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中秋节 > 正文

中秋节的由来调查内容?

2024-10-09 15:55:02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中秋节的由来调查内容?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每当此时,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其说法很多,且又多有趣味。

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有人则认为,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南宋时,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

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二、中秋节内容文字资料?

唐朝:中秋正式成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古代的人们在这个季节饮酒起舞,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

  我国自古就有在中秋节祭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相传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

  魏晋之时,民间便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尚未形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唐代初年,中秋节被正式定为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与唐玄宗游月宫的浪漫传说息息相关:相传某年八月十五之夜,唐玄宗在宫中祭月时随侍道人作法,将手中拐杖化作空中银桥后,步入月宫。但见门楼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门口的高大桂树下白兔正在捣药,宫内嫦娥诸仙女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玄宗从月宫归来后,命人整理出暗自记下的舞曲,命名为《霓裳羽衣曲》。月宫之所以称“广寒宫”,也与此传说有关。

  赏月之余,品尝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一个民俗符号。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为军队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品尝,从此就有了中秋吃饼食的习俗。当时的大户人家一般都会在中秋节摆设大香案拜月,圆饼、西瓜、苹果、葡萄等供品一应俱全,其中圆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考究的人家,西瓜还要特意切成莲花状供奉。

三、中班中秋节的由来教案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中国人民对丰收的庆祝,与家人团聚以及赏月的日子。在中班的教学过程中,了解中秋节的由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教案来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和相关传统。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中秋节的由来教案,帮助您有效地传达这一文化内涵。

教案主题:中秋节的由来

教学目标:

  • 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意义
  • 掌握相关的传统习俗
  • 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

教学准备:

  • 图片或视频相关素材
  • 讲解故事的幻灯片或卡片
  • 学生手册或绘本
  • 中秋节相关的手工制作材料(如月饼制作材料)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中秋节(10分钟)

教师可以在幻灯片上展示一张有关中秋节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知道这个节日是哪个节日吗?你们对中秋节了解多少?”通过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互动,激发学生对中秋节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中秋节的起源(20分钟)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个关于中秋节起源的故事,比如“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中可以使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表情,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理解力。

教师可以用如下的表格来帮助学生记忆与理解:

人物 故事情节 意义
后羿 射日、偷药、嫦娥奔月 保护人民、阻止灾难
嫦娥 吃下仙丹、奔月 永远守在人们身边

步骤三:探究中秋节的传统习俗(30分钟)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承担一个中秋节传统习俗的研究任务。可以包括赏月、吃月饼、包粽子等。每个小组可以制作一张海报或小册子,展示他们所研究的习俗,并向全班进行介绍。

步骤四:手工制作中秋节相关物品(30分钟)

在学生了解了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活动,例如制作月饼、制作灯笼等。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学生能更深入地体会中秋节的乐趣和意义。

步骤五:总结与分享(10分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与分享环节。每个小组可以简要汇报他们所研究的中秋节习俗,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评价,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还能够体验到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并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教授中秋节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四、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始于古代祭月的习俗。根据史书记载,中秋节最早源于商朝,是一个祭祀月亮的节日。后来,秋分时节又被定为祭月的日子。据说中秋节的起源与中国古代的夸父追日传说有关。由于玉兔居住在月球上,人们便在秋夜仰望皎洁的月亮,向月神表达敬意和祈祷。

中秋节的传统

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和传统活动。首先,人们会家人团聚,一起品尝月饼。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它象征着团圆和家庭的完整。此外,人们还会聚集在一起赏月。观赏明亮的月亮对于中秋节来说至关重要,人们在户外搭建灯笼、吃瓜子、赏月,以表达对节日的热爱和喜悦。另外,中秋节还有猜灯谜、打龙舟等传统活动。

中秋节的文化意义和现代庆祝方式

中秋节不仅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家庭团结的重视。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对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有所创新,例如通过亲友间的视频通话共庆佳节,制作个性化的月饼,参加各类庆祝活动等。

中秋节的国际影响

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也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中秋节也被广泛庆祝。在海外的华人社区,中秋节也成为了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五、中秋节的由来与传统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又称月圆节、月夕、秋节、仲秋节等,是汉字文化圈传统节日之一,始于中国商代,盛行于唐代。中秋节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正值秋季,所以被称为中秋。据《周礼》记载,中秋是最早的祭月节日,由武王纪念他母后妫汭育成后,于此日祭祀太阳和月亮。

中秋节的传统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咏月、赏月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中秋节赏月的传统习俗之一。此外,中秋节的另一个重要传统是家人团聚,其寓意着团圆和欢乐。无论家庭成员身在何处,都会在这一天回家团聚,并共同品尝象征团圆的圆月和月饼。

现代中秋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演变。现代人们除了传统的赏月、赏菊、吃月饼之外,还会通过网络和电话向远方的亲友表达思念之情。此外,一些特色节目和文化活动也会丰富中秋节的庆祝方式,比如灯笼展、民俗表演和中秋晚会等。

总之,中秋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着团圆、感恩和祝福的情感内涵,而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也使中秋节焕发出新的魅力。

感谢阅读此篇文章,希望通过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与传统,能让您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中国传统节日,并且在未来的中秋节庆祝中更加有意义和丰富。

六、中秋节的由来与文化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又称为月圆节或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最重要的要数赏月和品尝月饼了。

中秋节的由来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代的祭月活动。相传古时候的人们认为每年八月中秋之夜,月亮会变得最圆;而月圆象征着团圆和希望。因此人们就会在这天举行祭拜月神的仪式,祈求祥瑞和家庭的团聚。

传说中,中秋节还与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嫦娥有关。相传,盘古开天辟地后,创世神女嫦娥嫁给了后羿,生活在广寒宫。后羿得到了不老不死的仙丹,却被后羿的貌美姐妹嫉妒,于是嫦娥便拿走了仙丹,并躲到了月亮上。所以,人们在中秋节的时候也会向嫦娥祭拜,为了纪念她的美德和忠诚。

中秋节的文化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代表了中国人民对家人团聚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玩中秋游戏等。赏月是中秋节的必备活动,人们会一家人或者与朋友相聚,一起赏月,感受月亮的美丽与宁静。吃月饼则是中秋节的标志性食物,不同地区会有各种各样的月饼口味,如豆沙、蛋黄、五仁等。赏花灯和玩中秋游戏也是传统的庆祝方式,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精美的花灯和参与有趣的传统游戏。

中秋节还有丰富的民俗传统,如猜灯谜、吃柚子、赏桂花等。猜灯谜是中秋节的传统游戏之一,人们会用谜语写在灯笼上,让别人来猜。吃柚子则象征着平安和团圆,赏桂花则意味着美好和吉祥。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谐和家庭幸福的象征。希望中秋节的习俗和文化能够为人们带来快乐和团圆,让人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庭和祖国。

七、中秋节的由来与习俗

一、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又称“月夕”、“仲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是秋天的中期,故得名中秋节。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传说和故事。其中最知名的是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有十个太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后羿是个英勇的射手,他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民。天帝感到愤怒,决定惩罚后羿。他派遣了狐狸精戴娇娇,骗后羿射掉了他最后一根神箭。后羿被贬到了地球,无法返回天界。后羿的妻子嫦娥非常伤心,她为了不让后羿的神箭落入错误的人手中,便吞下了神箭,飞上了月亮。人们为了怀念后羿和嫦娥,每年的八月十五便聚集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以表达对他们的思念。

二、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丰富的民俗习惯。最具代表性的习俗莫过于赏月和吃月饼了。在中秋节这天,人们会提前做好月饼,用来招待亲朋好友。吃月饼的传统始于唐代,如今已经成为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之一。此外,还有猜灯谜、玩扇子舞、走月台等活动也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游园赏月是中秋节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会选择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带上家人或朋友,一起赏月、品茶、谈笑风生。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圆满,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许下美好的祝愿,并共同欢庆佳节。

三、中秋节的作文范文

中秋节是一个充满温暖和美好的节日,它给我们带来了团圆和幸福的感觉。每年的中秋节,我都会和家人一起举行一场隆重的庆祝活动。我们会一起制作月饼、猜灯谜,还会到郊外赏月,感受自然的美妙和宇宙的神奇。

点燃蜡烛,看着天空中的明亮的银色圆盘,我不禁想起了古人对于月亮的美好赞扬。月亮是诗人的灵感之源,也是人们思乡的寄托之所。中秋节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亲情和友情。

四、总结

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有着美丽的传说和习俗,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无论身在何处,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都可以通过共同的活动和庆祝,感受到浓浓的家的温暖和幸福。让我们珍惜中秋节,珍惜这份团圆和祥和的氛围,共同期盼着下一个中秋的到来。


感谢各位看完这篇文章,希望通过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能让大家更加了解和热爱这个充满浪漫和思念的节日。

八、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的源起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庆祝。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

传说,古代中国有十个太阳,它们每天轮流出来照耀大地。然而,有一天,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灾难。嫦娥是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她决定救人于水火,于是她偷取了丈夫后羿的长弓,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人们的生活。为了奖励嫦娥,玉皇大帝赐给她仙草不死之草,并将她送上了月亮居住。

为了感谢嫦娥的救命之恩,人们决定在每年的八月十五这天,举行祭月仪式,祈祷嫦娥的保佑,同时也象征着团圆和家庭的重要性。这个传统逐渐演变成了现在我们所知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人们常常会回家与家人共度一夜。其中最有名的习俗之一就是赏月。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这个晚上,人们聚集在一起,欣赏明亮的月亮,并且品尝中秋节特制的月饼,一家人话家常,共度美好时光。

另一个习俗是儿童们在中秋节的晚上提灯笼。他们会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在花灯中点燃蜡烛,然后挂在树上或者放在草地上,形成一道道美丽的灯光。这不仅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也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此外,吃月饼也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月饼是中秋节的标志性食品,通常呈圆形,象征合家团圆和团结。里面的馅料各有不同,如莲蓉、豆沙、五仁等,口味多样,为节日增添了美食的诱惑。

中秋节的意义

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有千百年来的历史底蕴,也融入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团圆的向往。无论身在何处,中秋节都是家人团聚的时刻,让人们追忆家乡的温暖与亲情。

此外,中秋节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人在这一天会举办各种活动来弘扬传统文化,如诗歌朗诵、传统舞蹈表演等。中秋节也逐渐成为了各国人民了解中华文化、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氛围的窗口。

结束语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欣赏明亮的月亮、品尝美味的月饼和与亲人共享欢乐时光,中秋节让人们在繁忙而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感动和温暖。感谢您阅读完这篇文章,希望它能让您更好地了解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并增添您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九、中秋节的由来 ?

一、中秋节来历一般有三种说法:

1、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先秦西汉的儒家经典《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的意思,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发展到后来,贵族官吏、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遂渐渐传到民间。

2、源于农业生产

中国自古是农耕民族,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尤其到了八月中秋,正式各种农作物、果蔬陆续成熟的时候,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即秋天的中间这天作为节日,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3、月饼说

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衍生出中秋节庆。

二、传说故事

在中秋的传说故事中,“嫦娥奔月”无疑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了。

这是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据现存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嫦娥,是中国神话中的月宫仙子,神话中因服用大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

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话。

有关恒娥的神话传说,见于商代至战国时的典籍《归藏》,其中对照卦象解释可能为夫妻,东汉高诱注解《淮南子》明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后羿的妻子恒娥,因汉代人避当时皇帝刘恒的讳,之后名字改为嫦娥

十、中秋节的由来?

由于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节,民间俗称八月节,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秋节。

在汉代我国就已经有中秋节了。不过不在八月十五,而在立秋之日。这一天,王公贵族出外打猎,将所获猎物奈把宗庙;唐化,各种书籍中均不见中秋故事的记载;到了宋代,关于中秋节的记载就多起来了。从此,中秋节便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

中秋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除汉族外,絮占、回、苏、壮、布依、朝鲜等族也过此节日。

扩展资料:

神话传说

1、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

2、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关于中秋节的民谣、童谣众多,如《拜月娘》、《椅仔姑》、《中秋拜月歌》、《拜月娥》、《全家拜月》、《中秋夜》、《月姐姐》、《月光光》、《月饼》;台湾民谣《中秋旅思》、《月夜思乡》、《煎熬》等。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