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上元节 > 正文

谶语是什么?

2024-07-22 12:07:14  来源:网络   热度:

一、谶语是什么?

1、解释 谶语,即迷信的人指事后应验的话;

2、拼音 chèn yǔ3、分类 谶语法包括诗谶、谜谶、戏谶和语谶;

4、关联词语 一语成谶 :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

二、著名童谣谶语?

三国演义里的著名童谣谶语“千⾥草,何青青,⼗⽇⼘,不得⽣”,当时董卓进京,废⽴皇帝,把持朝政,权势正盛,千⾥草是董,⼗⽇⼘是指卓,这⾸童谣意思是别看他现在权势熏天,终究不得⽣存,很快董卓被吕布杀死,迅速败亡。

三、曹丕称帝谶语?

魏文帝曹丕像,出自《图像三国志》。第一,当时风传有凤凰、黄龙、麒麟等“祥瑞”出现,而经典《易传》即《易纬》中就说:“上下流通圣贤昌,阙应帝德凤凰翔,万民喜乐无咎殃”、“圣人受命,阙应凤凰下,天子虏”、“黄龙见,天灾将至,天子绌,圣人出。”(《宋书?符瑞志》)也就是说“祥瑞”一出,正是改朝换代之契机。

  第二,经典纬书《春秋玉版谶》中说:“代赤者魏公子”,魏公自然就是指曹操,他的儿子自然就是指曹丕,而“赤”者正是指汉,因为汉高祖自称是赤帝的儿子。

  第三,经典纬书《春秋佐助期》中说:“汉以许昌失天下。”

  第四,《春秋佐助期》还说:“汉以蒙孙亡”,汉朝到了“蒙孙”时就要亡了。汉朝传了二十四帝,现在的献帝早已(被他曹氏父子折腾得)昏昏蒙蒙、糊里糊涂了,所以合该着灭亡。

  第五,经典纬书《孝经中黄谶》中说:“日载东,纪光火。不横一,圣明聪。四百之外,易姓而王。天下归功致天平。”这“日载东”,隶书中“日”字上有两个“东”字,也就是 “曹”字;而“不横一”,即是个“丕”字,这已经把曹丕名字都写明白了。而且,汉朝国运已经四百年了,该是“易姓而王”的时候了。

  第六,经典纬书《易运期》中说:“言居东,西有午,两日并光居日下。其为主,反为辅,五八四十,黄气受,真人出。”“言居东,西有午”是“许”字,“两日并光居日下”就是“昌”字,这就说明汉朝到了建都许昌就该亡了。而魏受土德,气色为黄,曹丕就是要受命的圣人。

  第七,《易运期》还说:“鬼在山,禾女运,王天下。”“鬼在山,禾女运”,就是“魏”字,这就是说曹魏要“王天下”。

  如此言之凿凿,让曹丕再也无话可说了。时机总算是成熟了,于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月十三日,汉献帝在高祖庙祭祀,然后派代理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正式禅位于魏。魏王曹丕又三次假惺惺地上书推辞后,才在繁阳设坛为最后的时刻做准备。二十九日,曹丕正式登坛接受玺绶,即皇帝位,燃火祭天地、山川,改国号、年号,并大赦天下。

  折腾了大半天,曹丕这个大舅哥终于如愿以偿地将汉献帝这个妹夫赶下了台,他自己成了“魏文帝”。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曹丕的妹妹也就是汉献帝的皇后,憎恶父亲和哥哥的行为,尤其是怨恨他们拿自己做政治的牺牲品。所以当曹丕派人向她索取玉玺时,她拒绝了好多次,实在无可奈何时,她竟当着使者的面大骂哥哥,并将玉玺抛掷于地,涕泪满面地说:“老天一定不会保护你!”

  后面还有更有意思的。据说,孙权在听闻曹丕做了皇帝后,很是气愤,就对群臣们说:“这小子比我岁数还小,就先做了皇帝,我怕是赶不及了。”这时候就有一个名叫阚泽的人站了出来,他安慰孙权说:“主公莫气,虽然您要比曹小二做皇帝晚,但做皇帝的时间却肯定比他长。”孙权就问他是咋知道的。这阚半仙儿就说:“曹小二不到十年就该归天了,主公您就看他的丕字,拆开就是‘不’、‘十’二字,不十自然就是不到十年啊。”

  还真让他说中了,曹丕果然只做了七年皇帝就死了,时年仅四十岁。

四、谶语和预言的区别?

谶语就是预言。应验的预言被人推崇、传颂,而没有应验的预言则大多被人遗忘或者划入了“谣言”之列,比如白莲教预言“弥勒佛转世”而起义造反,最后被朝廷镇压,而“弥勒佛转出”也就成了谣言。

虽然谶语就是预言,但是古人的谶语又不同于今人的预言,明显不同之处就是“谶”字,类似谜语。凡是谶语,古人都用隐晦之词,不敢直言,之所以这样做,古人自己的解释是“不敢泄露天机”,其实,实质问题是为了回避古代的严刑峻法,因为古有“文字狱”和“欺君罪”,违犯者大多皆被处以极刑,甚至全家开斩。

因为“不敢泄露天机”,所以,古谶语中有一字之隐被后人误解为是阿谀之词,乃至划入“谣言”之列者。

五、箴言谶语什么意思?

谶语应当是中国汉字独有的发明,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指迷信的人指事后应验的话,难以理解,具有模糊性,该词来源于封建社会,有迷信色彩。

这种话往往含义模棱两可,容易让人用后来发生的事情去附会,甚至有些是事后补编出来冒充为预言的。

六、鲁智深死时的谶语?

所谓谶语,通俗的说就是指提前说出、事后应验的话。水浒中的诗词歌赋里面也有几首谶语诗,每留下悬念,为以后的故事描写埋下伏笔,钩起人们读下去的欲望。

在五台山方丈内,智真长老给宋江写罢偈语,接着便嘱咐鲁智深了: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这四句谶语诗是预言鲁智深本人的,彻底感悟到其内涵的也是他自己。

水浒将士征方腊得胜而归,驻扎杭州六和寺。是夜月白风清,水天同碧。夜半,忽听得寺外雷般响声,鲁智深只道是战鼓擂动,摸了禅杖,大喝着便抢出来,待要出去厮杀,众僧拦阻,方知乃是钱塘江潮信,当下大悟:

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万松林活捉夏侯成;“遇腊而执”,俺又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合当圆寂。

七、谶语读什么,什么意思?

“谶语”(chèn yǔ) : 迷信的人指事后应验的话(这种话往往含义模棱两可,容易让人用后来发生的事情去附会,甚至有些是事后补编出来冒充为预言的)。造句:

1、这原是一时戏言,为的想拉住杜竹斋,但是现在却成了谶语了!

2、 你的口气如此悲凉,感情如此沉重,莫非有了什么预感?这悼词不幸竟真成了谶语!谶兆 :预言吉凶的先兆。 谶记 :预言未来事象的文字图录。 谶书 :预言将来事情的书。 谶纬:谶书和纬书的合称。流行于汉代的一种迷信。主要以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及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依据,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并视为社会安定的决定因素

八、红花开尽白花开谶语?

谶语是指预言的意思。红花开尽百花开是《金陵塔碑文》的预言。后两句是山海一灾还一灾,山河一害还一害。红花用了开镜表示当时国内革命完全停止,枪口一致对外的意思。

另一方面,抗战是中国军民死伤无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白花也可以表示伤亡惨重,同时也含有吊链的意思。这里可以是双关的意思。

九、三国中的三大谶语?

1、”千里草, 何青青 。 十日卜, 不得生“

”千里草“就是董字,“十日卜”就是卓字,合在一起就是指董卓。“青青”暗指爆发,可理解为董卓纂权当政,也可以理解成天下诸侯爆发反董。“不得生”好理解,和“十日卜”结合起来就是董卓将会很快灭亡。后面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个谶语的准确性。

2、”代汉者,当涂高也。“

第一个是袁术:袁术因为自己字公路,因为“涂”通“途”,就是道路,所以他想当然的以为自己就是“涂高”,加上当时他有玉玺在手,更是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所以不顾规劝第一个称帝,只是他这皇帝当得实在太勉强,最后是吐血而亡。

第二个是李傕:李傕原本只是董卓手下一个校尉,连中郎将都不是,只是董卓死后,在贾诩的劝说下反攻长安,而当时长安周边又没有什么强大的势力。所以李傕也曾风光一时。当时有女巫道人还对李傕说:“涂即途也,当涂高者,阙也。傕同阙,另极高之人谓之傕。”,可是李傕最后也是暴尸许都。

第三个和“涂高”扯上关系的就是曹魏也就是指曹丕。太史丞许芝条魏代汉见谶纬于魏王曰:“许昌气见於当涂高,当涂高者当昌於许 。’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简单的说就是许昌的气象从路上看到是高大威严的,“当涂高者”说的就是“魏”;“象魏”这个词,就是指的到达都城的路边所建起的两宫殿;这两座宫殿临路而建,且高大,因为被称为“魏”。所以,“魏”代“汉”为天意。(最初的“魏”字,实际上写作“巍”。后来省略了上面的“山”。所以,“魏”的本义就是“高大”。)庞统剧照

3、“左龙右凤,飞入西川。雏凤坠地,卧龙升天。一得一失,天数当然。“

这是刘备攻取西川时,蜀中四将刘璝、张任、泠苞、邓贤求见紫虚上人问前程时,紫虚上人道人说的话。这个谶语预测得非常准确,雏凤庞统死于落凤坡,刘备得了西川却痛失庞统,一得一失。

十、上元节情话?

元宵寄相思,花好月圆人团圆,群灯争艳你最艳 。寄去相思和祝愿,网中情缘缘圆 。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