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上元节 > 正文

宋代蜡烛灯

2024-09-24 16:54:04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宋代蜡烛灯

宋代蜡烛灯:古代照明的一抹亮色

在古代,照明灯具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从最早的用火把点燃的灯笼,到后来的油灯,再到宋代的蜡烛灯,每一次的进步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宋代的蜡烛灯。

宋代的蜡烛灯是一种照明用具,也是一种装饰品。在宋代,人们用蜡烛灯来照明,同时也用它来装饰房间,给房间增添了一抹亮色。宋代的蜡烛灯有很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是“紫砂烛台”和“铜烛台”。

紫砂烛台

紫砂烛台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烛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宋代,紫砂烛台被广泛使用。紫砂烛台的制作材料是紫砂泥,经过精心的加工和烧制,成为了一件美丽的艺术品。紫砂烛台形状各异,有的是花卉、鸟兽等形态,有的是人物、山水等题材。紫砂烛台表面光滑细腻,色泽淡雅,给人以温馨、雅致的感觉。

除了作为照明用具外,紫砂烛台还有其他的用途。例如,在饮茶时,人们会用紫砂烛台来烧茶水,因为紫砂烛台的泥质可以保温,让茶水保持温度。此外,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如婚礼、寿宴等,人们也会使用紫砂烛台来增加仪式感。

铜烛台

铜烛台是宋代的另一种蜡烛灯,它的材料是铜。铜烛台的形状、大小各异,有的是简单的几何形态,有的是华丽的花卉、动物等形态。铜烛台表面常常装饰着各种图案,有的是几何图案,有的是人物、山水等题材。铜烛台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打铜、刻花、烧制等。

与紫砂烛台不同,铜烛台的色泽光亮,给人以豪华、富丽的感觉。在宋代,铜烛台不仅是照明用具,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礼品,用于赠送亲朋好友或送给官员表达感激之情。

结语

宋代的蜡烛灯是古代照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当时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紫砂烛台和铜烛台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它们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宋代元宵灯有哪些?

对于生活在宋朝的人们来说,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并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说起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必想到花灯。元宵放灯的习俗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放灯时间为三天(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赵宋立国后,宋太祖于乾德五年正月下诏:“上元张灯旧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乂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后遂为例。”将元宵放灯时间延长至五天。南宋淳祐年间,又增为六夜,正月十三日就开始放灯。

而元宵放花灯的节日气氛,老早就开始酝酿了。才过了冬至,在汴京宣德门前的御街上,开封府早已用竹木搭好了用于放灯的棚楼,饰以鲜花、彩旗、锦帛,挂着布画,“皆画神仙故事,或坊市卖药卖卦之人”,这种棚楼叫做“山棚”。

从岁前开始,汴京御街两廊每天都有各色艺人表演各种娱乐节目:魔术、杂技、说唱、歌舞、杂剧、蹴踘、猴戏、猜灯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节目单绝对比央视春晚的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东京梦华录》收录了一份当时最受欢迎的节目名单与艺人名录:吞铁剑的张九哥;演傀儡戏的李外宁;表演魔术的小健儿;演杂剧的榾柮儿;弹嵇琴的温大头、小曹;吹箫管的党千;作剧术的王十二;表演杂扮的邹遇、田地广;筑球的苏十、孟宣;说书的尹常卖;弄虫蚁的刘百禽;表演鼓笛的杨文秀。

随着元宵节临近,人们又在御街山棚的左右,摆出两座用五彩结成的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塑像,身跨狮子、白象,从菩萨的手指,喷出五道水流——这是最早的人工喷泉装置吧。从山棚到皇城宣德门,有一个大广场,官府在广场上用棘刺围成一个大圈,长约百余丈,叫做“棘盆”。棘盆内搭建了乐棚,教坊的艺人就在这里表演音乐、百戏。游人站在棘刺外面观赏。

到了放灯之期,山棚万灯齐亮,“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上面站着身姿曼妙的歌妓美女,衣裙飘飘,迎风招展,宛若神仙。山棚还设置有人工瀑布——用辘轳将水绞上山棚顶端,装在一个巨大的木柜中,然后定时将木柜的出水口打开,让水流冲下,形成壮观的瀑布,灯光映照之下,端的是好看。宣德门楼的两个朵楼,“各挂灯球一枚,约方圆丈余,内燃椽烛”。“诸坊巷、马行、诸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各出新奇”,“有灯球、灯槊、绢灯笼、日月灯、诗牌绢灯、镜灯、字灯、马骑灯、凤灯、水灯、硫璃灯、影灯”,等等,灯品之多,让人目不暇接。

南宋临安府的元宵节庆,也是早早就拉开了序幕。时序才进入冬季,街市上已开始销售各种漂亮的花灯,“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球等求售,谓之‘灯市’”。“一入新正,灯火日盛”,正式的闹花灯时间尚未开始呢,市民们已先试着放灯。

街市上出现了很多支歌舞队,表演“傀儡、杵歌、竹马之类”的节目,她们“首饰衣装,相矜侈靡,珠翠锦绮,眩耀华丽”。贵邸豪家经常邀请这些歌舞队前往表演。杭州三桥等处,“客邸最盛,舞者往来最多”,每夕华灯初上时分,客人到酒楼饮酒,“则箫鼓已纷然自献于下”,只要不多的一点赏钱,便可欣赏到精彩的表演。“终夕天街鼓吹不绝”,节日的浓烈气氛,“自此日盛一日”。

转眼就到元宵放灯时候。每夕入夜之后,从大内到坊间,各种花灯争奇斗巧。宫廷的花灯无疑最为豪华,某年宫禁制作的“琉璃灯山”,高五丈,上面有各式人物,由机关控制,活动自如。至深夜,则“乐声四起”,“放烟火(即烟花)百余架”。

民间也是“家家灯火,处处管弦”,“灯品至多”,“精妙绝伦”。走马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珠子灯,“以五色珠为网,下垂流苏,或为龙船、凤辇、楼台故事”;羊皮灯,“镞镂精巧,五色妆染,如影戏之法”;罗帛灯,“或为百花,或细眼,间以红白,号‘万眼罗’者,此种最奇”。有一种“无骨灯”,浑然是一个大玻璃球,非常奇巧;还有一种名为“大屏”的巨型灯,“灌水转机,百物活动”,用水力驱动旋转。“又有幽坊静巷好事之家,多设五色琉璃泡灯,更自雅洁”,如花女眷,“靓妆笑语,望之如神仙”。

西湖诸寺,以灵隐山上天竺、中天竺 、下天竺三寺“张灯最盛”,而且,“往往有宫禁所赐,贵珰所遗”,“都人好奇,亦往观焉”。宋人说,“君王不赏无人进,天竺堂深夜雨时”。清河坊的蒋检阅家、张府等富家林苑,不但挂出“异巧华灯”,还放烟花,唱雅戏,“笙歌并作”。这些私家林苑是对外开放的,游客可以进来观赏,“游人仕女纵观,则迎门酌酒而去”,林苑主家还会向客人提供“奇茶异汤,随索随应”。怪不得“游人玩赏,不忍舍去”。杭州各大酒楼也点起灯球,“喧天鼓吹,设法大赏,妓女群坐喧哗,勾引风流子弟买笑追欢”。

宋朝人的元宵夜,恰如辛弃疾《元夕》词所形容:“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三、宋代罗帛灯介绍?

宋代元宵灯节的另一个特点是灯品材质更趋多样,制作更趋精巧。“自非贫人,家家设灯,有极精丽者”。

心灵手巧的制灯人,往往将兽角、翎毛、琉璃、皮革、丝绸巧妙运用,将灯造成牡丹、莲荷、曼陀罗等花卉的形状,更有车舆灯、屏风灯、佛塔灯、鬼子母灯等,还有鲩灯、玉灯、石灯、琉璃灯、缀珠灯、羊皮灯、罗帛灯等。

有用犀珀或玳瑁装饰灯圈、灯座。玉灯则多用白玉组成,石灯为进贡之物,琉璃灯用五色琉璃制作,其上品为无骨灯。无骨灯没有圈骨,圈片浑然一体,上面可绘饰龙综、鱼纹等图案,分光叠翠,效果良好。

缀珠灯以五色珠为网,下垂流苏,飘逸亮丽。羊皮灯就是在羊皮上精镂细刻并用影戏的方法来妆染做成的一种皮影灯。罗帛灯之类尤多,或为百花之形,或成网眼之状,间以红白二色,名为“万眼罗”的最为珍奇。在宋代灯节上,机械传动的大型灯组逐渐增加。在开封,有人更用辘轳把水引到灯山最高处,用大木柜贮放,到时放下,形成大瀑布状,又用草把扎缚成巨龙,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一见之下,蜿蜒腾挪,如双龙飞走。

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曾用彩带扎成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跨狮子、白象像。又在文殊、普贤手指间出水五道,还能让手指摇动。还记载了在宫廷做琉璃灯山,高达5丈,其中的人物都用机关控制,并扎成大彩楼装着。

宋代灯会上,更将模型景观的制作工艺,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赵忠惠守吴,曾组织制作出春雨堂五大间的灯组。灯楼上汇聚了北宋、南宋两京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气势磅礴,瑰丽多姿。

宋代灯节中,还出现了不少后世皆效法承袭的灯品灯组,将灯放置在护城河上组成灯桥,在闹市区街上空悬挂彩索,将灯悬挂在上面组成过街灯。《东京梦华录》中说:“以缯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

由此可见,机械装置已经在当时被大量运用了。

自宋代开始,元宵灯会上的艺术活动大大增加,形成了万众参与的大众文化活动,有“百艺群工,竞呈奇技”的局面。

每当灯会时,就有市民社团及艺人上街化装游行,表演各种舞蹈、杵歌、傀儡、竹马等节目。

四、有关上元节放灯的词?

农历正月十五叫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简称“元宵”、“元夜”或“元夕”。现选录诗词十首,供诗友们欣赏。

隋·炀帝《元夕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唐·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其一):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

龙街火树千重焰,鸡踏莲花万岁春。

唐·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开明。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见》: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北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明·唐伯虎《元宵》:

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人。

满街珠翠游春女,沸池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姚元之《咏元宵节》:

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

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清·阮元《羊城灯市》:

海蛰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

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

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

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

五、宋代玉灯特点是什么

宋代玉灯的特点是精美细腻、工艺独特。宋代玉灯常采用玉石、瓷器等材料制作,形状多样,包括花鸟、人物、动物等各种图案。玉灯的制作工艺精湛,常常使用雕刻、镂空、镶嵌等技法,使灯具更加华丽。此外,宋代玉灯还注重灯光的照明效果,通过灯罩的设计和灯光的折射,创造出柔和、温馨的照明氛围。总体而言,宋代玉灯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成为了当时照明器具中的瑰宝。

六、上元节情话?

元宵寄相思,花好月圆人团圆,群灯争艳你最艳 。寄去相思和祝愿,网中情缘缘圆 。

七、上元节别称?

元宵节。

上元节是元宵节的别称,他们是同一个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宗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八、上元节习俗?

上元节,又称元宵佳节,习俗:吃元宵,放花灯,舞龙舞狮等。

九、宋代钱币

宋代钱币:探索中国古代货币的精华

宋代钱币:探索中国古代货币的精华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和王朝,其中宋代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繁荣的黄金时期之一。在那个时期,各种钱币开始出现并流通于国家的商业活动中。宋代钱币不仅仅是货币的象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体现。

宋代钱币的历史背景

宋代从公元960年持续到1279年,这一时期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其中北宋时期,由于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局面,货币系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宋代的货币体系中,主要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并且有着多种不同版式和花样的钱币出现。

宋代钱币的种类和特点

宋代钱币的种类繁多,包括了铜钱、福世通宝、宝元通宝、通宝、当十和当五等。这些钱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形制。

  • 铜钱:作为宋代最主要的货币形式,铜钱在宋代有着广泛的流通和使用。铜钱的形状多样,有圆形和方形等不同款式。而在钱币的正面,常常刻有“宝”、“帝”和“通宝”等字样。
  • 福世通宝:福世通宝是北宋时期铸造的一种特殊钱币,它在钱币上刻有“福世通宝”字样,寓意着希望社会能够安定繁荣、人民生活幸福。
  • 宝元通宝:宝元通宝是南宋时期铸造的一种钱币,铁质和铜质的宝元通宝都有。钱币的正面刻有“宋宝元通宝”字样,背面通常有两只鱼或者花鸟等图案。
  • 通宝:通宝是宋代流通广泛的一种钱币,其特点是字迹清晰,刻工精美。通宝钱币的背面常常有吉祥图案,如花鸟等,以取吉祥之意。
  • 当十和当五:当十与当五是宋代晚期出现的一种特殊面额的铜钱,它们的特点是面额和工艺比一般的铜钱更高级别。

宋代钱币的收藏与鉴赏

由于宋代钱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得它们具有较高的收藏和鉴赏价值。对于钱币收藏爱好者来说,收集和研究宋代钱币不仅能够增加对古代货币的了解,还能够深入了解到宋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当鉴赏宋代钱币时,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价值:

  • 钱币的保存状况:一个良好保存和完整的宋代钱币往往更具价值。
  • 钱币的年代和版式:通过年代和版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到钱币的历史背景。
  • 钱币的铸造工艺和雕刻技巧:宋代钱币的铸造工艺和雕刻技巧非常高超,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的美妙之处。
  • 钱币的题识和图案:钱币上的题识和图案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是研究宋代文化的重要线索。

宋代钱币的历史意义

宋代钱币不仅仅是一种货币形式,更是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这些钱币通过材质、题识和图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钱币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于研究宋代社会和经济史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钱币也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了解中国货币的演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结语

宋代钱币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独特的形制、题识和图案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对于钱币收藏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来说,探索和研究宋代钱币不仅能够增加对古代货币的了解,还能够深入了解到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精华所在。

因此,对于那些对中国历史和古代文化感兴趣的人来说,了解和收藏一些宋代钱币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们可以透过时间的长河,带我们回到那个繁荣的宋代,感受那段历史的魅力。

十、上元节的由来?

" 上元节″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起源于道教"三元说″。指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地官节、孟兰盆节)、农历十月十五为"下元节"(水官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是天、地、人三官。在这里元是指农历十五的意思。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