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落款?

2025-01-19 01:21:29  来源:网络   热度:

一、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落款?

黄公望(1269-1354)中国元代画家,书法家,元四家之一。原姓名陆坚,又名静坚,因过继浙江永嘉黄氏,遂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一峰道人、大痴道人、井西老人和净墅等。关于他名与字的来历,颇有趣味。因黄公望父亲得子后,友人来贺,说:“黄公望子久矣!”,因而黄父为其取名作“公望”,字子久。江苏常熟人。一说浙江平阳人,因他的《山居图》自题落款为“大痴道人平阳黄公望”。曾做过小吏,因受累入狱,出狱后隐居江湖,入道教全真派。

黄公望的山水画,很多创作于70岁以后,在富春江畔创作的《富春山居图》,用水墨技法描绘中国南方富春江一带的秋天景色。在构思时,他跑遍了春江两岸,用六、七年时间才画成,画面表现出秀润淡雅的风貌,气度不凡。

二、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2011年6月,前后两段在台北故宫首度合璧展出。

黄公望(1269—1354年),元代画家。自称浙东平阳人。陶宗仪《辍耕录》称其“本姓陆”,出继温州平阳黄氏为义子,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

黄公望曾任中台察院掾吏,一度入狱;后加入全真教,往来杭州、松江等地卖卜;晚年居住杭州筲箕泉,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二十五日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三、分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春山富居图》整张图的主要元素有峰峦、远湖、翠木和物设,其中以逐渐隆起的山峰为视角,构成整幅图的核心;初识此图,引入眼帘的是富春大岭,山上树木葱茏,山腰和山顶堆砌着许多矾石,给观看者一种苍茫磅礴的震撼,然后视线转向画的其他构成部分,又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恬淡和悠闲:山脚的翠木,多以浓墨点缀,给人葱翠活泼之感。而视线移到画的左半部分,则是随着江天逐渐辽阔,山势也渐趋平缓,林间有村舍旗亭错落掩映,隔岸山峰若隐若现。充分体验出作者作画既有广阔的胸襟,又不失细腻恬雅的心境。

四、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原创地?

黄公望村原名白鹤村,元代时曾被江水覆盖,又称白鹤墩,元代画家黄望公在此隐居,也就是他创作著名山水画《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 。

五、黄公望雪景图在谁手上?

公元1349年(元至正九年)正月,黄公望接连画了两幅雪景山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九峰雪霁图》与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的《剡溪访戴图》。作为元四家中唯一有雪景山水传世至今的画家,除上述两图外,在稍早几年,黄公望还创作了《快雪时晴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六、黄公望名言?

1

[元]

黄公望

《和铁厓《西湖竹枝》

水仙祠前湖水深,岳王坟上有猿吟。

湖船女子唱歌去,月落沧波无处寻。

2

[元]

黄公望

《次所和竹所诗奉柬(四首)》

片玉山前人最良,文章体物写谋长。

古来望族推吴郡,直到云仍姓字香。

3

[元]

黄公望

《次所和竹所诗奉柬(四首)》

花槛香来风入座,雕笼影转月穿棂。

钩轩平野连天碧,排闼遥山隔水青。

4

[元]

黄公望

《次所和竹所诗奉柬(四首)》

竹里行厨常准备,浊醪不用恼比邻。

文章尊俎朝朝醉,花果园林处处春。

5

[元]

黄公望

《次所和竹所诗奉柬(四首)》

人生无奈老来何,日薄崦嵫已不多。

大抵华年当乐事,好怀开处莫空过。

七、黄公望生日?

黄公望(1269年9月12日—1354年11月10日),元代画家。自称浙东平阳人。陶宗仪《辍耕录》称其“本姓陆”,出继温州平阳黄氏为义子,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

黄公望曾任中台察院掾吏,一度入狱;后加入全真教,往来杭州、松江等地卖卜;晚年居住杭州筲箕泉,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二十五日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黄公望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散曲。尤擅画山水,曾得赵孟頫指授,宗法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水墨、浅绛俱作,以草籀奇字法入画,气势雄秀,笔简神完,自成一家,得“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名列“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之首。传世画作有《富春山居图》《水阁清幽图》《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富春大岭图》等。著有画论《写山水诀》。

八、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后半段?

后半段,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九、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艺术特色?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艺术特:

1、主题:

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

《富春山居图》画的是一个漫长的江水,在一千年的历史里,流过浅滩、激流、高峰。前面一段是夏天的感觉,到后面一段,出现了秋天的景,树叶部分淡掉,全部用垂直的皴法,好像繁华落尽的感觉。

2、画法:

总体风格:《富春山居图》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宛然天成。长披麻皴枯湿浑成,功力深厚,洒脱而颇有灵气。全 图用墨淡雅,仅在山石上罩染一层几近透明的墨色,并用稍深墨色染出远山及江边沙渍、波影,以浓墨点苔、点叶,醒目自然。

构图方式:《富春山居图》所采用的是一种横卷的方式,按照人的正常视野,构造了同一水平上的山水景色,是一种从平面上不断进行延伸的构图方式。

三种画法:枯润墨法、干笔墨法、披麻皴法。

3、形象:

画中一共有七个人,首先出场的是渔夫和樵夫,渔夫在钓鱼,樵夫在砍柴,渔夫、樵夫绝对不是普通人,元朝的时候大部分不做官的人,都隐居于江湖,钓鱼砍柴为生,或者在路边摆个算命摊,卖卜为生。

接着茅亭里有一个读书人,戴着高高的帽子,坐在亭子里看鸭子,与渔夫对望,读书人可以变成渔夫,渔夫可以变成读书人,其实角色可以转换。

创作者在这里其实带有一种暗喻,就是两个不同角色的人,一个文人可以把自己释放到山水里变成渔夫,也可以出来变成朝廷里的一个官,在过去的这个社会里面,本来就有这样一个交换的可能。最后两艘船行于江上,看到船上有四个人。

十、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是哪个地方?

画的是杭州桐庐境内富春江景色。

它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