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南方清明的起源?

2024-11-25 12:28:00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南方清明的起源?

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开始仿效,在清明节这一天祭祖扫墓。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所以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二、清明节的食物?

鼠曲粿,鼠曲草做成的,不仅韧绵糯滑,有一股浓郁的野蒿香,有了鼠曲草白色的粉就成了青色。也是因为用了这样的原料,团子外面的一层皮也就有了嚼劲。民间习俗,清明时节,家家都要制作鼠曲粿,既供先人歆享,又可为今人外出踏青携带方便的美味食品,有玩的又有吃的,趣味多多,其乐融融。

三、清明节的传统食物?

1、青团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2、鸡蛋和冷饽饽

  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3、清明菜粑粑

  清明将至,民间传统是要吃那个清明菜粑粑的。以示对先人的悼念之情。

  第一步:掐清明菜。要小清明菜的尖尖,连尖只几片叶子。很多人掐错了,将大清明菜掐来,那不成,一是不清香,二是老了,喂猪就不太喜欢吃。

  第二步:将清明菜洗净切细碎,在开水里煮茸和,关火。就这菜和水(适量,不另加),加入糯米粉,揉搓成面团样。

  第三步:将老咸菜与老腊肉(煮熟了的)、野葱儿(不是家葱哈,有点类似,根为小球形),跺碎,放猪油炒香,舀起盛在盘里作馅。第四步:将馅包入糯米团,做成包子状,可大可小,放入蒸笼蒸熟即可。上气后,几分钟即好。

  味道:清香,糯而爽口,乡味十足。有农家乐之韵。

  4、吃枣饼

  清明节南方吃青团,而北方地区大多吃枣饼、麦糕、环饼、枣锢飞燕等食物为主。

  5、炒螺蛳

  民间在清明时常吃炒螺蛳。有“清明螺,赛只鹅”之说。螺蛳价廉物美,很受百姓欢迎。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全家聚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

四、清明时节吃的食物?

1、青团子

清明吃青团子是很多地区都有的习惯。做青团子不同地区用的食材也不大一样,我们当地人做青团子喜欢用嫩艾或者小棘姆草,还有的地区会用鼠曲草、浆麦草来做,也都各有风味,这些野菜食材,也是春天不可错过的美食,这个季节吃最合适不过了,做成青团子包入自己喜欢的馅料,色泽碧绿,看着就非常有食欲,外皮软糯,里面的鲜香香甜,当零食吃是小朋友的最爱。是很多地区清明必吃的一道美食之一。而且春天吃嫩艾对身体健康也是很有帮助的,不仅好吃,还有健康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

2、艾粄(bǎn)

艾粄是南方客家人清明必吃的美食之一,同样也是用的艾草来做的,口感清香软糯,包入自己喜欢的馅料,只是造型上跟青团子不太一样,会用特殊的叶子包裹起来,防止粘黏在一起,有的地区会用芭蕉叶来包,也都各有风味,也是一道清明不可错过的美食之一。而且在老一辈的客家人都有这样一种说法,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所以说吃艾粄不仅好吃,还有一整年身体健康的美好寓意。

3、吃馓子

馓子在我们当地不常见,但也是有很长的历史了,古时候,清明前有个“寒食节”,不能生火,只能吃冷的食物,于是人们做了麻油馓子,叫做“寒具”,食用、携带、收藏都很方便。“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香脆脆,特别好吃,备受食客们的喜爱,所以一直流传至今。因此清明还有吃馓子的习惯,吃法也很多样开水加红糖冲泡麻油馓子也是不错的吃法。

4、芥菜饭

在南方部分地区有清明吃芥菜饭的习惯,而且从二月二一直延续到清明都有吃,因为芥菜中维生素含量丰富,过去条件不好,说吃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人们希望这一整年都能健健康康度过的美好寓意。芥菜还能清热解暑,清明有空不妨给家人煮上一碗芥菜饭吃。

5、清明饭

除了芥菜饭,清明还有清明的特色美食清明饭。清明饭就是用各种春天的野草搭配在一起做的,常用的有艾草、麻叶、鸡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荠菜、枸杞叶等等。搭配蒸好的米饭或者糯米饭一起拌匀了吃,一口咬下去都是春天的味道。这些春天吃的野菜多吃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也是清明不可错过的美食之一。

6、薄饼

除了以上的美食,很多地区清明还有吃薄饼,在福建很多地区都保留这个“清明吃薄饼”的习惯,薄饼里包裹一些美好寓意的食材一起吃,不仅营养好吃,还代表着美好的寓意。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的美好寓意。所以清明有条件不妨也吃一些博饼春季哦。

五、清明节有关的食物?

一、油炸馓子——绵延2640年历史的寒食节“寒具”美食

油炸馓子最早起源于山西临汾地区的洪洞县,洪洞县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曾经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所以,现在南北各地都有馓子的制作。“馓子”古为寒食节的“寒具”,是著名时令美食。由于寒食节禁火,寒食节的前一日就称之为“炊熟”,人们在这一天会准备各式各样可供冷食的食物,留待后面几天吃,直到清明结束。

二、子推蒸饼——距今有2500年历史的寒食节传统小吃

子推蒸饼,俗称蒸饼,是山西地方的传统食品,据说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子推蒸饼相传是寒食节流传下来的一种熟食,人们为了纪念忠诚坚贞的介子推,就在他死的这一天,不举烟火,也不进热食,所以这一天便被称为寒食节了。那么这一天人们吃什么呢,都是事先做好一些食品,在寒食节冷食。这些食品主要的就是蒸饼,因为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所以又称为子推蒸饼。

子推蒸饼以精粉、猪板油、大葱、香油、花椒粉、碱为原料,经过和面、发酵、上碱、揉面、擀面、加料、揪剂、压形、笼蒸等诸多工序制成。喧软美味,老幼皆宜!

三、清明燕——以忠孝为主题的山西面食

“清明燕”是山西人清明必做的面塑之一。用面粉捏成燕子的形状,用山西的酸枣树或者杨柳条窜连起来,挂在门楣上,用来表达对先贤的“留念”。这样的习俗在山西绵延2500年,至今依然栩栩如生、生机勃勃的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用来展示以“忠孝”为主题的内涵思想。小假期闲暇之余,可以尝试下这道有趣的面食,不仅仅是纪念介子推的忠孝,更重要的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多抽时间回家看看,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时再空伤悲。“清明燕”就是为纪念介子推而做,故也叫“子推燕”。清明燕可以制作一只,可以制作三只,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品”字形,寓意介子推高尚的品格。

四、印花清明团子——最经典的一款清明果

Q糯的口感,青绿飘香,艾叶的独特香气,是其他各种青菜汁无法替代的,吃在嘴里,满是清明的味道。接下来与大家分享最经典的一款清明果—印花清明团子,小长假闲暇之余,可以小试一把,与亲人一起品味别致的味道,缅怀逝去的亲人,同时也感激当下能陪在身边的亲人们。

六、清明节的代表食物?

清明有代表食物,主要有青团和清明果。

原因是青团是一种传统的清明节饮食,它是将糯米、豆沙、芝麻等食材做成的一种糯米球,形状呈现出圆形或者椭圆形,有一种清新剔透的颜色,吃起来味道香甜可口。

而清明果则是一种以枣泥为馅,外层用熟米粉包裹而成的小巧糯米球,形状和颜色和青团有所不同,同样也是清明期间不可缺少的代表菜之一。除此之外,不同地区的清明代表菜也各具特色,如江苏苏州的寿桃、湖南的清明踏青饼等。

总之,清明节期间的代表菜是一种传统的文化食品,也是人们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

七、南方和北方清明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等,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节的习俗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规模、方式不尽相同。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等一系列风俗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民间还有插戴柳枝、放风筝、取薪火等活动。

此习俗也流行于白族、苗族、蒙古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在越南、韩国、琉球等地,清明节也是重要的节日。

八、南方清明节的来源?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九、南方十大必吃食物图片

今天我们来探索一下中国南方十大必吃食物,看看这些美食的独特魅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展示这些食物的精美图片,让您口水直流!

广东烧腊

广东烧腊是粤菜的代表之一,粤菜以色、香、味俱全而著称。烧腊是广东人喜欢的一种传统美食,尤其以烧鹅、烧鸭、烧乳猪最为著名。这些肉类经过特殊处理和烹饪手法,肉质鲜嫩多汁,香味扑鼻,是南方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道。

云南过桥米线

云南的过桥米线是当地的特色小吃,以其鲜美的汤底和丰富的配料而闻名。一碗热腾腾的过桥米线,有鸡蛋、肉片、青菜等各种配料,香气扑鼻,口感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福建沙茶面

福建沙茶面是福建传统美食之一,以其独特的调味料沙茶酱为特色。沙茶面是一种口味浓郁、香气四溢的面条,配上各种海鲜、肉类和蔬菜,让人垂涎欲滴。

江苏水煮鱼

江苏水煮鱼是江苏菜系中的一道招牌菜,以其清爽的口感和麻辣的味道而著称。鲜嫩的鱼肉加上麻辣的酱汁,让人胃口大开,是南方美食中的一大亮点。

浙江西湖醋鱼

西湖是浙江的地标性景点,西湖醋鱼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这道菜肴选用活鱼制作,配以醋、糖等调味料,口味独特,酸甜可口,是南方美食中受欢迎的一道菜。

广西糯米糍

广西糯米糍是广西的传统糕点,制作过程繁琐但口感独特。糯米糍口感软糯、甜而不腻,常见于节庆和婚礼等重要场合,是广西人心中的美味代表。

湖南剁椒鱼头

湖南剁椒鱼头是湖南菜的招牌菜之一,以其鲜辣鲜香而著称。鱼头肉质鲜嫩,搭配剁椒,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欲大增,是南方美食中的一绝。

台湾卤肉饭

卤肉饭是台湾的传统美食,以其香浓的卤汁和软糯的肉质著称。煮熟的饭配上香喷喷的卤肉,回味无穷,是台湾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

海南椰子鸡

海南椰子鸡是海南菜的代表菜之一,以其椰汁烹饪和鸡肉的搭配而著称。鲜嫩的鸡肉配上香甜的椰汁,口感细腻,回味无穷,让人流连忘返。

十、清明时间必须吃的食物?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因此清明时间必须吃的食物与祭祖扫墓有关。以下是一些传统的清明节食物:

1. 青团:一种用糯米粉和青色素加工制成的甜点,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繁衍。

2. 寿桃:一种用面粉和豆沙等制成的糕点,寓意着祝福亲人长寿。

3. 清明果:一种用糯米粉和豆沙等制成的糕点,形状像梨子,寓意着祈求平安和健康。

4. 冰糖葫芦:用糖葫芦串上糖葫芦、山楂、草莓等果蔬,寓意着祝福亲人甜甜蜜蜜。

此外,在清明节期间,也有一些地方会食用清明粥、蒸饺等食品。不同地区和家庭可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但总体来说,清明节食品都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祝福。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