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闽南清明节吃什么

2023-07-03 16:20:22  来源:网络   热度:

一、闽南清明节吃什么

第一:青团子。

在整个东南沿海,包括广大的客家地区都有分布,现在网上到处传说的青团子大多数都是艾草做的。艾草香味浓重,有一定的保健效果。但是真正的艾草青团的缺点是颜色绿的不太自然,偏黄。同时会有星星点点的小麻子。吃是不耽误吃,但是总有那么一点小缺陷。

青团子在江浙沪一带很出名。而且特别是在苏南,上海,浙北这一片,大家普遍不用艾草去做青团,而且选用香味更加清新,颜色更加翠绿的浆麦草(桨板草)来染色。这种青团更合桃妹的脾气。

第二:艾粄。

其实艾粄也算是一种客家地区的青团子,或者可以这么说:在广义上讲,基本上所有染成绿色的糯米包裹馅料称之为青团子,不光艾粄,还有蒿子靶,艾米果等等。

艾粄的馅料更加丰富,而且以咸味居多。这样对于吃了糯米会反酸嗳气的人士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咸味压底,胃酸就不会分泌过多了嘛。

第三:暖菇包。

这个是福建三明,尤其以泰宁居多的清明小吃。在当地,满山都是那种鼠曲草,当地称之为暖菇草。用鼠曲草染色蒸成的糯米食品。而且分为两种,一种像包子一样圆圆的,还有一种像饺子一样。

暖菇包最好的馅料是自家的腊肉,冬笋以及油豆腐香菇制成,刚出锅的暖菇包口感绝佳,软糯咸鲜,回味无穷。

二、闽南清明节说明文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在福建,人们在祭祖扫墓之后,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那就是吃润菜饼。那么,到底什么是润菜饼呢?为什么在清明节这天必须吃它呢?本文将一一解答。

一、润菜饼的起源

润菜饼起源于福建南平市顺昌县,最早出现在清朝嘉庆年间。当时,顺昌县有个叫陈树勋的人,在清明节时做了一种用五谷杂粮和野菜做成的食品,名为“杂馅糍”,后来逐渐演化成了今天的润菜饼。

二、润菜饼的制作方法

润菜饼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首先将五谷杂粮磨成粉,加入水和盐搅拌均匀;然后将野菜切碎加入其中;最后将面糊倒入铁板上,用木铲翻面烤熟即可。

三、润菜饼的吃法

润菜饼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当零食。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它切成小块,配上花生酱、豆腐乳等调味品一起食用。而在清明节这天,人们会将润菜饼搭配上芋头、竹笋等蔬菜一起炒制,成为一道传统的家常菜。

四、润菜饼的营养价值

润菜饼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五谷杂粮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族,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而野菜则富含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五、润菜饼的文化内涵

润菜饼不仅是一种美食,还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它代表着福建人对祖先的尊重和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福建人崇尚自然、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之,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润菜饼是福建人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它不仅代表着福建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健康、营养、美味的食品

三、闽南的清明节都要干什么

清明节应该吃青团

传说有一年的清明节,江苏有位农民正忙着在自家地里耕田,忽听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来,抬头看时,只见清军队在追赶穿一身太平军服装的军官。这们农民急中生智,上前帮军官脱下军服,用脚踩入泥底下,再让他把身子往水田里一蹲,变成浑身泥浆后站起来,一手扶犁,一手挥鞭,耕起地来。

  清兵追来,看到的是打着赤膊、满腿泥浆的农民在耕地,不像太平军军官,然而狡猾的清兵又一想,前面是湖泊,不可能从湖上插翅逃走,就在附近添兵设岗,四处查寻。机智的农民示意军官暂时不要进村,自己想办法给他带点食物充饥。

  回到村里,农民见清兵四处搜寻,村口还有清兵检查每一个出村人的竹篮里有没有给太平军军官带吃的东西。农民想若带米饭或面食怕是不行,那么带什么食物去呢?他正低头思索时,不小心一脚正好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讲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挑着担子到了村口。哨兵见水草中夹着圆滚滚软乎乎的东西,看不出是米粉做的,也没有进一步查问就放行了。军官待四周无人时,一边犁地一边吃起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等到天黑后,他便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原来,他是忠王李秀成的得力大将军陈太平。李秀成见他平安回来,喜出望外。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开始仿效,在清明节这一天祭祖扫墓。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所以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1、扫墓祭祖

  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据考古,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万年前的墓葬,经加速器质谱(AMS)测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2、踏青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3、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

  4、游乐

  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

四、闽南清明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

闽南人作为汉族的一个民系,源自中原移民,入闽后以村落聚居,奠定家族根基,又通过群体性的跨海播迁,形成以家族发祥地为文化符号的血缘和亲情纽带。祭祖是闽南人表达对祖先和祖籍地双重敬意的重要活动。

闽南民间祭祖有自中原传承的宗教规仪,也有基于本地文化生态形成的习俗。按范围分,有族祭和家祭;按地点分,有墓祭和庙祭;按时间分,有年节祭和择日祭;按仪式分,又有追思祖德和超度先人两种。除择日祭外,墓祭通常在清明前后各十天到祖坟祭祀。庙祭地点在宗族祠堂或家族祖厝,有春(清明)冬(冬至)两祭,或在始祖诞辰日、宗祠修建完成进主日,以及特别选定的日子祭祖。20世纪中叶前家祭地点一般在祖厝,以后多在家中,时间主要为传统年节(如元宵、中元、中秋、冬至、除夕 )“敬公”和家祖忌辰等。

祭祖仪式以追思祖德的族祭最隆重,要挂红灯、贴红联、搓红丸、穿红衣,设主祭、陪祭、司仪,鼓乐、鞭炮、上香、献花、上供,敬酒、读祭文,跪拜,有的也请僧道做法事。如墓祭或进主,有的还出动仪仗、披红绶带、立碑纪念。祭祀结束,各户带 “烘炉火饭”回家。

平常的家祭是亲人聚会的日子,仪式简约。有一种超度先人的家祭,规仪完整的叫做功德,可丧期做,也可择日做,请僧尼或道士作法,超度一人为一“荐”,以先亡的长辈为“主荐”,因此超度含祭祖,至少二荐,多者数十荐。有死葬侨居地者,要“引水魂”接亡灵回归故土。最简单的超度为出殡前做“出山敬”,一般为一暝至两昼夜,也可七日为一旬,做大功德最多七旬四十九日。超度要糊纸厝、备冥镪,设神坛、唪经拜忏,自起鼓(奏鼓吹)、捧饭(敬亡灵)开始,拜忏、牵转(纸糊转动轮),普施(普度),跑特赦,劝愿(解愿),至烧库银、纸厝化火结束。唱道情、掷铙钹等民间艺术表演,或穿插其中。

闽南是台湾汉族同胞的祖籍地,闽台同俗,闽南祭祖是两岸同胞寻根溯源重要载体。泉州传统与现代兼容、城市与乡村一体的社会生态,使得富含地方宗教文化特色的闽南祭祖活动,至今依然相续不断。有的大型祭祖活动跨地域至海峡两岸及海外族裔,对于增进血缘感情、亲属联系,乃至民族归属、国家认同有正面意义。相关规仪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民间普遍认同,包括做功德之类的大型祭祖规仪主要靠僧道传承。

五、闽南清明节的风俗

清明粿又叫艾草粿,在闽南俗话中也叫“草仔粿”。艾草粿用于扫墓、祭祖,寓意家族子孙绵绵,男丁兴旺。艾草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很多人都爱吃,尤其是我,对艾草粿情有独钟,每年到了清明节前后,我对艾草粿总是吃不够的感觉。

六、闽南人清明节

1、清明果

福州特产“菠菜果”,又称“清明果”,是福州清明节的特产。菠菜榨成榨汁,浸泡在米浆中,揉成皮,将枣泥、豆沙、萝卜切碎。菠菜的蓝绿色使菠菜春绿,在福州也送给外国人。对于许多福州人来说,清明节的青草香甜已经成为了难忘的回忆。

2、乌稔饭

在她闽东民族地区,每年清明节,家家户户都会蒸乌伦饭,不仅自食,还送给同住的汉族朋友。制作并不复杂。将采摘的乌木叶洗净,用水煮去叶子,将糯米浸泡在乌木汁中,浸泡9小时,然后捞出放在米饭上。在蒸笼里煮,一煮就吃。色泽黑,米香,风味独特。

3、润菜饼

在泉州、厦门等闽南省份,清明节有吃月饼的习俗。润菜糕类似于福州春卷。以小麦粉为原料,摊在薄薄的皮上,将内容物包好,卷起食用。兰开派的馅料完全不同。泉州有萝卜丝、肉丝、炒蚵仔、芫荽等米克点菜,切肉、炒蚵仔、萝卜菜一应俱全。而厦门的兰桂盘是最复杂的。它有竹笋、鱼、脆皮鱼干、炸韭菜,还有金詹面包用的所有馅料,浸泡在芥末、辣酱和甜酱中。它被称为真正的厦门“披萨”。

4、青团子

我国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清明果”食品,但糯米和水果混合青草汁所用的馅料却不尽相同。 江西多用艾蒿,江浙多用小麦草等植物。 馅包括用芝麻、花生酱和白糖制成的甜馅和用蘑菇、竹笋、肉丝和泡菜制成的咸馅。

七、闽南清明风俗

风筝在古代又叫被人们称为纸鸢,寓意“除病消灾,带来好运”。

晚唐时期,人们在纸鸢上绑上竹笛,纸鸢飞上天以后,被风一吹,发出“呜呜呜”的声响,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把“纸鸢”改称“风筝”。

风筝是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通信工具,工匠鼻祖鲁班是风筝的发明者,在当时,只有皇宫里的才有纸鸢。

古人放风筝时,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放上天,并且在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意思是放走灾祸。

在我国的山东省潍坊市,每年都会举办风筝节,故被称为风筝之都。

八、闽南的清明节作文

1、青团

清明节的时候江南地区有吃青团的饮食习俗,青团是用浆麦草研磨出汁,用浆麦草汁和糯米粉混合均匀,然后在中间加入豆沙馅,蒸熟之后就是青团了。

2、暖菇包

有的人会觉得暖菇包是什么,都没有听过,其实暖菇又被叫做鼠曲草,鼠曲草大家就不陌生了吧,而暖菇包就是用鼠曲草做成的,在清明节的前后食用。

鸡蛋

3、鸡蛋

现在的清明节又和寒食节合并,因此有些地方在清明节的时候不能够开火煮食物,所以很多地方就提前煮好了鸡蛋,等清明节这天就可以直接食用鸡蛋了,比较方便。

4、子推馍

子推馍又被叫做老馍馍,在里面包有红枣或者鸡蛋的馅料,子推馍的吃法比较讲究,不同的形状给不同的人吃,像男性一般食用的是圆形的子推馍,已婚的女性食用的则是梭子形状的子推馍,未婚的女性食用的是抓髻形状的子推馍,男孩子食用的则是贴有大老虎面花的子推馍。

青团子

5、艾粄

有一句俗语叫做“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所以艾粄也是清明节的节令食品,是客家人的传统小吃,用新鲜的艾草煮水之后剁成泥,然后加到糯米粉中,同时还要用刚刚煮艾草的水,搅拌成团后里面包上各种馅料,蒸熟之后就可以食用了。

6、馓子

馓子是一种油炸食物,前面有提到清明节和寒食节合并到一起,而馓子就是在寒食节的时候食用的,提前炸好馓子,在清明节的时候就可以食用了。

薄饼

7、薄饼

在厦门和闽南地区有清明节的时候食用薄饼的习俗,卷薄饼的时候里面的配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像芹菜和韭菜这些则寓意着勤劳和长久。

8、白面小鸡

在青岛地区清明节有着吃鸡蛋和白面小鸡的习俗,在家里捏面花,蒸熟之后食用,又被称作为“蒸小燕”。

芥菜饭

9、芥菜饭

在闽东地区有着清明节的时候吃芥菜饭的习俗,或者是直接食用芥菜,寓意着在接下来的一年都不会长疥疮。

10、清明饭

听名字就知道这是清明节特有的饮食习俗,在清明节之前就采集好能够食用的青草药,一般有艾草,芥菜,枸杞叶,麻叶等等,将草药清洗干净煮熟之后和糯米,大米拌在一起,加点红糖蒸熟食用。

九、闽南清明节风俗有哪些

1. 华人风俗

传统华人的丧葬习俗,一般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形成各地风俗民情。

1.1 江汉平原:红白喜事一样锣鼓

江汉平原上人们娶亲一般是又吹喇叭又打锣鼓,为死人送葬只打锣鼓不吹喇叭,但潜江浩口镇一带风俗特殊,不管是娶亲还是送葬,只打锣鼓不吹喇叭。

传说,从前潜江有个县太爷是有名的色鬼,一听见娶亲的喇叭响,就吩咐手下人把新娘子拖进县衙过一夜,许多青年男女与之抗争丢了性命。

有一位穷秀才娶媳妇前灵机一动,用送葬鼓乐迎亲,即娶亲时只请打锣鼓的、放鞭炮的,不请吹喇叭的。果然,穷秀才平安地娶回了媳妇,县太爷却全然不知。

后来人们就学着穷秀才的样子娶亲,时间长了逐渐成为风俗传承到今。现潜江一带依然娶亲时不吹喇叭。

1.2 荆州:阎王请喝忘魂汤

“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荆州各县的丧葬习俗不尽一致各有特点。据说阎王爷派阴差“无常”专门摄取那些在生死簿上已被注销了的人。因此,松滋县有这样一个习俗:病人弥留之际,其亲属要请健壮男子手执刀剑,围坐在病床前,还在床上罩上渔网,说这样可以阻止“无常”接近病人。人一旦撒手西去,家人却刻在门外烧“落气纸”,这是给阴差送的草鞋费,让他在押送阴魂时不要太粗野;人们还要请僧道“开路”,烧纸轿、纸马供死人代步用;“开咽喉”目的是让死者在阴间也能进食。

仙桃地区还有这样一个风俗,人死之后,在死者嘴里放几片茶叶。传说,人死了后也不忘亲人,天天哭泣不肯去见阎王。阎王就做了一种“忘魂汤”,又在汤里放上几片茶叶,派夜叉端去劝死者喝。死者口哭干了,以为端来的是茶,接过就喝,结果这一喝把什么都忘记了,乖乖地去见阎王了。

这件事不知怎么让死者的家人知道了,他们不愿意死者忘记自己的亲人,就设法糊弄夜叉。事先在死者嘴里放上几片茶叶,待夜叉来劝喝“忘魂汤”时,看见死者嘴里有茶叶渣,以为已经喝了“忘魂汤”。这样死者也就不会忘记自己的亲人了。

1.3 鄂东北黄冈:夫亡丧妻哭姐妹

鄂东北黄冈有一个奇特的风俗,不管是丈夫死了妻子,还是妻子失去了丈夫,他(她)们在哀诉哭泣时,总是一口一声“我的姐妹呀!”为什么不称夫妻而称姐妹呢?据说这是自古传下来的风俗。

相传盘古开天劈地时,世上还没有人。盘古琢磨着怎样造出人来,一抬头看到太阳和月亮兄妹俩,就要他们结为夫妻生儿育女。

月亮妹妹性情乖巧,听了盘古的话,吓得脸色发白,忙躲到树林里去了。太阳哥哥脸色绯红,冲着盘古说:“我们是兄妹,怎能结为夫妻?”盘古说:“世上没有人,要你们太阳月亮做什么事?这样吧,我这里有一副石磨,你们一人拿一块磨,从天上往地下滚,要是磨合在一起,你们就结为夫妻;若磨合不到一起,你们就还做兄妹”。太阳这才点头同意。

盘古将磨交给太阳和月亮,他们提起往下一滚,盘古暗中用手一点,滚下去的磨正好合在一起。盘古说:“这是天意,你们只好这样办。”太阳还在犹豫,怕后人笑话,盘古给他一把针说:“要是有人敢看着你笑,你就用针扎他的眼睛。”

太阳哥哥和月亮妹妹结为夫妻。此后,世上夫妻都称为兄妹。后人也不敢看太阳,一看眼睛就针扎样疼。

1.4 满梅:将逝世者捆在椅子上

在满梅有一个奇特的风俗,即人死后要把尸体扶到椅子上坐着,还要用一根绳子捆起来,死者面前再放一张小方桌。 为什么有这样的习俗呢?

据说从前有一个媳妇常虐待婆婆,婆婆年纪老了只好忍气吞声。

不久,婆婆死了,尸体被放在椅上坐着,亲戚朋友都来吊丧,媳妇也到椅前哭几声应景。不料婆婆阴魂不散,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把媳妇死死抱住,人们怎么也掰不开。

媳妇知道婆婆死也记住了自己的不孝,只好当着众多乡亲面,将自己如何虐待婆婆之事一一讲出。大家都跪下为媳妇求情,婆婆这才把手慢慢松开坐到椅子上。

后来人们怕再有这样的事发生,就把死人捆在椅子上,面前还放一张桌子挡住,这样死人也就跳不起来了。

1.5 土家人:欢喜跳丧送亡人

跳丧是土家人特有的丧葬习俗,又叫“散忧祸”、“撒尔活”。这种在亡灵前跳一夜丧鼓舞的习俗,据说是由巴人传下来的。

在土家山寨,不论哪家死了老人,乡邻们都不顾劳累从各家赶来,为亡人跳一夜“撒尔活”。长阳就有这样的歌谣:“半夜听到丧鼓响,不管是南方是北方,你是南方我要去,你是北方我要行,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打一夜丧鼓送人情。”死者的家人也早早地准备好姻酒,腾出跳丧的场子,将亡人的棺材停放在堂屋正中,在棺材的左前方放一个自制的大牛皮鼓。

随着门外“嗵、嗵、嗵”三声铳炮响起,一班班男女老少涌进堂屋,他们在棺材前的空地上互相邀约,踩着鼓点边歌边舞。他们的头、手、肩、腰、臂、脚上下一齐协调动作,跳着变幻多姿的舞步。他们时而相互击掌;时而绕背穿肘;时而扭肩擦背;时而嘴唇触地衔物,说是“燕子含泥”;时而蹲下踮脚打旋;时而相互嬉戏;时而沉默;时而呼啸唱和。是欢乐还是悲哀,难以说清。不过土家人有这样一个习惯:热热闹闹陪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

1.6 武汉:清明扫墓奇观

每当清明前后,一向冷清寂静的石门峰、扁担山、九峰等公墓区顿时热闹起来。车声、鞭炮声、哭声、嬉笑声以及小商贩叫卖香烛、纸线、食品的吆喝声遍于四野。只见满山烟雾缭绕、火光点点,从山脚到山顶布满了人群,形成了武汉地区独特的祭扫习俗景观。

武汉人最看重的是庙祭和山头祭。从前富裕人家要烧91斤纸钱,表示对死者“九死一生还”的寄托,还要点9柱香、9支红烛,供奉的食物由必须有肉包子和香饼,以使死者在生还转世步出阴间时免受恶狗的缠噬。

当然,这些老规矩如今大多已不复存在了,但武汉人还是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只是在形式上加以变异。如扫墓时携同家人和朋友踏青,祭毕,人们围坐在一起吃一笼酒菜或面包冷饮,然后春游踏青,边聊边挖野菜,据说这种野菜吃后可使人避邪防病。有的人家并无家人坟冢,但也随扫墓人流来到郊外,选择一环境优雅之处,用树枝就地划一圆圈,权当祖宗之墓烧纸焚香,然后席地而坐野餐,最后踏青于郊野。这样的人家是以祭扫为次,郊游为主。

葬礼习俗:殓期

殓期指的是人死后至入棺这个阶段。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德之本。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对以孝著称的门徒曾子说过:“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但自古以来,衡量“孝”的普遍标准,主要是看其对父母“生养死葬”的态度,因此丧葬仪礼一开始,其孝亲的特色就十分显著。

泉俗凡己50岁或做“公(爷爷)妈(奶奶)辈”者,在病危临终之际,均要“上厅边”,即让其卧于本家或祖厝厅堂边由四块床板临时搭成的简易床铺上,儿孙,媳妇都守候在旁送终。死者即将断气时,亲眷要边哭边为其更换寿衣,穿上鞋袜,动作要快,如迟至断气后,有“死者得不到”之嫌。死者寿终正寝后,当即用其被单复盖躯体与面部,亲眷围尸恸哭,治丧即告开始。

孝男出门,自池旁、埂边或大路口取回泥土一块,用瓦片取回,土上插香,置于尸体脚端处的地上,以示“人死入土为安”,并置米饭一碗,上插竹筷一双,称“脚尾饭”,或叫“辞生饭”。亲眷要不断地续香,焚烧冥纸(说是阴间使用的纸币),为死者前往阴间准备足够的“盘缠”。为让死者在冥冥之中走向光明,尚须点白烛一支或油灯一盏,要注意不使熄灭,称“点脚尾烛”。如再加上早在死者生前为备“百年”之后启用所“竖”之“生寿”(俗称“起大厝”),以及寿终之后“做功德”时所焚烧的纸糊大厝(内有纸糊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有佣人、汽车等),可谓是对死者的衣、食、住、行诸方面都考虑到了,而且类似的做法,在整个丧葬仪礼过程中,还会不断地出现。

治丧之家要在大门上挂上一块白布,或于原贴红联处覆盖白纸,让周围的人们都知道,并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子女闻讯奔丧。其中向姻戚报丧,尤要慎重。我国古代多流行族外婚,,因此联婚就成为加强部落、氏族、家族、各姓氏之间关系的极其重要的感情纽带。故在记述婚姻的功能时,首先强调的就是“合二姓之好”。但联婚的成果,常因一方的不幸去世而产生波折。在泉州,有的外家因怀疑女儿在夫家受虐待而死于非命(有的也确为事实),就纠集人马前往亲家“吃人命”的事时有所闻。因此民间在为女性长辈举办丧事时,十分注意姻亲关系,并形成了一些相应的习俗,这在新编的《安溪县志. 风俗志》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收殓前,孝男年长者要手提小桶,领全家孝眷到附近公用井乞水,回到家门口,取水一碗进屋洗尸,余水倾倒门外,然后为死者举行“辞生祭”,即可入殓。入殓时,凡生肖五行与死者相克者,均应回避,以免犯“冲煞”,收殓后,孝男孝女需将死者生前所用过的日常生活用品,送至郊外或村外焚化,俗称“送草”,或叫“送脚尾”。事毕,再由道士在室内外进行一些祓凶驱邪的仪式,俗称“收乌”(或于守灵结束进行)。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