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静夜思算不算绝句?
一、李白的静夜思算不算绝句?
绝句在唐朝以前就有了。大约在两汉时期发端。兴于唐朝。严格的说分成两类,即古绝和律绝,即古体诗中的绝句和格律诗中的绝句。李白的静夜思应属古绝。因为其用字平仄不完全符合律绝的要求。谢谢!如果您所说的“绝句”专指格律诗中的绝句,那么李白的静夜思就不能算是绝句了。
二、中秋节静夜思串词?
秋风清,秋月明,祝你天天好心情;桂花香,皓月亮,愿你事事都顺畅;笙歌响,糕饼香,送你如意加吉祥;中秋节祝你合家欢乐幸福如意。倾国倾城钟秋洁,带着快乐把你追;有情有义钟秋月,揣着好运把你陪;可亲可爱钟秋桂,牵着成功共你醉。中秋到愿你乐逍遥。
三、中秋节古诗8首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
四、静夜思是代表中秋节吗?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李白对途经一处陌生地方时,突然想起远方的亲人和故乡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这首诗并没有明确的节日内容,而主要是表达诗人在异地思乡的感触和情绪。
虽然《静夜思》在情感表达方面与中秋节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例如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但并不是此节日的代表作。实际上,《静夜思》并没有特别针对某一个节日或事件而创作,而是一首个人情感的抒发之作。因此,无法将其视为中秋节的代表作品。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诗词虽然不是特定节日的代表作,但与某些节日有着紧密的联系和深刻的共鸣,可以被用来表达该节日所代表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例如,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作品都表达了中秋节的某些特定情感,因此也常常被用来配合中秋节的庆祝和赏月活动。
五、《静夜思》好在哪里?
蟹妖。
不来虚的我可以,但是至于看得懂看不懂,我不敢保证。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几乎是在问:五绝的好处在哪里。这也颇反映了很多未入门者的困惑,不就是二十个平常字么,怎么你们就说它这么拽?所以诗体不明,规模不分,是咀嚼不出一些好处的。我有一位朋友退半堂,写过一个《近体诗心得》,颇能得趣,且安利于此,能看完,稍稍洞明五七律绝之区别,才可论《静夜思》,引文略长,且为文言,各位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没兴趣的可以直接看4,体会下五绝的特色:
1,七律:七律体势精严,是三军俱备六阵周全者也,其中必高筑帅台以为三军号令。兵甲者众,无号令无以进退。况之诗篇则必有一处凝聚全诗,或为一句,或为一意,俱可。又,但凡雄兵大阵,号令明则进退有据;七律之体亦如是,凝聚处宜明不宜晦,若读者不能见视,则败笔也。然则帅台虽明,而阵气必欲森严,垒列不可蠡测,方为用兵大家。诗之辞气譬如阵气,句列譬如垒列,故此七律辞气欲藏,藏而不晦者,大手笔也。气欲藏而锋欲锐,辞气藏而不晦,辞色劲而不厉,兼号令明者,绝妙好辞也。既为大阵,首尾相函,左右顾盼,远攻用弩,近战执刃,樯盾立栅,突骑踏营,使进退有方,是为良将。以有方使无方,更为名将。况之七律,首联为先锋,出句轻骑,对句尖步;次联为步弓,盾列于前,矢蝗在后;颈联为重骑飞炮,一发冲营,二发破阵;尾联为帅帐后军,临战定之际,举剑疾呼,使三军死战,一决雌雄。此律体常法也。有重骑列于前者,先声夺人,摧枯拉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者也。有帅驾置于中者,战既已定,夺粮掠货,“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者也。阵法虽一,其用万端,不可绳墨。此为有方使无方也。2,七绝:七绝如飞骑,轻装快马,角弓短弩,刀二尺余,枪不足丈。日奔六百里,进如雷电,退如泻银。伤残者去,无马者去,而不减其锐。故此七绝定须畅达,情致宽和者是,情致沉郁者亦当如是,以畅达笔书沉郁意,不失其格。或有质实笔、平和笔、萦回笔等,其妙篇佳作皆不悖于畅达二字。或曰:畅达者,笔法乎?气脉乎?其实一也。有以为七绝乃七律之半,此论不确。盖字多一倍,其中寥廓岂止一倍。七律四联,每联六段十四字,一句即为一伍什,一联合一营,篇章转折处分建军部,前中后部合为一师,体势之繁于此见焉。又截去首尾,中军仍有四句,盾骑弓步皆可藏纳其中,既繁且富矣。七绝仅为四句,置首尾则去其半,置帅驾亦去其半,着一转折又去其半,其半何多。故此七绝之法,主旨既明则不宜转折,转折既出则裁去首尾,首尾俱备则主旨敛藏,三者取其一二即可,多则乱,乱则废。法不尽出,一招制胜,七绝之精要也。是故七绝起首多直陈,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运意多简明,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轻重多偏侧,如“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前二句几近于无。又多以比兴附丽,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或着一转折对比而尽表其意,如“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总而言之,七绝宜简不宜繁,宜露不宜藏,宜直不宜迂。亦有如义山《夜雨寄北》者,萦回复沓,缠绵悱恻,是为异数也,学者多死。况义山此篇,起首似平而崛,腰力坚韧,虽繁复而无一字累赘,实为才子之笔,暗藏法度,读者不可不察也。3,五律:五律精而不能严,达而不须畅。精者,炼字之功也,譬如裁军减员,去其老弱,独留精甲;达者,神思之骏也,譬如运筹帷幄,敌形我势,无一纰漏。因其精,故此将士用命,毋须严责;因其达,故此一战功成,不劳奔袭。五律之体,如仿之七律,枝繁叶茂,则臃肿不便;如仿之七绝,一笔到底,又失之溜滑。最妙者,通取其半:题旨半隐半现,涵蕴半露半藏,笔法欲直不直,辞气清劲后敛,辞锋似钝实锐,体势拙而圆通。历代佳作,多如此等。其中紧要者在于挫法。挫者,钝斧斫木,欲断而连。七绝畅达,挫亦可,不挫亦可;七律繁富,虽多转折,而阵气森严,莫能真断。五律则不然,前文已述,五言为七言之半,必留空虚处以待之。若夫虚者自虚,满者自满,两无干涉,黑白分明,则不为留虚引胜,而止残文阙篇矣。故此须用挫法,将平实处挫断,但留驳口,由空虚处逗引读者思续之,此为上妙之法。4,五绝:诸体之中,五绝最奇。譬七律如大阵,七绝如飞骑,五律如虎贲,五绝则如炮营。斯营也,前无盾墙,后无粮队,左右无翼卫,远近无友援,但陈兵设械,一炮而止,中则功成,不中则转袭无力退守无门。故而五绝最俭,或取一景,或取一物,或言一事,或论一人;或由景及人,或由物及事,其法不一,而绝少兼取二景或兼论二事者。五绝体法似七绝而更简,亦如五律不可不留空虚处。言尽则伤滑,语繁则伤涩,旨晦则无味,意直则鄙野,实难为也。
这一大段的意思是,别看七律、七绝、五律、五绝仅仅是字数上的差别,但写起来却大不一样,七律如大阵,七绝如飞骑,五律如虎贲,五绝如炮营,这是质感上的差异。你要用一首五绝的容量来放老杜《登高》的内容,神作也完蛋;用王维的《竹里馆》扩充为七律,大抵也撑不起来。
《静夜思》,是一首五绝,也是一首古绝,通篇仅仅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的容量要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只能靠它们自己,所谓「前无盾墙,后无粮队,左右无翼卫,远近无友援」,它不能像七律那样子靠体势精严,靠不同部分之间的契合来达到目的,也不像七绝那样在节奏感上稍缓,所以只能如炮营,一击命中,不然就臭了。
五绝是最难写的,等闲学诗人没事儿不会去碰五绝,言尽则伤滑,语繁则伤涩,旨晦则无味,意直则鄙野,写差实在是太容易了。但是五绝要是写好了,那就是大不易,可以以此短章横行也,我们圈子有个小霍姐姐,出现的时间不久,但她的几个五绝到现在都有很多人记着,并未她的淡出而遗憾:
无端 池冰且莫解。杨花且莫飞。江荷且莫败。斯人尚未归。 十月一日夜偶翻王维论稿忽生异感因成一绝恭呈王十三维 石碗烹灵雨,山中摘白云。有人秋灯里,与我对谈君。 今秋因雨多水患便梦辋水新涨似可泛舟直上白云之间 梦底积词山,醒来胡不语。隔帘日光薄,蟋雀鸣如雨。 观庚寅诗稿惊觉大半已忘聊为自哂 对人薄情惯,对己亦薄情。此身如空壳,车马过魂灵。 *壳,四声qiao
您看,好的五绝都是一种气质。像刺客,一击命中,技法必须洗练,所以语不能繁;刀刃必须锋利,所以旨不能晦;另从诗之美学讲,越是简单的,越不能一气泄了,没有余味,不能深思,则需言不尽意不直。这样的要求满足了,还不能说就一首好五绝,还须秉自然二字,得看不出痕迹,才配得上以上的几样好处。
《静夜思》的版本我们且不论,就拿着最普遍流程的这个版本说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无不满足上面的四个要求。旨颇显露,但是余味不尽,若《李杜诗选》评:「范德机曰:『五言短古,不可明白说尽,含糊则有余味,如此篇也。』」;言语洗练,却章法井然,若《诗境浅说续编》评:「前二句,取喻殊新。后二句,往举头、低头俄顷之间,顿生乡思。良以故乡之念,久蕴怀中,偶见床前明月,一触即发,正见其乡心之切。且举头、低头,联属用之,更见俯仰有致。」最重要的是,这首诗写的颇为自然,类《唐诗正声》:「百千旅情,妙复使人言说不得。天成偶语,讵由精炼得之?」《李诗钞》:「偶然得之,读不可了。」
所以,好处很明显。以上。
六、静夜思是不是在中秋节写的?
不是的。
1、原文:
静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抬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2、译文:
床前一片皎洁月光,好像地上一层白霜。
抬头遥望天上明月,低头思念自己家乡。
3、简析:《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绝小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4、作者: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七、静夜思是不是关于中秋节的诗句?
静夜思不是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静夜思》全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八、静夜思辛弃疾?
满庭芳·静夜思
辛弃疾 〔宋代〕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堂。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
九、咏柳静夜思?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静夜思,唐,李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十、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唐代李白代表作品,诗人表达思乡之情。
全诗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