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中秋节 > 正文

中秋节拜月赏月活动流程?

2024-08-12 04:33:17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中秋节拜月赏月活动流程?

中秋赏月。开始,它还躲在云层中不愿露面。终于,在人们的企盼中,它撕开了面前的云雾,渐渐露出头来,穿过一层层薄薄的云雾,渐渐升高,停留在对面山顶的最高处,向大家招手问好。

我一边欣赏那皎洁的月亮,一边听着大人们讲着有关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二、中秋节赏月许愿习俗

在广东省的广东潮汕,一般是由女性主导拜月风俗习惯的,由于俗话有言“女不送灶神男不拜月”。当皓月升出之时,女性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万里晴空祷拜月神。

银烛超燃,烟草萦绕,桌子还堆满果类和饼食做为祭礼,祷告明年可以顺顺当当,五谷丰登。

三、中秋节赏月有哪些习俗?

1、赏月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文人士大夫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2、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3、燃灯中秋之夜,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广东张灯最热闹,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出各种形状,上糊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4、吃月饼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5、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偶尔还要讲下当年嫦娥奔月的故事,讲讲月亮里的吴刚、兔子和桂花树,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四、中秋节拜月习俗来历与寓意?

中秋佳节,最主要的习俗是拜月和吃月饼。拜月是我国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节来历: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

中秋节的寓意也有团圆的意思。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五、中秋节习俗大揭秘:月饼、赏月和传统习俗

中秋节的起源与意义

中秋节,又称月圆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月圆象征团圆美满,因此也被视为家庭团圆的象征。中秋节起源于古代,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广泛流传并定为节日。

赏月习俗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会聚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月饼,一边仰望明亮的月亮,享受月光的美景。这种习俗起源于古代,据《史记》记载,汉代的中秋赏月盛况,可谓是"大小如斗、明如晓"。

赏月神话

除了赏月,还有很多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最著名的要数嫦娥奔月的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了九个太阳,获得王母娘娘赐予的不死药。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下了不死药后飞上了月宫成了仙女。

月饼文化

与赏月同样重要的习俗就是品尝月饼。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特色食品,种类丰富,口味多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厚的民俗风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饼寓意着团圆、和睦,成为节日不可或缺的食品。

其它习俗

此外,中秋节还有一些其它习俗,比如搓麻将、吃瓜子、挂艾草等。这些习俗也是中秋节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独特魅力所在。

通过这篇文章,相信您对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感谢您阅读完这篇文章,希望能为您带来一些帮助。

六、北宋拜月习俗?

北宋人宋朝是一个富足的朝代,节日也是过得丰富多彩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节日活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载道:"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宋人赏月时往往还要举行拜月活动。所谓拜月,就是在庭院中焚香祭拜月神,说出自己的心愿,以求得保佑。如中等人家,男子则求"早步蟾宫,高攀仙桂",所以当时诗人有"时人莫讶登科早,只为嫦娥爱少年"之句;而女子则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杭州城外钱塘江,中秋时节正值大潮,自昔为游人观赏胜景。直到南宋时,更是西有西湖的湖光山色,东有钱塘江潮,被称作"绝景",后者以十八日为最盛,东自庙子头,西至六和塔,"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侍等雇赁作看位观潮"。《武林旧事》卷三《观潮》云:"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七、古人是有拜月习俗还是拜新月习俗?

古人有拜月习俗,也有拜新月习俗。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拜月的习俗,追本溯源,是从秋分祭月这一古老礼俗演化而来的。周朝有每年秋分天子率群臣祭月的礼制,上就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的记载,此处所谓“朝”“夕”皆为祭拜之意,后来各朝大都相承沿袭,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朝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而建。秋分祭月是皇家祀典,庶民百姓自然无缘参与,但它显然对普通百姓的心理和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况且普通百姓也有祭拜月亮以寄托各种心愿的精神需求,于是在民间逐渐形成子拜月的习俗。

唐代李端诗云:“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中秋拜月习俗介绍。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解带。”同为唐代的施肩吾又在中写道:“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这个小女孩肯定是见大人拜月见多了,http://tongxiehui.net/by/71166.html觉得非常有趣,于是就模仿大人的样子,玩起了拜月的游戏,由此可见唐代拜月风气之盛。应该注意到的是,这里的拜月是拜新月,祝愿的内容恐怕也多属儿女私情之类。

大概从北宋确立中秋节开始,拜月之俗就由拜新月转为中秋拜月了。宋代金盈在中对宋人中秋拜月的风俗作了详尽的描述:“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愿: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目如皓月。中秋拜月习俗介绍。”

古代常将科举及第称为蟾宫折桂,因而拜月时男孩有“早步蟾宫,高攀仙桂”之愿;嫦娥则是传说中美貌绝伦的月中女神,所以女孩拜月时愿自己貌似嫦娥。到了明代,拜月之风更加盛行,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明人刘侗在中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陆启泓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由此可见当时人们拜月的情景。

中秋拜月的习俗,历代相传,当然变化也是有的。清代富察敦崇在中记载:“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月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朝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作者在这里对清代京城中秋节的盛况作了生动描写,从中可以看到,拜月之风在清代还很盛行,只是此时拜月仅限于女人参与。

拜新月风俗起源于远古对月亮的崇拜。当时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在原始的社会中,还没有系统的神灵观念产在,但是,原始人已将自然物和自然力本身直接看作是有意志的对象来加以崇拜。对天体崇拜之一,就是对月祌的崇拜。《山海经,大荒西经》云:“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把月亮看成是人类自身之形象,并且是女子生养的,一胎竟生下十二个月亮,这女子常义自然是月神无异了。在唐墓出土的绢画中,女娲女神与伏义蛇身-交尾,女娲伏义交尾下的就是月亮。说明伏羲和女娲生下了月亮,后来就被人们称为月神。还有出土的娟画中有“左手执矩和墨斗。女娲在右,束高餐,张右手执规。同伏羲上身相抱,下尾相交。二入头上有圆轮一,象征日,周囤小阖圈亦象征月。二入尾下有下垂的月牙,周围画小圆,亦象征月。画面四;遍画大小差不多的圆圈,以象征星辰。这幡画与《文物》1900年第6期2页图4那幅唐永徽四年女娲伏义像同类型,故知为唐代七世纪中叶之作品。这幅女娲伏羲像蛇身交尾,自然是象征着交配生殖、繁衍后代,尾下的月芽,和环绕的十二颗圆圈,也象征月,象征产下了众多的后代,用画面叙述了唐代西域一带,包括敦煌,盛行月亮的崇拜,女娲为月神无异,所以女娲^是入类始袓神、婚姻神、乐神,也兼有月神之职。这因为月亮,在古人看来与生殖有关。《汉书》云:元后^李氏梦月入其怀而生后,所以女娲造人又兼有月神之责"。清代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灵宪》曰;“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由此可见,嫦娥也算作是一个月神了。伏义、女娲、嫦娥等等,都是月祌,月神何其多?这并不奇怪,原始社会,部落很多,各部落有各部落的月祌。《史记,天官书》云:“月行中道,安宁和平”。可见古人认为月神是和平的女神,所以伏义产下十二个月儿,女娲这个月祌是造人,嫦娥这个月祌是造药,总之都是有利于安宁和平的。从以上这些对月亮的信仰中,我们可以看见远古所存在的崇拜月神的古俗。

祭月之说,在先秦的古籍中得到了确认。《礼记、祭法》云-“夜明,祭月也”。郑氏注云:“春秋传曰:日月星辰之神”,故祭月是作为月神祭祀的。《礼记,祭义》中还有:“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外内,以端其位。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等等记载。祭月与祭日同等被重视,阴阳相合,才能天下相和。

凡此种种,均说明了我国拜月风俗起源久远。拜月风俗正是来源于以上对月神崇拜之古俗的。不言而喻,唐代秦岭汉水流域,民间自然也因袭于这种对月神崇拜之古俗,也把月亮看作月神。同时,天河民间还把月神女娲崇拜为婚姻之神。天河是汉水的主要支流,汉水是中国的最早河流,他比长江还早几千万年,这里是人类起源的远古文明区,所以,这里的人类古文化最早,其婚姻生育也是最早。女娲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婚姻,繁衍生育了人。

八、中秋节习俗大解析:月饼、赏月、嫦娥,你知道多少?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虽然中秋节在中国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但核心的聚餐、赏月、吃月饼等习俗活动却是家喻户晓的。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秋节的各种习俗吧。

吃月饼

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当属月饼了。在中秋节之际,家人团聚一堂,品尝各种口味的月饼,比如传统的五仁、豆沙、蛋黄以及现代的冰皮、巧克力等。此外,馅料丰富多样的月饼也成为送礼与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

赏月

赏月也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习俗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聚集在户外,或是登高远眺,或是在家中院落,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月饼,一边仰望明亮的圆月。月亮象征着团圆与美满,因此赏月也成为了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习俗。

传统祭奠

中秋节也是祭祀的重要时刻。在这一天,人们会向月亮祭拜,同时也会祭拜自家祖先,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以及对家庭和睦的期盼。同时,一些地方还有纪念嫦娥奔月的传统故事,因此祭奠活动也会包含对嫦娥的祭拜。

嫦娥奔月的传说

中秋节与嫦娥奔月的传说密切相关。相传,古代有位名叫嫦娥的仙女,她误饮长生不老药后飞升至月宫,成为月宫的王后。为了纪念嫦娥,人们会在中秋节赏月的时候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同时也会设宴供奉嫦娥,以求平安和幸福。

通过对中秋节习俗的了解,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更好地与家人朋友共庆佳节。无论是吃月饼、赏月还是祭拜,中秋节都是团圆与幸福的象征。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您能更加全面地理解中秋节的习俗,也能更好地与家人朋友一同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

九、中秋赏月的习俗?

中秋节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祭月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始于先秦,是皇室礼仪,后演变成了以“家庭团圆”为主题的祭祀仪式。

  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赏月、祭月是中秋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民间它表达了人们祈求的团团圆圆的美好意愿。当明月在东方冉冉升起,人们便设案于庭院,祭拜月亮,供品以月饼为主,另加瓜果之类,特别是柚子是不可少的,祭品多具圆形,是取团圆之意。祭毕,家人团坐,饮桂花酒,吃月饼,赏明月,讲述有关月

十、中秋节几点拜月?

中秋节最佳的拜月时间是20时至21时;

月亮升至此时,已是月上柳梢头,若细观月亮表面,那些明暗交错的痕迹,让人有无限遐想,别有一番情趣。

在23时左右。随着时间推移,此时的月亮愈发明亮,渐渐爬上天顶,可谓月上中天顶空照。

中秋节是在农历的八月十五,农历的每个十五时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之间,这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时,月亮正好从东方升上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也叫满月,所以看起来圆。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