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上元节 > 正文

李清照丈夫写的词?

2024-12-30 20:52:48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李清照丈夫写的词?

《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18至1120年(重和元年至宣和二年),这期间赵明诚或有外任,清照独居青州,写下不少闺怨词,其中《凤凰台上忆吹箫》便是比较出名的一首。

二、李清照上元节诗词?

1.原文

《永遇乐·元宵》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2.注释:

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 

3.赏析:

上片写今年元宵节的情景。“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着力描绘元夕绚丽的暮景,写的是落日的光辉,像熔解的金子,一片赤红璀璨;傍晚的云彩,围合着璧玉一样的圆月。两句对仗工整,辞采鲜丽,形象飞动。但紧接着一句“人在何处”,却宕开去,是一声充满迷惘与痛苦的长叹。

三、李清照划船时写的词?

  是《如梦令》。  《如梦令》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是一篇追忆旧游之作。从其明快的色彩和欢乐的格调来看,此词当是词人回忆青年之作。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①溪亭日暮②,沉醉③不知归路。  兴尽④晚⑤回舟,误入⑥藕花深处。  争渡⑦,争渡,惊⑧起一滩⑨鸥鹭。    词句注释  ①常记: 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②日暮:太阳落山、黄昏、傍晚。  ③沉醉:大醉。  ④兴尽:尽了兴致。  ⑤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通,迟。  ⑥误入:不小心进入。  ⑦争渡:“争”与“怎”相通,如何的意思。渡,在水面前行。  ⑧惊:惊动。  ⑨一滩:满滩。  白话译文  时常记起游溪亭的那天傍晚,  太过沉醉而忘记回家的路。  玩到尽兴天却黑了,划小舟回去,  却不小心进入藕花塘的深处。  怎么出去,怎么出去,  却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创作背景  《如梦令》一词,是一篇追忆旧游之作。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出游归来的少女词人,泛舟于清溪之上,观赏到藕花绽开、鸥鹭惊飞的美好景色,心中洋溢着青春的愉悦。这一情节,犹如青春溪水里一朵可爱的浪花,在词人的记忆中不息地跳动着。从其明快的色彩和欢乐的格调来看,此词当是词人的早年之作。  文学赏析  “常忆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词的开篇,用了“常忆”二字,不仅表明作品是追忆往事之作,而且表明所追忆的内容,在词人的脑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记。“溪亭”,点出地点是溪边的亭子;“日暮”,点出时间是一天的傍晚。“沉醉”一句,出现了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即词人自己。在清澈溪水边的精美亭子一带,度过了一天欢乐的时光之后,傍晚时分,本该回家了,而她却因为“沉醉”而“不知归路”。不过,这里的“沉醉”二字,不可拘泥于字面的含义来理解,而要看到,其中体现出青春少女的娇憨情态,蕴含着一种纯真的形体美。更何况,真正让词人“沉醉”的,又岂止是醇厚的美酒,还包括着自然的美景呢。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接下来,用了“兴尽”一语,高度概括了整整一天的欢乐活动,而把其中的具体细微之处,全都留给读者去想象。既然已是“沉醉不知归路”,当然就会“误入藕花深处”,词中的情节发展是非常自然的,清澈的水面上,覆盖着丛丛密密的硕大荷叶,无数只粉色或白色的荷花,在绿叶的簇拥下,迎着阵阵晚风悄然绽放。一只漂流的小船,载着一位优雅的少女,就在这荷花深处的翠绿暗香之中,迷失了回家的方向。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的结尾,重复使用了两个“争(怎么)渡”,意思是“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呀”,生动地再现了少女词人当时那焦急的情态和迫切的口吻。结句写“惊起一滩鸥鹭”。其实,河滩上惊飞的鸥鹭,不过是一种衬托;真正受惊着慌的,还要算词人自己吧。作品到此,戛然而止。后来的结果如何呢?词人虽未明言,读者还是不难想象:这毕竟只是一场虚惊,迷途的小船和船上的少女,终究还是化险为夷,安然地回到了家中。不然的话,她后来又怎么会写出这篇作品呢?不过,这件事情,的确在词人心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所以当她在作品中追忆及此,景色还是如此的鲜明,情态还是如此的逼真,从而给后世的无数读者,留下更加难忘的印象。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她也擅长诗、文创作,但最为人们称道的,还是她的《漱玉词》。其词带有婉约清新的风格,被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以宋朝南渡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由于她出身于名门世家,早有诗名,婚后又与丈夫赵明诚伉俪情深,唱和相随,生活比较美满,所以,其早期的词作大多表现一位处境优裕的少女、少妇,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即使偶有青春闲愁或夫妻别绪,也不过几缕淡淡的感伤,无妨其欢快明朗的基调。从金人入侵的“靖康之变”起,她在突然之间接连遭受到国破、家亡、夫丧的惨痛巨变,自己也不得不颠沛流离,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内心充满凄楚哀怨之情,所以,其后期的词作充满了家国之痛、沧桑之感,基调趋于孤寂而悲凉。总的看来,李清照的词,主要继承了宋词中婉约派的风格,而又兼有豪放派之长,故能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并对后人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四、李清照关于爱情的词

李清照关于爱情的词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词人,被誉为“词中之圣”、“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作一直备受推崇,其中关于爱情的词更是成为了经典,深深触动了人们的心弦。

李清照晚年的作品中,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她用才华横溢的文字,抒发了内心纷繁复杂的情感和对爱情的思考。以下是几首代表作品的词句:

闺怨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如梦令》

闺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如梦令》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如梦令》

秋词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如梦令》

李清照的词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情感共鸣。她通过对爱情的描绘,诉说了自己对情感的纠结和追求。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独特触觉和敏感叙述,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与女性的柔情。

李清照的作品中,她对爱情的表达既有柔情万种的温柔,又有深情浓烈的激情。她的词句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她将心灵的感受融入文字之中,点出了爱情的种种表达方式。

李清照的词作里面充满了对爱情的不同层面的思考和描绘。她既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期盼,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和失落。她用简练的语言,深情地叙述了自己的感受和对爱情的理解。

通过李清照的词作,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独到的表达方式。她的词句中既有对爱情的甜蜜温馨的描绘,也有对爱情的苦痛和无奈的抒发。她用才情横溢的文字勾勒出了爱情的千般姿态。

词作赏析

李清照的词作不仅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思考,也展现了她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社会的关注。她善于运用自己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通过诗词传递出了一种深情与柔情并存的美。

李清照的词作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的作品流传至今,仍然能够引起人们广泛的共鸣。

总的来说,李清照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入人心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座璀璨的明珠。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自己对爱情的思考和追求,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入人心的触动。在阅读李清照的词作时,我们仿佛能够置身于那个充满柔情与幽思的时代,感受到古人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五、李清照的词?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之一,她的词往往充满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的流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她的代表作有《如梦令》、《青玉案·元夕》、《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等等。这些词作品都深受读者的喜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既有独立完整的词曲,又常常是与音乐紧密结合的歌曲,使她的词作更加丰富多彩、情感真挚。她的创作天赋和才情,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们的心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面。因此,可以说,作品对中国文学发展史和文化艺术的传承贡献巨大,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和珍惜。

六、辛弃疾上元节的词?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黃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的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五上元节的夜晚,人们在春风的吹拂下都成群结伴出来看灯。那些树木与花灯交相辉映,就象花灯在万千树木上开放一样。天边的焰火也是纷纷拖着光柱落下,仿佛天上的星星象下雨一样往下落。那些贵人们坐着骏马拉的雕着精美花纹的马车,也纷纷出来观灯了,在笙箫声中,看着舞龙舞鱼,不知不觉中,月亮从东到西,天也快亮了。

看着一群群身着盛装的女子结伴笑着说着从身边走过,香气也逐渐飘散。找了千百遍,还是没有找到心上的姑娘,心中万分着急。忽然心有所感,猛地转过头去,却发现心上的姑娘在灯市的边缘之处正笑盈盈地看着我。

七、李清照词?

关于李清照的词如下:

1、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

八、李清照思念亡夫写的词有哪些?

如《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中,词人“望归鸿而思故里,见碧云而起乡愁”,借外物来抒发内心的思乡之情。在《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中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如《永遇乐》(落日熔金)这首,通过对朋友们约请作者同去游赏市内的元宵灯会而被作者谢绝了,为此她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全篇只有一个“怨”字,且写的是笛怨,而不是直接抒写作者本人之怨,此外再无任何“愁”、“悲”、“苦”、“痛”字句,但在那字里行间却完完全全浸透了作者无限的悲痛和对故国家乡的无限怀念,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如词中所写,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故国之思。又如《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这首,也是时代的苦难在她精神上的反映。如《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秋雨梧桐”是南北共有之景,而芭蕉雨是江南特有之景,其“点滴霖淫”当然令初来的“北人不惯”,但这“不惯”中更有弃别家乡、流寓异地的悲哀。而在一首《念奴娇》(萧条庭院)中,李清照以隐喻的笔法,将人间风雨比作时局的风雨,时局的动荡不安,使得女主人公“万千心事难寄”,“游春意”难圆。李清照所有的思乡词中,都包含着对故乡的刻骨怀念,即包含着对占领故乡的金国统治者的愤恨,对因循苟且、不思恢复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春残李清照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九、写友情的诗词 李清照

写友情的诗词—— 李清照

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李清照,作为宋代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以她深情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而闻名天下。她的诗词作品中,不仅描绘了她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其中,她笔下描绘的友情更是令人陶醉其中。

李清照的友情诗词,以精致的文字和真挚的情感震撼人心。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友情的痴迷和珍视。

《如梦令》

如梦令,一首曲子,也是李清照以朦胧的词句表达友情的作品之一。这首词中,李清照以幽情的笔触勾勒出了朋友之间的默契和情谊。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是李清照在词中写到的情景,她将自己与朋友相聚的时光比作溪亭日暮的时刻,而朦胧的词句中透露出的情感让人为之动容。她所描述的友情之美,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个夕阳西下的溪亭,感受到了朋友间的欢笑和相互陪伴的温暖。

“买得一双慰我愁眉,眼尽流血。”她用这样的词句表达出与朋友之间情感的深度。友情如同一双慰藉眼睛,能看透人心的那种眼睛。朋友之间的默契与理解,能化解生活中的忧愁与愁眉,让人在困难之中感受到无尽的温暖与力量。

这首词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情的描绘,让读者在享受美妙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友情的可贵和珍视。

《声声慢·寻寻觅觅》

在李清照的友情诗词中,还有一首《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友谊的琐碎和思念之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李清照将友谊写得淋漓尽致的一句话。友谊就像是寻觅不到的宝藏,冷冷清清地漂浮在生活的边缘,令人感到凄凉与惨淡。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则更是让人贯穿整首词的每一个字眼之间。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李清照对友情的一种深刻诠释。她将自己比作楚狂人,拥有真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执着。无论是手持绿玉杖的凤歌,还是在黄鹤楼前的朝别,李清照用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她对友情的珍藏和希冀。

这首词以其真实的情感和真诚的笔触,让读者在感受词意之余,也仿佛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和力量。

结语

李清照的友情诗词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友谊的美好与珍贵。她以独特的词韵,将友情的种种表达得淋漓尽致。

友情是人生中一份宝贵的财富,是一颗心与心相连的纽带。无论是那朦胧的溪亭,还是那寻寻觅觅的琐碎,友情都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让我们像李清照一样,用诗词抒发内心对友情的热爱和珍视,用真诚的心去维系那份宝贵的情谊。

十、关于李清照的词?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