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清明节的来历。关于屈原?

2023-08-03 10:34:50  来源:网络   热度:

清明节的来历。关于屈原?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相传,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故此,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期间,有扫墓、荡秋千、放风筝、蹴鞠、射柳、斗鸡、蚕花会、拔河、踏青等习俗。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今秭归县屈原乡屈原村)人,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公元前278年,自沉于汨罗江。

百家姓有姓杭的吗?

有 杭(Háng)姓源出有二:一是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以国名为氏。相传夏禹治水时来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大会天下诸侯。治水大业完成后,那里留下很多船只,他把这些船只交给他的一个儿子管理,并将他封在全航这个地方,建立了余航国(今浙江余杭)。后来,其子孙就将航去舟加木写成杭,并自称为杭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杭氏。二是出自抗姓,抗、杭同源,改抗姓为杭姓。汉代东乡侯、长沙太守杭徐,本姓抗,因古代杭、抗二字通用,他的后代子孙便以杭为姓,称杭姓。 姓氏渊源 杭(hàng)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亢父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战国策·齐策》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贵族受封于军事要地亢父(今山东济宁),世称其为亢父。据古籍说:径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 在亢父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亢父氏,后以通假字分衍为单姓亢氏、伉氏、抗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三伉之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三伉氏,春秋时卫邑也。抗氏,魏国三伉大夫之后,后有抗喜为汉中太守。三伉,在今河南省鹤壁市滑县沙店一带。据典籍《说文解字》中的注释,古代杭、抗、亢、伉四字通假,因此,三伉大夫的后裔子孙以居邑名称为姓氏,分别有称抗氏、杭氏、亢氏、伉氏者,四氏同宗同源。东汉时期,泰山太守杭徐任职中郎将,因讨伐平乱著功,荣封为东乡侯(今浙江余航),定居于云阳西乡的新埭村(今浙江全州杭甲村)。杭徐本姓抗,后改为字面文雅的杭氏,他的后代子孙便以杭为姓氏,世代称杭氏至今。这在史籍《姓苑》中记载:望出丹阳,汉有长沙太守杭徐。在唐末五代时期,天下兵革肆起,杭徐的后人为了避乱,又从云阳迁至余杭泊水湾。 到了宋朝庆历年间(公元1042~1048年),天下趋定,杭徐伯的后人杭寅正仰慕先人故里,扶其老父杭钦训跋山涉水辗转抵丹阳郡(今江苏镇江),再返回归先人旧地,仍定址于新埭村,此后在新埭村繁衍壮大,分播四方,称云阳杭氏。故而,杭氏族人多尊杭徐伯为杭氏的得姓始祖。 该支伉假抗改杭之杭氏,正确的姓氏读音仍作kàng(ㄎㄤˋ),今音讹为háng(ㄏㄤˊ)是否妥确,则有待更严谨的姓氏学专家和音韵学专家进一步考证。 源流三 源于姒姓,出自大禹的庶支后代,属于以国名改字为氏。 杭氏源于国名。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夏禹完成治水工作后,剩余和留下来不少舢板、船只,把九州内所有的船只统统交由庶子管理,封国于浙江滂水之地,其地即称余航。在典籍《禹贡》中记载:余航,扬州之域。宋鼌无咎曰:左浙江,右具区,北大海,南天目。在典籍《唐韵》中也记载:杭,与航同。方舟也。 其后世子孙有人将航字的舟偏旁抹掉,安之以木,从此便以杭为姓氏,称杭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哈勒斌氏,源出蒙古新巴尔虎氏族,世居巴尔古(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部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albin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哈勒斌氏多冠汉姓为杭氏。 ⑵.蒙古族杭津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anggin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杭津氏后多冠汉姓为杭氏。 ⑶.蒙古族杭噶坦氏,亦称杭阿覃氏,世居罗和迈兰(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草原东北部与辽宁交界处)。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anggatan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杭噶坦氏多冠汉姓为杭氏。 源流五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杭佳氏,亦称杭锦氏,满语为Hanggiya Hala,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后多冠汉姓为杭氏。 ⑵.满族章佳氏,亦称张佳氏、张家氏、斋佳氏,满族自称其为以地为氏,满语为Janggiya Hala,世居章佳(今辽宁新宾老城章京河畔)、长白山俄穆和都鲁(今吉林敦化)、费雅郎阿(今辽宁新宾)、马尔墩(今辽宁新宾上夹马尔敦村)、宜汉阿拉(今辽宁新宾)、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后有蒙古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蒙古族章佳氏世居扎鲁特、归化城、土默特。后多冠汉姓为杭氏、张氏、尹氏、章氏、车氏、英氏、宁氏等。 ⑶.满族完颜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完颜部,以部为氏,金太祖建国后为金国国姓,分宗室和非宗室两支。明朝时期称王甲部,满语为Wanggiya Hala,世居完颜(今吉林通化及其西南地区)、讷图(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喀拉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英额(今辽宁清原)、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新京(今辽宁新宾永陵镇)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杭氏、汪氏、王氏、鄢氏、张氏、完氏、颜氏、赵氏、顾氏、瀛氏、魁氏等。此外,蒙古族、锡伯族也有完颜氏,乃金国时期女真族人加入元籍者,同源同祖氏。 源流六 源于维吾尔族,高昌回鹘王火赤哈儿的斤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主要分布于安徽无为、庐江二县。 古居于火州城。至元五年(1268年)海都发动叛,叛元攻打高昌回鹘,史称海都之乱。至元二十年(1283)哈密力失守,火赤哈尔战败身亡。国灭,其子纽林的斤奉旨迁往关内,世袭亦都护,官居要职。 长子钮林的斤承袭亦都护位,封绶高昌王金印,生三子,皆袭高昌王爵;次子朵尔的斤,官至中书省右丞相,追封荆南王,生六子皆显宦,次子名子用不花。子用不花,又名杭子用,官至福建行省平章,因父曾任浙江省丞相, 遂以杭为姓。元天光三年(公元1381年)兵乱,先祖洁身致仕,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初一,奉明太祖朱元璋 着户部安插无为州 旨,迁居无为。 迁徙分布 杭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八十三位门阀。 关于杭氏起源的说法,最早和大禹治水有关。相传夏禹治水时来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大会天下诸侯。治水大业完成后,那里留下很多船只,他把这些船只交给他的一个儿子管理,并将他封在全航这个地方,建立了余航国(今浙江余杭)。后来,其子孙就将航去舟加木写成杭,并自称为杭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杭氏一族。 在古代,杭氏的望族大多出自于丹阳郡。杭氏族人落户丹阳后,杭寅正的四世孙外徙杭柳茹,九世孙杭诚徙居榨上(今江苏延陵杭甲村),十四世孙杭鉴九卜居华甸。此外,杭氏宗人不忘先人创业之艰,构宗祠以敬祖。修家乘以联代。自明朝后期至民国三十二年曾辑谱十三次。 东汉时期,泰山太守杭徐伯任职中郎将,因讨伐平乱著功,荣封为东乡侯,封地在浙江余航,杭徐伯乃成为杭姓始祖,后定居于云阳西乡的新埭村(今全州杭甲村)。杭徐伯的后人为避五代兵革之乱,又从云阳迁至余杭泊水湾。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该支杭氏族人都以安徽、浙江为聚居之地。后随着战乱等原因,逐渐向沿海其它地区迁徙。当今杭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和东北地区。 如今,杭氏族人在丹阳群居村落为全州杭甲,延陵杭甲、柳茹,开发区华甸,陵口下栅口、司徒东王和云阳镇等。 杭氏宗祠以余杭堂最为普遍。丹阳杭氏大宗祠为新埭村的清明堂;此外,榨上村(杭甲村)也建有分祠。 得姓始祖 杭徐伯。杭氏发祥之地为丹阳郡(安徽省宣城一带)。杭氏源于国名。据《姓氏考略》载,夏禹治水后,把九州内所有的船只统统交由庶子管理,封国于浙江余航。其后世子孙将航字的舟边抹掉,安之以木,从此便以杭为姓。东汉时,泰山太守杭徐伯任职中郎将,因讨伐平乱著功,荣封为东乡侯(封地在浙江余航),杭徐伯乃成为杭姓始祖。定居于云阳西乡的新埭村(全州杭甲村)。杭徐伯的后人为避五代兵革之乱,又从云阳迁至馀杭泊水湾。宋庆历年间,天下趋定,杭徐伯的后人寅正仰慕先人故里,扶其老父钦训跋山涉水辗转抵丹,回归先人旧地,仍定址于西乡的新埭村。故杭氏后人尊杭徐伯为杭姓的得姓始祖。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