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康震解读石壕吏全文?

2024-11-14 08:57:03  来源:网络   热度:137

一、康震解读石壕吏全文?

康震老师说“石壕吏”是国家公务员,是基层干部,为国征兵没有错,错的是老百姓思想觉悟不高,没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参军,保家卫国即使家破人亡也不该抱怨。

“老翁逾墙走”是思想觉悟不高的表现,老太太还差不多,年老了还能够随军做饭。家里已经有两个儿子为国牺牲,那也不能成为逃避兵役的理由。

作者杜甫也是三观不正,不宣扬爱国主义正能量,而是替刁民说话,全诗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绪,好像在说“石壕吏”的恶劣和朝廷的不对。

要是放在今天,杜甫要承担“寻衅滋事”之责,可能要入狱,但肯定会被拘捕。

二、经典咏流传康震解读的背景音乐?

康震解读的背景音乐是满江红。

《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推出的文化音乐节目,由撒贝宁担当主持人。

节目分为《经典咏流传第一季》、《经典咏流传第二季》、《经典咏流传第三季》《经典咏流传第四季》《经典咏流传第五季》。

三、请教康震老师对杜甫《石壕吏》的解读和郭沫若先生有何异同?

相同点,就是他们都认为,石壕吏这首诗,杜甫是维护官方的,站在官方或者国家立场的。但是郭沫若是骂他,骂杜甫不够同情老百姓。康震是表扬他。

郭沫若倒不是跟杜甫过不去。他是特别反感,建国后,冯至、萧涤非、傅庚生那些杜甫研究专家,说杜甫同情劳动人民阶级,是人民诗人。说李白不同情人民,是贵族。他觉得杜甫并没有那么同情劳动人民。

对于萧涤非等人以“人民诗人”来延续千百年来杜甫的神圣地位,郭沫若硬要打破杜甫身上的神圣光环。

有意思的是,郭沫若作为中华民国政府官员,他跟大唐政府官员杜甫一样也遇到了抓壮丁。而且他俩还都是家喻户晓的诗人。都比较爱国。安史之乱的中国和抗日战争的中国,也很像。你说巧不巧。。。他的选择,是作为政府官员,指示下属努力补救。并怒斥政府迫害人民。按事实说起来,郭沫若的表现,反而比杜甫还更同情老百姓一些。

郭沫若对杜甫的批评是

诗人完全作为一个无言的旁观者,是值得惊异的。

意思就是,为什么抓老百姓,你杜甫一个屁也不放?

郭沫若认为,杜甫有意美化官吏。

认真说,杜甫是站在「吏」的立场上的。《三吏》中所写的「吏」都不那么令人憎恨。「石壕吏」虽然比较凶,但只是声音凶而已。对于「潼关吏」,诗人还引以为同调。

郭沫若认为,杜甫也在有意塑造老百姓为良民。老太太还有点自我牺牲的精神。康震恐怕是在这里抄的郭沫若。郭沫若问杜甫,那个儿媳妇呢?石壕吏就没有为难她吗?

杜甫所写的老太太颇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她被拉走了,「幽咽」的当是她守寡的儿媳妇。但差官却没有奈何媳妇儿,不知道是否碍在杜甫老爷的面前不敢胡为,还是诗人行文有所文饰?

郭沫若有资格批评杜甫的懦弱。郭沫若当了半辈子官了,杜甫那点人性,恐怕超不过他的眼睛。他写李白与杜甫的时候,都80岁了,人情世故早就摸透了。

郭沫若《洪波曲》笔下的老百姓惨状,实际上超过了杜甫的《石壕吏》。

说起来真是伤心得要掉眼泪!在抗战八年中这样被糟蹋了的同胞,所谓由壮丁而弱丁,由弱丁而病丁,由病丁而死丁,比起作战阵亡或为日寇所屠杀的,起码会超过一百倍!疑似乞丐的那一大群人,事实上并不是乞丐,而是一批比乞丐还不如的壮丁。那真是一个惨目的光景!那些壮丁们在每一个人身上穿着一件卫生衣,不用说是暑天穿上身的。本来的白色已经变得和泥土一样了。大框小洞,带片披襟,甚至有的一边袖筒短了一截。大多数是没有穿裤子的。头发和胡子至少有三个月没有剃。每一个人都在冷得发抖。周身的皮肤在土色的质地中蓝一处、紫一处的显些不规则的斑痕。有的人看来连站都站不牢了,有的挤着睡在一团,有的挤着坐在一团,也有极少数倔强的人还在行动着。地上略略有些稀疏的稻草。每一个人的眼睛里面,都饱含着一种在饥饿状态中所独有冷焰。

郭沫若在《洪波曲》到处写到自己是政府官员,而自我谴责。他一方面要动员老百姓抗日,一方面又深知政府腐败黑暗,觉得自己在欺骗老百姓。为之痛苦不堪。

所以,他反倒能一眼看穿杜甫。因为杜甫恐怕也处在这种跟郭沫若一样的矛盾之中。

杜甫也是这样。杜甫一方面是希望老百姓上战场,实现大唐强盛。另一方面,他也感到老百姓的穷困。

认真说起来,杜甫跟郭沫若还有点重叠。当郭沫若批评杜甫写诗拍皇帝马屁、拍李林甫马屁,也想起来后人对郭沫若晚年写诗歌颂的批评。

所以有人说,《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对自己戎马倥偬、狂傲卑微一生的回望。又有人说这是表达郭沫若晚年对于当时政治黑暗的厌倦。这或许也有道理吧。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