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密码》有人看过吗?
最初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实在让人有点意兴索然。自从《达芬奇密码》火爆全球后,“密码”似乎成为了悬疑小说取名的一个套用定式,见的多了,难免觉得滥俗,令人不禁怀疑作品的创意和诚意。
然而,看完了整本书后,我反倒觉得这个书名,实在是起得恰如其分。这本作品细致绵密,极富生活气息的文字质感,与传世国宝《清明上河图》的气质极度相符,从故事的内容来看,书名里确实少不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如此一来,作品名称似乎也就没有了太多的选择——“清明上河图”搭配上迷藏、迷津、悬案、奇案、阴谋……似乎都没有密码来的顺口。密码就密码吧!
以“密码”命名的悬疑小说,在内容上都有一个相似的模式:一群职业考古学家或冒险家,借由一件传世珍宝,通过拼凑、解析各种历史信息,揭开了一个隐藏在历史背后的谜团,阻止了一场从古代延续至现代的惊天阴谋。
而《清明上河图密码》并没有采取这样的模式,它的背景就设定在《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北宋末年,主人公赵不尤是一位胸怀壮志的没落皇族,故事讲述了赵不尤和他的家人赵不弃、赵墨儿、赵瓣儿四人,独立或合作侦破了八子案、香袋案、范楼案、变身案和梅船案,五件相互关联的奇案。《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也出现在故事里,打了半瓶酱油。而现代人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任何戏份。
好的悬疑小说,往往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所以创作一部以古代为背景的悬疑小说,实在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好在这部书的作者,打的是一场准备充分的仗。这本书对北宋时代图景的还原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字里行间不经意间透露出的生活细节,如此真实、丰富而又生动。
作者的文笔值得赞叹。这本以北宋时期为背景的悬疑小说,既没有因为语言错位而产生的违和感,也没有因卖弄功底和堆砌辞藻而造成的艰深晦涩,叙述流畅自然,而又处处透露着古韵古香,一切都恰到好处。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只能说:太合适了,每一字都太合适了。
看完了书中的第一个案子,我不禁怀疑作者是否曾在故事里的年代生活过;看完了第二个案子,我已经忘记了去怀疑,因为我也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被带入到了书中所描绘的时代。
虽然这本书的主线,是一出关乎北宋家国命运的惊天大案,但是这起大案就如同1998年版《哥斯拉》的主角一样,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露出它的真面目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的工作只是甩甩硕大的尾巴,霸气侧漏地吼两嗓子。书中的五个案件,每一个都和终极大案存在着丝丝缕缕的关联,大BOSS却始终没有露面,主要的篇幅都在描述被大阴谋影响到的普通人在被暗流挟裹,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会做出怎样的命运抉择。
出场人物多达上百个,每一个人物都拥有独特的性格和鲜明的行为,驱动他们描画宿命轨迹的,是最普通的爱恨情仇,就像是这数千年的文明社会里,每一个普通人的爱恨情仇。
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就好像在一个宁静的早晨醒来,打开电脑,翻看今天的社会热点新闻,看到一出悲剧里的人物,就和自己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里,有着和自己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历程,于是不禁唏嘘感慨。
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这部作品最大的魅力。或许也是因为如此,这本书的节奏和情绪,始终不够紧张刺激。但这只是故事的第一部分,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在更精彩的后续故事里,正式登场的巨怪“哥斯拉”能够让读者血脉喷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