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从“时会”和“人力”两方面分析,贞观之治出现原因?

2023-04-05 21:35:44  来源:网络   热度:

一、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从“时会”和“人力”两方面分析,贞观之治出现原因?

任何盛世或乱世的出现都不仅仅是人力的原因。从来都是英雄出于时势,时势造就英雄。在唐太宗带领下的贞观之治,确实有其个人魅力及作为在其中,但是,孟子说过,乱之后的朝代,只有下一代才能实行德治,仁政。那是因为,治乱世当用重典,待人民休憩数,乱贼不作时,方可施行仁政,而且,必须行仁政。贞观之治的出现是在唐建国近十年之后,经李渊的治理稍有成效,奠定一定根基,李世民才有机会实施他的治国方略。

然而,人力的因素,也不可以小觑。李世民在位二十七年,选贤任能,勤政爱民,才有大唐的恢宏气度,四海臣服。上行下效,上下一心,政治清明,百姓富足。若不如此,亦不会出现贞观盛世。

二、清明的典故

清明节典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做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出狐狸眠冢土,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清.高菊卿 这两首清明节的诗,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细雨霏霏,更衬得清明祭扫者的悲戚断魂,却也因清明的祭扫使人省思,生命究竟为何?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在世拥有的一切是实是空?想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藏吉;富贵焉能长富贵?日中昃,月盈亏,急急流年,滔滔似水,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百岁光阴,所求为何呀!正因如此,有关清明节的诗词,多得不可胜数。究竟清明是怎样的一个节日,竟惹得诗人说到今? 清明节典故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按国历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说,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扫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并为一了! 扫墓习俗的由来 在墓前祭祀祖先谓之扫墓或扫拜,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间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诎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寒食禁火的习俗 春秋时代晋国的公子重耳,因遭陷害而流亡国外十九年,跟随他的大臣中,以介之推最为忠心。有一年,他们在山中迷路了,饿得头昏眼花的,介之推就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烤熟了给重耳充饥,救了重耳一命。流亡十九年后,重耳终于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即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在晋文公即位封赏功臣时,独独忘掉了介之推,介之推本就不愿求取功名,于是带著母亲到山里隐居,不肯复出。后晋文公想起介之推,坚持要为介之推封侯晋爵,升官加禄,请介之推下山接受封赏。但介之推坚拒,不言禄亦不受禄,晋文公为了逼迫介之推下山,又心想他是个孝子,为了母亲的安危一定会下山,于是下令放火烧山,却仍不见介之推的踪影。等火势稍减,命人上山察看寻找,赫然发现介之推与母亲抱著树,烧死在火海之中。晋文公伤心欲绝,更悔恨自己的鲁莽,身为介之推的好友,竟不懂得介之推的心思,不尊重介之推的决定。为了纪念这位曾经舍身相救的好友,晋文公砍下那棵树,做成一双木屐,想到介之推时,就看著那双木屐,喊著:「足下啊!足下!」表示他对好友永远的怀念。另外,又下令在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不准生火煮食,只能吃冷食。这就是寒食禁火的由来。 怀故感伤、欢乐赏春 才刚度过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蹴□(类似现在的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野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著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三、杜牧《清明》古诗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杜牧《清明》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字词解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4日或5日。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它是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向别人请问。

翻译: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DD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但是用来写雨,却是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种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王孙公子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的路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里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家,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展开了一处远比诗篇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长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