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上元节 > 正文

武则天在位时期?

2024-07-09 14:40:17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武则天在位时期?

683年底高宗驾崩。她以太后身份执政,发号施令,史曰“临朝称制”,至690年,凡6年。

690年农历九月九日改唐为周,她成为大周皇帝,至神龙元年(705)正月二十,被“五王政变”赶下台。做皇帝15年。

她独立执掌国家21年。

高宗649年登基称帝,至683年,执政34年。他与武则天共同执政55年,我们统称为“高武时期”。

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顺应历史潮流,促进丝路中外文明交流,推动世界进步。

二、武则天时期都城?

武则天的发迹肯定是在长安,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但是,武则天真正掌权之后,她更多的时间还是在洛阳。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根据传说,武则天在长安时候曾经以非常残忍的手段杀害了唐高宗原来的王皇后和萧淑妃,以至于武则天在长安的时候经常做噩梦。后来,武则天来到东都洛阳以后就能够安寝了。于是,武则天干脆就在洛阳不走了。

事实上武则天之所以长期生活在洛阳,并非是传说中的那么荒诞不经。首先,中国经济重心不断向东、向南移动,长安周围经济不断衰落,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朝廷也不得不向东方迁移。早在隋炀帝的时代已经是如此了。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城之后,又修建了大运河,大运河的中心枢纽就是洛阳。之后隋炀帝长期在洛阳而不是在长安。同样,唐朝建立后,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于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时期,他们经常住在洛阳,就是看中了洛阳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

其次,武则天迁都洛阳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李唐皇室出身于关陇贵族,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就是李唐皇室的根据地。武则天更多地依靠的是庶族地主的力量来夺取政权。为此,武则天也想尽可能远离长安。武则天登基就在洛阳,改洛阳为神都。武则天的发迹肯定是在长安,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但是,武则天真正掌权之后,她更多的时间还是在洛阳。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根据传说,武则天在长安时候曾经以非常残忍的手段杀害了唐高宗原来的王皇后和萧淑妃,以至于武则天在长安的时候经常做噩梦。后来,武则天来到东都洛阳以后就能够安寝了。于是,武则天干脆就在洛阳不走了。

事实上武则天之所以长期生活在洛阳,并非是传说中的那么荒诞不经。首先,中国经济重心不断向东、向南移动,长安周围经济不断衰落,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朝廷也不得不向东方迁移。早在隋炀帝的时代已经是如此了。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城之后,又修建了大运河,大运河的中心枢纽就是洛阳。之后隋炀帝长期在洛阳而不是在长安。同样,唐朝建立后,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于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时期,他们经常住在洛阳,就是看中了洛阳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

其次,武则天迁都洛阳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李唐皇室出身于关陇贵族,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就是李唐皇室的根据地。武则天更多地依靠的是庶族地主的力量来夺取政权。为此,武则天也想尽可能远离长安。武则天登基就在洛阳,改洛阳为神都。

三、武则天时期大臣?

狄仁杰、张柬之、宋璟、郭正一、武三思等。

1、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唐朝武周时期政治家。

出身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抚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四个月后,为酷吏来俊臣诬以谋反,夺职下狱,贬为彭泽县令。营州之乱时,得到起复。

神功元年(697年),再度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迁纳言。用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培植举荐忠于唐朝的势力,成为大唐社稷得以延续的重要支柱。

2、张柬之

张柬之(625~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人。唐朝名相、诗人。

涉猎经史,进士出身,授清源县丞。以贤良方正科入试,擢监察御史、中书舍人。论事得罪武则天,出任合州刺史、蜀州刺史、荆州长史。得到宰相狄仁杰举荐,迁洛州司马。狄仁杰再荐之,拜刑部侍郎。再得姚崇推荐,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联合桓彦范、敬晖等人,乘着武则天生病,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复辟唐朝。拜吏部尚书,封汉阳郡公,累封汉阳王。除恶不尽,遭韦后和武三思排挤,再贬流放泷州,气愤致死,时年八十二。追赠司徒、中书令,谥号文贞,配享唐中宗庙庭。

3、宋璟

宋璟(663年—737年),字广平,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 。唐朝名相,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

博学多才,擅长文学。考中进士,授上党县尉,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官至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开元十七年(729年),拜尚书右丞相、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公。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五,追赠太尉,谥号文贞。

先后历仕武后、唐中宗、唐睿宗、唐殇帝、唐玄宗五朝,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与姚崇同心协力,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4、娄师德

娄师德(630年-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唐朝宰相、名将。

娄师德进士出身,由江都县尉累迁至监察御史。后以文官应募从军,西征吐蕃,立有战功,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主持屯田。又升任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

长寿元年(692年),娄师德回朝,任夏官侍郎,次年拜相,不久又任河源等军检校营田大使,内迁秋官尚书。后因征讨吐蕃兵败,被贬为原州员外司马。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娄师德再次拜相,改任纳言,次年出任陇右诸军大使。699年(圣历二年),娄师德病逝,追赠凉州都督,谥号贞。

5、武三思

武三思因为是武则天的侄子而获武则天起用,由右卫将军累进至兵部、礼部尚书,并监修国史。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大封武姓宗族为王。武三思被封为梁王,赐实封一千户。

武三思性格跋扈,又善于阿谀奉承。早在光宅元年(684年),武三思就屡劝武则天先杀掉韩王李元嘉和鲁王李灵夔等。

垂拱四年(688年),武三思以韩王、鲁王等和起兵反武的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等通谋,均赐死,并尽杀其党羽,为武则天称帝扫清道路。

四、武则天时期各个省份?

武则天

时中原,指包括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及山东省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

华夏民族的摇篮。

唐朝有10道统领府、358个州,具体如下:

关内:大致相当于今陕西中、北部,甘肃陇东以及内蒙古河套等地。

河南:大致相当于今河南、山东二省黄河以南与河南、江苏、安徽三省淮河以北的地区。

河东:大致相当于今山西全省与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的地区。

河北:大致相当于今河北长城以南.河南及山东二省的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山南:大致相当于今四川东部,陕西、甘肃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西部的地区。

陇右:大致相当于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及新疆东部的地区。

淮南:大致相当于今安徽、江苏、河南三省淮水以南、以及湖北东部长江以北的地区。

江南:大致相当于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省,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南、湖北、四川江南的一部分及贵州东北部的地区。

剑南:大致相当于今四川中部和云南北端。

岭南:大致相当于今广东、广西二省和越南东北部的地区。

五、武则天时期女子地位?

影视剧《风起洛阳》中,有一场武则天时代婚礼的戏,在结婚仪式上,男方的百里弘毅行跪拜肃礼,而女方的柳然则是站立状态,形成“男跪女拜”的场景,在古代男尊女卑的传统秩序下,这一画面显得尤为特殊。历史上在武则天登基前后,为了提高女子地位,巩固统治需要,颁布了很多规定和律例,婚嫁习俗只是一方面。

设立新婚俗男拜女不拜

北宋僧人文莹在《玉壶清话》中说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问宰相赵普:“明明是男尊女卑,为什么男跪女不跪?”赵普回答不出来,旁边的其他人也回答不出来,只有王溥的儿子王贻孙回答:“武后欲尊妇人,始易今拜。”元代脱脱编撰《宋史》中的《王溥传》也有此次对话记录。

这个故事说明宋初时仍存在婚礼上女性肃拜不跪的习俗,而这项习俗起源于武则天时代。

根据敦煌壁画所描绘的场景,唐五代时期结婚拜堂的行礼方式中有男跪女揖礼的形式,第十二窟晚唐的《婚礼图》中,结婚时的礼堂用步幛遮之,新娘立右,新郎跪左,新郎旁一人司仪。

这种仪式多出现于入夫婚中,男方于女家中拜堂成礼,行礼方式为新郎跪在地上进行叩拜、新娘双手敛于胸前,即“男拜女不拜”。

从古至今婚姻都是大事,男女双方的结合对于个人、家族乃至国家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关乎到国家礼制、道德风俗、人口繁衍等诸多问题。武则天借改革婚礼仪式,借此提高女性地位,强化了自己的统治合法性。

为母守孝同样需要三年

古代就是一个礼法时代,在古代中国的礼制中,丧服制与婚姻制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时唐朝遵行的是周礼,其中一条就是:父亲活着而母亲病故,只能为母亲服孝一年,而母亲活着而父亲病故,就要为父亲服孝三年。这种对于母亲之恩的忽略,代表着传统宗法社会中对女性地位的长期忽略。

在唐高宗上元元年(674),武则天上表《建言十二事》后,这种服丧制度发生了变化。武则天主张,为了报答母亲生养劳瘁之恩,将父在孝子为母服的期限从一年延长至三年。

武则天的这种措施,无疑是在改革礼法制度,在既定父系权威框架下,重新单独强调母亲,实际作用上有助于提高封建时代家庭关系中男性家长和女性家长的平等地位,也会影响那个时代的子女对活着女性家长的重视和孝顺,若能长期施行下去,对于提高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选拔女性为官参与朝政

我们知道隋唐开始了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在小说《镜花缘》中,有一则虚构的故事是武则天开办了女人参加的科举考试,并录取了百花仙子唐闺臣等天仙投胎到人间的姑娘。

历史上,武则天未曾开办过女子科举,但皇权的性别转换使得一众有才的女性得以展示才华,武则天为她们提供了一定的“制度通道”。正是这样一群文才能力出众的女官,为武则天执政提供了必要的参谋和帮助。最有名的当属“明习吏事、善属文”的上官婉儿。

令人遗憾的是,这段历史在正史上完全不提,史官们对她做的一些事不愿记载或者觉得不应该记载,除了上官婉儿外,我们只能在历史的碎片中找到一些佐证。

在唐高宗时期的状元司马慎微的墓志上记载,他的妻子李氏作为享誉地方的才妇,被武则天征招所用,被委以草诏制敕的职务。武则天执政以前,此项工作均由皇帝信任的男性官员承担,从未有过女性执掌草诏的先例。

《司马慎微墓志》:“载初年,皇太后临朝求诸女史,敕颍川郡王载德诣门辟召侍奉。宸极一十五年,墨敕制词,多夫人(李氏)所作。”

“载初”是武则天的儿子唐睿宗李旦的年号,使用时间为公元689年11月至690年8月,此时正是武则天称帝的之前半年,唐睿宗只是武则天手中的傀儡,此时武则天为称帝做准备,公开征召和选拔“女史”,将其纳入宫廷行政队伍当中。

武则天的“女官”群体中能查到的还有,唐初名将裴行俭之妻库狄氏,被武则天“召入宫阙,拜为御正。”此处出自于《赠太尉裴公神道碑》上的记载;还有大书法家颜真卿祖母殷氏,同样被武则天“召置左右”,出自《全唐文》记载。

武周朝的女官群体虽然并不是在制度之外形成的独立系统,还相当不完善,规模可能也不大,不可能做到与男性平等参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就算现在人类社会也没有完全做到,但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做法,为我们证明了女性的最大的弱势不在于能力,而在于话语权。

武则天称帝本身就是一种证明

史官们可以抹去女官群体的历史记载,但却抹不去武则天称帝,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奇迹,这个行为本身就挑战了男尊女卑的传统秩序。

武则天称帝之前,女性临朝称制在古代并非罕事,尽管大权在握,但她们却都不曾改变从属于皇帝的后妃身份。武则天一改往昔惯例,公然走出那张帘子,废掉皇帝,改变国号,自己开创了武周朝。

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武则天恰好赶上了古代女性地位相对较高的时代,减弱了她称帝的阻力。

唐朝女性有了一定的经济地位,有财产的继承权,女性没有受到那么多的礼教束缚,还没有后来那种“无才便是物”的价值观念,贵妇、闺秀以读书为乐并以之相尚。而广大百姓中的女子,在唐代她们可独自外出谋生营事,或出头争讼交际一类事甚多,不必赘述,所以唐代的女性还没有完全沦为男子的足不出户的附属品。

在这种对女性相对宽松的社会风气下,对武则天称帝直接、间接地起着作用。武则天以女人身份开创武周朝后,又反过来助推这种社会风气,使女性地位进一步提高。概而言之,唐代的社会风气创造了女皇,女皇又开创了一代社会风气。

客观上,武则天未能改变男尊女卑的大环境;主观上,武则天是出于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使得当时社会女性的地位有所上升,开创了盛唐时进一步开放的风气之先。有着历史的局限性,对此我们并不能苛责古人。

历史证明了一个事情,光靠一个人的主观意愿,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女性地位。女性地位显著提高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一方面由于生产力发展,女性和男性的生产力差距缩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是同一地区,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和制度保障。

六、武则天统治时期称什么?

武则天于天授元年即公元690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为武周。

武则天在位一共15年,武周王朝建立于公元690年,神龙元年,即公元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拥立李显为帝 ,史称唐中宗。武则天被迫退位。

七、武则天时期的诗人?

骆宾王,沈铨期,宋之问,杜审言,陈子昂。

八、武则天盛世时期叫什么?

武则天统治下的盛世是贞观遗风。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执政期间,国家较贞观时期有更大的发展,史称贞观遗风。武则天的政绩有哪些

1、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

2、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由于武则天能够注意整顿吏治,赏罚严明,赏其当赏,罚所当罚,明察善断,有知人之明,因而能从广泛搜罗人才中拔擢贤才以为己用。

正如《资治通鉴》所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3、广开言路,注意纳谏。

4、经济上,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武则天称“天后”时,就在建言十二事中建议“劝农桑,薄赋役”。为贯彻诏命,朝廷规定对地方官吏的考核,以农业生产是否发展作为重要标准。

九、武则天时期官服分类?

饰以禽兽纹样来区分官员等级的方法最早源于唐代女皇武则天时期。在此之前的官服多采用佩印绶制和色制,是以佩饰的数量和服装的颜色等来区分等级。

武则天把饰有动物纹样的绣袍赐给文武官员,以此来作为品级官位的区别。这种创意一改朝服等级的形象,使人一看便知。

十、武则天统治时期的介绍?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为区别于历史上先秦的周朝而称之为武周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