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下元节 > 正文

描写元宵节团圆的诗句?

2025-02-26 13:31:17  来源:网络   热度:199

一、描写元宵节团圆的诗句?

描写元宵节团圆诗句有“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出自唐代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诗句意思是: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全家和乐融融,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

二、描写元宵节赏灯诗句?

1. 描写元宵赏灯的诗句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上元夜》 (唐)崔液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唐)李商隐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宋)姜白石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2. 关于元宵赏灯的诗句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

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

崔液组诗《上元夜》七绝,共六首

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

据刘肃《大唐新语》记载:“神龙(唐中宗年号)之际,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

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

车马喧阗,人不得顾

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竞夸

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

作者数百人,唯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苏、郭之作皆五律)、殿中侍御史崔液为绝唱

” 这是崔液所作赏灯诗六首中的第一首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 “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刻之法计时,具体方法是用铜壶盛水,壶底打通一小孔,壶中立刻度箭,壶中的水逐渐减少,箭上的度数就依次显露,就可按度计时,击鼓报更

元宵夜尽管解除了宵禁,但长安城的钟鼓楼上,仍旧按时报更;人们听了,都嫌时间过得太快,怕不能玩得尽兴,于是说: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上句写出了人们“欢娱苦日短”的感慨,下句是说在此太平盛世,应该通宵尽兴

吃过晚饭,打扮一新的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门,三五成群相邀着、呼唤着、嬉笑着,涌出巷口,融入大街,汇进似潮喧闹欢腾的人流

人们兴高采烈地燃放烟花爆竹,挥舞狮子龙灯,观赏绚丽多彩的灯火,评论着、嬉戏着、赞叹着

越看越高兴,越玩越兴奋,“莫相催” 衬托出气氛之热烈,景色之迷人、“彻明开”既写出了元宵节通宵达旦闹花灯时间和程度,又写出了人们高涨而持续的勃勃兴致

接着连用两个问句:“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谁家”、“何处”,实际是指家家、人人说明万巷皆空的盛况

这包括了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各类人

因而,“谁家”“何处” 这四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它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

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 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似明月高悬

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

3. 元宵节赏灯诗句 1、“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

2、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

3、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牶“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

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

”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

4、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

5、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6、宋代苏东坡有诗云牶“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 7、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

”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

8、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9、清代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

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

” 10、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

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11、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12、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4. 关于元宵的诗句 关于元宵的诗句如下: 一、《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译文: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画

帐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麝香,更无一点尘土随着马而去

寂寞的密州城里人们都老了,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行,最后却转到农桑社祭祀土地神

灯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要下雪了

二、《元夕二首》 明·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译文: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

好在有剩下的经书可以作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

春天到来时草阁的梅花率先开放,月亮照着空旷的庭院积雪尚未消溶

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弟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5.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一句) 1、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听元宵,今岁嗟呀,百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王磐《古蟾宫·元宵》 3、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4、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5、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度蛮村坐寂寥

——王守仁《元夕二首》 6、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王磐《古蟾宫·元宵》 7、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8、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元好问《京都元夕》 其他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1、《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版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2、《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权

3、《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6.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四句七律 1.《上元竹枝词》——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2.《元宵》 ——清代李调元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3.《京都元夕》——金代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4.《汴京元夕》——明代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7. 有关元宵节的古诗10首 1、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代: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

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3、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4、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宋代:贺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

步莲秾李伴人归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

天涯寒尽减春衣

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8. 元宵节赏花灯作文 记忆最深的一件事就是赏花灯

元宵节那一天,我们全家早早地吃完了汤圆,来到大统华广场,加入了赏花灯的“洪流”

这里真是欢乐的海洋,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这里真是灯的世界,不计其数的彩灯齐聚这里,好一派祥和而又繁荣的景象啊! 那金黄的巨龙灯,披着金鳞,正欲腾飞;旁边的马灯似乎不甘示弱,撒开四蹄,要与那条金龙一决高低;而那勤劳的小蜜蜂,更是不辞辛劳,不分昼夜地在那雍容华贵的花朵上辛勤地采着花蜜……这么多的花灯看得我眼花缭乱

是啊!人们用勤劳而又灵巧的双手,用智慧与汗水打扮着自己的生活,也装扮着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9. 元宵节的诗句大全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汴京元夕》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正月十五夜》 诗词爱好者扫我头像,有惊喜哦!

三、元宵节的诗句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农历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它寓意着团圆、美好和幸福。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多姿多彩,包括赏花灯、猜灯谜以及吃元宵等。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人们喜欢以诗句来表达对这个节日的热爱和美好祝福。

赏花灯的诗句

元宵节的主要庆祝活动之一是赏花灯。在这一天,各种各样的花灯会点亮春节期间的街道和广场,营造出一片熙熙攘攘、喜气洋洋的氛围。下面是一些关于赏花灯的诗句:

  • 明灯照亮团圆夜,喜庆花灯绽笑颜。
  • 五彩花灯点燃城,欢声笑语贯长街。
  • 灯笼高高挂枝头,家家户户笑开口。
  • 灯笼红红挂门前,国泰民安在春天。

猜灯谜的诗句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另一个重要传统,人们会将谜语写在红纸上,贴在花灯上,供人们猜解。下面是一些关于猜灯谜的诗句:

  • 花灯照耀团圆宴,猜灯谜语笑开颜。
  • 纸上谜题揭答案,猜对人人乐欢颜。
  • 灯谜密语言谜底,猜中心头乐开花。
  • 猜猜看,灯谜是谁的良言。

吃元宵的诗句

元宵节的传统之一是吃元宵,元宵寓意着团圆和幸福。下面是一些关于吃元宵的诗句:

  • 糯米香甜包团圆,幸福满满暖人心。
  • 舌尖上的甜蜜念想,元宵滋味倍添欢。
  • 花好月圆元宵夜,甜蜜幸福伴团圆。
  • 汤圆圆,心愿圆,家庭幸福团团圆。

元宵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温馨的节日。无论是赏花灯、猜灯谜还是吃元宵,都寓意着人们对团圆和幸福的向往。每当元宵节来临,大街小巷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共庆这个美好的节日。

四、古代抗击瘟疫的诗句?

古人抗击瘟疫诗词:

异井甘如醴,深仁远未涯。气寒堪破暑,源净自蠲邪。修绠悬冰甃,新桐荫玉沙。带星凝晓露,拂雾涌秋华。绿溢涵千仞,清泠饮万家。何能葛洪宅,终日闭烟霞。

全诗可分三节,点出了免除疫病的关键所在,使后人认识到清洁的水源在防范部分疫情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这样的泉水如果能润泽万民,世上就会大大减少疫病的肆虐。

五、描写元宵节诗句两句?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六、描写元宵节的两句诗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宋 ·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生查子·元夕》宋 · 欧阳修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生查子·元夕》宋 · 欧阳修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七、咏春描写春天元宵节的诗句名言?

  1、灯转华夏千年过,些小佳节继开来。香车宝马今何在?喜庆中原亿众安。《元宵有感》

  2、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诗曰》作者:姜白石

  3、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清)丘逢甲

  4、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鹧鸪天·庆元宵》作者:东方骏

八、描写城墙下樱花诗句?

“樱花永巷城墙下”全诗

《无题四首》

唐代 李商隐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九、描写夕阳下的芦苇的诗句?

1、白鸟悠悠自去,汀洲外、无穷蒹葭。西风起,飞花如雪,冉冉去帆斜。——出自清朝:王国维《满庭芳·水抱孤城》

白话译文:不知从哪里惊起的白鸟自在地飞走,汀洲有没有边无际的芦苇,恰是水鸟们的居住之所。西风吹过,芦花飘动着。远处一叶扁舟冉冉而去,白帆愈来愈小,直到磨灭在视野内。

2、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出自唐朝:雍裕之《芦花》

白话译文:芦花近水岸边的发展之地,飘动起来每枝如活动翻腾的浪花一般。夜晚的芦花在月光的晖映下像雪一样白,处在漂渺的江面之上,已看不到有渔家的渔船交往。

3、摧折不自守,金风抽丰吹若何。临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体弱东风早,丛永夜露多。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出自唐朝:杜甫《蒹葭》

白话译文:蒹葭面临摧残不克不及够保全自我,又被瑟瑟金风抽丰吹着该怎样办。只是在极短的时候里盛开花朵,很快叶子就会沉入水中。在形体荏弱的时辰东风拂过都嫌来得早,在发展成密丛时夜里的寒露又多了。即便衰落后花叶摇落,还担忧岁月虚度。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出自先秦:佚名《蒹葭》

白话译文:年夜片的芦苇青苍苍,早晨的露珠酿成霜。

5、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沧波隐约江楼。点破潇湘万顷秋,是几叶儿传黄败柳。——出自元朝:赵善庆《沉浸春风·山对面蓝堆翠岫》

白话译文:傲霜的橘柚茫茫然一片青苍,被雨水浸礼过的芦苇显得额外英俊,隔着滚滚江水模糊可以看到远处的江楼。点破潇湘万顷秋意的,是那几片处处飘飞着的枯黄凋残的败柳叶儿。

十、描写佛手的诗句

描写佛手的诗句 - 声色即佛的奇妙之花

佛手,顾名思义,仿佛是佛祖亲手所造,被誉为佛教文化的象征之一。其扇形似手,指形如佛,叶片像指骨,花朵宛如金莲,被奉为吉祥之物。佛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被运用,成为描写美丽、纯洁、神圣的象征。下面,我将为您呈现一些描写佛手的诗句,让我们共同欣赏佛手之美吧。

佛手的芬芳与灵气

佛手其芬芳馥郁,令人为之陶醉,也成为许多诗人的灵感源泉。他们用诗句道出佛手之美:

描来佛手了香消玉减,似缘何物令人生畏。

鲜花插梅茶壶中,佛手盛出彩云飞。

佛手的香气弥漫着空气,仿佛是天地间的芬芳。它的芳香令人陶醉,仿佛舞动在香雾中,让人心生敬畏。

佛手的形态与艺术

佛手的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宛如艺术品。诗人们通过诗句将佛手的美丽与艺术结合在一起:

指如剑骨而朵朵如云,宛如天上仙子飘荡过。

佛殿放水金莲开,香雾弥漫满乾坤。

佛手如剑骨,又犹如云朵,如仙子飘然而至。它开放在佛殿中,犹如金莲放水,香雾充盈,美得令人心生惊叹。

佛手的神圣与智慧

佛手在佛教文化中具有神圣的象征意义,也象征着智慧的光芒。下面是一些表达佛手神圣与智慧的诗句:

佛手开出祥云龙,法音绕耳满山中。

世间最美无比物,佛手智慧如春风。

佛手犹如祥云中的龙,散发着悠远的法音。它被赋予了超凡脱俗的美丽与智慧,如春风一般温暖人心。

佛手的纯洁与寓意

佛手的花朵纯洁无瑕,象征着美好的寓意。下面是一些表达佛手纯洁与寓意的诗句:

白衣悄声起,佛手绽无声。

开出金色世界,洁净三千尘。

佛手如白色的衣衫悄然起舞,花朵绽放无声。它带给人们一种纯洁的感觉,开启了一个金色的世界,净化尘凡的一切。

佛手的意蕴与寂静

佛手深藏着丰富的意蕴,是寂静之花。下面是一些表达佛手意蕴与寂静的诗句:

佛手点燃人世忧,寂静如夜月明。

扇开佛手只一瞬间,一夜风吹扑惊鸟。

佛手点燃了人世间的忧愁,散发出宁静的光芒。扇开佛手只需一瞬间,它带来的寂静犹如一夜风吹扑惊飞的鸟儿。

结语

佛手是一朵奇妙的花,它既美丽又神秘,寓意着纯洁、智慧与寂静。这些描写佛手的诗句展现了佛手独特的魅力,让人们对佛手的美好感受一览无余。希望这些诗句能够向您展示佛手的美丽与神圣,让您感受到佛手传递的美好寓意。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