下,探望爸妈

爬惯了“早高峰”,是时候和爸妈一起登顶真正的山峰

不好意思说出的话,就用心意来表达

插一枝茱萸,株株都是思念心

我们还年轻,但也会变老

唯此光明的地方,时刻都是温暖与疼爱

青山在,人未老

如果岁月终将刻上皱纹,请不要将他刻在心里

你的名字,是父母的口头禅

钟情人生的高度,亦不曾放下牵挂的长度

岁月有痕,惟愿风华依旧

时间纷纷日与月,时间光阴长永隽

不辞向上的这颗决心,从来不会变老

不登高,已在高处

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

一生不停登高,只为家中老小

有底子,陪伴就有底气

遗憾没能在大城市安家,也知道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

存入一份孝心,收获长久安心

以前,认为你不懂时尚,现在,懂得了你的口是心非

你回不了家,也可以带父母来你的“家”

十年前,你憧憬外面的世界;现在,你是他们的整个世界

在外嬉笑的应酬越来越多,家里走心的应对越来越少

把酒赏山海,相聚唠芳华

陪年长的孩子,做童稚的大人

住有所居,老有所依

勇敢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即使相距万里,爱也能准时送达

也许父母不能让你享受专车接送,但你可以

每个营销策划人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方案库:

道一:2021年8月份每日分享最新营销策划方案专题案例合集-238例0 赞同 · 0 评论文章0 赞同 · 0 评论文章0 赞同 · 0 评论文章0 赞同 · 0 评论文章1 赞同 · 0 评论文章道一:【营销人的方案库】2021品牌营销策划方案大全:长期持续更新中……14 赞同 · 0 评论文章14 赞同 · 0 评论文章15 赞同 · 0 评论文章15 赞同 · 0 评论文章15 赞同 · 0 评论文章15 赞同 · 0 评论文章

==========================

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点个小赞,让更多朋友学习到哈,谢谢你!

不想错过更多干货?欢迎点击头像关注道叔哈!

八、关于重阳节的小知识三年级?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在我国历史发展演变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重阳节的小知识你了解多少?快来一起看看吧!

“重阳”是什么意思?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的发展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因此,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吃重阳糕: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古来也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九、有哪些关于历史的冷知识?

反对

@鸿黄蓝绿黑白灰

写的所谓三国名将“徐晃”的故事,根本就是胡说八道!

徐晃本传都没有的事,全是其他人物的事迹各种混插编排成徐晃的个人事迹(张三李四的故事都成了徐晃为主角)。

这算什么?历史发明家?

在评论里被人质疑,他还居然还能坦然自若的继续胡说八道,真是迷之自信!

就这样的答案,居然点赞1千+人,联系本题关注者4千+人,这个比例让我觉得,在知乎普及正确的历史知识任重道远啊!

另外,若有人问我为何揪这位不放。其实我知道,本题下的回答中各种网文乱出,我没能力去翻史料来纠正,因为我就只懂点三国史。其他在回答时胡说八道涉及到三国史的,我慢慢来,有时间一个个收拾。

第一个胡说八道的故事:

我就直接列bug吧。

1.曹操带着曹植去关中。

我先上史料。

《艺文类聚·卷21》引曹植《离思赋》:建安十六年,大军西讨马超,太子留监国,植时从焉,意有怀恋,遂作离思之赋……

这段话是出自曹植的《离思赋》序,看起来好像是(太子)曹丕留邺,曹植随父亲曹操去了关中。

其实不然!请大家再看:

《艺文类聚·卷30》引曹丕《感离赋》:建安十六年,上西征,余居守,老母诸弟皆从,不胜思慕,乃作赋曰……

这是曹丕的文字。原来,曹操是带了曹植、曹彰、曹熊等等儿子。

经过答主的发挥,搞得好像曹老板这次去打仗是要单独培养曹植一样。

2.曹操打关中“18路诸侯”。

——我不知道这18路怎么数出来的,估计是陷在罗贯中的梗中深深不能自拔。

3.后面的冀州叛乱,具体实施者是谁,答主没说(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结合上下文和史实来推测,相信看过《三国志》的朋友,都会知道这是:

建安十六年(211年),韩遂、马超反叛,曹操率军远征关中,十月,苏伯、田银在冀州造反。

陈志《杨阜传》:太祖(曹操)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曹操在安定时,苏伯造反。陈志《武帝纪》:(建安十六年)(211年)冬十月,(曹操)军自长安北征杨秋,围安定。——十月,曹操在安定。

既然如此,那么他发明的故事中主角“徐晃”在哪呢?

陈志《夏侯渊传》:(夏侯渊)与太祖(曹操)会安定,降杨秋。陈志《徐晃传》:(曹操)使(徐)晃与夏侯渊平隃麋、汧诸氐,与太祖(曹操)会安定。

——原来徐晃正跟曹操、夏侯渊一起在关中打叛军啊!怎么就穿越回邺城跟曹丕留守了呢?

4.曹丕要亲征,被“徐晃”劝阻,然后徐晃去平定了叛乱。

妈蛋我都分析不下去了,直接给答案吧:劝阻曹丕亲征的是常林、率军平叛的主将是曹仁

上史料!

陈志《常林传》:太祖(曹操)西征,田银、苏伯反,幽、冀扇动。文帝(曹丕)欲亲自讨之,(常)林曰:“昔忝博陵,又在幽州,贼之形势,可料度也。北方吏民,乐安厌乱,服化已久,守善者多。银、伯犬羊相聚,智小谋大,不能为害。方今大军在远,外有强敌,将军为天下之镇也,轻动远举,虽克不武。”文帝从之,遣将往伐,应时克灭。陈志《曹仁传》:苏伯、田银反,以(曹)仁行骁骑将军,都督七军讨(田)银等,破之。这具体“七军”可以查到的有:阎柔、轲比能。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什么叫努力的胡说八道。答主连翻《徐晃传》的时间都没有,却有时间继续胡说八道。

让我不禁想起了“办公室政治学”这么高大上的学科。

——这是一种让发言者飘飘然的学问,同时并产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幻觉,有如对历史环境的身临其境感,常说自己可比“千古一帝”,至少自比“贤臣良相”总是没得跑。

5.“徐晃”劝曹丕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还有曹操之后表现(笑了笑,说徐晃老狐狸云云)。

妈蛋,这种剧情真的很难找出处啊!

我只知道,“苏伯造反”这事相关后续记载有两条:

程昱事:程昱反对杀降,并劝说曹丕听从,曹操回来后,说:君非徒明于军计,又善处人父子之间。

国渊事:国渊写奏章事,报杀敌实数,曹操问为何不“以一当十”,国渊解释后,曹操十分高兴,提拔国渊为魏郡太守。

——所谓原文中徐晃说辞,曹操说辞,都是历史发明!

第二个胡说八道的故事。

徐晃找汉官撞车,辱骂,革职?WTF!

这个脑洞太大了,我唯一能联想到的是程昱的事。

陈志《程昱传》:魏国既建,(程昱)为卫尉。与中尉邢贞争威仪,免。

只有“争威仪”,具体什么事不清楚,骂人肯定是有的,程昱找人撞车有没有?我不知道!

中尉刑贞也是魏官,也不是汉官,身份也靠不上。

我翻遍所有汉末的史书,也找不到这个敢找朝廷官员撞车的猛人。

所以,这个故事还是:历史发明!

接着,请大家继续看答主在评论区的胡说八道。

上史料:

陈志《程昱传》:袁绍在黎阳,将南渡。时(程)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曹操)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昱不肯,曰:“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原公无疑!”太祖从之。绍闻昱兵少,果不往。太祖谓贾诩曰:“程昱之胆,过于(孟)贲、(夏)育。”

徐晃又一次莫名其妙的拿了程昱的功劳。

就这胡说八道一通, 又300+赞,呵呵~

答主终于有时间翻了《程昱传》,知道错了一处,我不知道为何答主从始至终不肯翻《徐晃传》。

答主删了不少回复,我不知道内容是什么了。看到仅存的一条,是不是意味着,答主解决读书问题都是靠百度?我擦~之前查证程昱率700人守城,也是百度出来啊!

(我确实查不到被删内容是什么)

关于答题内容出处,答主是什么回答滴:

《卑鄙的圣人》和《建安年》都是历史小说吧?

小说都会有所发挥想象力的地方吧?能算数?

我真是第一次在历史圈里看到有人甩小说出来做论据的,莫名自信啊!

另外,你列个《三国志》你看过吗?你不都是百度吗?

《汉晋春秋》、《汉末英雄传(×记)》这些甚至不存在全本的书名(这些书现存的内容都是以注文、引文的方式附在其他书中)列出来有意义吗?

列了这么多书,和胡说八道内容有联系吗?

我看,这段话,除了装逼,糊弄小白,没其他用。

以下是继续糊弄的说辞:

这论调,真神了,答主的想表达的是:凡是史书(三国志)没写的,那么小说就会有交代的。

原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虚构的内容都可以拿来当史料呢!

我不知道答主评价曹操、杨修“爱装逼”时的心态是什么。

答主胡说八道评毛玠案。

直接给真相:

毛玠入狱是因为崔琰之死后,口出怨言。

和洽是天下第一丑?我真不知道出处。我只知道王粲长得丑。

帮毛玠说话开脱的有和洽,还有桓阶。

陈志《和洽传》:(和)洽陈(毛)玠素行有本,求案实其事。罢朝,太祖(曹操)令曰:“今言事者白玠不但谤吾也。乃复为崔琰觖望。此损君臣恩义,妄为死友怨叹,殆不可忍也。昔萧、曹与高祖并起微贱,致功立勋。高祖每在屈笮,二相恭顺,臣道益彰,所以祚及后世也。和侍中比求实之,所以不听,欲重参之耳。”洽对曰:“如言事者言,玠罪过深重,非天地所覆载。臣非敢曲理玠以枉大伦也,以玠出群吏之中,特见拔擢,显在首职,历年荷宠,刚直忠公,为众所惮,不宜有此。然人情难保,要宜考核,两验其实。今圣恩垂含垢之仁,不忍致之于理,更使曲直之分不明,疑自近始。”太祖曰:“所以不考,欲两全玠及言事者耳。”洽对曰:“玠信有谤上之言,当肆之巿朝;若玠无此,言事者加诬大臣以误主听;二者不加检核,臣窃不安。”太祖曰:“方有军事,安可受人言便考之邪?狐射姑刺阳处父于朝,此为君之诫也。”

和洽的原话在上,哪句话的意思能和答主胡说八道的说辞对应得上来?

因为曹操不肯说出是谁(答主直接脑补是丁仪、丁廙)是告发者,和洽强调要此案需要两人(告发者和毛玠)当面对质,不能以一面之词定罪。曹操最终不肯说出谁是告发者(欲两全玠及言事者耳),所以毛玠这事才算了。

答主继续忽悠:“曹植处置徐晃,会失去兖州和冀州所有士族的人心。”

这真是人有多大胆,就敢随便想。

徐晃,一个司隶河东郡人,一个地方小官出身,大半辈子都是在军队里混,他的家族又没读书人,他的势力怎么就能影响到兖、冀两州的士人呢?!

——

我深深的为知乎的历史圈爱好者捏一把汗。

这一千多点赞的朋友们,你们天天爱看这种胡说八道的“办公室政治学”,还以为是在涨知识呢?

——傍晚时的第二次更新——

说两件事,经网友

@pangjiagao

提醒,那篇胡说八道文从昨天(2017.1.1)开始已经跻身网文行列,估计得流传N年了。

被无知文史版块小编换的标题是:

徐晃原来也是碰瓷高人,曹操也被骗,他为了退休啥都做得出来

有点滑稽。

第二件事我下午琢磨了一下:曹操要治某甲,某乙说:你要是治了某甲,你就失了天下人的心。然后曹操放了某甲。

这事肯定不是毛玠案。我现在想到了故事原形: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自立称帝,曹操对太尉杨彪不满,以杨彪为袁术姻亲(杨彪的妻子是袁术姐妹),让人污蔑杨彪私通袁术。

杨彪入狱后,孔融去找曹操谈话,曹操开始托词是朝廷办的案子,不是自己的意思,而孔融直接说:“今横杀无辜,则海内观听,谁不解体!”还丢了话,我也辞职不干了!

曹操这才放了杨彪。

范书《杨彪传》:将作大匠孔融闻之,不及朝服,往见(曹)操曰:“杨公四世清德,海内所瞻。周书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况以袁氏归罪杨公。易称‘积善余庆’,徒欺人耳。”操曰:“此国家之意。”融曰:“假使成王杀邵公,周公可得言不知邪?今天下缨緌搢绅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今横杀无辜,则海内观听,谁不解体!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曹)操不得已,遂理出(杨)彪。

还有一例,是中平元年(184年),孔融得罪了大将军何进,何进门客中有人进言行刺孔融,也有人劝何进向孔融示好。

这个故事人物剧情设定和前例不一样,但是也提到了“杀某人,失天下人心”这个梗。

范书《孔融传》:客有言于(何)进曰:“孔文举有重名,将军若造怨此人,则四方之士引领而去矣。不如因而礼之,可以示广于天下。”(何)进然之,既拜而辟(孔)融。

可供参考。

——1月3日第三次更新——

再扯一些。

原文1:由于曹操对于冀州的士族并没有打击,所以土地兼并现象在兖州是没有的,在冀州是比较严重的……豪强带着农民起来闹事。

我不知道“兖州没有土地兼并”是从哪看来的,也不知道曹操打击了多少兖州士族,也不知道苏伯田银造反跟冀州士族有什么联系。

反正在答主看来,他已经洞悉了历史事件本末,“打击士族”、“土地兼并”这些词挂上去,显得看了很多书似的。。。

我翻了一下本题回答,也就在昨天中午,有个答主在我之前也发了批驳的文章,其中谈的关于“斗升互讹”内容可以补充我回答的不足。

有哪些关于历史的冷知识? - 一边玩占去的回答 - 知乎

原文2:徐晃拉住了曹丕的手,曹丕惊慌的看着自己的长辈。这个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徐晃。

曹丕生于中平四年(187年)冬。

徐晃是建安元年(196年),约九月,杨奉被曹操击败后,徐晃(徐晃时为杨奉部将)才归附曹操的。

所以说,什么“从小看着他长大”这种说辞,煽情!

原文3:这句话更深层的意思是曹丕这时候率兵平叛就是僭越,万一被什么人在曹操面前添油加醋,就是犯上作乱之罪。

我不知道当时跟他讨论得热火朝天的网友们,怎么会认为曹丕亲征会是“僭越”?

儿子帮老子做事,怎么就“犯上作乱”了?

这个劝阻曹丕不要亲征故事的真正主角常林的理由是:轻动远举,虽克不武。

说白了就是:赢了不光荣,输了就要倒大霉。所以曹丕才放弃亲征了,这里哪有什么权谋制衡的道理啊!偏偏就是有些人喜欢听这种事,好像古人放个屁都是充满了智慧似的。

昨晚,鸿答主光临本题,回了一大段(见评论第六页),大意是说此事是自己无心之举,至于内容对错,还是一副和稀泥的态度。

今天有热心的网友到他的回答之下要求他删答案,他却还是一副不肯认错的态度,甚至也不肯采取补救,真是非常遗憾!

舍不得1000赞的话,就在正文重新编辑,注明非史书记载嘛,是源自自己杜撰,还是某小说内容,说明白不就行了!

更让我觉得遗憾的是:他乱写的东西已经在网上传播开了。

所以我说“勿以恶小而为之”,诸君共勉!

十、关于祝融号历史知识点?

4月24日,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经全球征名、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层层遴选,最终“祝融号”脱颖而出。“祝融”这一名称,有哪些文化内涵?它对于中国航天史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

祝融是上古神话中的火神,在《左传》《史记》《山海经》《礼记》等数十部古书中均有记载。

相传,今湖南境内、中华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是祝融施行火政、管理南方事务的地方。祝融死后,人们以衡山最高峰的命名来纪念他。如今,南岳衡山的“祝融峰”高耸云霄,山顶还建有“祝融殿”。

南岳地方文史专家旷顺年介绍,古语中,“祝”的本意,是古代主持重大祭典的部落首领和宗教领袖,“融”有光明的意思。故“祝融”意为祈祷光明,可引申为追逐、向往光明。

中国传统神话中,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后,有了火种但不会保留和使用。于是祝融便发明了新的取火方式及用火和保留火种的方法,并以火施教:他教人们以火熟食、生火御寒、举火驱邪、用火败敌。

为民造福的祝融赢得了人们的敬重,也一直为华夏儿女所敬仰和膜拜。

千百年来,人们对火神充满敬仰和虔诚,民间对火神的朝圣也逐渐成为南岳的一大旅游特色——传说正月十五是祝融撒播火种的日子,因此在元宵节的前一天,南岳人会拿着写有新年愿望的灯笼,到祝融峰或南岳大庙前,取祝融殿前的长明灯火带回家……

逐梦星辰,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与它“带来光明”的意义相映。

“火是人类生存所依、生活所系。向往光明、追逐光明,从古到今,中华儿女从没停息。”旷顺年说,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火象征着光明、进取、朝气、活力。祝融传火、造福于民,让人类走出蛮荒、走向文明。

“火星的探测计划对人类意义重大,‘祝融号’也会为人类和地球带来光明与希望。”在旷顺年看来,薪火相传,中国人把自己的航天梦藏在了名字里。承载了人们对宇宙畅想的“祝融号”,将继续在航天领域追逐光明。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