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与朱棣上位的关系?
一、朱元璋与朱棣上位的关系?
朱元璋是明代开国皇帝,他将皇位传于孙子朱允炆,后被朱棣所夺。
二、朱元璋母亲与儿子的关系?
朱元璋母亲因为家里穷饿死了,与儿子关系很好,朱元璋称帝后被追封为皇后。
三、朱常洛与朱元璋的关系?
朱常洛是朱元璋的后代,朱常洛的父亲万历明神宗是朱元璋第8世孙。
明光宗朱常洛,他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这位一月天子实际上在位还不到一个月,他是明神宗朱翊钧嫡长子。
明光宗朱常洛,汉族,年号泰昌,明代第14位皇帝,在位一个月。明神宗万历帝长子,母王恭妃。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苦熬了三十九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但是就在他即位的第三十天清晨,这位刚要展翅高飞的皇帝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死后谥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庆陵。《谥法》云:“能绍前业曰光”。
四、朱元璋与郭子仪的关系?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郭子仪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将领,俩人隔了差不多500年。
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
郭子仪出身太原郭氏,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授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封代国公,次年又进位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承担相州兵败之责,失去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762年),平定河中兵变有功,进封汾阳郡王。
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永泰元年(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即位后,尊为“尚父”,进位太尉兼中书令。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郭子仪不但武功厥伟,而且还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资兼文武,忠智俱备,故能在当时复杂的战场上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
五、朱元璋朱棣关系?
朱元璋是朱棣的父亲,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当时被封燕王,靖难之役后做了大明皇帝,年号永乐。
六、朱元璋与护驾墩有什么关系?
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下集庆路,改称应天府。再经过12年的艰苦奋战,他终于打垮长江中下游的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于公元1368年正月称帝,为洪武元年,国号大明,以应天府为南京。直至洪武二年九月,他才召集群臣商议都城之事。朱元璋最想在其老家临濠定都,当时刘伯温已经看出朱元璋是坐定江山以后必杀功臣的过河拆桥之人,他不想让朱家王朝长久兴盛,极力劝说朱元璋放弃定都凤阳的计划,改南京为京师,作为都城。南京虽是六朝古都,但都是没有超过60年的短命王朝,因为南京是一个燕子窝形状,成不了大器,朝代不会长久。朱元璋从定都南京的第一天起,心里就不踏实,更有一个心病困扰着他。明皇城大内为填燕雀湖而成,地势下沉,朱元璋认为这破坏了风水,对子孙后代不利,觉得南京非大明的万年帝都。所以,他一直想着迁都。迁都往何处?有谋臣献策:南京以南200里处的大官圩,西靠青山为龙居,正北有南朝第一帝刘裕重挫卢循的圣地护驾墩,四周更有八十八座山峰环绕,正合皇上生日重八,不但是龙兴之地,而且会长久兴盛,可建都城。洪武三年三月(公元1370),朱元璋派刘伯温前去大官圩考察地形,刘伯温领命后,登上大官圩北面的最高山峰,细数大官圩四周林立的山峰,却故意不数自己脚下的山峰,数来数去,只有八十七座山峰。刘伯温回南京向朱元璋汇报说大官圩四周只有八十七座山头,与皇上生日不合,非龙兴之地。想不到朱元璋退而求其次,执意要在大官圩修建都城。刘伯温又使一计,说大官圩周围环水,若建都城需粘性土质方可。四月,朱元璋又派大臣前往大官圩考察,取些土样带回。刘伯温则提前派人到大官圩悄悄放出风声,说大官圩若建都城,所有乡民将失去土地并无法生存。当地乡民恐失去土地,冒死在样土之中添加了草木灰。刘伯温以大官圩土质过于松软无法修建城墙为由,再次反对在大官圩修建都城。刘伯温在建都、迁都的事情上,每次都与朱元璋意见不一致,朱元璋心中己有不快,但又不便说出。朱元璋决定亲自到大官圩进行考察,看大官圩到底是否适宜修建都城。五月初三,朱元璋自带五十内廷亲兵从南京乘官船出发,初四至护驾墩。朱元璋命众人在船上待命,自己仅带一位将士着便装从护驾墩码头上岸微服私访。朱元璋漫步在繁华古镇的石板路上,眼里看到的简直就是一幅江南的清明上河图,心情非常愉快。主仆二人出了东关口,过了护驾墩桥,放眼东望,河水波光粼粼,杨柳夹岸青青。朱元璋边走边欣赏护驾墩的水乡风光,不知不觉已经东出古镇两里开外。经过一个村庄,村庄前面的河面更加开阔,有四五乡民立木船之上在河中打捞塘泥。朱元璋手摇折扇沿河堤而行,兴致渐浓,他正准备与船上捞泥的乡民打招呼,不料从船上扔来一坨塘泥,溅得岸上主仆二人满身是泥。朱元璋的兴致立马荡然无存,因是微服私访不能暴露身份,只得悻悻而归。回来路过村口一户门前,户里一对老人看到主仆二人全身是泥,满头是汗,就邀二人坐在门前柳树下休息,并赠每人一碗茶解渴。老人又让二人脱下外套帮其浣洗,时值晌午,日头正烈,不一刻衣服就凉干了。喝茶休息时,看见老人门前堆放了一些从田埂和水边收割的柴草,朱元璋告诉两位老人,自己是做生意的,见多识广,说门前柴草中的菖蒲和艾草有避邪的作用,端午节前插在门头上可避邪保平安,并反复叮嘱老人,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今天晚上一定要在门头上插好。朱元璋走后,老人就在自家门头上插上了菖蒲和艾草,隔壁的一户人家也学着老人在门头上插了菖蒲和艾草。当天夜里,五十个蒙面人悄悄潜进村庄,挨家挨户进行屠杀。第二天早上,只有门头上插了菖蒲和艾草的两户人家开了门,且全家人口平安。这两户一家姓邰,一家姓朱,这次劫难之后,这个村就改名为“邰朱村",并一直沿用至今。此所谓“先有护驾墩,后有邰朱村。"端午节门头插菖蒲和艾草避邪保平安的习俗也从此在大官圩和江南地区传开和保留至今。再说朱元璋来大官圩的目的是考察地形是否适合建都城,哪知节外生枝,考察不成反遭当地人大不敬,甚是恼怒。他回到南京后,从此不再提迁都大官圩之事。殊不知这仍是刘伯温使的计。五月初三那天,刘伯温在朱元璋乘船去大官圩的同时,就派人快马加鞭从陆上于当天赶到大官圩散布消息,说皇上又派人明天到大官圩私访考察地形,并说要想不在大官圩建都城,乡民们必须对私访者捉弄一番,私访者必定向皇上汇报大官圩的坏话,只有这样,大官圩才不会被定为都城。所以才会出现“塘泥溅龙身,血洗邰朱村”的悲剧。洪武四年(公元1371),因迁都分歧和其他原因,朱元璋罢去刘伯温所有官职,赐告老还乡。此后20年间,朱元璋仍有迁都之意。后来,御史胡子祺又推荐以西安为都,认为“举天下莫关中若也”。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朱元璋特派太子朱标去三秦视察,考察长安是否适合作为都城。然而,朱标到了长安发现时过境迁,关中地区已非汉唐时代之关中,长安过于偏西,远离富庶的经济中心,漕运艰难,长安只有战略优势,却无经济优势。朱元璋只好打消了定都长安的计划。从此以后,朱元璋彻底断了迁都的念头,但是南京风水问题仍困挠着他。于是他请当时最有名的风水大师廖均卿想办法改化南京的风水,廖均卿经过占卜,告诉朱元璋,若要大明王朝长久兴盛,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南京城的城门数和方位要与大官圩的陡门数和方位相同。二是只要大官圩不破,则大明江山不败。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朱元璋参照大官圩十三座陡门数和方位对南京城的城门进行了重新整修。直到现在,大公圩人人皆知“大公圩有几道陡门,南京城就有多少道城门"的说法。同年,朱元璋征调民夫35.9万人、石匠4900余人,对固城湖东的胥溪河道进行疏浚13.3公里,并在胥溪河上游修建东坝,以石闸启闭,既利通航,又可节制水流。次年,又征调民夫近万人,从石臼湖东北岸开凿胭脂河,贯连秦淮河。从此,水阳江水系之水经固城湖和石臼河后三处分流,东由胥溪河经太湖入东海,东北由胭脂河经秦淮河入长江,西由丹阳湖经姑溪河入长江。朱元璋在改化大明江山风水的过程中,却无意中修建了堪与都江堰媲美的水阳江水系水利工程,使水阳江下游诸圩永绝洪涝之害。大官圩也由此进入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正月,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南京为陪都。死鬼朱棣迁都北京后,明王朝不再重视水阳江水系治理,胥溪河、胭脂河河床又渐渐被淤塞,导致下江(太湖流域)洪灾时有发生。明太祖朱元璋大浚胥溪河两个甲子后的正德七年(公元1512),早已忘记了祖训的明王朝,以绝苏锡常地区水患为由,将胥溪河上的东坝筑高三丈,至此水阳江水系不复东流,汛期山洪只能全由丹阳湖经大官圩北岸的姑溪河流入长江。每到汛期,固城湖下游石臼湖、丹阳湖、姑溪河水位陡涨,大官圩因此水患不断,经济和文化长久衰退。东坝的抬高,彻底切断了水阳江至太湖的水系,也切断了明王朝的龙脉。大明王朝气运也随着大官圩的屡次溃破而逐渐衰退。公元1644年,明王朝灭亡,正应了风水大师廖均卿当初的预言:“官圩始破时,大明朝过半。”
七、朱元璋与玉儿是什么关系?
义父义女的关系
因为玉儿跟着朱元璋以及马皇后的时间太久了,一直都在伺候马皇后,并且深得马皇后的信任。所以朱元璋不忍心杀害她。
玉儿一直在照顾着马皇后,没有什么问题,也不知道什么秘密,但是同样是红人的,二虎知道太多的秘密。二虎却是朱元璋的心腹,朱元璋很多不方便亲自动手的事情都是交代二虎去完成的
八、中秋节与秋收关系?
9月23日是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正逢中秋节假期。“丰收节”碰上中秋节是纯属巧合,还是中秋节本就和“丰收节”有关系,看专家怎么说?
为什么把“丰收节”定在秋分?
从节气上看,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另外,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平分,秋高气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
按气候学上的标准,“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22℃以下,为物候上的秋天了。此时,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团,已经具有一定的势力。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雨季已经结束,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秋季,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因此有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所以秋分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
从区域上看,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地收获的时节有所不同,但多数地方都在秋季。所以,兼顾南北方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便于城乡群众、农民群众参与,也利于展示农业的丰收成果,包括科技成果和农民的创造,具有鲜明的农事特点。
从民俗上看,我们国家的十几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团结和发展。
中秋节源于秋分古时习俗“祭月”
在古代,最初没有中秋节,其起源是因秋分时节的“祭月”活动。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馆员王川平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还有一种说法是中秋节就是“秋收节”。“因为农历八月十五决定这一年收成的好坏,所以民谚说八月十五定太平。”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张从军说。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九、朱由校与朱元璋是什么关系?
朱由校,明光宗朱常洛长子,明朝倒数第二个皇帝。(不包括南明时期)朱由校按辈分,应该是朱元璋的第11代孙。
明熹宗朱由校(公元1605-1627年),明末皇帝。1620年阴历九月-1627年阴历八月在位,年号天启(1621-1627年),故又称天启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父亲光宗在位仅29天便因“红丸案”而暴毙,朱由校经过“移宫案”的风波,为群臣拥立继位。在位7年,因嬉乐过度成病(一说曾落水,留下病根),于1627年服用“仙药”而死,终年23岁,谥熹宗,葬于德陵(今北京市十三陵),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皇陵。天启帝有三男二女,无一长成。终无子,遗诏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皇帝,即后来的明思宗(崇祯帝)。
十、中秋节与先秦的关系?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中秋习俗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中秋已与年节齐名,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里,《周礼·春官》中说,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
《礼记》中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朝日”就是祭日,“夕月”就是祭月。“夕月礼”就成为祭月之礼的特有称呼。
周人祭祀日月的方式是“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以坛、坎作为日月的象征,坛在上,光明,坎处下,幽静。《明实录》中记载:“秋分祭夜明于夕月坛。”“夜明”指的是月亮,因古人认为月亮在夜晚放光,故称其为“夜明”。
日为阳,月为阴。秋分后,阴气渐重,月神主掌大地,人们要向月亮祈福,求月神保佑,因此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不过,秋分在农历里的日子每年是不同的,不一定都有圆月,祭月无月又大煞风景,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改到了中秋,即农历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