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清明节别称的由来和意义

2023-06-18 16:47:29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清明节别称的由来和意义

1.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2.清明的诗句

《清明》[唐]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清明节的别称是

春节:“元旦”、“元日”、“正朝”、“元朔”、“三元”、“三朝”、“正旦”、“华岁”、芳岁

元宵节:“灯节”、“上元节”、“元夕节”、“小正月”

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踏青节”、“祭祖节”、“三月节”、“行清节”

端午节:“端阳”、“重五”“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

七夕节: “乞巧节”、“女儿节”、“七姐诞”、“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节”、“巧夕”、“双七”

中秋节:“仲秋”、“月夕”、“敬月节”、“祭月节”、“秋节”、“八月会”、“拜月会”、“追月节”

重阳节:“重九节”、“登高节”、“老人节”、“敬老节”、“双九节”、“晒秋节”

冬至节:“日短”、“冬节”“日至”、“亚岁”、“拜冬节”、“消寒节”

′′′

腊八节:“初岁”、“小新岁”、“法宝节”、“成道会”、“腊日”

花朝节:“花神诞”、“百花生日”、“挑菜节”

三、清明节别称知多少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四、清明节别称的由来是什么

结论: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祭祀先人的习俗。原因:清明节最早是为了祭祀春秋时期大臣吕不韦的妻子蒋敬,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祭祀先人的节日。因为古人认为逝去的人灵魂仍存在,需要照顾和祭祀,以缅怀亡者。延伸:现在的清明节除了祭祖之外,还有扫墓、踏青等活动,成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和缅怀先人的一个重要节日。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民间逐渐提倡无烟祭祀和绿色祭扫,使祭扫活动更加健康和环保。

五、清明节的别称?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鹤;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三月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里所用“清明”不是名词,而是与“洁齐”同为形容词,“洁齐”谓万物因温湿润泽而生长,“清明”指气候清净而明媚。清明节在夏历三月间(日期有参差,而在公历则每每在4月4日或5日),故又名三月节。

柳节。晋·周处《风土记》有记载,云清明节为柳节。相传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而有插柳风俗,衍生柳节之名目。介子推是随晋公子重耳避国乱流亡的诸臣之一,重耳多年后归国践位(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封赏从亡诸臣,“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奉母避居绵山,重耳去请他出山,他不愿为官,重耳命人焚山逼促,他抱住柳树不出,与其母都被烧死;后世人指此日为清明日,其实春秋时代还不知有此节气。清明插柳枝以作纪念,当是很久以后形成的节俗。清明时节,柳树新绿,传出春信,清明日就又称柳节。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则云:“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禁烟指禁炊烟,不生火只吃此前煮就的冷食品,相传亦是纪念介子推而立礼俗。其说非,因为寒食礼俗在介子推之前就有 店·杜公瞻为《荆楚岁时记》所加按语《周书,不能说“清明即寒食”》。

秋千节,见于明·刘若愚《明宫史》。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按《析津志》云: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

乐。”《红楼梦》叙及饮酒行令,有“女儿乐,秋千架上衣衫薄”之句。清明时换上春装,开始荡秋千,故有秋千节的名称。

踏青节。岭南春早,踏青节定得亦早,以夏历二月初二日为踏青节,但大部分地区,从中原、江南到华北都以清明为踏青节。这些地方,春信日期有先后,华北一带要在公历4月中旬或下旬开春,但踏青节却也定在清明。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因为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所以也称秋千节,拔河节等。

上巳节,也称女儿节,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已日为“上巳”,亦称为“三巳”。三国魏以后,把节日固定在三月初三,一直沿袭至今。

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的别称,来自气象、物候、民俗,可谓雅俗相共了。民间另有别称,踏青节、鬼节、冥节、死人节、聪明节、死节、扫墓节。

六、清明节的别名是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踏青节、鬼节、冥节、死人节、聪明节、祭祖节、行清节、三月节。

1、寒食节

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

2、踏青节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清明节的来历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3、鬼节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4、祭祖节

指祭祀祖先的节日。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除夕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四大祭祖大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同祭祀祖先。

5、行清节

是清明节的别称,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行清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七、清明节的别称是什么?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清明节的别称有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此外,在清明节节这天,中国民间还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习俗由来已久。清明期间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成为风俗。

八、清明节别称的由来和含义

清明节的别称有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