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下元节 > 正文

哑巴节的来历和传说?

2024-07-02 09:40:20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哑巴节的来历和传说?

相传,远古时代由于自然灾害,加之兵荒马乱,人们的生活艰难疾苦。寨子里有一个漂亮善良的哑巴姑娘,为了村民的生活,她徒步到寨子外四处乞讨食物和药材。

后来,哑巴女孩终于感动了龙王,被龙王相中纳为妃子。以后还为龙王生了很多子女,自己也会说话了。可她还是忘不了生活贫苦的七宣村村民。于是向龙王诚心恳求,允许她在每年正月初八带着子女回村看看,同时还给七宣带去了雨水和药材。七宣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转了,疾病没有了。从此,村民就在每年的正月初八,选出村民装扮成龙王,但装扮者都不讲话,代表对哑女的思念和感激。就这样世代相传,“哑巴节”延续至今。

二、老爷节的来历和传说?

老爷节其实也就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的民俗祭祀文化活动,潮汕人称神仙为老爷,当地民间是多神崇拜的,各村都有自己的神。每年年初,潮汕地区都有迎老爷的风俗。就是将神像从庙里请出来,到村子里游行,在一个地方举行拜祭仪式,然后再送回神庙安放。“老爷”是潮州地区的守护神,拜祭最多的应该是“三山国王”了。在广东有很多地区都信仰这个“三山国王”,主要都是潮汕人。“老爷”在潮州地区是指一个镇或村的守护神,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在一个镇内每日一村各村轮流“闹热”并且进行迎老爷的活动

三、普渡节的来历和传说?

普渡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祭敬亡魂在原始社会,人们认为外氏族成员及本氏族成员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魂,会成为祟祸,危及人间,故崇拜鬼魂。

到了奴隶社会,鬼魂迷信相当流行,在《左传》、《国语》等古代文献资料中,记载有鬼魂感恩报答和怀怨复仇的故事,鬼魂崇拜在民间仍有很大的影响。闽南民间鬼魂崇拜的习俗中,比较典型的当为敬祭亡魂的“普渡”。

“普渡”是福建闽南沿海地区(包括金门)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传统民俗节日。

宋代泉州于中元节举行斋醮活动时,已把佛教的词语“普渡”转化为地方民俗的名词,在南宋泉州知州真德秀的《真西山文集》中,即有称为《普渡青词》的祝文。宋代以来,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举行的,其祈求的内容甚多:或祈死者无厄幽沉滞之悲;或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或蕲雨泽以抗旱;或冀赦过以除愆,等等。

到清道光(1821--1850年)间, 普渡祭祀仪式有所变化。道光《金门志》卷15曰:“七月朔(初一日)起,各社延僧道设醮,作盂兰会,俗名普渡,以祭无主鬼。里社公祭,各家另有私祭。”

至新中国成立前,闽南沿海地区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初二杏厝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

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因此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尺初二日,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泉州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当地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渡”之俗谚。

四、下瓦房的来历和传说?

下瓦房是指一种传统的我国农村房屋结构,以瓦片为屋盖覆盖房屋,并在屋顶加设一层矮墙(称为砖雕墙),来保护屋顶和墙壁。这种房屋结构通常比较简单、耐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风雨侵袭。关于下瓦房的传说,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是古代有一个贫穷而勤劳的农夫,他一年四季辛勤耕作,但总是没能有一个好收成。一天,他在田间辛苦劳作时,突然看到一位仙女从天而降,给了他一片金麦子,并告诉他种下这个麦子,将来就能有个好收成。农夫照着仙女的指示去种了这片金麦子,果然收获颇丰。他随后又种下了许多金麦子,并用收获的钱建了一栋漂亮的房子,其中就包括了一座风雨不透的下瓦房。这个故事传颂下来,下瓦房就逐渐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一个吉祥物。而一些民间传说则将其解释成是因为下瓦房可以避免鬼怪入侵,因此建造下瓦房就能够保住整个家庭的平安。

五、万圣节的来历和传说

万圣节是一个古老而富有传统的节日,在当今的西方国家中广为人知和庆祝。这个节日通常在每年的10月31日庆祝,在这一天,人们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喜庆和娱乐。

万圣节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凯尔特人的传统。他们相信10月31日是一年的分界点,从而开始了他们的新年。而在这一天,他们相信死去的人的灵魂会回到地球,与他们的亲人和家人进行交流。

正是这种信仰催生了万圣节的庆祝活动。人们开始在这天点燃篝火,穿上吓人的服装,以招魂和驱散恶魔的方式来庆祝。他们相信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来自死者世界的邪恶的侵害。

万圣节的传说

除了来历之外,万圣节也有许多传说和与之相关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传说之一是关于“杰克的灯笼”(Jack-O"-Lantern)的故事。

据说,杰克是一个自私和爱捉弄人的人。一天,他遇到了一个被称为魔鬼的人物。杰克利用他的聪明才智欺骗了魔鬼,并最终逼迫魔鬼答应不会取他的灵魂。然而,当杰克死后,他却被拒绝进入天堂,因为他的生前行为太邪恶。

杰克只能转身离开,他在魔鬼给他的一个火炭里放了一根小木块。从此以后,杰克便永远地被困在了一个没有光亮的地方。他将这根小木块放进一个空心的萝卜里,成为了他唯一的光源,被称为“杰克的灯笼”。

人们开始模仿杰克,将灯笼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面具,例如南瓜灯笼。这就是为什么南瓜灯笼成为了万圣节的标志之一。南瓜灯笼代表着光明与希望,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邪恶。

万圣节的庆祝活动

万圣节的庆祝活动多种多样,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庆祝这个节日。

在美国,孩子们会穿上各种各样的服装,从门到门敲门,并说:“不给糖就捣蛋!”他们期望得到糖果或其他小礼物。这一传统被称为“不给糖就捣蛋”(Trick-or-Treat),是万圣节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另外一个流行的庆祝活动是举办化妆舞会。人们会穿上各种各样的服装,化身成各种各样的角色,例如鬼魂、巫婆、吸血鬼等。他们会参加派对、游行和各种娱乐活动,展示他们的创意和扮演技巧。

此外,万圣节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例如制作南瓜灯笼、挑战幽灵屋、观看恐怖电影等等。每个活动都充满了惊吓和刺激,为人们带来了难忘的体验。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虽然万圣节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节日也在不断发展和改变。如今的庆祝活动比以往更加多样化和创意。

除了传统的南瓜灯笼之外,人们还开始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灯笼,例如纸板、塑料和彩纸。现代科技也被应用到庆祝活动中,例如使用特效化妆和虚拟现实技术,使人们能够更加逼真地扮演角色。

同时,万圣节的食物也发生了改变。除了传统的糖果之外,人们开始制作各种万圣节主题的甜点和食物,例如巧克力南瓜派、鬼魂饼干和蜘蛛松饼。这些美食不仅好吃,还增加了节日气氛。

总的来说,万圣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刺激的节日。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创意和想象力的机会,还让人们感受到团聚和欢乐的氛围。无论是庆祝活动还是传说故事,都使得万圣节成为西方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六、清节的习俗来历和传说?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一谚语。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节与清明节就合二为一了。

清明节于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2008年4月4日是第一个清明节法定假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例如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在四川,有采清明菜做清明粑的习俗。清明菜书名叫鼠曲草,清明节前后,在开花之前,将清明菜采回家,切烂加入面粉或糯米粉,再加上盐或糖搅和在一起,烙成粑粑,就成了软软糯糯的清明粑。

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然盛行。

七、圣诞节的来历和传说?

圣诞节的来历:

  公元336年罗马教会开始在12月25日过此节。12月25日原是罗马帝国规定的太阳神诞辰。圣诞节习俗传播到亚洲主要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日本、韩国等都受到了圣诞文化的影响。现在西方在圣诞节常互赠礼物,举行欢宴,并以圣诞老人、圣诞树等增添节日气氛,已成为普遍习俗。圣诞节也成为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

圣诞节的传说

圣诞老人的原型在历史上确有真人。他是生活在公元4世纪米拉城(今土耳其境内)的圣尼古拉斯。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尼古拉斯出生在小亚细亚巴大拉城,家庭富有,父母亲不幸他的父母早逝。尼古拉斯长大以后,便把丰富的财产,全部捐送给贫苦可怜的人,自己则出家修道,献身教会,终生为社会服务。

他一生当中,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他最喜欢在暗中帮助穷人,圣诞老人是他后来的别号,这个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钱,帮助三个女孩子的故事。尼古拉斯死后被尊为圣徒,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八、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扫墓节,历代有祭祖扫墓的习俗。后来,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已节合为一体,三者融汇成为我国精华的清明节。

传说清明节源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割股奉君”。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迫自杀。晋献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重耳为了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立起来。随他一道外出的大臣们找了半天都找不到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一个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将肉煮了一碗肉汤让重耳公子喝下,使之恢复了精神。

而后19年,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文公即位后,重重地奖赏了当初伴随他一道流亡的功臣,唯独忘记了救活他的介子推。介子推打点好行装,悄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着随行官员去请介子推。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要找到介子推谈何容易。于是一位随臣献计说:“绵山太大,而且树木茂密,只得从三面放火,留下一面,他一定会从未烧的一方跑出来。”大火烧遍了整个绵山,都没有见到介子推的身影。待火熄灭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坐在一棵老柳树下被大火烧死了。晋文公看到如此惨景,恸声大哭。

装殓时,才从树洞中发现一纸血书,上面写道:“割股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特意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在这天忌烟火,吃冷食。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又决定赐老柳树为“清明树”,并告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九、晒伏节的来历和传说?

六月初,“霉雨”一过,阳光高照,马上就进入了高温期,当地人便赶紧利用炽热的阳光,曝晒家中的棉衣被褥和换了季的衣服,名叫“晒伏”。“伏”就是伏天,当地人把夏日高温时期分成三段,称为“三伏天”。所以当地有谚云:“六月六,晒大伏”,或曰:“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是指家家户户把衣服摊开曝晒,五颜六色,斑斓一片。

这“晒伏”的日期为什么一定是“六月六”,而不是六月初的其它日子?是不是因为“六月六”顺口好记?或是因为“六月六”迎合了“六六大顺”的口彩?究其缘由,看来都不是。有一句谚语的异文倒是颇有启发,这就是当地人有时把“六月六,晒大伏”又说成:“六月六,晒龙袍”。“晒大伏”改成“晒龙袍”,这其中必有缘故。

十、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载:“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燕京岁时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均有载,远古时古越人天皇氏已发明天干地支,干支的发明标志着原始的历法出现。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浴兰节、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屈原日、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等。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称是“五月初五”,唐以后,“端午”便取代“五月初五”等别称,一跃成为主流的称呼。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