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重阳节 > 正文

河南省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01-11 22:59:34  来源:网络   热度:

河南省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1、花木兰传说(虞城县)

2、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

3、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

4、白蛇闹许仙传说(鹤壁市淇滨区)

5、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遂平县)

6、柳毅的传说(卫辉市)

7、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

8、邵原创世神话群(济源市邵原镇)

9、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

10、愚公移山传说(济源市)

11、赵氏孤儿传说(温县)

12、大禹神话传说(禹州市)

13、王莽撵刘秀传说(西平县、遂平县)

14、灵宝黄帝传说(灵宝市)

民间美术(9项)

1、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市)

2、黄河澄泥砚(郑州市惠济区、孟州市、陕县)

3、汴京灯笼张(开封市)

4、柘城李秀山泥塑(柘城县)

5、农民画(舞阳县、汝南县)

6、虢州石砚(灵宝市)

7、秦氏绢艺(滑县)

8、方城石猴(方城县)

9、民间剪纸(陕县、灵宝市、卢氏县、辉县市、鲁山县)

民间音乐(13项)

1、板头曲(南阳市)

2、中州筝派(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3、筹音乐(许昌市)

4、司马懿得胜鼓(温县)

5、超化吹歌(新密市)

6、唢呐(沁阳市)

7、大铜器(西平县、遂平县、郏县)

8、河南盘鼓武陟县、开封县)

9、官会响锣(项城市)

10、轧琴(舞钢市)

11、信阳民歌(信阳市)

12、郑王词曲(沁阳市)

13、西坪民歌(西峡县)

民间舞蹈(13项)

1、火龙舞(孟州市)

2、苏家作龙凤灯(博爱县)

3、高抬火轿(沁阳市)

4、齐天圣鼓(灵宝市)

5、回民秧歌(项城市)

6、大仵民间舞蹈(柘城县)

7、跑帷子(汤阴县)

8、花挑舞(固始县)

9、艾庄铜器舞(许昌县)

10、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巩义市小相狮舞)

11、麒麟舞(兰考县、睢县)

12、火绫子(商城杈伞舞)(商城县)

13、双人旱船舞(临颖县)

民间戏剧及曲艺(28项)

1、豫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2、曲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3、越调(周口市)

4、大弦戏(滑县、濮阳县)

5、罗卷戏(汝南县、滑县、内黄县、通许县*、范县、邓州市)

6、目连戏(南乐县)

7、道情(太康县)

8、宛梆(内乡县)

9、四平调(商丘市、濮阳县)

10、大平调(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11、皮影戏(灵宝市、罗山县)

12、杠天神(新蔡县)

13、怀梆(沁阳市)

14、河洛大鼓(洛阳市)

15、河南坠子(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16、王屋琴书(济源市)

17、灶书(固始县)

18、丝弦道(平舆县)

19、锣鼓书(三门峡市)

20、清丰县柳子戏(清丰县)

21、河阳花鼓戏(孟州市)

22、二股弦(武陟县)

23、光山花鼓戏(光山县)

24、南阳曲艺(南阳市)

25、扁担戏(新蔡县)

26、扬高戏(三门峡市)

27、二夹弦(开封市、睢县、滑县、延津县)

28、落腔(内黄县、辉县市、长垣县、淇县)

体育竞技及杂技(2项)

1、东北庄杂技(濮阳市)

2、心意六合拳(漯河市、淮阳县)

手工技艺(13项)

1、杜康酿酒工艺(伊川县、汝阳县)

2、钧瓷烧制技艺(禹州市)

3、镇平玉雕工艺(镇平县)

4、泥咕咕(浚县)

5、棠溪宝剑铸造工艺(西平县)

6、汝瓷烧制技艺(宝丰县、汝州市)

7、唐三彩(洛阳市)

8、汴绣工艺(开封市)

9、太平车制作技艺(平舆县)

10、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修武县)

11、武陟油茶制作技艺(武陟县)

12、东岸桃核雕花工艺(上蔡县)

13、宝丰酒酿造工艺(宝丰县)

民俗节庆(6项)

1、“重阳节”民俗(上蔡县)

2、大营社火(陕县)

3、浚县民间社火(浚县)

4、打铁花(确山县)

5、地坑院民俗(陕县)

6、东西常骂社火(灵宝市)

重阳节的发源地!

发源于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等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扩展资料;

重阳节习俗

一、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二、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尤其是在岭南一带,人们会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祭祀祖先,登高远望,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少地方人重阳祭祖的观念正日渐淡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阳节・

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南朝的吴均《续齐谐记》,“汝南桓景,从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于是,桓景按照长房的嘱咐,届时全家登上上岗,躲避灾祸。据资料记载,桓景登的山岗春秋时为冈山,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7公里,高97米,上土下石。今天这里名为芦岗。上蔡境内唯此岗最高,登上岗陵,可以了望四周。并且,这里自古就有登高远眺的习尚。其中,蔡河玩河楼,高距蔡国古城之上,明清以来经常有人到此登高作赋。清人冀景隽有《望河楼剧饮》,李士英有《唐阳偕友望河楼》都描写了在望河楼了望景色的情况。 伴随着历史文化和经济水平的发展,重阳节迅速传遍全国。上蔡就此建造了蔡明圆广场并举办了六届重阳文化。苏东坡《丙子重九》诗,“登高作重九,蛮菊秋未开”。这个“重九”指的就是重阳节,根据以往的人们喜欢将重阳与菊花和酒联系在一起,也借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老人的祝福。唐代诗人写了很多这样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想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均证明了对重阳内涵的理解。 故乡的上蔡不仅仅能让你体会到中华的厚重,而且会让你晓得中国历史的渊源。何不亲自走一遭去感受一下呢?

是中国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典故事《重阳节》:重阳节的来历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