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诗词摘抄?
一、红楼梦中诗词摘抄?
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
《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黛玉容貌》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王叔晖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宁国府上房楹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二、红楼梦中的诗词佳句?
风尘碌碌 无可如何 锦衣纨裤
饫甘餍肥 一技无成 茅椽蓬牖
瓦灶绳床 晨夕风露 阶柳庭花
了然不惑 自怨自叹 高谈快论
荣华富贵 利物济人 美中不足
好事多魔 乐极悲生 人非物换
静极思动 无中生有 安身乐业
离合悲欢 青天白日 青红皂白
炎凉世态 不可胜数 自相矛盾
不近人情 消愁破闷 追踪蹑迹
好货寻愁 谋虚逐妄 胡牵乱扯
忽离忽遇 指奸责佞 贬恶诛邪
伤时骂世 父慈子孝 称功颂德
从头至尾 酌酒吟诗 偷香窃玉
洗耳谛听 粉妆玉琢 惯养娇生
敝巾旧服 腰圆背厚 面阔口方
剑眉星眼
好句:
1、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
2、白玉为堂金做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3、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
4、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5、宝玉头上戴着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系着五色蝴蝶鸾绦,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描写贾宝玉的穿着
6、以下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7、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三、红楼梦中的真假诗词?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句话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一幅对联。这里头这个真和假的概念有很多层次,不是一个单纯的一个真和假,世上的人把假的东西都当作真的了,把真的东西反而把它作为假的了。
贾宝玉真正一个有思想有头脑,有才能的人,有思想的人,但是人家都说他是一个没有出息的;那个甄宝玉认为是有出息的,开始也跟贾宝玉也是一样一个脾气,但是到后来呢,甄宝玉走仕途经济道路,按照官方的道路去走,所以变成了真宝玉,所以真正没有才华的人,变成好样的,真正有本领的人变成是假的,不行的,就是真假混淆,这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
四、红楼梦中的经典诗词?
《红楼梦》中的诗词有: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皑皑轻趁步,翦翦舞随腰。以上这些都是《红楼梦》中的诗词。
五、红楼梦中关于清明的诗?
《红楼梦》中有多首关于清明的诗,根据题目上下文的不同,可能涉及到的诗句也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诗中都是通过对民俗、自然景物等的描绘,表达了对清明节的感慨和祭扫祖先的心情。例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思乡的旅人,通过对月色清冷的描绘,营造了清明时节的氛围。诗人将自己想象成仙人,欲踏着风云归去,但又忧虑高处的寒冷。最后,他以起舞弄影的方式纾解思乡之情,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六、红楼梦中描写清明的片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伤悲,清明这个时候正是踏青的季节,也是春景走向夏之绚丽的分水岭,鸟语花香,风和日丽,春暖花开,姹紫嫣红,也可以用柳暗花明又一村来简单形容,在这特殊的节日里,出外游玩也是一种释放,这个时节也是扫墓的日子,可就是丝丝雨露,无不让更多在奋斗路上的行人悲伤欲绝,心理藏着对故人的缅怀和思念、对青草的眷恋期盼、对雨滴的渴望和欣慰......各种复杂的心情让魂魄忐忑不安。
这个景象和红楼梦的大悲剧来比,显然少了些许凄凉感,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出了境界。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清明节的雨露,红楼中的眼泪,路上行人和红楼群芳,无不遥相呼应,惺惺相惜,钱空易库,万言痛悲,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七、求红楼梦中有名的诗词?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香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落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丧?
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
八、红楼梦中史湘云的全部诗词?
林黛玉诗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黛玉(潇湘妃子)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九、红楼梦中积极向上的诗词?
薛宝钗: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流水,岂必委
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
青云。
【诗词鉴赏】
宝钗在拿出她这首词之前,有这样一段议论:“我想,柳絮原是一件
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所以
我诌了一首来,未必合你们的意思。”她原来是要作翻案文章的。
同前面几首柳絮词低回的调子截然相反,宝钗这首词充满了开朗乐观
的情绪。从宝钗的角度看,这同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的性格一致;
从《红楼梦》作者的意图看,似乎是让她乐观一阵,把未来想得十分美好
,然后再让她失望。即先让她“登高”,然后再让她“跌重”。“好风频
借力,送我上青云”,无根的柳絮飘上青云又怎么样?能永远留在天空中吗
?最后还是免不了“随流水”,“委芳尘”。作者让宝钗故作乐观语,实际
隐含着讽刺意味。有人根据宝钗这首词骂她是“野心家”,想向上爬,想
夺“宝二奶奶”的宝座云云,未免过于穿凿附会,作者未必有此意图。
十、红楼梦中的与雪相关的诗词?
红楼梦中的与雪相关的诗词有:
1、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2、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3、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
4、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
5、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6、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木牙谁惜诗肩瘦, 衣上犹沾佛院苔。
7、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扩展资料:
雪成为《红楼梦》贯穿全书的一种意象。全书以“菱花空对雪澌澌”的悲剧气氛开始,暗示以贾府为首的四大家族的富贵荣华都如冰雪一样,并不长久,难免遇火即化。即使后来写到贾家烈火烹油、穿花著锦的富贵荣华时,也常常透出一种悲凉的雪的气息,直至最终“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