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中秋节 > 正文

传统故事有哪些?

2024-07-03 02:33:22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传统故事有哪些?

1、牛郎织女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王母娘娘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

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2、孟姜女哭长城

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之夜,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在长城下撕心裂肺地痛哭,三日三夜不止,长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在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3、梁山伯与祝英台

祝员外之女英台女扮男装去万松书院求学,途遇梁山伯,一见如故,结拜为兄弟。同窗三年山伯不知英台女儿身,英台因接到家信促其速归不便明言,将白玉扇坠请师母转交山伯,作爱情信物。

山伯知情后,赶去祝家,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她至死不从,山伯气急病亡。马家来娶亲,英台浑身缟素,经山伯墓前,坟墓爆裂,她跃入坟中,墓复合拢,梁祝化为蝴蝶。

二、中秋节传统童谣有哪些?

这首央视的《节日篇》宣传片儿歌童谣,把中华民族从春节、元宵等传统的节日用歌谣唱念出来,琅琅上口、易于学习,让小朋友了解感受节日气氛的同时,也学习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

节日歌词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贴窗花,点鞭炮,回家过年齐欢笑。

摇啊摇,看花灯,我们一起闹元宵。

清明节,雨纷纷,大地开始冒春苗。

赛龙舟,过端午,粽子艾香满堂飘。

盼啊盼,过七夕,牛郎织女会鹊桥。

中秋节,杏儿肥,十五月圆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转眼又是新春到。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福星高照。

三、民间传统故事有哪些?

民间传统故事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或书面故事,通常由普通人创作或传承,并代代相传。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民间传统故事类型:

1. 神话故事:讲述关于神灵、英雄或超自然力量的故事,如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等。

2. 寓言故事:通过动物或非人物的形象,传达道德或生活智慧的故事,如《格林童话》中的故事。

3. 传说故事:描述历史或现实中的人物、事件或地方的故事,常常带有神秘或超自然的成分,如《水浒传》、《西游记》等。

4. 民间故事:反映民间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的故事,如中国的《白蛇传》、《牛郎织女》等。

5. 童话故事:以幻想和奇幻元素为主要特点,讲述关于勇敢、友爱、善良等主题的故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

6. 传统民歌故事:通过歌曲形式传唱的故事,常常反映民间生活、爱情、劳动等,如中国的民歌故事《茉莉花》、《茶山姑娘》等。

这些民间传统故事不仅富有文化和历史的内涵,还能够传递智慧和价值观念,对于人们的成长和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岭南传统故事有哪些?

永年广府城南,有个南桥村,南桥西侧,滏阳河北岸有一座吕仙祠(本地人叫吕公堂)。此处,风景如画,是广府名胜花园之一。每到春季,百花争艳时,周围群众来此赏花者络绎不绝。

在吕公堂西厢,有二乔牡丹,高四五尺,是清顺治六年从曹州买来的。这株牡丹,与一般牡丹不同,她一棵花上开两样花色;一是深红,一是浅白,又是两半平分,驰媚争艳,好像姐妹两个。因此,人们都赞她叫“二乔牡丹”。

一次,广府知府王桂,见到“二乔牡丹”花开得大如碗口,色艳喜人,即兴提笔写了一副对联,就刻在门柱两边,对联是:抛开三醉楼高,为渡众生来冀北;锁住二乔花好,已无夫婿在江东。

为什么人家都这样喜欢“二乔牡丹”呢?因为她有段动人的故事。

传说,本城东街有一名秀才叫武震天,学识渊博,乐于助人,人称“武善人”,整个广平府各地人们差不多都知道他,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一次他一连三天作了三个同样的梦:他去曹州游玩,在花园西侧一颗未开花的牡丹株下立着两个仙女,频频有礼地向他要求,请他把她姐妹两人带到广府南桥吕公祠安家落户。

他觉得这个梦很奇怪,其中必有缘故,于是他给乡亲们说了。乡亲们都认为:仙人托梦,是个好兆头,要他亲自到曹州花园看个究竟。大家给他凑足路费盘缠钱,让他在清顺治六年三月清明节前,到曹州去一趟。

说也奇怪,武震天从未到过曹州,但他到曹州后,所有看到的一切,都和梦里看到的完全一样。他来到花园西侧,果然有一颗未开花的牡丹,枝叶高低也和梦里看到的一模一样。于是他找到花园里卖花的人,说要买这颗牡丹。卖花的说:“这颗牡丹长得将近十年了,不知什么原因,也不长棵,也不开花,因此,是什么颜色,花开多大,我们不知道。既然您老想要它,您随便给个钱就算了。”武震天掏出一些银子,交给卖花的,小心翼翼地把花抱回广府城,栽到南桥吕仙祠的西厢下。

牡丹花第二年就开花了,花开得不但朵大,而且非常鲜艳,又是一半深红,一半浅白,好看极了。这一下,把整个广府城的人都轰动起来了,全城男女老少,文人墨客,都争抢着去看牡丹,把广府十县的爱花者也招引来了,广平知府高兴地为这株牡丹贺号“二乔”。

后来,每年开花时节,祠堂总会有两个美女歌曲于花间,听则有声,视则有影,于是“二乔”越来越被人所敬仰和爱戴,招来四方赏花者络绎不绝。

五、彝族有哪些传统故事?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什”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人亲友团聚相互走访的节日。各地区过彝族年没有固定、统一的时间,多数在秋末初冬的十一月中旬左右举行。具体的过年时间需由当地通晓天文历法、德高望众的人来决定。根据彝族的历法,一年十个月,每月三十六天。年节无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十月上旬择一吉日举行。若来年为丰收年,则这一天可继续沿用,否则。另择吉日举行。最早不得提前于新历的十月前,最迟不超过次年新历的元月底,总之在汉族的春节以前必须过彝族年。  跳公节  跳公节,为期三天,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彝族村寨的传统节日。相传古代,彝族首领九公率部出征,在一次战争中吃了败仗,敌方乘胜追击,无奈,九公钻进一片金色竹林暂避。敌人用雨点般的乱箭射向林中,但金竹形成天然屏障,无法杀伤,恼怒之下,散人欲竹进军。九公急中生智,点燃竹叶迷惑敌人。敌方误以为九公在施妖术,不战而退。九公不忘金竹救命之恩,率族人于农历四月,在广场中央种金竹一蔸以示纪念。世代相传,形成那坡地区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届时,人们穿着特定的服装,姑娘穿白色短衣,青布裤,打着绑腿,佩戴项圈耳环,腰束彩带。小伙子穿四件崭新短衣,件件衣领外露,有九个小伙子手持长竿(象征祖先使用的长茅),外披蓝色长袍,聚在广场上。“师公”率众用猪头祭祀祖先,并登上竹台正式宣布开始跳金竹舞。“麻公巴” ――领舞者头戴白高帽,身着长袍,脚穿新鞋袜,带领众人,踩着芦笙、锣鼓点翩翩起舞。舞蹈持续两天,第三天中午,所有男女老少一同登上高山之巅,在“师公”主持下又祭祀祖先一次,然后纷纷离去。  插花节  插花节又称马樱花节,是一颇具特色的彝族传统节日,也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所特有的传统节白,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楚雄州境内从金沙江畔到哀牢山麓的各地彝族普遍到此集会,其规模仅次于火把节,以大姚县昙华山区的插花节最为隆重盛大。 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八,一清早人们从山上采回盛开的马樱花、咂蜜花等插在住房门、大门、牛栏以及祖灵、土主、山神的神位上,并杀鸡宰羊敬献祖灵。人们身着节日盛装,胸前插戴马樱花,背着米酒干粮和肉食,从四面八方涌向昙华山,举行祭花活动,并且互相插马樱花,表示美好祝愿,祈祷人寿年丰,欢聚一起唱歌跳舞,通宵达旦,尽情欢乐。  火把节  火把节是云南、四川两省的彝、白、佤、布朗、纳西、拉枯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由于语言和传统习俗的不同,各民族的火把节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仪式和娱乐方式。 “火把节”对彝族同胞来说,如同汉族的春节一样,特别隆重。彝族人有句谚语:“火把节没有看错了的,彝族年没有过错了的”。 “火把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彝族人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又有浓郁的地域民俗风情。火把节的内容一般有:斗牛、斗羊、斗鸡、选美、赛马、摔跤、跳“朵落荷”(即跳达体舞)、对歌、火把游行等等活动。 点火把,是火把节里最隆重的一项活动。节日到来之前,人们从山上砍回箭竹或割回蒿草,晒干扎成火把。一家有二个孩子的扎七支火把,每个孩子三把,父亲一把。火把节头一天傍晚,父亲在自己的火塘为长子或长女点燃火把后,让其带出家门,为等候在坝子上的弟妹们点火。然后,各家的小男孩、小女孩,“惹布子”、“阿咪子”就集体到其它赛子可以看得见的山坡上去,比赛哪个寨子最先点燃火把。各村寨有约定俗成的草场、坝子,那里中央堆砌起一个宝塔形火炬,选一根三、四丈高的青松立在中间,四周用干柴分层堆砌成宝塔形,顶端放一根挂满红花、白饼、海棠的翠木。人们点燃火把在村寨田野山坡上游行后就来到这里,点燃篝火,举着火把,围着篝火唱歌、跳舞、饮酒……尽情欢乐,通宵达旦。远远望去,火把游曳,篝火闪烁,笑声、歌声、鼓点声融在一起,正如元代诗人文璋甫诗所描绘:“云披红日怡含山,列炬参差竞往还;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如此三天,夜夜如此。 四川凉山彝族的火把节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  二月八年节  农历二月初八是云南省哀牢山区彝族人民的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节前,家家户户都杀猪宰牛祭祖,酿米酒,春粑粑,烹鸡炖鸭欢庆家人团聚。饭后,人们走村串寨,探亲访友。到了晚上魁伟英俊的小伙子陪伴着婀娜多姿的彝族姑娘信步来到村寨的广场,参加盛大的“踏歌”(亦称“打歌”,即群众性的歌舞活动)活动,边歌边舞,多色布的百褶裙有节奏地摆动,银制领花与黄火交相辉映,头顶的花布帕迎风飘扬,显示出浓郁的民族特色。 相传古时候,有个足智多谋的彝族首领,临危不惧,在重兵压境的关键时刻,率领众将土围着一堆堆篝火纵情歌舞,锣鼓声、歌声、欢呼声,犹如千军万马,威震四方。敌军误判对方援军已到,慌忙撤退。彝族人民乘胜追击,获得全胜。从此.彝家用“踏歌”形式纪念这次胜利。届时,山区彝族青年比赛荡秋千,用山上的野藤在两山之间架起秋千,由这山荡到那山,飞越深涧,男女老少皆来祝兴。姑娘们夹在观看的人群中,寻求自己的意中人。勇敢的“荡者”受到姑娘们的青睐。活动多以村寨为单位。为保节日期间村寨的安宁,有“扎大路”的风俗,在每个人寨的港口,用树枝、石头等把路堵死,严禁外人进入。现在“扎大路”已逐渐变为象征性的。  赛装节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聚居在永仁县直苴地区及附近中和、大姚县桂花等地的彝族人民,都要聚集在一起欢度赛装节。所谓赛装节,就是服装、服饰大比赛的日子。这是一个充分显示彝族人民聪明智慧和勤劳能干的节日,也是一个爱美比美的节日。 赛装场上,色彩纷呈,满眼都是花花绿绿的鲜艳服饰,令你目不暇接。彝族妇女不光是在帽子、衣服、围腰上绣花,而且还在挎包、鞋子、鞋垫上也绣满了各种图案。并且各人的工艺、构图、用色都互不相同,各有千秋。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水木石,花鸟禽兽,各种人物都可以入绣。其构图上的繁简虚实,形象的夸张变形,色调上的对比反差,令人叹为观止。  虎神节  跳虎节(俗称)闻名全州,它几乎浓缩了彝族罗罗人生产生活的全部内容,是彝族虎图腾崇拜的典型表现。老虎笙从正月初八接虎祖开始,到正月十五送虎祖结束,全部由成年男子饰虎操演生产、生活技能,祈求虎神保佑村民平安,迎新辞旧。朋友们要是有幸赶上跳虎节。定会被那浩大的舞队,精彩的舞姿,古朴醇厚的民风民情所吸引。 双柏县小麦地冲一带的彝族,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过虎节,彝语称为“罗麻"。是日,全村成年男人于村后祭拜土主后,经巫师占卜择出8人。这 8人披上画有虎斑纹的坡毡,脸、脚、手绘上虎纹,化妆为虎,在黑虎头率领下跳各种模拟生产、生活、生殖的舞蹈,到全村为各家各户驱鬼除祟,彝族语称为“罗麻乃轰"。 彝族虎节属虎图腾的遗凤,作为民族民间文化活动,跳虎笙受到群众的喜爱,除多次参加全州、全省的表演外,1997年还应邀到日本参加国际民间艺术文化交流。  大刀会  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除了耍火把,以火除祟,祭祀祖先、神灵,举行歌舞、体育活动,开展物资交流等外,各地还有一些不同的内容。最具特色要数禄丰县高峰乡彝族每年火把节期间举行的大刀会。 大刀会因高峰乡附近的彝族成年男人参加而得名。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前,彝族成年男人都要把准备好的带3尺多长木把的"关公刀"磨得亮亮的,届时穿上节日的盛装,戴上插有野雉毛的头饰,扛上大刀,到火把梁子汇齐。由3个戴面具的神即"伦司颇""庚英颇""萨昔颇",分别代表天神、地神、人神。3神带领手持大刀的群众在山头上冲杀,反复表演打斗、拼搏、格杀的动作,喊杀声震天动地,仿佛回到了殊死厮杀的古战场上。最后,大刀队在毕摩的带领下,在唢呐和鼓乐声中到村寨中,为各家各户表演大刀舞,驱鬼除祟。  十月节  彝族除了同汉族一样称除夕为过年外,北部方言彝族民间还有一个过年日,即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期间,由毕摩择出3天吉日过年,称为"十月年",也称过小年。 过年时,人们欢聚在一起,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年节期3天中,第一天接祖,由毕摩做法事,由德高望重的老人领头,虔诚地把祖先接回寨中来,将清洁后的祖宗灵位供奉起来,杀羊宰猪,以酒血祭祀祖先,用"祭祀调"歌颂祖先创业的艰辛和功绩,表达后辈的缅怀探情。  密枝节  这是一种原始崇拜仪式,是云、贵两省彝族的重大节日之一。但它没有固定、统一的节期,每年冬季由“毕摩”择吉日举行节日活动。当天,各村男子带上杀过的整只白羊,前往深山密林中的专用祭场去举行祭祀,祈求庄稼丰收,六畜兴旺。 关于“密枝节”的由来也有个传说。相传,古代有个放牧牛羊的能手,名叫“密枝”。他成年累月帮助人家放牧并看管牛羊,人们都很感谢他。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主人给他一只鸡、一升米和一斤肉,叫他回家过年。但他无家可归,又不便去别家借宿(因为是除夕之夜,非比平常),只好蜷曲在别人的屋檐下,不幸当夜就被高寒酷冷夺去了生命。人们对此十分痛心,非常惋惜。为了纪念他,彝族人民就用他的名字立了一节目叫“密枝节”。但是由于他死于除夕之夜,不便立节日于这天,故改由“毕摩”于每年冬季里临时另择日期过节。  荞菜节  居住在西畴县鸡街乡曼龙村的花倮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有110户490余人,他们至今仍保留着古朴而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每年农历四月一个属龙的吉日是他们的“荞菜节”,也称“荞菜年”。  荞菜节是花倮人自己独特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如同过春节,村民一般停工数日,多邀请亲朋好友相聚,杀猪宰鸡祭献祖宗和神灵,祭品中必须有荞菜和鱼。他们将煎煮好的棍子鱼装入盘中,奉于贡桌,再在鱼上盛一碗新鲜米饭,这是花倮人的送神饭,然后摆上荞菜和其它蔬菜。传说古时,花倮人全村外出捕猎,村庄燃起大火,烧毁了他们的全部房屋、财产和粮食,绝望中,一长者在废墟中找到被碗覆盖着而没有被烧毁的一碗荞子,他们以这碗荞子为种子,继续耕种,才得于生存、繁衍。花倮人在迁往西畴途中,正值农历四月中旬,暴涨的洪水拦住了去路,数日无路可走,饥饿、寒冷围困着人群。忽一日,河上彩虹飞舞,一对巨大的棍子鱼游过来,首尾相衔,搭成桥,人们从鱼背上安全跨过河流,来到了曼龙。这一天正巧属龙,花倮人以这个日子作为节日,并从此把棍子鱼当作神来祭拜。

六、中秋节都有哪些故事?

中秋这玩意,最开始不是公众节日,源自春秋时期祭祀、礼法。

隋末唐初,军粮种类不多,方便携带的很少。唐军裴寂在八月十五这天,以圆月为构思发明了月饼,解决了随军军粮问题,作用相当显赫。

估计当年那些军人要吃吐了吧...

而赏月这习俗春秋就有,但不流行,唐玄宗李隆基起了绝大的促进作用。

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这个佳话故事越传越美好,民间自此盛行过中秋节。

到了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古人把月饼玩出了很多花样,成了节令食品。

这时候的古人,有了拜月习俗:登楼或在院子里焚香拜月,男的希望早日中举,攀个高官贵门。女的许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这也有典故的...相传古代齐国无盐县丑女钟离春,幼年时曾虔诚拜月,立誓要嫁于王侯,她在四十岁时向齐宣王陈述了齐国的四大弊病,言辞中的才智令齐宣王大受震撼,钟春离虽然丑,但她后面表现出来了文能定国、武能安邦的牛x战斗力,最终她自荐枕席成为了齐国王后,帮齐宣王重振了朝纲。

于是有了一个千古传说:钟无艳。

古代才子佳人一听,牛x啊,于是加大了拜月力度。

说到最出名的传说,那还是嫦娥仙子,大家都知道我就不扯淡了。

《仙剑奇侠传》中曾出现过拜月教,是按少数民族风俗来虚构的,傣族就很盛行“拜月”风俗。

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一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强敌,赢得了乡亲爱戴。后来他不幸战死,升上天空变成了月亮,继续散发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

而唐嫣扮演的女娲后人,打扮偏苗族少女。苗族少女跟月亮有关的习俗是:“闹月”“跳月”“踩月亮”,是一种富含声乐对唱的情侣活动。

踩月亮就很有意思了,小伙子们趁着皎洁的月光,吹起动听的芦笙、木叶。用优美动听的乐曲呼唤着寨内姑娘出来一起赏月,如果小伙子吹奏三遍之后,仍见不到姑娘的面,说明姑娘已有对象或不喜欢这位小伙子,就不必再吹了,再吹会被认为不礼貌。

这个风俗到了现代,清风明月就行,不必中秋。

到明清两朝,赏月活动盛行不衰。祭品果饼必须是圆的,其中西瓜和月饼是必备品。家境好的,会再摆上李子、苹果、红枣、葡萄,能多圆满一点是一点。还要给月神君留个席位,向月出方向供拜。

现在还留存着很多古迹:和珅故居“恭亲王府”中的“邀月台”、狮子峰上的“拜月坛”、关汉卿的“拜月亭”、攀枝花的“望月楼”等等名胜,这都是文人士大夫的遗情。

他们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还有挺多娱乐活动,大家都知道赏灯,猜灯谜。年轻人们看的不只是灯,而是才子佳人。中秋节也算是一次情人节,诞生了无数情侣,也有很多恋人借着中秋约会。在野史里面,纪晓岚的一位小妾,就源自于猜灯谜。

说起纪晓岚,想起乾隆大帝。

他一生在避暑山庄度过了四十八个中秋节,祭月时贡品摆放了二十八种,其中有自来红小月饼,随行的嫔妃阿哥们,会被赏赐这种“古早网红”小月饼。乾隆爷还规定了中秋放假三天,原因是乾隆爷的生日在八月十三日,果真是举国同庆~

对于月亮,大家知道嫦娥,还知道个奇葩叫吴刚。他与中秋节也有点传说,有个成语叫吴刚伐桂。吴刚触犯天条后,被炎帝处罚在月宫不停的砍伐桂树,而这个山野樵夫拿桂花做出了天下第一美酒,桂花酿。

明清中秋节,文人士子几乎是必备一壶桂花美酒,赏花赏月中的赏花,就是指的桂花,南京的士子还会点上一道金陵美食:桂花鸭。

像中秋这种大节日,放天灯必不可少,纸张在古代还不算便宜,农家孩童会玩南瓜灯、柚子灯、橘子灯。

中秋的时候,宫廷吃的什么就比较阔绰了,明代皇宫中秋宴会少不了螃蟹,朱元璋爱吃这玩意,建过一个品蟹亭。朱隶上位后把国都搬到北京,疏通了京杭大运河,自此,江南各地的贡品螃蟹在应季之时川流不息。

皇族吃月饼那都是超大个的,按照皇族人口切分,寓意中秋团圆。有多大呢?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现代人的就更离谱了,爱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世上拜月的民族不少,中秋节这个固定日子已经在多国流传。

汉文化辐射下的日韩老挝等国,都有很浓厚的中秋气氛,甚至比我国大部分民众还讲究。

respect~

七、中秋节:传统习俗、美食与故事

中秋节,又称月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中秋节不仅是团圆的日子,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例如赏月、吃月饼、赏桂花、赏菊花等,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美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美食与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拥有许多独特而美好的传统习俗。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赏月了。在这一天,人们一家老小会聚在一起,一同仰望天空,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此外,“祭月”、“挂艾叶”、“赏桂花”、“赏菊花”等习俗也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习俗不仅代表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

中秋节的美食

说到中秋节,美食便是另一大焦点。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它的圆形象征着团圆,内馅的多样性也吸引着人们的味蕾。除了月饼,各地还有着不同的节庆美食,例如烤鸭柚子桂花酒等,在中秋节期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些美食不仅是口腹之欲的满足,更是对中秋节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体现。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与许多中国传统节日一样,中秋节也有着丰富的传说故事。最为人熟知的当属嫦娥奔月后羿射日。这些古老的传说不仅美丽动人,更蕴含着智慧与民族精神。它们为中秋节赋予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也让这个节日更加富有故事性和情感共鸣。

通过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美食与传说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对团圆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大家能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共同感受这份浓浓的文化底蕴,度过一个愉快而难忘的中秋节。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您能通过这篇文章更加深入地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也能在节日期间更好地感受传统习俗和美食带来的快乐。

八、中秋节的传统游戏有哪些?

1:投壶。源于射礼,战国时期最为盛行。游戏规则:壶代表着箭靶子,筷子代表着箭,在吃饭喝酒时玩耍,射中为胜。

2:打磁粑。将糯米煮熟,放在石槽里,用木棒锤打,直到打成“胶体”,用白糖或黄豆粉沾着吃,别有味道。

3:做糖人。用灰面和白糖为原料,做成可爱小人的形状,再用竹签串起来。

4:猜灯谜。古时候,元宵和中秋节官方均要组织这样的活动,代表与民同乐的意思,在这样的活动,也涌现出许多才子佳人被人们所传诵。

5:博饼。与现代摇骰子类似,不过博的彩头是月饼,相传是郑成功为鼓舞将士作战士气而设立的游戏。

6:放花灯。传说中放花灯是纪念清代抗法(法国侵略者)名将刘永福的,渐渐演变成孩子们喜欢玩的游戏。

九、中秋节的传统食物有哪些?

中秋节吃的传统食物有桂花糕、月饼、田螺、大闸蟹、桂花酒、芋头。

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十、中秋节的传统有哪些(英语)?

The customs of Mid-Autumn Festival includeEat moon cakes, appreciate osmanthus flowers, burn towers, guess riddles.Mid-Autumn Festival, also known as Moon Eve, Autumn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August Festival, August Meeting,Chasing the Moon Festival, Playing the Moon Festival, Saluting the Moon Festival, Daughter"s Day or Reunion Festival.中秋节的风俗包括吃月饼、赏桂花、烧塔、猜谜。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