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中秋节 > 正文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古诗?

2024-07-11 06:55:17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古诗?

中秋节来历一

  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

  中秋节来历二

  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我们最熟悉了,先是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叫做中秋节。

  中秋节来历三

  中秋节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祭祀土地。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因此逐渐演变成中秋节。

  中秋节习俗

  中秋佳节,最主要的习俗是赏月和吃月饼。

  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茶楼酒肆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过中秋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几首著名的中秋节诗词

  1.《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二、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三首古诗。?

中秋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习俗: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古诗

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三、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庆祝。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据史书记载,中秋节最早始于周朝,那时人们在农忙的间隙聚集在一起,感恩丰收并祈祷来年的丰收。后来,中秋节逐渐与月亮文化结合在一起,成为庆祝团圆和祈愿的重要节日。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赏月和吃月饼。

  • 赏月:中秋节的当晚,人们会提前准备好水果、茶叶和月饼,然后在户外或窗前摆放桌椅。等到月亮升起时,便会观赏明亮的圆月。在中国文化中,赏月是一种独特的情感和美学体验,人们通过赏月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 吃月饼:中秋节的饮食习俗中,吃月饼是最重要的传统之一。月饼是一种圆形糕点,通常有多种馅料,如莲蓉、豆沙、五仁等。人们相互赠送月饼,寓意团圆和祝福。

中秋节的文化意义

中秋节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节日,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它代表了团结、和谐、合作和美好的愿景。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不论身在何处,都希望能与亲人团聚,分享欢乐和祝福。中秋节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它提醒着我们要珍惜亲情、友情和家庭的重要性。

结语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赏月和吃月饼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而节日本身也代表着团圆和祝福。祝愿大家在中秋佳节中,心心相印,团圆与祝福的意义持久。

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您更加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并感受到中秋节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四、中秋节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五、中秋节来历和习俗画?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节,又称月夕女儿节或团圆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关于中秋节的传说也有很多,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秋节的习俗画一般是嫦娥奔月。

六、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起源之谜

我国的传 统节日中秋节历史悠久,但是关于中秋节的由来,人们却一直不是特别清楚。

为纪念嫦娥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叫后羿的英雄,天生神力,他来到昆仑山顶,拉开神弓,射下9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西王母见后羿为民造福有功,便赐他一包可以升天成仙的不死之药。但是后羿舍不得美丽的妻子,于是将药交与妻子保管。谁知,有一个叫逄蒙的人趁后羿外出的时候前来逼迫嫦娥交出神药,嫦娥情急之下吞下了神药。嫦娥的身子立即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得知妻子升天成仙,悲痛欲绝,日夜仰望天空,寻找妻子的影子。一日,他发现月亮上晃动的一个身影很像嫦娥,于是叫人在后花园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每逢中秋佳节,民间盛行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以及舞龙灯、点塔灯等活动。中秋节在蒙古、彝、壮、布依、朝鲜、满、白、侗、土家、哈尼、黎、傈僳、畲、拉祜、纳西、达斡尔、羌、仡佬、锡伯、鄂温克、裕固、京、鄂伦春、赫哲等民族中也十分流行。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记载有“秋暮夕月”, 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活动。人们在大香案上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等月亮挂到半空时便开始祭拜。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加盛行。《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京城所有的店家、酒楼在这一天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大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望月

安徽民谚说:“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个晚上老幼登高望月,称月亮的显晦可卜来年元宵节阴晴。云南新平的傣族,每逢中秋节,人们先对空鸣放火枪,然后围坐饮酒,谈笑望月。

吃月饼

黑芝麻月饼

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做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聚,品饼赏月,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流传下来就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传说起源于唐初。唐高祖李渊与群臣欢度中秋节时,兴高采烈地手持吐番商人所献的装饰华美的圆饼,指着天上明亮的圆月,高声笑道:“应将圆饼邀蟾蜍。”随即把圆饼分给群臣,同庆欢乐。元末,相传,高邮的张士诚在暗中串联,利用中秋节互相馈赠麦饼的机会,在饼中夹带字条传递消息,约定八月十五日晚上同时举行起义。从此,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麦饼以庆胜利。

唐代称月饼为圆饼,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与吴自牧《梦粱录》中曾出现过月饼的记载。当时八月十五吃月饼已很普遍,制作月饼的技术也很高超。清代月饼的品种、质量都有新的发展,馅好、味鲜、形美,饼面上印有“嫦娥奔月”、“三潭印月”以及福、禄、寿、喜图案。现在,全国各地因地区不同和用料、调味、形状的差别,形成不同风格的品种。主要品种有京式、苏式、广式、潮式、滇式多种。其馅更是种类繁多,甜、咸、荤、素各有特点,色香味俱佳。

走月亮

走月亮简称“走月”,又称“踏月”、“游月”、“玩月”。中秋节花好月圆,天高气爽,妇女们乘着月色,尽情畅游于街市或郊野阡陌,或进出尼庵,摆设香案,望月展拜,或唱歌跳舞,弹琴吹奏,通宵达旦,无人阻止。即使闺秀名门,也突破规矩,盛妆出游。有的姑娘,悄悄约上恋人;有的借出游之机,寻求佳偶。江苏南京在过去“走月”还有一种特殊风俗,凡没生育的妇女,要去夫子庙,随后跨过一座桥,相传回家后就能怀孕。

玩花灯

中秋玩花灯大多集中在南方。花灯包括各种各式的彩灯,如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子灯及鸟兽花树灯。广州、香港的小孩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子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杆中,再竖到高杆上,高挂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喜添美景。广西南宁除了用竹纸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橘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画出图案,穿上绳子,在里面点上蜡烛就可以了。南瓜灯、橘子灯也是将瓤掏出后制作而成的。这些灯外表朴素而制作简易,很受欢迎。

烧塔

一些地方非常盛行中秋夜烧塔。烧塔又叫烧瓦子灯、烧花塔、烧瓦塔。塔高1—3米,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做底,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燃木、竹、谷壳燃料,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

《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民间还有赛烧塔规则,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就是胜利,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就是失败,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

兔儿爷

兔儿爷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又称“彩兔”。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京师以黄沙土作白玉兔,饰以五彩妆颜,千奇百状,集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中秋前后,街上许多摊贩都会售卖兔儿爷。居民争相购买,放在屋内,或供奉在祭月几案上。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兔儿爷摊子”中说:“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民间取月中蟾蜍玉兔祭拜,以祈中秋顺遂吉祥。

舞火龙

从农历八月十四晚开始,香港铜锣湾大坑地区一连三晚都要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中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团圆馍

陕西长安一带家家中秋节要做团圆馍。馍有顶、底两层,中间夹着芝麻。上层用大老碗拓一个圆圈,象征月亮。圆圈中央刻上一块“石头”,一只顽皮的“小猴子”站在“石头”上吃“蟠桃”。在月亮周围用顶针、大针扎出各种花形,然后放在锅里烙热。吃时切成许多尖牙的形状,给全家每人分一牙,如果有人短期外出,可以留下;姑娘如已出嫁,要派人送去。

我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除了赏月、吃月饼、走月亮,还有树中秋、请月姑、祭月神、偷月亮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得中秋节成为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文化内涵的节庆之一。

七、中秋节习俗由来和来历?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

在中秋节,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但每一种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3 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1、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

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

2、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著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

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眼下正值中山陵举办桂花节,市民不妨与家人踏东郊,赏时花,度佳节。

3、吃芋头

中秋食芋头,在不少地方民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芋而食之,倒还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呢。

4、食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

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市场上藕的品种主要有两种,即七孔藕与九孔藕。

江浙一带较多栽培七孔藕,该品种质地优良,肉质细嫩,鲜脆甘甜,洁白无瑕。中医认为,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

4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有好几个,分别是:纪念嫦娥仙子、纪念唐太宗李世民、纪念明朝开朝皇帝朱元璋三个缘由。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八、中秋节的习俗和来历?

来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起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是古时代中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习俗有:走月、祭月、赏月、追月、乞月照月、观潮、吃月饼、烧斗香、拜祖先、猜谜等等。

九、中秋节习俗来历传说寓意?

一、中秋节的习俗。

1.祭月。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和冬至祭天的习俗。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和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家的祭月之地。

2.赏月。赏月风俗,来源于祭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自三国魏晋时期,但影响有限。直到唐代,国家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收到重大推动,中秋赏月、玩月盛行开来,咏月的诗句名篇迭出,多为歌颂盛世风华。

3.拜月。明清时,因时代变迁,人们追求功利性明显加强,与唐宋时期文人“赏月”的抒情感怀不同,追求富贵、祈求进步、希望成长等情感和愿望,成为了中秋节民俗的主流意识。因此,“民间拜月”演变成了人们渴望团聚、和谐幸福的一种形式。

4.吃月饼。月饼,最初是祭祀月神之用。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只是像糕点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和社会和谐的象征。

5.喝桂花酒。入秋转凉,桂花盛放,不仅味道香,可以欣赏,还可以食用,多用来酿造桂花酒、泡桂花茶、制作桂花糕点等。八月中旬后,桂花开始凋零。人们会收集起来,酿成桂花酒。储藏一年的桂花酒,味道醇香柔和、余香长久。次年中秋,会拿出来品尝、待客、馈赠。

6.吃桂花鸭。在江南一带,民间除吃月饼、吃桂花糕及喝桂花酒之外,很多人更爱吃桂花鸭。秋季,肥美的鸭子,是“补秋膘”的上等佳品,配上新鲜的桂花,秘制而成的“桂花鸭”,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香气醉人。“桂花鸭”,依然成为了一种时令、时尚的佳品。

一些地方,还有观潮、烧灯塔、烧香斗、猜灯谜、玩花灯、点桔灯、舞火龙、月光马儿、打中秋炮、挂通草灯、偷菜求郎、窃瓜祈子、玩兔儿爷和舞流星香球等特殊风俗。

二、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历史悠久,为逐渐发展形成。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中已有“中秋”一词出现。祭月日期,为农历8月15日。

后来,随着文化兴盛和文明进步,贵族和文人也跟着仿效皇家,在中秋时节,对着月亮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风俗,逐渐在民间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形成了一个传统的活动。

直到唐朝初年,祭月、拜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成为固定节日。《唐书·太宗记》中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

随着时代进步,中秋节逐渐得到朝廷和民间的共同追捧,在宋朝已经盛行,至明清时与即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三、中秋节的传说。

在中国民间,中秋节也伴随着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的广泛流传,更增添了节日的神秘色彩和文化底蕴。常见有以下说法:

说法一: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说法二: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

说法三:中秋节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

说法四: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问题。

说法五:“月饼起义”。月饼起义,起源于元末时期,与朱元璋起义有着密切的关联,自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四、中秋节的寓意。

中秋节的寓意如下:

1、团圆:中秋节时,月亮圆满,象征着家庭和亲人的团圆。中秋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无论在外多远,都会想办法回家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2、美好:中秋节时,月亮明亮,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中秋节是一个美好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3、丰收:中秋节时,正值农历八月十五,是农历年中最丰盛的季节。中秋节是一个丰收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庆祝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和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恩惠。

十、有关重阳节的习俗、故事、古诗、传说、来历。急?

重阳节由来简介: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

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

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

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

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

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

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

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

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

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

,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

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

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

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

,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

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

,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

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

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

的。

相关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

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

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

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

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

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

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

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

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

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

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

,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

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

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

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

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的活动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

、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

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

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

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

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

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

,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

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

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

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

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

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

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

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诗篇: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