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重阳节 > 正文

重阳节是插茱萸的,还是端午插茱萸?

2024-06-29 04:28:18  来源:网络   热度:

一、重阳节是插茱萸的,还是端午插茱萸?

茱萸,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是著名的中药。

中国岁时风俗,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称“茱萸囊”。

端午节,在门上挂菖蒲、艾叶、大蒜等,民间用它来驱邪。

二、茱萸在古代相当什么?

辣椒,香草。

茱萸均以香草的形象出现,另外古人诗词中提到的茱萸,今天被称作“山茱萸”,是一味中药。多生于潮湿的山谷之中,树高丈余,皮青绿色,

三、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插茱萸?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古时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有登高饮酒,插茱萸辟邪的习俗。至于这一习俗的形成,还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故宫御花园堆秀山,每逢重阳节日,皇帝要携皇后等到此登高望远

据说,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名叫恒景的青年。他和父母、妻子守着几亩薄田,安安稳稳、幸幸福福地过着日子。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本来平安无事的汝河两岸竟流行起瘟疫来而且,瘟疫每年都会发生一次,每次都会夺走不少人的性命。恒景的双亲也在一年的一次瘟疫中丧命。

原来这是因为汝河里来了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散播瘟疫,危害人间。

恒景决定为民除害,便辞别妻子和父老乡亲,去寻访仙人。后来,他了解到在东南山住着一位法力无边的神仙名叫费长房。只有他的法术才可以消灭瘟神。恒景翻越了千山万水,但还是找不到仙人的足迹。有一天,恒景突然看到前方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在不断地向自己点头,便好奇地向鸽子走去。待走近时,鸽子却又故意飞远,然后落下,继续向恒景点头。就这样,恒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

陕北人每逢九月九重阳节,要外出旅游、登山、下棋

恒景在费长房仙居前跪了整整两天,终于打动了仙人,做了他的弟子。费长房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教他练习降妖的法门。在农历九月初,费长房突然找到在苦练仙术的恒景,对他说:“瘟神在农历九月九这天又要出来害人了,你赶紧回乡。我给你一包茱萸叶子,一瓶菊花酒,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恒景回到家乡后,按照费长房的指点,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把乡亲们带到了附近最高的山上,分给每人一片茱萸叶和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服瘟神的准备。不一会儿,汝河波浪滔天,瘟魔张着血盆大口咆哮而来。但当它闻到茱萸和菊花酒的酒气时,脸色大变,法力减了不少。恒景趁机冲下山来,用那把宝剑将瘟魔刺死。最终汝河两岸的人们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虽然瘟魔被消灭了,但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喝菊花酒和插茱萸辟邪的习俗却一年年地流传了下来。

四、九九重阳节插茱萸,那茱萸指的是什么?

九九重阳节插茱萸的由来自古以来就流行了,所谓茱萸是一种植物,共分三种:吴茱萸,食茱萸和山茱萸。前两种属于同科植物。九九重阳节所插的茱萸是吴茱萸也称"吴萸"。食茱萸是一种调味品,在辣椒未传入我国前,曾用它作调味品。而山茱萸属山茱萸科,和重阳节所插的吴萸不是同一类植物。

五、为什么重阳节被又称为茱萸节?

很多人说过重阳节是因为重阳是个吉利的日子,这种说法颇待商榷,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实际上是为了避灾祛邪,让我们探索重阳节的来历,之后就能很好地理解了。

一、重阳节为什么要插茱萸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记述了这一情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时重阳节登高茱萸插头习俗的流行。茱萸是重阳节特有的辟邪物品,佩茱萸成为重阳节俗的主要标志,因此登高会也称“茱萸会”,重阳节被称为“茱萸节”。庸人张说《湘州九日城北亭子》诗云:“西楚茱萸节,南淮戏马台。”从节俗的原始意义看,茱萸与登高的结合应该是最早的。

但在宋元以后,插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酒)的地位最终盖过厂“辟邪翁”(茱萸)。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二、插茱萸与菊花来是为避灾祛邪

重阳节应该是起于汉代,很多书籍都记载了重阳节插茱萸饮酒赏菊登高等活动,并且许多关于重阳节的民间传说都来自汉代,以此推断,重阳节的来历很大可能是与汉代有关。很多关于重阳节来历的传说都和瘟魔有关,不管是“重阳女消灭瘟魔”还是“恒景求道斩杀瘟魔”,最终都是在重阳节这一天消除的灾祸,让人们获得平安和健康。茱萸雅号“辟邪翁”,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时,民间采茱萸插戴头上,亦有用茱萸制成囊佩带的,俗信能驱邪治病。

另外,还有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就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于每年九月九日,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出游欢宴。古人把茱萸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风俗。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三、重阳节插茱萸的文化传统

在重阳节这一天,按照我国民俗,人们除登高望远、畅饮菊花酒外,还要插茱萸。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最早见于《续齐楷记》中的一则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你家将有大灾,其破解办法是叫家人各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高山,饮菊酒。九月初九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鸡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无恙。当然这个记载不一定不可信,但茱萸“辟邪”却与其故事相关。

从重阳节的身插茱萸和饮菊花酒,联想到端午节的悬艾叶、饮雄黄酒的习俗。其实,端午节和重阳节,一是春夏交替,一是秋冬交替,都是疾病容易流行的时节。还有茱萸属芸香科植物,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华南一带。茱萸苦辛性温,功在温中、行气、止痛。茱萸对呕吐吞酸、腹痛泻痢均有奇效。《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这也反映了我们祖先具有预防疾病的科学思想。总之,重阳节的本质和除夕、过年是一样的,是一种庆贺消除灾祸的节日,而不是什么“因为日子吉利所以庆祝”,庆祝是因为这天经历一些比较危险的东西而平安地度过了。

六、关于重阳节插茱萸的寓意是什么?

谢邀~

这么解释给你听吧:中国的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在道教文化中,男为阳,女为阴,所以重阳节,就是两个男人,所以重阳节有赏菊、插茱萸的习俗。

所以你知道茱萸插哪儿了吗?相信你应该懂了吧~

七、重阳节古代放假吗?

重阳节古代不放假。

重阳节,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等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茱萸在古代代指女人的什么?

在古代茱萸可以用来比喻女人的脸。意思是说女人笑起来她们的脸就像开放了的花儿一样,即茱萸的花儿。茱萸通常用于夸奖女生笑起来很甜美。

早在周代,茱萸就由于被视为非凡之物而被当作祭祀不可或缺的八种美果之一;在汉代,人们逐渐地认识到茱萸的多种药物用途 而开始重视培育、栽植茱萸;传说中战国时期的楚国王妃就佩戴着茱萸做的饰物。

九、重阳节古代有什么习俗

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戴茱萸等

十、茱萸和山茱萸区别?

山茱萸是茱萸的一种分类,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都是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古代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会佩戴茱萸香囊,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