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咏梅花?
一、七律咏梅花?
七律:梅花咏
文/居绍芳
之九
晚节生香独傲人,群芳落尽更精神。
争来五福尘埃静,报得三春气象新。
日暮偏宜留好月,岁寒聊欲伴幽贞。
莫言诗意难描景,柔骨丹心醉客身。
之十
一片冰心点绛霞,翩翩玉蝶出仙家。
生来不易常逢月,老去何能独破邪。
每觉朔风飘欲堕,当思瑶殿洁无瑕。
世人皆羡傲霜骨,寄语裁诗赞素葩。
咏梅花 [七律] 作者:清风清风
织纱万丈裹英魁,美梦寒流几次催。
花语迎春风解信,天时守韵墨描腮。
香传五里心怀在,岭转三弯客步来。
陶醉琴弦辞有爱,也惊仙界妒云台。
二、解析卜算子咏梅?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的解析是: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这首《卜算子》,明写梅花,暗写抱负。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
三、咏梅古诗300首七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四、沁园春雪咏梅毛诗词解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悬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片,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五、咏梅七律的词作原文?
卜算子·咏梅七律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附】 陆游原词《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咏梅七律是诗人毛泽东的作品,于1961年创作。当时中国正面临内忧外患的状况,作为国家领袖毛泽东以梅花为寄托写下此诗,表达了不屈不挠、振兴中国的愿望。
六、十大咏梅七律名诗?
咏梅
宿富连(桂林)
王母仙娥别帝宫,
三冬独艳胜春红。
冰为腠理风霜里,
玉铸神魂雨雪中。
色灿诗书千古颂,
香涵弦管八音融。
梅妻喜伴林公乐,
不羡山僧四大空。
雪梅颂
云中仙子(桂林)
独立悬崖慕尔刚,
侵凌初雪一枝霜。
曾经庾岭坚冰烈,
领略孤山暴雨狂。
腊榭琼梢横瘦影,
春回玉蕊递寒香。
千痕傲骨陶高格,
梅志不凋永炽昂。
咏梅
跋涉(容县)
一缕冰魂俗骨销,
唤回庾岭见娇娆。
岁寒六出催新萼,
春色三分拂翠翘。
佳景多违欣有待,
幽芳且喜可相邀。
瘦枝欲折无由寄,
老去风情不费招。
踏雪寻梅
贾顺灵(桂林)
瘦水寒山草满霜,
冬河两岸少红妆。
寨边踏雪觅清影,
村后寻梅找素芳。
野径驻踪人独立,
田畴迈步印双行。
雾迷眉眼无君迹,
偶过农家遇暗香。
寻梅
萧业礼(资源)
旧梦愁思任尔猜,
迎风踏雪去寻梅。
山中野径方犹在,
岭上红颜不复开。
落木萧萧飞玉蝶,
痴心念念忆英台。
横刀一剪难裁乱,
饮恨嘘寒独自回。
红梅赞
贺含初(湖南)
琼岩石壁腊梅开,
千里冰霜大地瑰。
凛凛严寒凌旷野,
芊芊丽朵缀尘埃。
丹心向宇情无限,
玉卉朝阳志九垓。
唤醒群花香四溢,
丛中含笑报春来。
咏梅
王振江(大连)
身居绝壁断崖中,
尽展芳菲斗恶风。
冷蕊凝香惊夜月,
寒枝绚彩傲苍穹。
茎茎行色千峰艳,
朵朵开颜万象融。
待到冰消成细雨,
迎来蝶舞百花红。
寒梅
白洁(桂林)
风滿帘窗银色裹,
暗香朔吹月扶疏。
花开影动寒光里,
蕊绽枝横骨气居。
浅笔吟踪惊画意,
新妆赏静伴琴书。
群芳摇落她争艳,
不惧霜刀邀岁初。
咏梅
敬新谱(桂林)
冰怀原不要人知,
饮露餐风偃蹇时。
玉骨无尘知劲节,
暗香似水绽清姿。
影留月下魂犹瘦,
雪落溪边客亦痴。
千载琼华谁画得,
何郎当日写迟迟。
红梅
子健(迁江)
枝头正色固离群,隔岸听香客半醺。
凝雪欲垂斑竹泪,看花尽似石榴裙。
古来才俊多情种,直叫伊人伤脑筋。
谩道横斜清浅影,孤山落蕊更纷纷。
七、卜算子咏梅毛诗词解析?
此词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绘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
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俏丽身姿。起始二句叙季节的变换,既平直自然,又蕴含哲理。第一句才说“春归”,第二句就说“春到”。春归是梅花在风雨中所送,春到是梅花在飞雪中所迎。很显然,这里的“迎春”、“送春”者,不是“风雨”、“飞雪”,而是梅和梅花。在风雨中送走春天时,梅花虽已凋谢但在飞雪中迎来春天时,梅花却正吐艳。这两句对仗工整,拟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承“飞雪”写出,极力渲染梅花开放时的冰雪环境,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在“百丈冰”的时节梅花开放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样一来,“犹有花枝俏”一句就格外醒目。梅花不仅在如此严寒的环境中开放,而且开放得还特别俏丽。作者以冰雪衬托风骨铮铮的梅花,以梅花的品质、梅花的形象象征中国共产党人。作者笔下的梅花形象是全新的,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
下阕是对无私无欲的梅花的礼赞。首句承“俏”字写出。俏丽的梅花开放于寒冬之时,它是春天的信使,预报春天就要到来,当春天真正到来时她已经飘零了。这就是梅花乐于奉献的性格,所以作者说梅花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俏”字浓缩了千种生机,万般气,是这首词的诗眼,是新时代梅花精神风貌的外现。“俏”字也是上下阕之间过渡的桥梁,使整首词的境界浑然天成。“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两句,描写春天降临繁花似锦的时候,梅花那种舒心高兴的样子。写出了花不仅有俏丽的身姿,而且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笑”字写出了新时代梅花谦逊脱俗的品质,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地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新时代的梅花形象象征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这首咏物词是运用逆向思维写作的典范。词前序中说的“反其意”是读者进入这首咏梅词艺术境界的极佳通道。陆游当时主张北伐,皇帝不信任他,朝廷中主和的投降派又排挤、攻击他,他难酬壮志,伤感悲凉,便作了《卜算子·咏梅》。陆游以梅自况,表示要坚持爱国情操,至死不向恶势力屈服。但是,陆游词中的“梅”太孤寂了,要听任群芳的嫉妒,没有阳光普照,却有风摧雨浇,尽管最后“零落成泥碾作尘”,但始终保持了固有的芳香,而毛泽东词中的“梅”则完全相反。陆游笔下的“梅花”是一个孤独的爱国者形象,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她是一个人,更代表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群体。陆游笔下的“梅花”生长在“驿外断桥边”,在凄风苦雨中支撑,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与飞雪为伍,在“悬崖百丈冰”时,傲霜斗雪成长。陆游笔下的“梅花”寂寞无主地开放,在黄昏中独自发愁,颓唐哀伤,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在春天即将到来时绽放,自豪,乐观。陆游笔下的“梅花”“无意苦争春”,与世无争,明哲保身,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只把春来报”,要把春光迎到人间,无私奉献。陆游笔下的“梅花”“一任群芳妒”孤芳自赏,无可奈何,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在山花烂漫的花丛中欢笑,永远与百花在一起。陆游笔下的“梅花”最终结局是“零落成泥碾作尘”,被人遗忘,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迎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天,在春天里得到永生。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诗词中比、兴手法用得最好的一首。作者将梅花的自然美与人的德善美有机地融为一,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词中象征、拟人、衬托、比喻、夸张、对仗、顶针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写出了梅花富于挑战性的个性和谦逊无私的高风亮节,较完美地实现了托物言志的目的。
八、七律五云山解析?
“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一点儿不含糊,诗人落笔便描绘五云山五云。这该是写实。接峰者,高云远云;拂堤者,低云近云。上下远近皆为“五云”所罩,人,自然也在五色云中了!或许,毛泽东笔下“五云”,纯为诗家语。不一定是五色祥云,但以五色祥云视之,以映“五云山”之名耳。总之,这叫正写入题。
“若问”二句,加一设问,将诗情由“五云”荡开,又从“五云”扭转,活脱而出人意料。出人意料处,在其不再与“云”有任何联系。“此中”,当然是此五云山中。一句“野莺啼”,画出云来山空,莺啼涧静的意境。鸟在树上,人在林中,云过无语,鸟驻有声,这是诗人体验的相安共处之境。市上听语易,山中闻莺难。人之一生,几得林中听韵?原以为毛泽东《五云山》为观云诗,未料一变为听莺诗!其实,一个人的听觉如何,即能听到什么、不能听到什么,喜听什么、不喜听什么,都与他的关心重点有关。毛泽东喜听莺语。另一证是《井冈山》一词中的“到处莺歌燕舞”。“莺啼”、“莺歌”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射出诗人对光明与中平之声的渴盼。
九、七律咏莲解析?
七律﹒咏莲(一)
清凉夏雨沁池莲,
碧叶流珠映暮天。
瘦影纤纤怡鹤眼,
淡香缕缕醉心田。
污泥浸育通身净,
澄水滋濡遍体鲜。
舒卷随缘持雅性,
花中君子美名传。
七律﹒咏莲(二)
日暮甘霖落九天,
清凉夏雨沁池莲,
红花逸艳流芳远,
绿叶擎珠献瑞鲜。
紫燕翻飞寻野味,
白鲢潜影戏荷仙。
洁身自好真君子,
墨客骚人竞驭篇。
七律﹒咏莲(三)
荷塘向晚浮光潋,
碧叶含情接九天。
温湿南风怡乳燕,
清凉夏雨沁池莲。
蜻蜓俏占芙蓉角,
锦鲤翱游丽水边。
鹭戏蝉鸣奇逸景,
引来骚客展诗笺。
七律﹒咏莲(四)
迟暮荷塘光色秀,
廉纤①初降气分鲜。
游人猎艳涟波里,
行客寻芳水旦②边。
阴湿晚风怡野性,
清凉夏雨沁池莲。
琼姿绰俏娇羞貌,
纯洁谦柔展笑妍。
十、七律到韶山解析?
《七律:到韶山》是毛主席写的一首七律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和对喜获丰收的喜悦,赞扬了革命者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体现了毛主席高远的思想境界。毛主席为民族解放奋斗三十二年后,重回梦中家乡,红旗烈烈,和黑恶势力的斗争,勇换新天征程,在领袖的回忆里,稻菽千重浪的画卷,呈现在领袖面前。先烈的壮志,当今的英雄。领袖的诗句,令我凝目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