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重阳节 > 正文

求梅州地区客家风俗习惯,急急急!!请简便回答、谢谢

2023-01-14 20:59:41  来源:网络   热度: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称为“春节”,俗称“过年”。正月初一前一天为“除夕”,俗谓“年三十日”。

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传统节日。从农历十二月十五日起,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室内室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过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为“入年架”,着手准备过年的食物和用品。接着一连几天,家家户户忙着做年糕(甜{)、煎油果(油挤子)、炸酥烧、炸肉丸、熏鱼、卤鸡鸭等。到年二十八、二十九,家家贴春联,贴门神。从这天到年初三或年初五晚上各家点灯照明到天亮,俗称“点年光”。

年三十日为统一祭祖时间,家家户户挑着竹装的三牲、斋果、酒、菜等,到祖祠祭祖。这天老嫩大小穿着新衣服,村子里锣鼓喧天,鞭炮放得特别多。

初一,是新年的一年开始,天还未亮,到处燃放鞭炮,人人说好话,互相道贺。一早,金狮队敲锣打鼓,串村过户,到每家“拜新年”。金狮先到厅堂伏拜(俗称参神),再到各家厨房伏拜,拜时户主放炮竹,狮头朝向喜炮舞动,户主给红包表示谢意。年初一直至初十,均有舞金狮表演。表演时,2人饰演猴子,1人饰沙僧,1人顶狮头,1人牵狮尾,伴演狮子,猴子活泼,跳来跳去,翻筋斗,飞桌面,穿桌角。猴子和沙僧合作,表演弄狮各种动作。然后,由金狮队武术人员表演拳、棍、刀、钩镰、耙头等项武术,表演便告终结。舞金狮是群众喜爱的传统节目。

春节期间,白天人们很活跃,男女老幼总爱热闹。有的逛街、游公园、拍照留念;有的舞狮、打锣鼓、弹琴吹唱;有的玩扑克、打麻将,等等。晚上四处锣鼓喧天,爆竹连天,烟花腾空,五颜六色,歌声笑声,欣心悦耳,家家热闹,人人欢乐。

年初二,是转娘家、探亲访友的一天。家家热情待客,处处谈笑风生,说不尽新年快乐。转娘家的妇女,有的舍不得离开娘家,因此有:“初一就话初一头,初二又话年下头,初三又话穷鬼日,初四嬲一日,初五‘唱也圩’,初六唔好归,七不去,八不归,初九初十看打狮,十一十二又有龙灯会,索性月半才来归”的儿歌。

初五日,俗称“出年架”或“唱也圩”。因这天原是圩日,人们来往街上,一见熟人就互相拱手拜年恭喜。初七那天称“人日”,家家吃“七样菜”:芹、葱、蒜、春菜、芫荽、甜菜、韭菜等,取其勤劳、聪明、会划算、有春光、团圆、甜蜜、长久之意。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松口过正月半的时间,一般定在十二、十三、十四,以十四那天过月半的为多,却无人定在十五,这与别地在十五过月半完全不同。

过正月半那天像过年一样,以三牲敬神祭祖,人来客往,吃丰盛的菜饭。

松口人有闹元宵的风俗习惯。清代直至民国期间,在米圩坪搭花灯棚,举行闹花灯的盛会。看花灯的人摩肩接踵,十分热闹。凡添了男丁的家户,要在祖公厅供祭品祭祀祖宗,并悬挂花灯,以庆添丁之喜俗称“上灯”。元宵节晚上不少人还放孔明灯(相传为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李氏家庙曾放过用160张纱纸做的孔明灯,用特制油灯盏挂进孔明灯内,点燃充气使其升空。孔明灯放油盏的下边还挂电光炮、小鞭炮、火箭、烟花,升到高空时鞭炮、电光炮间隔隆响,火箭四射,烟花闪光吐艳,十分好看,热闹非常。各姓祖屋大门两旁还要挂上大灯笼照明,放烟花、火箭、鞭炮。

新中国成立后,仍有过正月半闹元宵和升丁的传统习惯。但为防止放孔明灯引起火灾,故禁止放孔明灯。至于放烟花、火箭则指定到安全的地方燃放。1955年正月半,在中山公园北边牛角塘洛阳桥燃放烟架、火箭、烟花,观众站满了牛角塘的四周,一片欢腾热闹。

清明

有史以来,松口就有过清明节的活动。清明那天,客家话叫“青名”。宋代高菊卿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天,牵儿带孙去扫墓的人很多。

清明那天,人们要做“清明{”吃。此习惯流传已久,至今还有人用苎叶、艾叶、白头翁等植物叶子混和米粉做成的清明{这一习俗。

太阳生日

“太阳生日”是梅县城乡各地民众特有的一种节日。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农历三月十九日,是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北京煤山“吊颈”的日子,从此明朝灭亡。据说,李二何为了让人们加深对明朝的思念,又不敢明明白白宣传,怕遭当政者镇压,危及当地百姓,便号召民众祭太阳,说这日是“太阳生日”。他还写了一首《太阳经》,把明朝皇帝当作太阳来拜祭。

每年农历三月十九日那天,不少家户挂上红灯,对着太阳摆一张桌子,放上斋果寿面祭祀,口中念着《太阳经》。《太阳经》的内容大致是:“太阳三月十九日生,家家户户点红灯。太阳一出满天红,家家门前挂灯笼。太阳明明珠光佛,四大神明掌乾坤……”。还要烧纸制的太阳衣、太阳帽等。当天还要吃炒面以作纪念,所以街头打面店买面条的人很多。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叫做端午节或端阳节。是人们纪念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投汩罗江的日子。初四日,家家办节料,裹粽子。传说战国时人们在农历五月初五将粽子投汩罗江,借以悼念屈原,沿袭成俗,故有裹粽子风俗。初四那天,除裹粽子外,家家还准备好过端午节的肉类、食品和用品。

初五为端午节,各家的大门、间门、厨房门都要挂香蒲,午餐时要喝点雄黄酒,有避邪之意。这日上午,家家摆出三牲、果品祭祖宗。中午,家人团聚在家里,共吃一顿丰富的团圆餐。初六日,就是转娘家、走亲戚的一天,各家都以酒肉款待来客。

端午节,旧时在松口镇沿南北两岸地方,有龙舟竞渡的风俗。由溪北(五显宫和王显宫)的龙舟与溪南(汉帝宫和月泮宫)的龙舟进行比赛,时间一般是五月初一至初十的每天下午,端午节前各宫“福首”邀集群众筹款,主持赛龙舟的事务。四月里就各自修理龙舟,三十日下水。

五月初一、初三和初五上午,各宫装彩龙舟进行“朝宫”活动。不论龙舟往上划或往下划,凡到各个神宫前(上行有月半宫、王显宫、关帝庙、谭公庙、广福宫、集福宫;下行为王镇宫,天后宫、五显宫、汉帝宫、显龙宫、金盘宫、王济宫、王明宫),龙舟指挥员须进宫焚香朝拜(故谓“朝宫”)。龙舟上驶或下驶,沿途彩旗招展,鼓乐齐鸣,鞭炮连天,划者欢欣活跃;两岸群众伫立观看,挥手助兴。

初一至初十下午均有龙舟比赛。初五为初赛,初十为龙舟决赛。比赛更是精彩,两岸观众人山人海,非常热闹。每一龙舟上,有划手32人,舵手1人,指挥员1人,敲锣及舀水的各1人,共36人。现在的龙舟略小一些,只有27人。比赛时,双方齐头向前划进,互有前后。指挥员观察水势,认为有利时就将指挥棒(由短秆龙旗捆成)在龙头边唇上一击,表示下决战的号令。双方头划手齐下,其它划手则更加使劲,到终点时胜负已分,胜方则举桨划欢呼,鸣炮以示胜利。在比赛过程中,两岸观众热烈呼喊,为划手助威,尤其在双方下令决赛时更是喊声雷动,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抗日战争期间,龙舟竞赛曾一度停止。建国后的1950年至1952年还有龙舟比赛,1953年终止,直至2000年中断了47年的龙舟赛又恢复活动了一年,后来不知何故又停锣息鼓了。

秋日

立秋那天,农事已完,是为庆丰收的节日。是日,家家做味酵{。松口人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蒜仁和油煎黄糖水做成“红味”,浇拌着吃;另种吃法,是用肉料、菜和味酵{混着炒来吃。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古称中元节,俗叫“七月半”,又称“盂兰节”,俗称亡魂节。那天,松口镇一般家户须备三牲拜祖宗、敬亡魂。有少数姓氏要扫墓。多数人只在那天加菜,而没明显过七月半祭亡魂的习惯。

作福

“作福”对松口客家地区的老百姓来说,是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是善男信女祈祷神明保佑的一种习俗。

作福的名目和时间,有一村或一姓特有的,但时间都有固定,一般在农历八月初三,每年如期举行。

作福之日,各户人家的亲戚朋友都会来祝贺和“看热闹”,可说宾客盈门。家家户户办丰盛午宴,以招待客人,有的还要煎圆、踏{、酿豆腐。

旧时,作福这天,一些村寨有游神“扛公王”出巡的活动,晚上请木偶戏班在村中演出。松口地区的各村各姓都有公王庙。松口镇附近的王济宫和五显宫可称当地最大的公王庙。公王是受人们崇拜敬仰的一偶像,当地人把本姓人曾做过官的先祖或历史上受人尊崇的忠臣、清官的雕像立在庙中为公王供人膜拜,祈祷公王保一方平安。如仙口村人的公王是梁氏先祖梁克家(梁氏64世孙南宋绍兴年间进士官至右丞相)立为村中公王,后裔设庙纪念他。每年按规定时把公王从庙中抬出来在村中逐屋巡游。

公王出巡时要举行出宫、入宫仪式。出巡时公王坐在公王轿中由4人抬,阵容和古装戏中的大官出巡时的阵容一样。人们敲锣打鼓擎着彩旗,数十数百人列队而行,非常热闹。

1950年以后,松口没有游公王的活动了,而作福习俗的一般活动延续至今。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

月到中秋分外明,故有赏月的传统习俗。那天晚上,各家的人都团聚一起吃月饼,谈心赏月,欢庆“月圆人更圆”。旧时有扛“菜篮神”、“伏仙姑”、“扛猪屎长工”等习俗。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重九,是汉族传统的民俗节日。

相传晋朝孟嘉在重阳那天游龙山,风吹落了帽子,后人就以“秋风落帽”代替重九登高。唐代诗人王维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七言绝句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见重阳登高习俗早已形成,客家人继承了这一中原风俗。

在客家地区,此日多作登高活动,含避灾之意。旧时,“重阳节”放风筝活动很普遍,孩子们也参与。重阳登高沿古俗,至今仍极盛行,登高游览者络绎不绝。在梅州地区,人们在重阳节那天游览名山胜景,如梅县阴那山五指峰、王寿山、平远南台山、五指山、蕉岭长潭等。松口地区的人不能外出远游者,则登元魁塔或万宝山。每年重阳节都属旅游旺季,各地名山胜景游人如鲫,盛况空前。现在,梅州客家地区称“重阳节”为“敬老节”、“老人节”。

冬至

松口有“冬至挪圆,夏至买田”的俗谚,所以冬至那天做“圆{”(汤圆)吃的家户很普遍。还有不少家户根据“冬至羊,夏至狗”的滋补经验,买羊肉炖酒吃。

上述种种习俗,与中原一带大体相同,也是梅州各地客家居民多为中原南迁汉人又一佐证。

客家人就是热情好客,特别是世界客都梅州!客家传统

客家人作为古代中原人的后代,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可集中概括为艰苦奋斗、热情好客、尊师重教、爱国爱乡。客家人从中原迁移到闽粤赣地区,由于平原地区已被原住民占据,一般只能定居在贫瘠山区,因而生活艰苦,必须奋斗。客家人的拓荒精神、白手起家能力也就十分突出。尤其是客家妇女,以勤劳贤淑闻名天下,农活家务都出色,家庭观念特别强,有“铁汉”之称;早期客家人作为移民,居住在人烟稀少、落后偏僻的山区,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和团结互助共同克服困难的意识也就特别强,虽然生活艰苦,但养成了热情好客的文化传统;客家先民从中原“衣冠南下”,大多数都有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因而文化素质较高,历来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其中梅州表现最为突出,被誉为“文化之乡”。

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旧称“外江戏”、“兴梅汉戏”,1933年改称汉剧。流行于广东的梅县、汕头和粤东北、粤闽赣边区各地。清雍正至乾隆间,徽剧传入广东后形成。 广东汉剧的表演程式与京剧、湘剧、祁剧、湖北汉剧等剧种大同小异,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它的武功属南派,脸谱有百多种,以黑、红、白三色为主,黑色象征刚勇,红色象征忠贤,白色和青色象征阴险、奸诈。广东汉剧的音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收昆曲、高腔、吹腔、小调等,并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朴实淳厚,高昂悲壮,是广东汉剧音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其角色行当分公脚、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红净、乌净、丑脚等九大行。它的伴奏乐器也颇有特色,头弦、大苏锣及号头是广东汉剧特有的伴奏乐器。 广东汉剧传统剧目有八百多个。较著名的有《百里奚认妻》、《齐王求将》,现代剧目《一袋麦种》。

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以梅县话为中心的一支方言。它主要分布在广东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全省约有二十多个县市属客家方言区。它以梅县话为标准,因为梅县话影响大,语言较清晰。客家方言也是在民族迁移中形成的一种汉语方言。东晋以前,客家先民原来聚居在中原一带。西晋末,中原地区发生了各种战争和自然灾害,客家先民不得不向南移。有的移居于湖北、湖南等地,后又经唐末五代十国的离乱,又有的进一步南迁移居江西、福建等地。到南宋末年,宋元交兵,天下大乱,客家先民又进一步移入广东,逐渐入居粤东一带。宋代户口有主户和客户之分,分,后来者入客户,故有客家之称。在移居的过程中,由于在湖南湖北停留了近四百年时间,至唐、宋时期方入粤,因此其方言较接近两湖方言。在广东四种方言中,也显得与普通话差异最小。客家方言有六个音调,平、入声分阴、阳,上、去声不分,保留了六个古人声韵尾。其书面语与口头语在语音上有较大差别。此外,客家先民本用北方话,入居广东后,受着不同广东方言和地理历史环境影响,因而逐渐消失了卷舌音。

闹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农历年头一个月圆之夜,它象征着幸福美满。广大侨乡人民迎神赛会。闹大锣鼓,舞金狮,迎花灯,烧烟火,以祈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丰顺县埔寨镇元宵之夜迎锣鼓,烧“烟架”、“火龙”,久负盛名,饮誉海内外。据传,埔寨烧火龙己有二三百年历史。起初是由硫磺、白硝、木炭未制成火药,做火箭、火花、大犁等燃放,经过几百年来的不断演变,烟架由原来的五七架发展到今十三架,高达十多米;火龙由原来的三四段发展到今十一段,长达三十余米。并采用有声有色的烟花,表演奇特,惊险壮观。在广场上,礼炮三声巨响,在锣鼓声中,舞龙开始,百来个小伙子挥舞火炬,赤膊飞路登场,二十多个壮士高举五米龙头,由绣球引路,近百名勇士手擎“金鲤”、“龙虾”、“鳌鱼”漫游广场。由长者点燃引火索,龙口吐出金珠来后,各段火龙发出五光十色的火花,火箭呼啸腾空,五彩缤纷。舞龙者在火海中翻腾,场面壮观。现在,埔寨火龙已腾跃于揭阳、梅县、深圳等地。人民画报、中央电视台等十数家报刊、电台均作过报道。

最后我作为梅州人非常荣幸能回答你这个问题,欢迎来梅州!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