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唐朝的清明节一般干什么

2023-06-13 16:39:38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唐朝的清明节一般干什么

古诗名句,《清明》杜牧作。因为杜牧在他的另一篇诗中有类似的描写:“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个描写方式被称为“象品”,又称为“类推法”,即通过一个已知事物或事例,引出或推演出另一事物或事例的方法。杜牧在翻译佛经的时候,学习了类推法,将其运用到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因此,在《清明》中,他用春雨杏花代表春天的美好,通过这个象品,抒发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时光的感慨。这也说明了古人善于借用象品来表达思想情感,使诗句更具有感染力和形象生动性。

二、唐朝的清明节怎么过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由写客观转入状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望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点明了上句诗人问的对象,“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

三、唐代常于清明节取什么之火

最早是来自于纪念燧人氏钻木取火。到了周代的时候,“钻木取火”的时间和方法甚至要钻什么样的木头,都被周礼给固定了下来。周礼规定一年中每一个季节都要重新改火,而且不同的季节要使用不同的木头。

到了唐代,随着取火技术的进化,钻木取火已经早早被火石、火镰等取火工具所替代。但是,到了清明这一天,钻木取火却成为“改火”这一个习俗的必须过程。

唐《辇下岁时记》记载:在唐代清明这一天,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小朋友在皇室大殿前面比赛钻木取火,谁先能在木头上钻出火来,可以得到“赐绢三匹,金碗一口”的奖励,这可是名副其实的金饭碗,而且在钻木取火的时候,围观的人相当多,要是能成功取火,可以说是名利双丰收。而且这个钻木取火,用的还必须是沿用周朝规定的榆木、柳木。

时至今日,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已经很少有人在意清明、寒食节假日中关于禁火和改火的传统风俗。或者说古老的“禁火”、“改火”已经不适合越来越快速的现代社会了。

四、唐朝时期的清明节

古诗《清明》中的“遥指”的意思是“指向远处”

【原文】:

出自唐代杜牧, 原文如下,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赏析】: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五、清明节在唐朝叫什么

春秋时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重耳煮汤,重耳得知后感激涕零。晋文公即位后封赏群臣时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则不慕名利隐居绵山。重耳追悔莫及,火烧绵山以寻找,事后却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当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柳树竟然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为清明。

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清明节已经超出节气的意义,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扫墓源自商朝,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从唐朝开始,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扫墓时首先要整修坟墓,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

这种仪式,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古人认为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祸福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培墓是极为重要的祭奠仪式。

扩展资料: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文中记述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六、唐朝清明节是哪天

清明之日,时值春回大地,草木皆绿,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踏青

长安踏青之风是十分兴盛的。青年男女在踏青时,常常发生一些爱情故事。据《唐诗纪事》记载:唐德宗时诗人崔护,风流倜傥,清明时踏青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他因口渴,叩门求杯茶喝。良久,有一女子来到门前,捧杯水让座。女子独倚门前,姿态楚楚动人。两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当时,男女授受不亲,礼教约束甚严,一男一女能如此单独相对,已属机遇难得。故崔护以语相挑,彼此注目良久。

崔护临行时,女子送到门外,似有恋恋不舍之意。第二年清明,崔护追忆往事,情不可遏,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桃花依旧,然而门上挂了一把锁,空空无人,惆怅之余,挥笔题诗于门扉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清明时因有寒食禁火之俗,为防止寒食冷餐伤身,古代盛行打秋千、蹴鞠、拔河等一系列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打秋千

打秋千起源于何时?一说是由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项习武活动演变而来。秋千之戏到南北朝时传入南方。每年的春天,人们把长绳拴于高大的树木上,仕女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鲜艳服装坐在上面,而后轻轻地推拉,在空中起飞荡漾。

唐代,此游戏到了清明节尤为兴盛,被称为“半仙之戏”。天宝年间,每到寒食清明节来临,宫中都要竖立起秋千架,令嫔妃宫女们尽情玩乐。宫女们欢欢喜喜登上秋千,上下凌空,彩衣绣裙迎风飘舞,宛若仙女从天上飘飘而降。长安市民竞相仿效,风靡一时。正如杜甫《清明二首》诗中云:“万里秋千习俗同。”这些少女结队荡秋千,不畏风险,互相争胜,一直到与树梢平齐。由此亦可见,唐代荡秋千活动在民间极为普遍。

踢蹴鞠

唐代足球壳由汉代的充毛发展为充气,用动物的膀胱作球胆,增加了球体的弹性。古代称足球为蹴鞠,清明寒食之日,踢球之风盛行一时。唐人仲无颜在《气球赋》中描写过时人足球赛的情景:“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闹,或略地以丸走,乍凌空似月圆。”清明正是寒尽春生之日,晴空万里之时,足球场上,队员纵情奔逐,竞相争夺。一会儿长距离疾驰,一会儿又骤然突破,彼呼此应,人欢球跃。有时球在脚下如滚丸,忽而又凌空而起“似月圆”。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就写道:“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如果说仲无颜《气球赋》及王维诗描写的是民间的蹴鞠活动,那么诗人描写宫女踢球之作更是不胜枚举。如韦庄的“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长安清明》);“永日迢迢无一事,隔街闻筑气球声”(《寒日醉饮三首》)。

击鞠

唐代清明球类活动的另一项目是击鞠,击鞠即马球活动,史书又称为“击鞠”或“打球”。这种运动一方面要求骑乘的马(或驴)有很高的训练程度,二是要骑术非常娴熟。只有如此,才能使马与之相配合,从而进行各种难度较大的动作。击鞠活动始见于曹植的《名都赋》中“连翩击鞠壤,巧捷唯万端”之句。但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此游戏一度中衰。到了隋唐之际,因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马球运动得到了复苏。到唐中宗景唐龙二年(708年),“上(中宗李显)好击球,由是风俗相尚”。击球活动由此开始勃兴,盛极一时。

《封氏闻见记》记载:唐玄宗更是一位马球运动健将,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下嫁吐蕃赞普弃隶缩赞,吐蕃派专使迎亲,吐蕃专使随员曾与唐皇家球队进行马球比赛,开始唐皇家队输了。中宗命临淄训王李隆基(即后来的玄宗)、嗣虢王邕和两位驸马杨慎交、武崇训等四人上场,四人力敌吐蕃十余人,尤其李隆基“东西驰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因此唐皇家队大获全胜。后来李隆基即帝位,击球活动风靡全国。

1956年在西安大明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石碑上就刻有“含光殿及球场”、“大唐大和辛亥岁乙未月建”字样。说明当时修宫殿时已修了球场。1971年在陕西章怀太子墓中发现一幅打马球的壁画,画面上就有击球的生动场面。那奔驰的骏马及手执一头弯曲的球杖的骑手们,在赛场上追逐马球的神态栩栩如生,为我们了解这一运动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

《唐人击鞠乐》,画家谢振瓯

拔河

唐代清明节拔河也是一项盛行的节日娱乐活动。据《全唐诗话》记载:唐中宗李显于景龙四年(710年)“三月一日清明,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而《封氏闻见记》对此记载甚详,唐中宗于清明节幸梨园球场,命侍臣分朋拔河,当时分宰相、两位驸马为东朋,有三位宰相、五位将军为西朋,东朋贵人多,西朋不服,请重新分组,唐中宗未同意。结果西朋竟输于东朋,尤其是仆射韦巨源、少师唐休璟因年高体衰,竟随绳被拉倒在地,好长时间起不来,惹得皇上、皇后、宫妃、公主大笑不止。

在《资治通鉴》与《景龙文馆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为何清明节要重视拔河呢?原来清明节正是春耕播种之时,而古人认为拔河有祈祷丰年、庆祝丰收之意。《隋书·地理志》云:举行拔河之戏“俗以此庆丰收,用致丰穰,其事亦传至它郡”。正因此,历代帝王都加以提倡,宫廷民间,均甚流行。

斗鸡

唐代清明之日,还盛行斗鸡之戏。斗鸡在战国已很盛行。《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市民好“斗鸡走犬”。汉代达官显贵、游手好闲之徒也多喜欢斗鸡。至于汉画像石、画像砖上,斗鸡图更是屡见不鲜。三国时曹植还曾赋《斗鸡篇》。不过那时并不一定在清明节。但是,到了唐代,斗鸡活动却盛于寒食清明节之时。

陈鸿《东城老父传》记载唐玄宗未即位时就好清明斗鸡之戏。即位后,还在宫中专门修建了鸡坊,选养了“金毫铁距,高冠昂尾”的雄鸡千余只,并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专门负责驯养。一时长安宗室贵族、达官显贵竞相仿效,大兴斗鸡之风。京师男女以斗鸡为事,一些游闲公子为弄到好鸡不惜倾家荡产,重金购之。一些家境贫寒者,养不起鸡,竞玩假鸡,以此为乐!

迄今为止,清明节仍然是中国民间十分重要的节日。不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那些迷信风俗已被逐渐淘汰。至于插柳于门,或男女簪柳戴柳的风俗已极少见,不过农村的儿童们还往往于此日折下几枝嫩绿的枝条,拧下皮筒做支音色颇佳的柳笛玩耍。而城市的居民往往在清明节前后,扶老携幼到郊外春游踏青,领略大自然旖旎的风光。当然扫墓风俗依然存在,农村尚有不少清明祭祖坟的遗俗。但更多的是每逢清明节,人们纷纷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们的业绩,以示悼念。

七、唐朝时清明节全国放假七天

国清明节始于汉代,具体时间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左右。因为在汉代,当时的人们普遍有祭祀先人的习惯,清明时节正值春季,也是粮食丰收的季节,故而汉武帝时期开始定期举行清明节,以祭祀先祖和表达对自然丰收的感恩。这一传统沿袭至今,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如今清明节也成为了重要的公共假期和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除了祭祀先人,也会进行一些出游等活动。

八、唐代清明节古诗

《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红色诗词。解释《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反映了当时士族、商业、手工业的兴盛和人民生活的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产党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决策。《清明上河图》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高度,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提高我们民族自信心、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