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上元节 > 正文

苏轼在诸城的主要经历?

2025-01-28 01:39:23  来源:网络   热度:

一、苏轼在诸城的主要经历?

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被贬任密州(山东诸城)知州。正月,苏轼夜梦亡妻,感叹路远无法去坟茔前悼念,伤感难抑,遂夜起伤感而作此词。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同年(1075年)冬天,东坡约好友猎于密州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账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东坡《与鲜于子俊书》)即:

江城子 ·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苏轼在诸城写了哪些诗词?

诸城古称密州,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这两首词即是苏轼在任期间创作。

《江城子 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融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真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合,情意真切,哀婉欲绝,读来催人泪下。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整首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豪放洒脱,纵横奔放,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久弥珍的名篇。

三、苏轼在惠州的诗?

《惠州近城数小山类蜀道春与进士许毅野步会意》

夕阳飞絮乱平芜,万里春前一酒壶。

铁化双鱼沉远素,剑分二岭隔中区。

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

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

2、[宋]苏轼

《送惠州监押》

一声鸣?一作鸿?雁破江云,万叶梧桐卷露银。

我自飘零是羁旅,更堪秋晚送行人。

3、[宋]苏轼

《送惠州押监》

一声鸣雁破江云,万叶梧桐卷露银。

我自飘零足羁旅,更堪秋晚送行人。

苏轼在惠州做的诗2

1、[宋]苏轼

《白水山佛迹岩(罗浮之东麓也,在惠州东北二》

何人守蓬莱,夜半失左股。

浮山若鹏蹲,忽展垂天羽。

根株互连络,崖峤争吞吐。

神工自炉鞲,融液相缀补。

至今余隙罅,流出千斛乳。

方其欲合时,天匠麾月斧。

帝觞分余沥,山骨醉后土。

峰峦尚开阖,涧谷犹呼舞。

海风吹未凝,古佛来布武。

当时汪罔氏,投足不尽拇。

青莲虽不见,千古落花雨。

双溪汇九折,万马腾一鼓。

奔雷溅玉雪,潭洞开水府。

潜鳞有饥蛟,掉尾取渴虎。

我来方醉后,濯足聊戏侮。

回风卷飞雹,掠面过强弩。

2、[宋]苏轼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岭南万户酒。

)会有幽人客寓公。

山灵莫恶剧,微命安足赌。

此山吾欲老,慎勿厌求取。

溪流变春酒,与我相宾主。

当连青竹竿,下灌黄精圃。

3、[宋]苏轼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

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苏轼在惠州做的诗3

1、惠州一绝 / 食荔枝

苏轼?〔宋代〕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辞 一作:不妨)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从“荔枝诗”看东坡先生的岭南心境。

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曾经想避世遁俗,又因恋恋不忘国运民生终于没能做到归隐山林。在岭南时,东坡先生的内心正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两难的心境之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正是这种两难心境的形象描述。

2、惠州近城数小山类蜀道春与进士许毅野步会意

苏轼?〔宋代〕

夕阳飞絮乱平芜,万里春前一酒壶。

铁化双鱼沉远素,剑分二岭隔中区。

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

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

3、惠州灵惠院,壁间画一仰面向天醉僧,云是蜀

苏轼?〔宋代〕

直视无前气吐虹,五湖三岛在胸中。

相逢莫怪不相揖,只见山僧不见公。

苏轼在惠州做的诗4

1、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任由这突如其来的一阵雨吹打吧,不怕!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宋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肠断 一作:断肠)

苏轼在惠州做的诗5

1、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在晴日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2、题西林壁

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四、苏轼在开封写的诗?

苏轼在开封一共写了两首诗,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上面这一首耳熟能详,小学课本里有学习。第二首知道的很少。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提笔写了这么两首有趣的诗。但是经历了这么一千多年的历史,原画早已失传了,只有这两首诗流传于世。可见在苏轼的心目中,这两首诗很唯美,画出了江南不一样的春色美景,使得他很是喜欢这一幅画

五、苏轼在海南写的诗?

苏轼海南儋州市写的著名诗:《别海南黎民表》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六、苏轼在黄州做的诗?

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出自宋代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出自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3.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出自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4.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出自苏轼《初到黄州》

七、苏轼在黄州写的诗?

关于苏轼在黄州写的诗如下:

1、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出自宋代苏轼的《寒食雨二首》

2、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出自宋代苏轼的《猪肉颂》

八、苏轼在扬州最好的诗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

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

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

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

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九、李白上元节的诗?

唐代李白诗作

这是一首游仙诗,属于李白在看神话小说有感而发写的。

上元谁夫人?偏得王母娇。

嵯峨三角髻,馀发散垂腰。

裘披青毛锦,身著赤霜袍。

手提嬴女儿,闲与凤吹箫。

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

译文

上元是谁的夫人?偏偏最得王母娘娘的宠爱。

头发梳成山样高,余发下垂到臀腰。

身着大红袍,上面还罩着锦绣小青袄。

手携美女弄玉,弄玉与凤(箫史)悠闲地吹着玉箫。

眉目频频传情,忽然不见了他们的踪影。

十、苏轼的诗?

苏轼诗: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 《浣溪沙》风卷珠帘自上钩。萧萧乱叶报新秋。独携纤手上高楼。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香生雾毂见纤柔。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