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适合结婚吗?
重阳节适合结婚吗?
男女双方,年龄相当。重阳佳节,婚姻佳日。和合姻缘,幸福美满。
此乃传统中的上吉结合。重阳节结婚很好。原因:(1)重阳乃双九叠合,“九”乃中国文化中的尊贵数字。二九相合,上吉之兆。(2)重阳节乃老人节。此时结婚象征寓意二人将可白头偕老。(3)二人的婚姻不但美满,而且高寿。因此,此乃佳婚之期。
10月为您二位结婚的吉月--极佳,无不利您的冲日!
2009年10月份恭候您二位结婚的黄道吉日是:
(您二位任选)
2009年10月02日 星期五 农历八月十四 甲戌(冲狗)
2009年10月04日 星期日 农历八月十六 丙子(冲鼠)
2009年10月06日 星期二 农历八月十八 戊寅(冲虎)
2009年10月08日 星期四 农历八月二十 庚辰(冲龙)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农历八月廿七 丁亥(冲猪)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农历八月廿八 戊子(冲鼠)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农历九月初一 庚寅(冲虎)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农历九月初二 辛卯(冲兔)
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农历九月初八 丁酉(冲鸡)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农历九月十一 庚子(冲鼠)
祝愿你们美满幸福!
具体是否适合得看历书和先生怎么说,还要精确到时辰
不过也不要顾虑太多,本人就是这天生的,这天好啊,对这天有特殊的感情
适合 别有顾虑
重阳节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重阳习俗
1、祭祖,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人们会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主要在岭南一带。
2、赏菊,农历九月俗称菊月,人们趁着重阳节相约亲朋好友聚会饮酒、赏菊赋诗,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3、登高,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重阳节也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
4、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阳节
我们每一年都会过重阳节,在这一年给家里的老人送去祝福,可是重阳节真的只是用来孝敬长辈的吗?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重阳节(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重阳节又有哪些习俗呢?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登高、插茱萸都是为了辟邪气。
重阳节的精髓:敬祖、敬老、孝道、感恩敬祖――重阳是中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希望每一个年轻人都可以重视我国的传统节日,也不要忘了重阳节,要感恩先辈。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因此,重阳节被定为农历的九月九日。)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节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在这一天写的。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