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杜牧清明诗中表达风俗的词?

2025-02-09 09:04:23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杜牧清明诗中表达风俗的词?

《清明》杜牧里的名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2、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  3、遥指:指向远处。  4、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赏析: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二、元日这首诗中描写风俗的词?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出自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写出了古代春节的三个重要习俗——喝屠苏,放鞭炮,换桃符。

三、清明这首诗写了什么风俗,摘录诗中的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国习俗祭奠故去的人。

四、清明诗中什么是环境描写?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首联写环境氛围,暗示斗争的情况和自己的心情。早晨飘飞的轻云到了傍晚就阴沉沉的了,在忧愁中的人全然不觉时间已进入了暮春。前句既是写的实际的天气,又是写的内心的感触:清的力量渐渐渗透已把天下遮掩。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的作用。后句,点出一个“愁”字,流露郁懑和时光逝去的失落之情。

五、清明习俗摘录诗中的词?

古代,有不少文人墨客吟诗作赋,将清明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描绘得淋漓尽致。这里,我们一起品读四首经典诗词,感受古诗词中的清明,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躁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点评: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这首诗写的正是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先人,追悼亡灵的情景。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点评:春意盎然,山花烂漫。清明节正是世人结伴出游、踏青寻春的时节。当原野披上绿装,山花点缀其间,人们穿过柳荫,尽情游玩,真是不亦乐乎。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点评:诗人行走在去扫墓的路上,看到野草一夜之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去一年的小路消失了,清明后梨花生长起来,于是感慨万千,用一个“愁”字,表达出思念之情。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点评:西湖堤岸,春风拂面,杨柳依依,梨花一枝春带雨,惹得游人不忍归。此诗文情并茂地展现了一幅生动迷人的游春画卷,构织出一派自然天成的和谐春光图。

六、清明的哪句诗中是环境描写?

《清明》这首诗写景的句子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七、清明古诗中描写环境的词语?

清明描写环境:雨纷纷、欲断魂、杏花村。

八、清明这首诗表达风俗的词?

1.断魂。

2.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不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 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这又平添了一种愁绪。

九、清明这首诗中描写的天气是什么?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描写的天气是下雨的天气,一般的清明节前后,也是春天雨水较多的季节,所以作者在这首诗里面很直白的表达了出来。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但是用来写雨,却是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种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十、杜牧诗中的清明描写的是什么酒?

杜牧诗中的清明描写的是杏花村酒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