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柿树荷花赏月图片配诗?
一、中秋节柿树荷花赏月图片配诗?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此生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二、中秋节赏月古诗?
中秋佳节赏月明,天高云淡景如画。桂花飘香传千里,思绪随月照江楼。月下团聚乐无边,共享团圆好时光。岁岁年年此佳节,心中思念随月扬。
三、中秋节赏月画纸?
中秋节赏月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 是人月两团圆的好日子,这天云雾稀少,月亮格外得圆,人们欢聚一堂,喜滋滋地吃着团圆饭。画纸背景一定要是深蓝色,一家三口坐在草地上,右上方再画一个月亮,小学生画画只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就好,即使朴实无华,也会是一幅很棒的作品。
四、2021中秋节赏月最佳赏月方位?
江西庐山。庐山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畔,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它是秋天里赏红叶的好去处,也是中秋赏月的绝佳之地。中秋之夜,登临庐山,看鄱阳湖上渔火摇曳,明月倒映水中,晚风徐徐,或许真有几分“我欲乘风而去”之感
五、中秋节赏月许愿习俗?
在广东省的广东潮汕,一般是由女性主导拜月风俗习惯的,由于俗话有言“女不送灶神男不拜月”。当皓月升出之时,女性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万里晴空祷拜月神。
银烛超燃,烟草萦绕,桌子还堆满果类和饼食做为祭礼,祷告明年可以顺顺当当,五谷丰登。
六、中秋节赏月的导语?
1、中旬的夜晚,圆圆的月亮似刚用牛乳洗刷过的银盘,显得格外皎洁。
2、一缕清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
3、夏夜的月亮山凭添一份静谧之美!远山凝重,天空薄暮轻垂,暗蓝的星辉点点,路边繁花竟香。月亮一如往日的沉默,静静聆听情侣们爱的心语!
4、月亮斜挂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着眼睛。
5、月亮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
6、夜空挂满了星星,月亮像一只钓鱼的小船,仿佛航行在宽阔的银色的长河里。
7、月光均匀地撒在湖面。湖面上波光闪烁,月色便朦胧在湖面的水气之上,夹杂着嫩柳的清香,使人赏心悦目。月光翩跹着,低吟着。这光剔透,朴素,这光美丽,纯洁。
8、月亮小得像一只发卡,弯得使人心醉。
9、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大地上,给大地披上银灰色的纱裙。她穿着素白色的衣衫,娴静而安详,温柔而的大方。她那玉盘思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10、一轮杏黄色的满月,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11、一弯新月宛如一叶小舟,翘着尖尖的船头,在深夜的静湖中划行,给我送来一片情思。
12、天空中月儿独占鳌头,月光照进了曾经的寝室,不知这时还有谁在遥远的地方和我一样坐在窗台仰望着未曾改变的夜空。
13、月亮千变万化,有时弯弯的像一个月亮船,有时圆圆的像玉盘高高的挂在天空,有时椭圆的像一个鸡蛋在呼呼大睡。它那洁白的月光洒向大地。
14、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15、门外西边的林梢,挂着的上弦月已经变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条弯弯的眉毛。
16、月亮越升越高,已经爬上了大楼顶。她俯视大地,把光辉挥洒。皓月当空,我眯起了双眼,确确实实看到了明月高悬中模模糊糊的景物。是山?是水?是天空?是云雾?还是我的影子?
七、中秋节赏月寓言什么?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八、中秋节赏月的佳话?
在我国,中秋赏月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有许多古老的故事和赏月的佳话,其中就有嫦娥奔月的故事。
传说嫦娥后羿的妻子,美貌非凡,相传,远古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王母娘娘赏赐给他神药,据说吃了这种神药会长生不老,后羿把神药交给嫦娥准备和妻子一起吃,可是,一天后羿不在家,心术不正的蓬蒙想偷走神药,嫦娥无奈吞下此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到家,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人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相传这就是中国人中秋赏月传统的由来!
九、中秋节赏月的寓意?
1、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希望我们干事业要“和衷共济”,处世要“和光同尘”,我们的祖国“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有序”,外交上要坚持“和平共处”,国与国之间要“和而不同”,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做生意信奉“和气生财”,待人要注意“和蔼可亲”,说话要“和颜悦色”,批评要“和风细雨”,夫妻之间要“和和美美”,等等。
2、团圆
有古诗言“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有着强大而又神秘的力量,是民族凝聚的促进剂,“团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花好月圆之夜,就是骨肉团圆之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从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3、敬老
中秋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生发于夏商周之时,并与古代养老实践相结合,可以说是一种敬老、养老文化。《礼记》有言:“凡三王养老皆引年,月令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因为仲秋时节“月至四阴,阴已盛矣。时以阳衰阴盛为秋,人以阳衰阴盛为老。”三王顺应时令,于仲秋举行养老仪式,对身疲力衰的老人,赠予手杖行路,赐以糜粥饮食,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
参考资料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十、中秋节赏月文字来源?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但也只是提到的是“中秋”,而并非为中秋节。按农历来说,春季的一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夏季的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秋季的七月为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这个也就是人们现在说的“三春”“三夏”“三秋”“三冬”的说法。
因为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又是八月的中间的一天,此时又是秋季作物成熟的季节,传统的孝道文化促使人们把收获的喜悦分享给家人和朋友,于是这个时候便有了串亲访友的礼俗。所以,古人可能因为这就把八月十五定成了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