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上元节 > 正文

描写宋朝服饰的词?

2025-02-02 13:15:22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描写宋朝服饰的词?

1.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释义:打拍子敲碎了钿头云篦,血红色的衣裙上留下了喝酒时打翻的的酒渍。

  2.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秦观《南歌子·香墨弯弯画》释义:衫子是青色的,裙子是杏黄色的,独自依靠在光洁的栏杆上默默无语地照镜子打口红。

  3.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

  ——黄莘田《竹枝词》描写女子穿着漂亮衣服,天气炎热、自然丝质团扇很多——如云.那可都是长裙美女在玩耍。

  4.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汉无名氏《燕赵多佳人》释义:穿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练习筝商之曲。

二、上元节怎么描写?

1、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宋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生查子·元夕

作者:欧阳修【宋代】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正月十五夜灯

作者:张祜 【唐代】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4、京都元夕

作者:元好问 【宋代】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5、上元夜六首·其一

作者:崔液 【唐代】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三、辛弃疾上元节的词?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黃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的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五上元节的夜晚,人们在春风的吹拂下都成群结伴出来看灯。那些树木与花灯交相辉映,就象花灯在万千树木上开放一样。天边的焰火也是纷纷拖着光柱落下,仿佛天上的星星象下雨一样往下落。那些贵人们坐着骏马拉的雕着精美花纹的马车,也纷纷出来观灯了,在笙箫声中,看着舞龙舞鱼,不知不觉中,月亮从东到西,天也快亮了。

看着一群群身着盛装的女子结伴笑着说着从身边走过,香气也逐渐飘散。找了千百遍,还是没有找到心上的姑娘,心中万分着急。忽然心有所感,猛地转过头去,却发现心上的姑娘在灯市的边缘之处正笑盈盈地看着我。

四、宋朝男子的描写?

男子簪花,古已有之,在两宋尤盛。在宋时,既给自己买花、也给妻子送花的男士们准定是宋代花市的大买手。

宋代民俗多肇兴于唐朝,“簪花”亦不自外。王维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证:“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人史铸《白菊集谱》引载《仙书》说:“茱萸为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因此,唐人在重阳当天也会鬓插菊花。如杜牧诗《九日齐山登高》所言:“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除在节日里,平日唐朝男子偶尔也会簪花。唐玄宗时,小名“花奴”的倾世美男汝阳王李琎,通晓音律,他曾在君前敲击羯鼓。

皇帝满生欢意,躬自摘下一朵红槿花戴在花奴帽上。花奴戴着花,奏了一曲《舞山香》,曲终却花不落,玄宗喜称:“花奴姿质明莹,肌发光细,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堕也。”

个案不能代表主流,簪花要到宋时才成士庶的普遍俗习。每逢国家大典、佳节良辰、岁时祭祀等喜庆时分,赵宋君臣都会将花儿簪在头上。

按惯例,皇帝要在琼林苑主持“闻喜宴”款宴新科进士,赐戴名花。“闻喜宴”亦名“琼林宴”,能够与宴是士子的无上荣耀,但宴上总有感到不自如的人。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在那些春风得意的簪花郎环伺中,司马光显得格格不入。他性尚简朴,不肯戴花。同伴劝谕他:“这是君上御赐的花,不可不戴。”司马光不得不勉强戴上一朵小花。

根据宋初诗人王禹偁追忆登榜后景况所作的《杏花》诗:“登龙曾入少年场,锡宴琼林醉御觞。争戴满头红烂漫,至今犹杂桂枝香。”可猜想,司马光戴的这朵花很有可能也是杏花。

司马光不想戴的花,却是京城的抢手货。宴后,进士们在归途中,他们鬓边的“今上赐花”总被乞丐和娼妓抢走。那些位居社会底层的人,无非是想沾点喜气罢了!

宋徽宗崇宁年间,70来岁的福建士子徐遹终于考取进士。徐遹信马游遍开封的花街柳巷,都不见有女郎取走他白发上的那枝花,她们嫌他是满带霉运的衰神。徐遹唯以诗自嘲:“白马青衫老得官,琼林宴罢酒肠宽。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

五、宋朝兴盛的词?

《望海潮·东南形胜》宋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六、古代上元节场景描写?

在上元节期间,为了保证全城的安全,全城都挂上灯光结彩的彩灯,驱散铺天盖地的黑暗,神秘和黑暗都被驱散走了,人们就在彩灯下狂欢,在这“光亮”的黑夜之中,人们喝着肉粥,吃着面茧、丝笼、火蛾儿等美食,载歌载舞,拔河和猜灯谜等活动,开启了彻夜的狂欢。

上元节=情人节

在古代,对于女子的约束甚多,不能随意出门,在“夜禁”规定下晚上想“偷溜”出去也是不允许的,而且当时的婚配追求的是“门当户对”,任由家里人分配。但父母安排的不一定和自己的心意,平时累积的抱怨也不能随意释放,所以

上元节就成了唐朝女子们的“大型相亲”见面会,这期间的男女们借此良宵,诉苦衷肠,表达爱意,甚至有人上演私奔的剧本

七、描写宋朝经济的段落?

1、农业方面

宋代时期,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并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梯田、沙田、淤田等新型田地均在宋朝出现,这些都大幅度增加了宋朝的耕地面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农业发展迅速,北方农作物粟粟、麦、黍等来到南方,棉花、茶叶种植盛行,种桑养蚕和麻的地区也在增加。南宋时期,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以太平府为代表,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

2、手工业方面

宋朝时期矿藏丰富,丝、麻、毛纺织业发达,造纸材料丰富,印刷业发达,宋代的刻书以纸墨精良、版式疏朗、字体圆润、传世稀少等闻名于后世。并且宋代的造船业发达,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

3、商业方面

宋朝商业繁盛,成都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并且宋代劳动力充足,工业迅猛发展,工商税收入占宋朝税赋总收入的70%,成为宋朝税赋收入的主体。

4、宋朝官窑、民窑遍布全国

时有河北曲阳定窑、河南汝州汝窑、禹州的钧窑、开封官窑、浙江龙泉哥弟窑、江西景德镇景德窑、福建建阳建窑等七大名 瓷窑,和分布在各地的许多大小瓷窑,所产宋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如日本、高丽、南洋、印度、中西亚等地区。北宋的瓷器,不论在产量还是制作技术上,比前代都有很大提高。

5、造船业位居世界首位

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明州造出两艘万料(约600吨)神舟。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一艘宋代古船,有13个隔水仓,一两个隔水仓漏水,船也不会沉。隔水仓技术,经马可·波罗介绍,传入欧洲。宋朝的主要造船厂分布在江西、浙江、湖南、陕西等地区。虔州、吉州、温州、明州都是重要的造船基地。太宗时期,全国每年造船达到三千三百余艘。

八、描写宋朝的精美句子?

柳永有首词叫望海潮,说的就是宋朝的繁华,我认为极好。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九、找描写上元节的诗词?

关于上元节的诗词:

1、 正月十五夜灯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唐代)

2、 正月十五夜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唐代)

3、观灯乐行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唐代)

4、解语花·上元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宋代)

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唐代·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唐代·李商隐《观灯乐行》

十、描写宋朝环境句子?

宋代朝庭落日光,文明生态直言昌。 陆游弃疾心为国,安石马光话改良。 科技人文均发展,诗词书画倍名堂。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