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嫁女儿的风俗?
一、东阳嫁女儿的风俗?
东阳的乡风民俗把婚丧嫁娶叫红白喜事,当大事办。考中状元为大登科,洞房花烛为小登科。
一重“门当户对、人才相配、父母作主、媒妁说合”。 二重时辰八字。一个人的一辈子在落地的时候就决定了命运。
媒人撮合,首先考虑门当户对,然后即须“合生肖”。生肖不合则不能相配,如龙与虎、蛇与鼠均会发生争斗,鸡与犬、羊与鼠均不相和,虎羊相配会“羊落虎口”,羊鼠相配会“羊鼠俱休”、“双狗争骨头”等等,男女年龄相差六岁称“大六冲”,相差三岁称“小六冲”。“小六冲”尚可,“大六冲”则忌婚配。东阳婚俗还有“只可男陀(大)七,不可女陀(大)一”。
男女双方如合肖,且均愿意结亲,即须互相送帖。
男家出“求帖”,媒人带男方到女方,须随送荔枝、桂圆、核桃、红枣、莲子、红糖等六个“斤头”。女家循例收受,须隔数日,全部送回。这不等于不允许,而是借机去探看男方“侬(人)家”。男方第二次再送“礼”求亲,女方如满意收下就是初定,女方若不同意,当时就退回。
男方得到女方同意,准备“磨(看)日子”定亲,定亲送彩礼有“头盘”、“二盘”、“三盘”之分。头盘彩礼,为姑娘身价钱,含有偿付女家养育费之意。一般按女子年龄计价:清道光前,“贫女许字,婿家聘以钱,按女齿每岁贰仟文”计;清同治后,“女稀,钱增数倍”;民国8年(1919)前后,“女子每岁须洋钱六元,至少四元”;1949年,“订婚付的聘金,在乡下有以一石米或石半米合女人一岁”。
头彩送过讨来女方生日时辰,再将男女双方生辰送至择日店,请星相家排“八字”,拣定“安床”及“合卺”吉日。请庚时,男家备两份红全贴及一对提盒送至女家。红全贴亦称拜贴或求贴,只是求贴书有“敬求淑造”字样。提盒内盛湘莲、白糖等“茶料”。女家循例璧还茶料,将拜贴与允贴送至男家。
此后,男家发送二盘彩礼至女家,用于置办嫁妆。礼仪与发送头盘时大致相同。所送帖为红绿帖,分别书安床与合卺日辰,格式通常为“谨詹×月×日×时安床(或合卺)大吉”。同时,男家须送成双“缎头”(绸布料子)、“衣折”(成衣)等彩礼。
少数男家头盘、二盘同时发送,俗称“随盘进”。
结婚前夕,男家须送三盘彩礼,用于女家置办喜酒。女家如高堂健在,男家须致送孝敬钱及礼品。花矫临门迎娶时,男家还须送“开门钱”、“上轿钱”等。
二、彝族的风俗礼仪?
彝族有严格的礼俗。途遇长辈,晚辈须待立一侧,让长者先行;长辈入室须让其上座,余再依次而坐;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习称“上席”),下辈依次坐两旁和下方,并侍候长辈,为其添饭、夹菜、泡汤。不能摸成年人和老人的头。
三、春节的礼仪风俗?
一、叩拜,即跪拜磕头,现在在一些农村地区,晚辈给长辈,尤其是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还行这种礼仪。
二、躬身作揖,作揖的姿势是先双手抱拳前举。这抱拳可不能乱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凶拜”。大过年的,来上一个右手握左手,就是触人霉头了。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这种礼仪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或下级向上级拜年时所用。
三、抱拳拱手,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这种礼仪多见于平辈间的拜年。
四、万福,古代妇女礼仪的一种,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于右侧腰肋间,上下微晃数下,双膝微微下蹲,有时,边行礼边口称万福。当代已经鲜有袭用。
五、鞠躬,现代通用礼仪,用于拜年,多在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亦可用于平辈间,男女皆行。
四、家乡风俗礼仪?
我的家乡是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有给小孩子煮红鸡蛋,健康成长的意思
五、乌克兰礼仪风俗?
一、相见礼仪
1、乌克兰人总体上来说都是非常的有风度的,性格比较温和严肃,不大喜欢开玩笑,在上下飞机或者坐车的时候都很有的风度的让女士先行,小孩在遇到长辈的时候都是需要鞠躬问好的。
2、陌生人在见面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称呼女士、先生,如果是熟人见面的话可以直接叫他自己的名字或者是父亲的名字,这样会显得更加的亲密;如果是兄弟姐妹的话,在称呼的时候多用昵称,乌克兰人的姓名排列和俄罗斯人基本相同。
3、当地人在见面的时候多行握手和拥抱礼,对于任何的客人都不会怠慢,非常喜欢结交朋友。
4、在社交场合,如果对方没有做自我介绍的话,最好是不要直接询问对方,可以过会儿时间和其他人打听,他们认为这样才比较礼貌。
二、餐饮礼仪
1、乌克兰在饮食方面和东欧的大多数国家都比较相同,以面食、稻米为主食,在口味上更加的喜欢甜、酸,喜爱面包、面疙瘩、薄饼等面食,另外对于猪肉、咸鱼和烤、煎等食品也非常的喜爱。
2、乌克兰人还很小喜欢吃一种热气腾腾的甜馅饺子,里面包的是奶渣或樱桃,等到甜馅饺子煮熟了以后还需要在上面加上酸奶油调料,非常可口。
3、乌克兰人在招待来宾时,菜肴非常丰盛,事先往往会先询问对方喜欢何种食物,有什么禁忌和要求。
4、用餐时很讲规矩,在吃饭的时候不能够随意走动、指手划脚,聊天的声音很小声,不会出现高声说话的清。如果有人用刀叉敲击碗碟,会被旁边的人马上制止。
三、旅游礼仪
不管是乘坐飞机还是汽车,都是需要提前预定的,整个国家的运输秩序良好,拥有让人满意度的服务态度,为我们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需要给小费。如果有事情让当地人帮忙的话,一般都会得到热情的帮忙。
乌克兰大多数的人性格都非常坚强而又温和,特别是上阶层的人,颇有儒雅风度,即使是很熟悉的人在见面的时候都要点头致意打招呼,大人间的争吵基本上不会在小孩子面前出现。
六、济宁风俗礼仪?
山东济宁结婚习俗分别是这样几个步骤:议婚、订婚、送日子、铺房 、迎娶、拜堂合卺。
在这几个步骤中,“迎娶”最为热闹,也最为有特色。
婚礼日早晨,首先要在主家的大门口演奏一曲,然后进洞房再吹。稍事休息 后 ,接了新娘的花轿就可以返回了。
【轿子】一般迎亲的花轿有两乘,新郎坐的叫"官轿",给新娘准备的叫"花轿"。去迎亲的时候花轿不能空着,一般要找一个父母双全的小男孩压轿,俗称"压轿童子";轿内还 要放上一只大公鸡,轿门上要巾"吉星高照"的红符,执事的大扇上也要写上"小登科"字样。
【迎娶】吹鼓手经过"三吹三打"后,新郎才能进入女家门内。新郎先要拜女方的祖先和家长。新娘梳妆打扮完毕,吹鼓手高奏喜乐。新娘由其兄弟用椅抬出闺房,送入轿中,意为脚不沾娘家的土。
【习俗】结婚那天,新娘的兄弟背着新娘跑,伴娘在后护卫。新郎则带人追赶,经过一阵象征性争夺后,才把新娘请上轿子。姑娘便随着娶亲的队伍出嫁了。
到此山东济宁结婚习俗中女方的事宜就算告一段落了。
七、随州的结婚风俗礼仪?
大概有以下几点: 男方
1、礼金 ,金额可以协商
2、送礼物肉 、对子鱼等等
3、套饼(婚礼的时候送)、糖果、饼干之类的加起来最少四样,量不需要太多
4、婚礼的服装之类的
5、回门之前还要再送一道肉 三四斤五花肉+点糖就可以了
6、结婚的时候看情况还需要买家居用品
7、迎亲的时候多准备红包,金额不大,数量要多,女方出门了不要回头一直走上车
8、认亲的时候也是要有红包的,现在基本上都是每个小孩一个100的,条件好的可以多点 基本上就这些了
八、东阳特殊风俗是什么?
东阳的民俗: 春节从腊月开始,农家宰年猪、制年糖、购年货、掸灰尘、贴春联,忙得不亦乐乎,俗谓“十二忙月”。除夕,合家欢聚,谢年、吃年夜饭、守岁。谢年之礼最重,必备猪头、鸡鸭、糯米肠等,贡于八仙桌上,烧香焚纸鸣炮,三跪九叩。大年初一,亲朋邻里互相道喜,晚餐吃年羹,以讨“年年有耕”之彩;吃年糕,取一年高一年之吉。初二开始拜年,正月初八后开始张灯结彩闹元宵。 立春前一日,农家争相挑水,俗传制冬米糖、烧鱼冻等。立春交接时分,千家万户炮仗齐鸣,贴“迎春接福”“新春万事大吉”等红条幅。 东阳有句俗话:“清明冬至大节落,皇帝老子也回家”,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东阳人对清明扫墓压坟头祭祖的重视程度。清明,又叫鬼节,每逢此节,东阳人不管在外路途多远,不管工作多忙都要纷纷赶回家,到自家的祖宗坟上祭拜。清明上坟祭祖,东阳人一般都采用二种方法,一种是用烤豆腐、黄酒,清明果、清明羊、米饭、白切肉、豆腐粒等食物放在坟前,用三支香祭拜,而后,将一些阴官用的冥币、经烧给坟的主人用。同时用冥头纸压在各个坟头上,并割掉坟上的杂草,加一些土。另外一种是压坟头,弄清坟上杂草,烧上冥币、佛经,放几个鞭炮,回到家里祭祀。 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插艾蒿、裹粽子、泼雄黄酒的习惯。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插艾蒿、泼雄黄酒是为了驱魔送瘟除毒。现在人们虽然不再相信端午节辟邪除瘟的迷信说法,但作为传统文化,端午节的习俗依然被延续下来。 中秋节旧俗要祭祖拜月,合家团坐,分吃月饼,文人学士露坐赏月。商店店伙聚餐,发节饷。现在,人们多以走亲访友,互相馈送月饼水果的方式过中秋,赏月则是少数人的雅兴。 东阳境内庙会众多。庙会期间,善男信女,烧香拜佛;百艺杂耍,各逞其技;商贾摊贩云集,南北杂货纷陈。庙会中最盛大的活动是迎佛和演戏。东阳民间最崇胡公大帝(胡则)。八月十三,俗传为“胡公大帝”生日,是日,吴宁、巍山、横店、千祥、南马均有胡公庙会,尤以上卢社姆坑和横店朝水殿胡公庙会最盛大。 东阳的集市按商品门类划分为粮食、耕牛、仔猪、竹木、农家具、纱布、柴炭、蔬菜、百货、食盐等交易场地。民国时期,称著者有县城米市,湖溪豆市、绸市,横店布市、猪市,黄田畈牛市,千祥盐市、米市。横店每市成交猪千余头,清明前后每市成交牛三四百头。千祥每市成交盐、米千余担。上世纪80年代中形成一批颇具影响和物色的专业市场。1988年,全境综合市场36个,专业市场66个。日均摊位18922个。专业市场中,有粮食市场17个,仔猪市场19个,耕牛市场10个,木材市场7个,小商品市场4个,生产资料市场2个,草丝、草席、中药材、水果、副食品、塑料市场各1个。城区专业市场9个。 此外,东阳的集市有千祥中药材市场、防军草席市场、黄田畈耕牛市场、画溪塑料市场、市小商品市场、吴宁生产资料市场等。
九、浙江东阳婚嫁风俗?
浙江东阳的婚嫁风俗有很多,其中包括送喜礼、发嫁妆、迎新娘、吃喜酒等几个步骤。
男方要送上一头肥猪、一只全羊、若干担酒和馒头等,所送的礼物都要用轿子抬,这就是送喜礼。
女方收礼后要回礼,回礼一般是取猪、羊的头尾,以及饧梅等。
在迎亲日发嫁妆,女方把所有的嫁妆搬到村中开阔场地上,生活用品、家电等都要扎上红布,床上用品、衣裤鞋履以及女红用品等放入花轿内,上面放上柏枝、万年青等。
吉时一到,媒人带领男方的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中。
媒婆把男方家里准备好的红包送给女方。
鞭炮声响起,嫁妆才可以起程,发往男方家。迎亲队伍一路敲锣打鼓放鞭炮,浩浩荡荡地前往男方家中。
十、中秋节的风俗?
1、 赏月
关于赏月,相信很多朋友都是从听到“嫦娥奔月”的故事而知其由来的。而实际上,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还未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2、 吃月饼
《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至今,在中秋当晚还会有很多人出门望月,在江浙等地区,有的家庭会在晚餐过后把桌椅移至屋外,摆上月饼,瓜果和茶水赏月畅谈,其乐融融,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则最爱桌上各种馅的月饼了。
3、 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中秋节源自古代对月神的祭祀,它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4、 玩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5、 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著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但到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
6、 放天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中秋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中秋燃灯的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7、 观潮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也是出自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描述的就是八月十五中秋当天人们观潮之景。这么看来,苏轼的灵感总是在中秋时节爆棚。在古代,观潮也是浙江地区人们在中秋时最为趋之若鹜的事,因为潮水在八月中旬上涨之态堪称气势磅礴,潮水涌来似有气吞山河之势,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观看。
8、 猜灯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聚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是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成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