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重阳节 > 正文

农历9月9日是什么节日

2023-01-11 16:59:00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农历9月9日是什么节日

重阳节。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扩展资料: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9月9日

农历9月9日是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是重要的汉族传统节日。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时至汉代,此时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九月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清代,此习俗依然沿用。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一些地方把农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农历9月9日是重阳节

爸爸妈妈听我说谢谢你

二、重阳节是9月9日吗 要干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 2020年出行吉日

重阳节是9月9日吗:重阳节是农历9月9日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汉族 传统节日。重阳节习俗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重阳节要干什么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佩茱萸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你可能感兴趣: 2020年领证吉日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正值菊花盛开,所以古代曾经把重阳节称之为“菊花节”。而在重阳节饮菊花酒,也是古代流行过的一种民间风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古人甚至把菊花酒称之为“不老方”,《太清记》中就记述了一种“不老方”谓:“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你可能感兴趣: 2020年修造吉日

赏菊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所以在重阳节这天也有赏菊的风俗。这个风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这四句诗请帮我翻译。

9月9日重阳节开门自然能看见菊花远洲,每每想到也曾在这一天无可奈何之时有一个来送酒的人,问道哪里是陶家?

九月九日重阳节,开门就能看见菊花。

没想到也曾在这一天无可奈何之时,有一个来送酒的人问道哪里是陶家。

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们库长满了菊花,没想到也曾在这一天无可奈何之时,有一个来送酒的人问道哪里是陶家。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