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祠堂大门对联大全

2025-02-18 07:49:21  来源:网络   热度:

一、祠堂大门对联大全

祠堂大门对联大全

祠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祠堂大门上的对联更是一种表达敬意和祈福的方式。在祠堂的大门上悬挂一幅吉祥对联,不仅能够增添祠堂的庄重氛围,还能够寄托人们对祖先的尊重和祝福。下面是一些祠堂大门对联的精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 祭贤怀忠

上联:祭贤奉圣,怀忠报国

下联:承志立身,报国强民

横批:兴盛世家

2. 传家育德

上联:传家弘德,育子兴家

下联:砥砺奋进,扬名立万

横批:富贵荣华

3. 报国家声

上联:报国恩仇,家声赫赫

下联:为民造福,盛世荣光

横批:家风兴盛

4. 高风亮节

上联:高风亮节,培德立身

下联:传家之宝,厚德载物

横批:厚德载物

5. 修身齐家

上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下联:家道兴隆,福泽子孙

横批:家门兴旺

6. 忠孝敬祖

上联:忠孝传家,敬祖报国

下联:翰墨丹青,文物遗风

横批:文化传承

7. 家和万事兴

上联:家和百事兴,和睦万事兴

下联:恭俭谦和,美德家风

横批:美满幸福

8. 永结同心

上联:永结同心,世代共荣

下联:凝心聚力,众志成城

横批:兴旺发达

9. 志存高远

上联:志存高远,智勇双全

下联:奉献社会,乐善好施

横批:奉献社会

10. 锦绣前程

上联:希望浩瀚,锦绣前程

下联:勤劳智慧,创造辉煌

横批:辉煌之路

以上是一些祠堂大门对联的精选,每一副对联都蕴含着家族传承、家风家训的寓意,让人们倍感庄重和亲切。每当走进祠堂大门,仰望着对联的时候,不禁让人心生敬意和激励,更加珍惜家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家风家训。

二、祠堂大门五字对联大全?

高山入云,采日月灵力,成就贵人无数

塘水通海,纳江河财气,使得富甲一方

三、祠堂大门对联?

祠堂七言通用对联:

  丁兰刻木思亲孝;千百年祖宗如在。

  不忘孝友为家政;水源木本承先泽。

  孟母断机教子贤。 亿万世子孙同荐。

  还冀诗书著祖鞭。春露秋霜展孝思。

  百代孝慈山仰泰;以燕以翼宏堂构;

  先代贻谋由德泽;孝友传家绳祖武;

  万年支派水流东。 孔惠孔时洁蒸尝。

  后人继世翼孙谋。 诗书礼乐尽修齐。

  孝孙弟恭皆学问; 金鼎焚香香结彩;

  春露秋霜崇祀典; 秋霜春露怀先泽;

  先祖是皇礼莫愆。 银台秉烛烛生花。

  父慈子孝笃伦常。 霞蔚云蒸启后人。

  俨若思孝孙在庆; 祖功宗德流芳远;

  祖泽百年惟礼乐; 祖砚父田垂燕翼;

  祭如在明德惟馨。 子孝孙贤世泽长。

  家风十世有箕裘。 阶兰庭桂肇鸿图。

  神至尊一诚可格; 致孝思高曾以上;

  姓氏宗祠大堂神龛七言通用对联:

  祖德流芳思木本; 树发千枝根共本;

  祖德振千秋大业; 宗功浩大想水源。

  江水源同流万派。宗功启百代文明。

四、祠堂大门对联规格?

大门的对联一般都是2.5米(78*250cm)对联的尺寸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横批也是。

国家对于对联的尺寸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都是按照红纸的大小来决定的,市面上的红纸有1米、1.5米、2米、2.5米、3米五种,横批情况一样也没有具体的规定。

而对联所贴位置的大小也决定着对联的尺寸,如在家中大院上贴对联,则10字对联的尺寸应该选择最大尺寸的红纸,即3米。

至于某些高大建筑的机关大门,如果贴春联的话,其春联的宽度也不宜超出40厘米为宜。普通春联尺寸横联 23.5cm x 91cm 、直联 23.5cm x 133.6cm。

五、清明节祠堂对联?

一:宝鼎呈祥香结彩、银台报喜烛生花。

二:香篆平安字、灯开福寿花。等等。

三:香火对联天地君(君或改國)親師位书写规矩、人不顶天、地不离土、君不开口(國不留缺)、親不闭目、位不离人。

六、曾家祠堂大门对联?

投杼逾墙,误疑贤母;  跃舟赴水,饮恨贞妃道德春秋,学继一宗圣;  文章唐宋,名扬八大家。堂构相承,维凛修齐盈旧德;  宗公流庆,冀将锺釜妥先灵。圣绍尼山,道德文章齐日月;  徽传鲁国,春秋俎豆永乾坤。衍一贯薪传,圣道渊源昭万古; 相三朝谊辟,官勋赫奕振千秋。祖德何如东鲁,传经光百代; 家风曷似南丰,修史裕千秋。

七、彭氏祠堂大门对联?

上联:启祚明德远铭功勒石长怀汉侯唐王中华帅;

下联:云章丽景娇毓秀钟灵坐看桃岛赣水白沙湾。

上联:根来祖上厚德载物传孝悌;

下联:本是儿孙秉承前辈善为先。

横批:彭氏家祠

上联:东曦照吾庭,自是向阳门第;

下联:海角作故乡,始终积善人家。

八、新建祠堂大门口对联?

上联:祖遗世泽长新礼乐诗书先哲燕冀须发扬光大;下联:宗留家声勿替衣冠文物后裔蝉联要继往开来。

上联:百族重四民士农工商各归本业;下联:两房源一脉伯叔兄弟须念同胞。

上联: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下联:兴隆四序德遍动植飞潜。

九、祠堂九字大门对联?

关于祠堂九字大门对联的内容是这样的:

上联:弘祖德承祖志传千古

下联:铭宗功缅先人永孝思

横批:永言孝思

上联:宗祖功德大流芳百世

下联:子孙孝思长世代相传

十、邹家祠堂大门对联?

  四言   源自邾娄;   望出范阳。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出自邹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忠襄世泽;   文靖家声。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指宋邹孟卿,追谥忠襄。下联指明·邹应龙,卒谥文靖。)   五经邹氏;   万石家风。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指宋·邹致,博洽强敏,授五子各一经。下联指明·邹世安,以孝友称,六世同炊。不蓄私资,论者比之为万石家风。)   士称德逸;   里号宾贤。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指宋代高安人邹礼,字用和,有才识而练达,任掾史,能公平执法。刚三十四岁便辞官归隐,朝廷赐称“德逸处士”。下联指北宋长乐人邹异,字士奇,有孝行,父母死后,他在墓旁筑庐守孝六年。元祐年间举经明行修,有关部门改他所住的里名为“宾贤”。)   梁园昭雪;   黍谷回春。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指西汉·邹阳,被谗下狱,作《狱中上梁王书》而雪冤。下联指战国·邹衍,吹嘘气,黍稷复生,号曰:“暖律回春。”)   邹屠迁善;   鲁郡钟灵。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指孟子为山东县人,地属鲁。邹屠氏之女为帝喾妃,黄帝除去蚩万之凶,迁其民于邹屠之地。)   五言   阴阳谈消息;   文辩谏止戈。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指战国齐·邹衍,倡阴阳五行之说。下联指西汉·邹阳,有《上吴王书》,劝吴王刘濞勿起兵叛汉。)   谏言愿学集;   檄文革命军。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指明代大臣邹元标,字尔瞻,江西吉水人。曾任谏官,以敢言著称。有《愿学集》。下联指近代民主革命家邹容(1885-1905),原名绍陶,字蔚丹,四川巴县(今重庆市)人。幼习经史。1904年参加拒俄义勇队。后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福建支长。1911年3月2日回国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在广州双门底牺牲,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著有《革命军》。)   崮北家笙旧;   范阳世宅昌。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山东省某邹氏宗祠联。)   六言   鲁郡为钟灵地;   邹屠乃迁善乡。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指孔子、孟子。下联指邹屠氏,其女为帝喾之妃。)   七言   鼓琴自荐受相印;   究学成功观阴阳。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指战国时齐国大臣、政治家邹忌,他曾以鼓琴自荐,向齐威王进说,三月而受相印。任相期间,讽谏齐王进贤纳谏,整饬军容政纪,厉行法治。一年后受封于下邳(今江苏省邳县西南)。号曰成侯。下联指战国时思想家、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约公元前305-240年),一作驺衍。齐国人。他学究九天人,雄于辨口,号“谈于衍”。创“五行始终”说。“深观阴阳消息”,借以论述天道、世运的转移。有《邹子》等,已佚。)   襜惟按 清威重;   棨戟凝香雅望高。   ——邹一桂《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礼部尚书邹一桂(1686-1772)撰书赠友联语。邹一桂,无锡人。工绘事,并有《小山文集》。)   一篇漫咏梁园雪;   六律能回黍谷春。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指西汉文学家邹阳,齐人,以文辩知名。开始跟从吴王,后跟从梁孝王,因羊胜等人谗言而下狱,写《狱中上梁王书》,申诉冤屈,释放后,成为梁王上客。所作散文,有战国游士纵横善辩的风格。下联指战国末哲学家、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齐国人,曾在稷下(齐国都临淄稷门附近,齐桓公、威王、宣王在此扩置学宫,招揽文学游说之士数千人讲学议论,是当时学派荟萃的中心)游学,先后到魏、燕、赵等国,受到诸侯礼遇。相传他又善于吹律,燕国有个地方美丽而寒冷,不生五谷,他吹律嘘气,那地方开始生长庄稼。)   八言   道气禀江山之灵秀;   诗章夺月露之高华。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指明代大臣邹元标,字尔瞻,九岁通五经。万历年间十进士,官刑部右侍郎。后来,因与魏忠贤不和,退而建首善书院,与志趣相同者讲学,母死后,居家讲学近三十年,卒谥忠介。著有《愿学集》。下联指宋代奉议郎邹定,字信可,新兴人。以诗闻名。)   八言以上   上疏直言,真大臣风度;   遗书曲谕,洵良友箴规。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指明代进士邹智,字妆愚,合州人。年十二能文。上疏极言时事,诬谪广东石城卒。天启初道谥忠介。有《立斋遗文》。下联指汉代丞相公孙弘的好友邹长倩,初,弘举贤良,贫不能起,长倩以衣费资之。复赠以生刍(草)一束,素丝一襚,扑满(储蓄钱币用的瓦罐)一个,并致书曰:“刍束则谨,心纵则骄;丝积微至著,善虽小而为大;扑满土器……有入无出,则有倾覆之败,可不戒乎?”后人谓之三事誉。)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