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出去旅游的人多吗?
一、清明节出去旅游的人多吗?
清明节出去旅游的人多。还有个事情我要提醒一下,篁岭外围有两个换乘点:江湾和莲花芯。因为现在自驾游太多,景区不可能建那么大的停车场的,外围换乘就是你的小车停在外面的临时停车场,人坐景区的公交车进入
二、清明节的时候可以出去旅游吗?
当然可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三、为什么清明节很多人选择出去旅游?
清明成为旅行的节日,应该是人们观念变化的结果。
不是说人们漠视清明的传统意义了,而是观念开放了,旅游的兴趣和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譬如很多人选择既祭奠先祖勿忘先人,又去旅游。
而且清明一开始成为法定节假日的时候,人们并不愿意去旅游,即使各地积极推广,都没什么人愿意去。
时间回到2007年12月7日,这天正式宣布,清明节将成为法定假期。
所以翌年,也就是2018年的4月4日-7日,也就成了第一个清明小长假。
而2008年初,先后四轮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席卷了湖南、湖北等19省。
冰灾后的百废待兴,似乎让很多地方对清明小长假旅游寄予厚望。
湖南当地媒体对首个清明小长假有这样的描述:
“尽管我省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冰灾,但目前省内景点皆已恢复游客接待能力。”。
“因灾受损的旅游设施也都修葺一新。”
“面对即将到来的清明假期,省内的各大景点也都精心准备迎接客流的小高峰。”
可以看出,对于彼时首个清明假期,湖南旅游业是抱有期望的。
而同样面对冰灾挑战的湖北,不约而同地也对首个清明小长假的旅游市场寄予厚望,譬如湖北恩施当地媒体,以“如何利用清明节开发旅游产品”为题,首段即发出感叹:“如何做好清明节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确实值得深思和探讨。”
连上海这个一线城市也认为清明假期的旅游业大有可为,积极宣传推广。
在假期前,上海官方发布了《清明假期市民旅游指南》,推荐了一系列上海市郊短途游路线和景点。
然而,多地的热切期许不过是一厢情愿,那时的人们认为,清明不应该去旅游。
根据携程旅游网当年的调查,首个清明假期,27%的受访者表示清明将以和亲人团聚、扫墓为主,而26%的受访者则表示没有出行计划。
在那个互联网影响力还远不如纸媒,没有自媒体,没有互相抄袭标题和选题的年代。多地的本地报纸却异口同声地以“清明小长假旅游有点冷”为题,报道了首个清明小长假旅游业不愠不火的状态。
虽然时至今日,依然会有零星的类似报道,但以下摘录的当时的一些报道,可以看出,无论是旅游观念,还是小长假旅游发展情况均与今时今日大相径庭。
市民周先生表示,因为要去祭祖扫墓会耽搁一两天的时间,所以清明小长假旅游对于他来说意义不大(江苏经济报)。
过清明节不一定非得旅游才有意义,节假日多了总不能老是出游(大众日报)。
清明节“小黄金周”让我市旅游业界首次遭遇尴尬(广东惠州本地媒体)。
多个小黄金周实际“含金量”不足,出游人数将远不及原来的“五一黄金周”(南方都市报)。
其时,各媒体分别采访了多家旅行社负责人,纷纷认为“利用清明节休假促成小旺季眼下还欠火候。理由是本地百姓认为清明节除了祭祀,一般不宜出门。”
当然也有例外
譬如重庆、北京以及山东个别城市当年就有不少清明假期旅游红火的报道。
以烟台为例,2008年清明节假期,烟台共接待游客12.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5.3万,当地媒体用“火爆”来形容。
没想到在2018年,刚好十年后,烟台发布的旅游业数据指出,清明期间烟台共接待游客167.06万人次,实现游客消费18.9亿。
短短十年,从不愠不火,到整个旅游观念、生态实现巨量的转变,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致是2011年和2012年左右——
我用近乎地中海的头脑遍查后,发现两个佐证。
翻查某度,2008-2010年间,主流媒体仍多见“不愠不火”、“平淡”等描述,大约是从2011年各地纸媒开始陆续出现以下这样类似的报道。
“今年是清明节被列为法定假日的第四年,随着人们“清明不出游”观念的逐渐改变,清明小长假旅游市场渐成气候”(今晚报)
“第四个清明小长假,大多数市民逐渐打破了“清明不出游”的惯例,出游热情高。”(温州都市报)
而翻查谷歌趋势指数(Google Trends),自2008年起搜索用户对清明假期的关注度开始上升,到2012年达到顶峰,搜索关注度达到该指数最高值100。与此同时,媒体报道开始出现“清明假期创春季旅游新高峰”(大众日报)、“清明假期开启旅游旺”(大河报)等描述。
这样的大致研究显然不算严谨,但也确实可以看出,旅游观念已经逐渐深入民心,清明节已经逐渐地从一个传统节日,慢慢转变成传统习俗和旅游功能相融的二元角色。
譬如身边很多朋友,都是该祭祖的时候就祭祖,完了后有空的话就去旅行,或拼假出游。
何况随着乡村旅游、全域旅游概念的推广和发展,回乡或祭祖,又何尝不可以是一种旅行呢?
大家都是一样地拍几张风景和自拍,加上定位,然后就发朋友圈了,哈哈。
不过,我也不否定,有些人确实是选择漠视清明传统而旅游逃之夭夭的。
四、清明节能出去旅游吗?俗语说清明不远游,是不能出去旅游吗?
清明节是可以出去旅游的。
其实清明节不仅仅只能去扫墓,还有许多丰富有趣的习俗。
1、踏青。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其乐融融。
2、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
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
3、游乐。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
五、清明节能出去踏青吗?
不建议出去踏青。因为清明节是传统的祭祖节日,许多人会选择前往祖先墓地扫墓祭祖,人群聚集,人员密集,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和人员聚集过多,存在较大的传染风险。在当前疫情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出门踏青容易增加被感染的风险。建议在家进行祭祖和缅怀,同时可以选择线上寻找相关文化活动。
六、清明节能出去玩吗?
能
清明节的习俗之一是踏青,踏青的习俗始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绝句。清明前后,荡秋千、放风筝、驰马、踏球、踏青,凡此种种,都是我国古代民间颇为盛行的体育活动。尤其是踏青,更是男女老幼最为喜爱而又易行的项目。
七、清明节晚上可以出去吗?
不能出去 一般来说,清明节晚上如果没有特殊事件的话,尽量不要出去,因为大家知道,中元节属于鬼节,百鬼夜行,外面会游荡着很多孤魂野鬼,这天晚上是千万不能外出的,否则可能会被不干净的东西缠上。
相对于清明节来说,情况会好一些,不至于那么吓人,但毕竟是鬼节之一,因此晚上如果没有必须要外出的理由,最好待在家里,这样才会更加安全一些,自身的气场和运势才会变得更好一些。
当然如果有某些特殊的原因,比如说需要外出加班,再比如说需要去医院探病等等,这些肯定都是需要出去的,身上最好可以佩戴驱邪化煞的物品,比如说桃木饰品,再比如说平安符、护身福等等,都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
八、清明节出去玩文案?
不建议出去玩。因为清明节是一个扫墓祭祖的传统节日,出游不仅不尊重祖先、亲人,而且可能加重旅游景区的人流压力,导致交通堵塞、旅游体验不好等问题。另外,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地防控措施也在加强,出游安全隐患更大。如果真的需要外出,建议提前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聚集,遵守相关规定,做到安全出行。如果希望休闲放松,可以选择在家和家人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一起烧香祭拜祖先,或者做些小手工,读读书,看看电影等。这样既可以缅怀先人,也能够陪伴亲人共度佳节。
九、清明节能出去吃饭吗?
建议不要出去聚餐,避免疫情传播。清明节是传统的祭祀祖先的节日,人们会前往祖坟扫墓祭拜,也会聚餐纪念逝去的亲人和朋友。但是今年的疫情仍然存在,并且有些地区在清明节期间可能还存在风险,因此建议不要出门聚餐,避免疫情传播。虽然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全国多地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然要保持警觉。我们可以选择通过线上方式祭拜祖先,或者在家中安排简单的纪念活动来表达爱和怀念。做到自我防护,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共同营造良好的防疫环境。
十、苏州清明节旅游?
苏州在清明节期间有很多适合旅游的地方,下面列举几个:
1. 拙政园:是苏州著名的园林之一,景色优美,可以欣赏到苏州的园林特色。
2. 苏州博物馆:可以了解到苏州历史文化的展览,让你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苏州的历史。
3. 苏州千灯湖古镇: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古镇,有许多古建筑和美食。
4. 留园:是苏州最著名的园林之一,与拙政园、虎丘等园林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5. 春晖古街:可以欣赏到苏州的传统建筑和风格,还有许多当地特产可以品尝。
6. 盘门景区:包含了许多苏州的古建筑和文化遗产,还可以在运河上船游览。
总的来说,在苏州清明节可以逛园林、游古镇、品尝美食,感受苏州特有的文化氛围。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人流拥堵,最好提前订票并避开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