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蒸馏的烧酒究竟发明于何时?
有专家列举唐诗数首和李肇《唐国史补》以为证据,认为在 中国经过蒸馏的烧酒是唐宋时期开始出现的。白居易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除闻琥珀香。”雍陶亦云:“自到成都烧酒 熟,不思身更入长安。”李肇《唐国史补》也提到“酒则有剑南之烧春”。但是另有专家认为,这些不足以说明问题,因为从四川烧酒的资料看,当时的烧酒应与吃火锅类似,喝的是一种额外 加热的米酒,而非现代蒸馏的烧酒。
还有人凭借考古中发现的 一套金代的铜制蒸馏器(1975年发现于河北青龙县)来证明 “唐宋”说。但测量后有人认为,这套器孤尽管确属蒸馏器,不 过却无法用于实际的酿酒生产,所以不能认定这时候的酒是蒸饱加工的烧酒。目前学术界认为“蒙元”说比较可信。
李时珍《本草纲目》 云:“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 上,用器承滴露。凡酿坏之酒皆可蒸烧。近时唯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 极來烈。”这些叙述已颇准确可靠。同时考古上有江西李渡烧酒作坊、成都水井街酒坊等元末明初考古遗迹发现,炉灶、晾堂以 及蒸馏设施一应俱全。
可见这一时期有蒸馏烧酒生产确凿无疑。其实,一种东西的传播不见得能够一蹴而就,历史上许许多 多的技术乃至简单的物种、物品传播都有多次传播、多次发展的 过程。我们不能武断否定经过蒸馏的烧酒在唐代就确实没有, 不过李白等大多数人所喝的酒绝非这一类酒,因为很可能这时 候烧酒只是初步传入,还没有获得人们适应和较大规模生产。
即使到了宋、元时期,尽管甚至已可明确有了这种酿酒技术,但 是也还是逐步推广的。因为《水浒传》中描绘武松打虎的情节, 说他喝了 18碗酒,按古代碗具的容量算,起码也有十几斤,此酒 不可能是烧酒。蒸馏烧酒普及中国,恐怕确实要到李时珍时代 甚至更晚,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进步太慢,因为米酒作为不胜酒力 者的饮品比烧酒更是美味,完全可以两种酒类同时发展。
就像 今天,我们既有蒸馏过的白酒,也有啤酒、葡萄酒,其实米酒在陕 西、浙江等许多地方照旧流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