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正月十五有灯展吗
一、唐山正月十五有灯展吗
有, 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以后。
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2月25日消息,又到元宵赏月时。天文科普专家提醒,日落一小时后和子夜前后皆是赏月好时机。天文预报显示,今年元宵节的元宵月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最圆时刻(望)出现在27日16时17分 。
元宵佳节,南湖将成为市民赏灯的好去处。2月26日至3月2日(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七),每晚18时30分至22时我市将在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举办2010年大型元宵灯会。届时,上万盏流光溢彩的花灯将和市民共庆佳节。 此次灯会的主题为“和谐唐山、幸福人民”。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组织,市南湖生态城建设指挥部、开滦、唐钢、路南区、路北区、丰南区6家单位参展。灯会总展区近10万平方米,其中位于市民中心的主展区面积6万平方米。 整个灯展活动将从小南湖公园入口处开始,围绕小南湖南北通道向景区内延伸,最终到达市民广场。小南湖公园入口处灯展由开滦集团承办。他们专门聘请了中央电视台的外景舞美灯光组进行设计和制作。主灯展为仿北京牌楼样式的一大二小三拱门灯组,作品设计恢宏大气,令人震撼。 广场核心区灯展由来自中国灯会之乡的四川省自贡灯贸有限公司设计制作,共有十六组大型彩灯组合,包括虎跃新城、凤凰涅、凤歌鸾舞、群鹿鸣春、百花齐放等。其中,最大一组彩灯组合――凤歌鸾舞,由近千盏灯组成了25米长、5.3米高的凤凰,寓意唐山凤凰涅,振翅高飞。整个灯会将灯文化与唐山特色以及生态南湖相结合,融宣传性、艺术性、观赏性、知识性、互动性、趣味性于一体,融合了唐山地方特色,体现了“文化南湖”的特别品味。 目前,布展工作已接近尾声,正在进行调试。另据了解,灯展期间,途经南湖路线的公交车将延长至23时,以方便市民观灯看展。
2010年2月26日至3月2日18:30分至22:00分(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七),唐山市将在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举办2010年春节大型元宵灯会。
二、上元节有什么寓意 上元节的寓意有哪些
1、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2、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三、元宵灯会的起源发展
元宵起源说法不一,一般来说它有两个源头,一是中国本土的正月上旬的祭祀传统,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到长安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灯火彻夜不熄。这种习俗后来移到正月十五。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白马东来后,汉明帝提倡佛教,在洛阳雍门外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白马寺,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汉族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汉族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中国有史可查的大规模元宵节赏灯习俗是在隋炀帝时期洛阳城宫城正门端门的布灯习俗,端门灯火盛极一时,流光溢彩。端门是隋唐洛阳城皇城城的正门。历史上有有名的元宵节端门灯火既是发生于隋唐洛阳城的端门。端门灯火的发起人是隋炀帝。
《资治通鉴》载:大业六年(610年)元宵,炀帝“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 。自此,端门灯火闻名于世,连外国使者都来观赏。史学界有学者认为:元宵节赏灯风俗源于洛阳,而城楼布灯习俗则发轫于端门。至唐,赏灯习俗更盛,有诗云:“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这种生活自然在当时的文艺作品中有所反映。写元宵节的诗,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应首推唐武后朝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诗是描写唐洛阳城里灯节之夜的热闹景象。据《大唐新语》和《两京新记》记载,唐代每年灯节这天晚上,洛阳城皇城前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是人山人海。
“元宵”作为正式节名,大约也出现在唐朝。唐代韩惺ぃ霸寰把窃坑牿蛲砬恪保ā队裆介匀嗽辜聪罚=倌甑拇筇频酃渚尚耸⒌剿ト酰磕甑牡平冢廊皇切耸⒉凰ァV刑浦嗽〉牡平谑蚴堑笔钡平谑⒆吹男凑铡F涫疲骸奥逖糁缫刮蕹德恚液焐绰魍贰<灯绞钡朴袄铮谇卑樘嬗巍!笨杉┞逖舻平谑笔恰奥液焐绰魍贰!蓖硖频睦钌桃彼稻┒汲ぐ簿侔焓⒋蟮牡平冢约翰荒芮叭ス凵停醺幸藕叮市础渡显刮啪┯械坪薏坏霉邸肥骸霸律乒饴鄱迹愠当β戆ㄡ椤I硐胁欢弥行耸咧鹣缛巳瞎谩!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灯会,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节前后至元宵节时,由官方举办的大型的灯饰展览活动,并常常附带有一些民俗活动,极具传统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国民间有观赏花灯的习俗。
相传东汉顺帝时沛国丰人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五斗米道”而举行的“燃灯祭斗”仪式,要算迄今了解到的最古老的原始灯会。
南朝时期,国都建康(今南京)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灯会兴于唐,盛于宋,明朝时达到顶峰。
东晋、南朝时期南京作为当时中国的首都,秦淮河畔居住了很多达官贵族和豪门名士,每到元宵节,他们也效仿宫廷,张灯结彩。
东晋诗人习凿齿有诗《诗灯笼》描写当时张灯的情形。南朝宋孝武帝在位期间,纸张技术发展迅速,成本低廉,取代了丝织品的大量应用,使得灯彩艺术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