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上元节 > 正文

如何赏析《登高》这首诗?

2024-07-14 01:00:16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如何赏析《登高》这首诗?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如一般诗篇,《登高》首联写景,开门见山,渲染悲凉气氛。诗中如是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都是动静结合,寓静于动中构造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风急天高猿啸哀”,一个“急”,一个“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接着,苦闷情绪溢满于胸,无处排遣,诗人将其浓缩寄托于鸟的处境下,这样写道:渚清沙白鸟飞回,它构造的是一幅冷淡惨白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鸟”是“飞回”的,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烟的“渚沙”之中飞舞盘旋,可见其孤独,不禁令人想起“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凄凉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而从整幅画的构造视角来说,这是一幅描画天地之一处的视野较窄的微观水墨画。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最后,颈联和尾联的视角回归微观,回到诗人个人身上。颈联如是说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秋”已让人黯然神伤,“万里悲秋”更是让人凄怆不已。一个“常”字更是道出“万里悲秋”时常与我相伴,悲哀感之强烈浓重,令人心神寂寥,无可排遣。若从字面义来理解,“万里悲秋”时常来做客,诗人不应是孤独的,而是有人陪伴的,所以与下一句“独登台”产生矛盾。实则不然,且看诗人用字便知。从一般用法来说,“作”连接抽象的事物,如作难、作废、作别,而“做”连接的都是能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到的具体事物,如做作业、做工、做衣服。“客”本是实际能感知到的具体事物,一般指“人”,诗人在这里用了“作”,不用“做”,令人疑惑,细细想来,是诗人用词巧妙之处。“万里悲秋”是抽象的事物,寄托诗人感伤情绪之景物是会令人心生孤独悲伤之感的景色,不是实际生活中具体的事物,故不用“做”,而用“作”。达到的效果是加深悲秋之感,更强烈浓重,只有“万里悲秋”与我相伴,我只能“独登台”,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感与深秋景色之荒凉凄冷水乳交融,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托诗人悲秋伤己的伤感情怀。诗人由秋及人,有感而发,写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致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二、如何赏析杜甫的《春望》这首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长安。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听到消息后去投奔肃宗。

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气氛。同时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诗意跌宕。“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诗人妻子儿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禁于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而他苍老得这么快,又因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深沉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三、周瑜这首诗的赏析?

东风刮起,赤壁大决战开始了。周瑜指挥吴军全线出击,江上“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张开”;岸上曹营被火烧着,于是“满天火起”,“满江火滚”,顿时,曹军陷入一片“火林”火海之中……这首诗便是火烧赤壁的写照。

这首诗是从李白《赤壁歌送别》一诗上节取的。李白此诗前四句写赤壁怀古,后四句写送别之情。并以送别地曾发生过的赤壁英雄事迹,去鼓励友人建功立业,希望他的朋友“——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其诗感情脉络很清晰,赤壁怀古不过是个触景生情的引子而已。小说家把它引入小说情节之中,用诗的意象更凝炼地去涵盖火烧赤壁的壮观景象。

小说家铺叙了赤壁鏖兵,周瑜先斩诈降的蔡和,“用血祭旗”;接着黄盖“乘一天顺风,望赤壁进发”,一接近曹营,便“一齐发火”,随后“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而诗歌只用了十四个字便鲜明地突现了火烧赤壁的壮观,想当年曹操号称百万雄师,战舰千列,旗帜林立,气势凌厉! 周瑜只一把火,便将“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抓住了最典型的意象——楼船、烈火,渲染了浩大壮阔的战争场面。这谋略,这气势,何等的豪迈啊! 精辟优美的诗句强化了小说情节氛围和历史的情绪。

四、破镜重圆这首诗赏析?

陈朝太子舍人徐德言的妻子是陈后主的妹妹,她被封为乐昌公主。她长得异常美丽,可说是绝代佳人。但是陈朝后期的政治已十分混乱,徐德言知道陈朝恐怕是保不住了,有一天他对妻子说:“以你的才貌,一旦国家灭亡,你必然会落入豪门贵族的手中,我们的关系从那时起就会断绝了。如果我们的感情和缘分还未断,希望能够有机会再见到你。”他们将一个镜子分成两半,每人各拿一半保存,作为他们再相见的凭据。并约好以后的某一个正月十五日,将镜子拿到市场上去卖。徐德言说:“那时我会来,就在那一天,希望能见到你。”

果然没过多久,陈朝就灭亡了。徐德言的妻子果然落到隋朝大臣杨素家中,并得到了杨素的宠爱。徐德言则过着流亡的生活。好不容易到了京城,就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他到了闹市寻访。这时有一位仆人拿着半面镜子,在市场上叫卖而且要价很高,徐德言就将这个仆人带到他的住所,请他吃饭,并说明请他来的原因。徐德言拿出自己手中的半面镜子正好对上。徐德言于是就题诗一首:“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她的妻子见到这首诗后,痛哭不已,吃不下饭。杨素了解到其中的故事,就将徐德言找来,告诉他决定将妻子还给他,并送给他们一份厚厚的礼物。那时,听到这件事的,人人都异常感叹。

杨素设宴款待徐德言夫妇,席间,杨素请徐德言的妻子作诗,他妻子的诗是这样的: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才验作人难。”诗的大意是,今天我又要走了,面对新郎官和旧郎官我既不敢笑,也不敢哭,我这才知道做人难啊!

以后徐德言夫妇就回江南去了,再也没有分离,终老一生。

五、对波德莱尔《恶之花》中《敌人》这首诗的赏析?

被邪恶压制,被邪恶伤害,被邪恶利用,被邪恶压榨自己的生命和价值,使得邪恶越来越嚣张和猖狂,非常痛苦。

六、能解释赏析一下苏轼这首诗嘛?

湖面初惊片片飞,樽前吹折最繁枝。何人会得春风意,怕见梅黄雨细时。

先看最后一句。梅黄细雨。

梅子黄时日日晴黄梅时节家家雨梅子金黄杏子肥

所以完全可以推断这首诗写于的季节,在梅子黄时前。即暮春之后。

再看怕,或者怕见。看你怎么理解这个怕字。

1,恐怕到了~2,不忍看到

我个人取1。

再来看第一句。因时间在暮春之后,自然片片飞是花瓣。

惊:突然。忽然~出乎意料~

湖面初惊片片飞,

湖面突然飞起片片花瓣。(嗯,作者当时在湖中。若在湖边。那片片飞花也不会初惊湖面。)

樽前吹折最繁枝。

最繁枝~花没错了。

(游船饮酒,文人嘛。)有花瓣飘到我的酒杯前(酒桌上),这瓣花应该是花瓣最多最盛的那一株吧?(诗人脑补+自恋。)

何人会得春风意,

有谁能领会春风的心意呢。

怕见梅黄雨细时

恐怕要到了梅子黄时。(春风把花送过来给我。)

所以,我(苏轼)最深得春风心意。

七、铃兰这首诗

铃兰这首诗

铃兰这首诗是由日本著名诗人与作曲家所创作的一首经典诗歌。铃兰,即百合花,被誉为百花之王,代表着纯洁和高贵。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远的情感打动着无数人的心弦。

铃兰这首诗的创作灵感源自自然之美和人生的哲理。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考引人深思,让我们反思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它向我们传递了希望、爱和美好。

铃兰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动人的旋律著称于世。它通过一系列典雅的词语和句子描绘了大自然中铃兰花的美丽和神秘。诗中描述了铃兰花开放的过程,展现了生命的循环和不断变化的美。

诗人通过铃兰花的形象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他将铃兰比喻为人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美好的一面。铃兰在困境中仍能坚强地生长,为我们传递着力量和希望。

这首诗也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铃兰花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相对比,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感恩生活。它教会我们向内心的善良和纯洁追求,让世界充满爱和温暖。

这首诗的歌曲版本更是感人至深。优美动人的旋律伴随着歌词中的深意,以其独特的魅力打动人心。每一个音符都仿佛诉说着情感和思考,让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铃兰这首诗在日本乃至全世界都广为传唱,成为了一首代表和象征。不仅是因为其美妙的旋律,更因为其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它是人们共同追求的一种美好和信仰。

铃兰这首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让我们明白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繁忙的都市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和真正重要的事物。这首诗提醒我们回归自然、回归内心,感受生活的美好。

每当我们疲惫不堪、失去信心时,铃兰这首诗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它鼓励我们坚持、勇敢、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挑战。铃兰花的纯洁和力量成为了我们追求幸福和成功的动力。

总之,铃兰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远的情感感动了世人的心灵。它是一首诗,也是一种信仰和追求。让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倾听铃兰花的声音,感受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八、上元节诗词赏析?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词的上半阕主要写上元节的夜晚,满城灯火,众人狂欢的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这是化用唐朝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写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雕”、“凤”、“玉”,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这也是对词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赞美 。

下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未曾离去!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到末幅煞拍,才显出词人构思之巧妙: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就没有任何意义与趣味。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九、急求这首诗的赏析?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

全诗苍茫劲健,雄浑阔远,感慨深沉,感情浓烈,抒发了诗人政治上生活上郁郁不得志的悲愤之情。

诗的一、三、四联着重表现的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一联开篇点题,点明别离,描叙兄弟惜别之情。“越江”,即粤江,这里是指柳江。两句意思是说:自己的心灵因长期贬谪生活的折磨,已经成了“零落残魂”;而这残魂又遭逢离别,更是加倍黯然神伤。

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

第三联是景语,也是情语,是用比兴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桂岭”,在今广西贺县东北,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岭。“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

“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山川阻隔,相见很难了。

诗的最后一联,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一带的烟树。“烟”字颇能传出梦境之神。

诗人说此后的“相思梦”在“郢树烟”,情谊深切,意境迷离,具有浓郁的诗味。宋代周紫芝曾在《竹坡诗话》中提出非议说:“梦中安能见郢树烟?‘烟’字只当用‘边’字。”清代马位则认为:“既云梦中,则梦境迷离,何所不可到?甚言相思之情耳。一改‘边’字,肤浅无味。

”(《秋窗随笔》)近人高步瀛也说:“‘郢树边’太平凡,即不与上复,恐非子厚所用,转不如‘烟’字神远。”(《唐宋诗举要》)后二说有理。“烟”字确实状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惝惚之态,显得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

这首诗所抒发的并不单纯是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

诗的第二联,正是集中地表现他长期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愁苦。从字面上看,“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报荒十二年”,似乎只是对他的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因为他被贬谪的地区离京城确有五、六千里,时间确有十二年之久。实际上,在“万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这些词语里,就已经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只不过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迹,让人“思而得之”罢了。

我们知道,柳宗元被贬的十二年,死的机会确实不少,在永州就曾四次遭火灾,差一点被烧死。诗人用“万死”这样的夸张词语,无非是要渲染自己的处境,表明他一心为国,却被长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蛮荒”之地,这该是多么不公平、多么令人愤慨呵!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戌、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柳宗元的这首诗既叙“别离”之意,又抒“迁谪”之情。两种情意上下贯通,和谐自然地熔于一炉,确是一首难得的抒情佳作。

十、如何赏析《雨过山村》这首诗?

这首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颇值得称道。

“雨里鸡鸣一两家”。诗的开头就大有山村风味。这首先与“鸡鸣”有关,“鸡鸣桑树颠”乃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替似的天色,会诱得“鸡鸣不已”。但倘若是平原大坝,村落一般不会很小,一鸡打鸣会引来群鸡合唱。山村就不同了,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使成村,人户也不会多。“鸡鸣一两家”,恰好写出山村的特殊风味。

“竹溪村路板桥斜”。如果说首句已显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就由曲径通幽的过程描写,显出山居的“深”来,并让读者随诗句的向导,体验了山行的趣味。在霏霏小雨中沿着斗折蛇行的小路一边走,一边听那萧萧竹韵,潺潺溪声,该有多称心。不觉来到一座小桥跟前。这是木板搭成的“板桥”。山民尚简,溪沟不大,原不必张扬,而从美的角度看,这一座板桥设在竹溪村路间,这竹溪村路配上一座板桥,却是天然和谐的景致。

“雨过山村”四字,至此全都有了。诗人转而写到农事:“妇姑相唤浴蚕去”。“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据《周礼》“禁原蚕”注引《蚕书》:“蚕为龙精,月值大火(二月)则浴其种。”于此可见这是在仲春时分。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妇姑相唤而行,显得多么亲切,作为同一家庭的成员,关系多么和睦,她们彼此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相唤浴蚕”的时节,也必有“相唤牛耕”之事,只举一端,不难概见其余。那优美的雨景中添一对“妇姑”,似比着一双兄弟更有诗意。

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就把倍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得更加够味。但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最后一句:“闲着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用“闲”衬忙,兴味尤饶。一位西方诗评家说,徒手从金字塔上挖下一块石头,并不比从杰作中抽换某个单词更困难。这里的“闲”,正是这样的字,它不仅是全句也是全篇之“眼”,一经安放就断不可移易。同时诗人做入“栀子花”,又丰富了诗意。雨浥栀子冉冉香,意象够美的。此外,须知此花一名“同心花”,诗中向来用作爱之象征,故少女少妇很喜采撷这种素色的花朵。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春深农忙,似无关“同心”之意。但这恰从另一面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闲”功夫,所以那花的这层意义便给忘记了。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

全诗处处扣住山村特色,融入劳动生活情事,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运用新鲜活泼的语言,新鲜生动的意象,传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可谓“心思之巧,辞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唐诗别裁》卷八评张王乐府语)了。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