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上元节 > 正文

登楼 景物

2024-06-30 02:18:18  来源:网络   热度:

一、登楼 景物

登楼与欣赏美景

登高望远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种追求,无论是为了探索未知还是欣赏美景。登楼观光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受欢迎的活动。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我们都可以找到各种登楼观光的机会。

登楼观光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体验。这种活动可以带给我们身心放松以及对美景的欣赏。在登楼观光过程中,我们可以慢慢地了解周围的景物,感受身心的平静。

远离尘嚣,登上高楼

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登上这些高楼,我们可以抛开尘嚣喧嚣,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高楼之巅,一片繁华都市的繁忙与静谧并存。

站在高楼上,我们可以鸟瞰远处的山脉、河流或者海洋,感受大自然之美。同时,也能够欣赏到城市的繁荣和发展。身临其境,我们会被城市的灯火和繁忙的街道所吸引,仿佛沉浸在别样的氛围之中。

欣赏自然之美

除了城市的美景,乡村和自然景观也给人们提供了登楼观光的机会。登上山顶或高地,我们可以俯瞰绵延起伏的山脉,望见层峦叠嶂的景色。或者站在海边,远眺无垠的海洋,感受浩渺壮阔的气势。

与自然亲近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欣赏到大自然带来的宁静和祥和。置身于大自然中,我们的心灵会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满足感。登楼观光不仅仅是为了欣赏美景,更是为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登楼带来的思考

登楼观光不仅仅是一种身体活动,更是一种心灵的放松。当我们登上高楼,欣赏景物的同时,也可以让思绪飞扬。

站在高处,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思考生活的意义、人生的目标。在喧嚣的城市中,登楼观光成为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机会。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未来的方向。

登楼观光带来的是一种内省与反思的机会,让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与此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对周围环境的更深层次的认识。这种体验让我们能够更加珍惜眼前的美景,以及由此启发的人生。

结语

登楼观光是一种独特而受欢迎的活动,它不仅可以带给我们欣赏美景的机会,更能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思考。在疲惫和忙碌的生活中,找到时间登楼观光,会让我们放松身心,重拾对生活的热爱。

无论是城市中的高楼大厦,还是乡村的山峦海洋,都可以成为我们登楼观光的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被美景所吸引,思考所触发。登楼观光是一种身与心的双重体验,给我们带来的是身心的愉悦和内心的满足。

二、登楼 杜甫 情感

登楼是中国文化中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诗歌、音乐和建筑等元素,展现了登高远眺所带来的情感和美感。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以登楼为题材创作了多首名篇,通过他的笔触,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感悟。

杜甫与登楼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深受后世诗人的赞誉和追捧。杜甫的诗歌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关怀社会弱势群体为主题,他的诗才被誉为“诗史的一片明星,世界文化的伟大奇迹”。而在杜甫的众多作品中,登楼题材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杜甫的登楼诗多以观望自然风光或寄托情感为主题,他通过登上高楼来实现心灵的升华和情感的宣泄。在他的诗中,登楼往往象征了他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经历的审视与思考。

登高望远

杜甫的《绝句·登高》一诗是他较为著名的登楼作品之一: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登楼时所见到的自然景色,以及他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情感。在诗中,风急天高与猿啸哀相互映衬,衬托出杜甫此刻的孤寂与忧虑。渚清沙白、鸟飞回的描绘则展现了他眼前的美丽景色,但其中却蕴含着无常和苦痛。

寄托情感

登楼对杜甫来说并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观赏,更是一种寄托情感的方式。在他的作品中,登楼常常用来表达他对时事和社会的忧虑与关切。

杜甫的《登高》一诗写道: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中,杜甫表达了对国家政治动荡的担忧。风急天高一词象征着时局的紧张和动荡,而猿啸哀则象征着人民的悲愤和呐喊。渚清沙白和鸟飞回的描绘虽然美丽,但却在无边落木和长江滚滚来中透露出无尽的悲痛和不安。

登楼的情感表达

登楼不仅仅是一种观赏自然美景的方式,更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在登楼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将情感与景色融为一体。

登楼可以帮助人们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让内心得到宣泄和放松。当我们登上高楼,俯瞰着城市的繁华或大自然的壮丽时,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情感的抒发

登楼还可以成为表达情感的方式。当我们登上高楼,望着远方,可以让内心中的情感得到宣泄和抒发。无论是喜悦、悲伤还是愤怒,登楼都可以成为我们情感的出口。

登楼有一种独特的感觉,它仿佛可以将我们与外界隔绝开来,让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可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与杜甫共鸣

杜甫的登楼作品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共鸣。他通过登楼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安宁。

杜甫的作品中充满了独特的情感和人文关怀,他通过登楼的方式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在登楼的高度上,他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和社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问题。

因此,登楼不仅是一种观赏的方式,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思考的方式。当我们登上高楼,展望着远方,我们可以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寻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三、登楼 表达情感

登楼:表达情感的古老艺术

登楼,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不仅是一种技艺的展示,更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通过登高远眺的行为,人们可沉浸于自然之中,领略大自然的壮丽和广阔,同时也能表达内心情感,抒发心境。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登楼成为一种抽离喧嚣、放松身心的方式,更成为一种向往自由与激情的象征。

无论是追溯到古代文人墨客,还是现代人们的闲暇时刻,登楼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雅趣,更是一个思考与反思的空间。在登楼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能够欣赏美景,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更能够和内心展开对话,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登楼不仅仅是一个身体的行动,更是一种心灵的修行。

登楼的意义与价值

登楼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蕴含着深刻的意义与价值。首先,登楼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能帮助人们将烦恼和压力抛诸脑后,放松身心,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宁静。登上高楼,俯瞰大地,眺望远方,能让人们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从而懂得珍惜眼前的美好与幸福。

其次,登楼能够启发人们的思维,开阔眼界。站在高处,人们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更开阔的视野。这种视角的改变能够让人们放下过去的成见与偏见,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登楼因而被认为是一种增长智慧、提升人生层次的精神修炼。

此外,登楼也是一种向往自由与激情的象征。站在高处,感受风的拂面,体验自由的感觉,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与激情。登楼的过程就像是一次翱翔于蓝天的旅行,让人们远离尘嚣,感受自然之美,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表达情感的登楼艺术

登楼的过程是一次与自我的对话,也是对外界表达情感的方式。登楼并非简单地登高远望,更是一种在大自然中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形式。

登楼能够通过视觉上的张力传递出人们内心的情感与感悟。站在高处,俯瞰大地,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绚丽多彩、壮美无比,从而激发起内心对美好的向往与渴望。这种向往与渴望可以通过摄影、绘画等形式被传递出来,成为一种具体而又生动的情感表达。

登楼还能够通过文字上的表达来传递人们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在登楼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产生许多感悟和思考。这些感悟和思考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被记录下来,成为一种文字化的情感表达。登楼的文字记录既能够帮助人们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整理出来,更能够通过分享与他人交流,传递给他人自己的情感与思考,产生共鸣与联结。

登楼的文化价值与传承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登楼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传承意义。登楼不仅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更是中国文化中独特的一部分。以登楼为题材的诗词、绘画等艺术作品,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艺术作品通常不仅仅是在形式上对登楼的表达,更是寄托了文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思考与感悟。

因此,传承登楼艺术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更是对人类情感表达方式的探索与延续。在当代社会中,登楼作为一种精神与文化的遗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将其传承下去。只有通过我们的传承与创新,才能够让登楼艺术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并且继续引领人们寻求内心宁静与情感表达的方式。

总而言之,登楼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古老艺术,不仅具有放松身心、开阔思维、向往自由与激情的意义与价值,更是一种与自己对话、与他人交流的方式。登楼艺术通过不同的表达形式,包括视觉、文字等,将人们的情感与思考传递给外界,产生共鸣与联结。传承登楼艺术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人类情感表达方式的延续。让我们共同努力,将登楼艺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到其中的魅力与情感交流。

四、《登楼》杜甫?

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

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

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

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日暮时分我要学孔明聊作《梁甫吟》。 原文: 《登楼》

【作者】杜甫 【朝代】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五、杜甫《登楼》?

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

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

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

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日暮时分我要学孔明聊作《梁甫吟》。

原文:

《登楼》

【作者】杜甫 【朝代】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扩展资料

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反衬手法。

在行文上,先写诗人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锦江”、“玉垒”是登楼所见。诗人凭楼远望,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像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诗人联想到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

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形成一个阔大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而且,登高临远,视通八方,独向西北前线游目骋怀,也透露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

六、登楼杂感古诗?

登楼杂感筑声剑影楼剩稿一 荆天棘地寄蜉蝣, 青鬓无端欲白头。 拊髀未提三尺剑, 逃形思放五湖舟。 久居燕市伤屠狗, 数觅郑商学贩牛。 一事无成嗟半老, 沈沈梦里度春秋。

七、杜甫登楼典故?

《登楼》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寄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融山川古迹、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都从空间着眼,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八、费力登楼古诗?

关于费力登楼字的古诗有:

1.无暑无寒无昼夜,费钱费力费工夫。

出自清代徐搢珊《戒烟》

2.慷慨十年长剑在,登楼一笑暮山横。

出自明代崔允的《花马池咏》

3.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出自宋代吴文英的《唐多令·惜别》

4.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出自明代王世贞的《登太白楼》

九、登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十、登楼歌李白?

李白·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首诗的题目,通行本多作“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但全诗没有任何地方讲到或暗示饯别,只是登楼酣饮,淋漓抒感,因此应从《文苑英华》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侍御叔华”,指著名古文家李华,天宝末曾任侍御史。诗约作于天宝十二载或十三载秋李白在宣城时。所登的楼,就是有名的谢朓楼,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始建。

发端既不写楼,更不提及对方,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指许许多多个抛人而去的“昨日”和持续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时每日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抑。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更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强烈感受。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所烦忧者也不止一端。不妨说,这正是对他长期以来人生遭遇与感受的一种概括。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对句,都充分显示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喷涌而出的感情状态。

三四句方落到“登楼”上来。在展现出寥廓秋空,长风万里吹送秋雁的阔远境界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把酒临风、目送飞鸿的豪情逸兴。从极端烦忧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之境,仿佛变化无端,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由于他素怀雄阔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因此时刻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飞翔的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酣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回过头去看起手两句,就会明白那正是“登楼”的背景和缘由。

下两句承“酣高楼”分写双方。李华是著名古文家,所以用“蓬莱(借指汉代)文章建安骨”来称许;小谢指谢朓,借以自许。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以小谢清新秀发的诗风自比,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同时也暗暗关合所登的楼。这两句借把酒论文评诗高自称许,兼绾双方。七八句于是用“俱怀”总领,进一步渲染双方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未必是实景,“欲上”云云,也正是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和谐的统一。由目送飞鸿、神驰秋空到欲上青天揽取明月,正透露出“酣”情之畅。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表现出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将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逸兴壮思推向最高潮,而这种想落天外、神驰寥廓的豪情又与“登楼”的特定情景相合。

然而诗人的精神尽管可以在幻想中遨游飞翔,他的身体却始终被羁束于污浊现实之中;尽管酒酣耳热之际,可以评文品诗,高自称许,但他面对的却是“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的可憎现实。因此当支持幻想的酒力消退之后,就不能不更清醒地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从而更增添了内心的烦忧苦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一落千丈的又一大转折,正是势所必然。“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新颖奇特富于独创性的,又是自然贴切富于生活实感的。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由不尽的流水联想到无穷的烦愁,又由此生出排遣烦愁的强烈愿望,因此“抽刀断水”的意念便自然引发。由于喻体与眼前景联系密切,使它多少带有“兴”的意味,读来便觉自然天成,毫无刻意设喻之迹。两句一气直下,连用两“水”字,两“更”字,三“愁”字,与开头的两个对句前后映带,显示出“烦忧”在排遣中愈演愈烈的过程。

烦忧既无法排遣,酣饮亦只能畅快一时,于是只能慨叹“人生在世不称意”,而企图以“散发弄扁舟”作为解脱的途径。“明朝”回应“昨日”“今日”。前贤范蠡是在功成以后乘扁舟泛五湖,而诗人却是带着功业不成的遗憾“弄扁舟”,可见烦忧并不能真正解脱。

诗从“多烦忧”始,以“不称意”结,感情几经转折,最后仍然陷于苦闷的深渊。这种喷涌而来、排遣不去的烦忧,不仅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且形象地显示了安史之乱前夕政治现实的低气压。但诗人并没有放弃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也没有屈服于环境和内心的重压。“长风”以下六句,正象悲怆乐章中奏出的高昂音调,黑暗云层中透出的明亮霞光;“抽刀”二句在极端苦闷中也仍然表现出挥斥幽愤的强力。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受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在烦忧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魄。即使是无可奈何的解脱,也带着盛唐人特有的潇洒。

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起伏,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诗中完美地统一起来了。开端平地突起波澜,“烦忧”倏然而至;紧接着却忽然云开日出,秋空万里,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思,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又迅疾跌落更加苦闷的深渊。直起直落,大开大合。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引发的烦乱纷杂、急遽变化的感情。愤郁与豪情的迅速转换,被处理得如此洒脱自如,只有李白才能做到。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