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荷花灯习俗?
一、中秋节荷花灯习俗?
1、荷花灯俗称放水灯。放荷灯,是华夏民族传统习俗,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良好祝福。它流行于汉、蒙古、达斡尔、彝、白、纳西、苗、侗、布依、壮、土家族地区,各地在三月三、七巧节、中秋节晚上水边,常放荷灯。
2、灯的设计,在民间也是极盛行的一种灯彩艺术,取水族动物形状,以荷花灯衬托,灯下系一乌龟,龟游水中,灯飘水面,穿梭往来,时静时动,灯光水影,交相辉映。
3、荷花灯也叫河灯,属于民间彩灯艺术的传承。放荷花灯是我们炎黄子孙多年来的传统习俗,人们常常会在某些节日,以在河边放荷花灯的形式进行祈愿祝福,有的荷花灯寄托着在世者对逝者的缅怀和思念,有的荷花灯则意在祈求愿望达成,诸事顺利,而有的荷花灯则被人们视为祈福、消灾、的吉祥物。
二、山西中秋节花灯的习俗?
山西中秋节没有花灯的习俗,是元宵节有花灯的习俗。
三、中秋节赏花灯猜灯谜,习俗?
猜灯谜是中秋节的一种习俗。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
中秋节为何猜灯谜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猜灯谜是我国传统的娱乐形式,它运用艺术的手法和汉字的规律,着眼于字义词义变化,常用一个词句、一首诗来制成谜语,既能达到娱乐的目的,又即使人增长知识,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元宵节或中秋节多有举办灯谜会,颇受人们喜爱。
四、花灯习俗?
中国正月十五各地都有看花灯,放烟花的风俗。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灯节。每到这时,各式花灯高悬街头五彩缤纷。胜芳花灯多以亭台禽鱼虫花卉的题材制做。以染色纸缀以各色华丽细条制成,鲜艳夺目。
花灯,又名灯笼。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受中华文化影响,在亚洲华人地区,许多国家的庙宇中,灯笼也是相当常见的物品。花灯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
花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现代社会多于春节、元宵等节日悬挂,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于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
花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中国历代花灯的制作十分讲究,品种繁多。如明朝画家唐寅有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到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中国花灯是多种技法、多种工艺、多种装饰技巧、多种材料制作的综合艺术,花灯种类繁多,有龙灯、宫灯、纱灯、花蓝灯、龙凤灯、棱角灯、树地灯、礼花灯、蘑菇灯等,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圆柱形、多角形等。
五、闽南花灯习俗?
闽南元宵节习俗一、马队阁
以儿童着崭新古装,各饰戏中角色,骑在盛装的马背上参加游行。阁,采用古代的阁棚,如床状故又称“阁床”,上面架起长方形的棚子,分“粗阁”和“细阁”两种。上有彩绸或布景,儿童1至3人,妆成戏中人形象,坐在棚中,前后由4人扛阁游行,这是“粗阁”。“细阁”则是阁中有一个古装少女,坐在瓷鼓上,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形象古朴优雅。
闽南元宵节习俗二、猎户阵
猎户阵全阵成员数十人,各披“猎装”,分别手执各种兵器(十八般武艺齐全),为首者披挂戎装骑马开路,阵中还有若干人扛着禽兽及虎皮随行,颇有架势。不时还打出各种套路,十分壮观。
闽南元宵节习俗三、元宵灯会
元宵花灯象征子嗣繁衍、人丁兴旺。元宵灯节形成后,人们又根据灯与“丁”同部首的关系,将元宵花灯与生男联系起来,认为花灯具有使妇女生男的神力。在闽南、粤东方言中,“丁”与“灯”谐音,两地人们则据此认为花灯有预兆生男的吉祥意义。因此,元宵节挂灯、送灯、妇女观灯等,都具有祈求生子,尤其是生男孩的意义。
闽南元宵节习俗四、“请替身”
旧时泉郡元宵节有“请替身”之俗,“替身”又称“代人”,是能立置的小蔑纸人,其数目应与自家人口数相同。晚上“请替身”时,需摆上五味碗、酒瓶和酒杯。主妇先焚香,斟酒,少顷,把“替身”逐一拿起,使之接触五味碗和酒杯沿,同时口中念道:“吃肉紧迫迫,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灾。”然后把“替身”送到户外烧掉。人们认为这样可在新的一年消灾弭祸,前途光明。
闽南元宵节习俗五、祀“棕蓑娘”
祀“棕蓑娘”的未成年女孩每人事前需准备好一只一寸长的小红鞋子或一件小衣裳,然后结伴到厕所内上供,祝曰:“棕蓑娘,水茫茫(容貌美),教阮绠(织),教阮纺。教阮绠布好布边,教阮做鞋好后跟。教阮举大针、补大求;举针仔,挑绣球。举剪刀,剪花样,剪得照人照人样。”祀毕,焚化小红鞋或小衣裳,收回供品。其意在于乞求来日心灵手巧,精于女红。
闽南元宵节习俗六、吃元宵
是日清晨,以元宵供祀祖先、神明(包括灶君、土地等家神),谓之祭春,并做家人早餐,以兆一年圆满吉庆。元宵节前后,若有亲友来访,也常以元宵待客。
闽南元宵节习俗七、敬神明
元宵节晚上,有孝敬神明之俗,然后合家吃润饼菜,寓意团圆美满、包金包银之吉兆。
闽南元宵节习俗八、“听香”
“听香”者一般为小姑娘或青年妇女,主要是预卜姻缘,或祝福夫婿出门做工、讨海、“过番”平安赚大钱。“听香”者先在自家厅堂焚香祝告,祈求神明指点迷津,然后手执一炷香,按占卜准许的方向移步至目的地,躲在某户人家门边和窗下,以听到屋里人家说的一句话,去圆析所问之事的结果。过去泉州有“正月十五听香小仙梦”之俗语,如果元宵夜听得不过瘾,耐心等到中秋夜,还有机会再听听。
闽南元宵节习俗九、元宵“踩街”
泉州“踩街”的主要传统艺术形式,有人们熟悉的“贡球舞”(彩球舞)、“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大鼓吹、笼吹、龙虎斗、南音清唱、弦管、十音、五音、舞狮、弄龙、阁车、高脚戏、歌仔戏、装人、纸塑巨像、“旗锣鼓枪”等。
闽南元宵节习俗十、“装人”(妆人)
即化装成古戏中人物或滑稽形象,俗称“装人”。前导持一面卷书牌,上书表演单位(境、村)名称,继以五音锣鼓开路,表演节目有人们喜闻乐见的“陈三五娘”、“郑元和”、“亲姆打”、“西游记”、“白蛇传”、“打铁记”、“骑驴探亲”、“公背婆”、歌仔戏等等。
闽南元宵节习俗十一、钱鼓舞
一种传统古典舞蹈。表演者各执皮制钱鼓按音乐节奏起舞,形式多样,有彩女钱鼓舞,有配合“昭君出塞”的辽人钱鼓舞等。
六、看花灯习俗?
看花灯是元宵节的习俗,这一天到处都是张灯结彩,
七、赏花灯习俗?
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称“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赏花灯
“元宵节”有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猜灯谜
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花灯盛会习俗?
元宵节各地赏花灯都有哪些不同的习俗?
1、山东:千家万户百种灯
山东的元宵花灯以种类繁多、各具特色闻名。
在胶东半岛、鲁中和鲁西南地区,当地人们习惯用豆面和玉米面做成生肖灯,按照家庭成员属相,每人一盏属相灯,节日晚上放在一盘中点燃,俗传谁的灯燃亮的时间长,谁必长寿。乳山等地会做一盏“看场佬”灯,形似一肩扛各种农具的老人,节日晚上由家中男孩点燃送到打谷场院中间,燃尽之后由家中长者据燃烧情况预卜当年各种作物的丰歉。滕州的萝卜灯别具一格,人们利用萝卜的自然颜色雕成各种花样,十分美观。元宵节傍晚,男孩子们会提着满篮的萝卜灯到村外放灯,几十步一个,从村头一直摆到山顶。放眼远眺,就像一条光芒四射的钻石项链,远接天宫,近连山村。德州牌坊灯的制作则最为复杂,先以木杆跨街扎起拱门,再蒙上彩绘绢纱,里面点燃无数灯火,巍峨壮观。
元宵节期间,山东省的花灯活动不少。如滕州市第三届“幸福滕州·魅力梨园”彩灯文化艺术节作为“好客山东贺年会”的一项重要主题活动,灯展分为七大板块62个灯组。枣庄的花灯节是山东省延续时间最长的灯展,正月十五仍可观赏到“幸福”的花灯。曲阜孔子六艺城则以“闹”“乐”为主线,推出灯谜竞猜、抬花轿等民俗表演和矍相圃射礼、九射格比艺、书厅挥毫等项目,让游客充分感受孔子故里的节日氛围。
2、江苏:秦淮灯彩甲天下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江苏也颇为兴盛,一般从春节前后开始点灯,到正月十五达到高潮,至正月十八渐近尾声。
南京秦淮灯会可谓声名远扬。秦淮灯会兴起于魏晋时期,唐代时迅速发展,明代达到鼎盛。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了招徕天下富商,竭力提倡灯节盛事,并将元宵节张灯时间延长至十夜,使之成为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灯节。自此以后,每逢农历新年、元宵前后,秦淮河畔处处张灯结彩,逐渐享有了“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
1985年,南京市秦淮区举办了首届夫子庙元宵节花灯晚会,迄今已成功举办26届。秦淮灯会上,游人可以在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内欣赏到来自各地的精美花灯。今年举办的第26届江苏·秦淮灯会更是隆重,来自台湾的巨型灯组“神龙腾跃”与中华门瓮城顶端的“龙腾盛世”主灯交相辉映。本届灯会在夫子庙陆上、十里秦淮河水上、明城墙空中立体布展,“灯展、灯景、灯船、灯市”同展,再现秦淮灯彩盛世美景。本届秦淮灯会也是第三届江苏·台湾交流灯会,为了参加此次秦淮灯会,台湾特意选聘灯艺师傅,扎制了高达14米的“龙腾盛世”等40余组灯,希望借“龙”这一全球华人共有的图腾,祈求两岸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事事如意。
3、湖南:龙狮共舞庆佳节
元宵节这一天,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是湖南最主要的民间习俗,如长沙的酸菜炒汤圆,将汤圆配酸菜、辣椒炒制,外焦内软,酸、甜、咸、辣俱全;郴州因为多民族聚居而形成了独特的元宵舞龙舞狮活动,如今年郴州资兴举办的第五届龙狮腰鼓大赛将会有24支队伍参赛。
位于湖南南部的新田县,毗邻两广,元宵习俗独特。元宵节这一天晚上,新田县的农民们会提着点亮蜡烛的小灯笼来到宫庙前集合。数百串灯笼连在一起,组成一条近千米长通体发光的“巨龙”,每一盏“龙身”上的灯都代表着一户人家。随着一阵阵锣鼓声,游龙灯的队伍从宫庙前的农田出发,在威风凛凛的“龙头”牵引下,开始绕全村游行。举着“龙身”游灯的人们还要保证这条“长龙”的连续和完整,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小心地配合着“长龙”前进,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巨龙”所到之处,家家烟花爆竹声震天。游完龙灯后,村里的居民们会将所有的龙灯集聚在一起“烧龙灯”,期待来年风调雨顺。
4、广西:壮乡元宵欢乐多
据广西文化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元宵节期间,广西各地的欢庆活动多达数百项,如柳州的花灯、百色的非遗巡展、北海的神游等,这些活动以文化展演和娱乐赛事为主,现代和传统交融,城市和乡村联动,地域特点鲜明,民族个性浓郁,群众参与面广泛。
灯会在柳州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经过几年的发展,柳州元宵灯会已经成为岭南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2011年,元宵灯会为柳州吸引市内外游客10多万人。
“去年,整个灯会共有2万多盏灯,今年将突破3万盏。”柳州市文化局副局长曾飞云介绍,今年的“美好柳州——龙城元宵灯会”将在该市6个城区同步铺开,各个城区均设立集中展示点,每个城区至少集中展出2000盏大型花灯,其中2米以上的不少于50盏,市民可以就近欣赏到花灯展。在题材上,将重点凸显龙年特色,市民将观赏到很多与“龙”文化有关的花灯。在参展渠道上,将更加社会化。比如该市的柳州钢铁公司、柳州微型汽车厂、柳工机械、两面针、金嗓子等众多大型企业均推出主题花灯展,各学校也发动学生制作花灯参展,市民自发制作的花灯也将得到集中展示。
5、北京:皇城根下年味儿浓
一年一度的上元灯会、舞龙舞狮、老北京叫卖、皇帝观灯仪仗等老北京民俗味十足的元宵节传统节目,是老北京市民期待这个节日的一大原因。
传统的老北京元宵节活动主要由花会、灯会、吃元宵3个部分组成。前门一带自明清时期就盛行举办上元灯会,还为此留下乾隆皇帝每逢此日奉母观灯、大行孝道、与民同乐的历史传说。“前门上元灯会”已被列入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北京市每年元宵节的保留项目。节日当天,这里的花灯展示、传统民族手工艺表演展给百姓带去了浓厚的年味。今年前门的灯会规模将超过去年,点灯仪式、赏灯游艺、走街表演将同时上演。游客还可以参与猜灯谜活动,体验一把“摸门钉”的老习俗,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
在北京其他地区,元宵节的活动同样精彩。如早在1月15日就已开幕的延庆龙庆峡冰灯艺术节,350余件冰灯作品、300余件冰雕雪雕作品、500余组花灯、300余棵树灯使整个现场呈现出“冰龙雪龙龙腾盛世,花灯彩灯‘灯’峰造极”的恢宏气势。
九、玩花灯习俗?
灯会,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节前后至元宵节时,由官方举办的大型的灯饰展览活动,并常常附带有一些民俗活动,极具传统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国民间有观赏花灯的习俗。
东汉顺帝时沛国丰人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五斗米道”而举行的“燃灯祭斗”仪式,要算迄今了解到的最古老的原始灯会。南朝时期,国都建康(今南京)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灯会兴于唐,盛于宋,明朝时达到顶峰。
十、逛花灯习俗?
赏花灯的习俗有猜灯谜、吃元宵、舞狮子。
1、猜灯谜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汉族民间都要挂起彩灯,人们在观赏灯笼的时候,还可以猜灯谜,猜中还会有奖品。小的时候边吃着糖葫芦边认真地参与猜灯谜的游戏,猜中了到指定地点去兑换奖品即可。
2、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节吃汤圆,除了寓意为团团圆圆,还有御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