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活动探究法是什么?

2024-10-12 12:01:03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活动探究法是什么?

活动探究法,又称“做中学”、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主动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型和学习方法架构。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二、科学探究活动有哪些?

科学探究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我们身边的科学、科学人物、计算机应用、职业链接、概念图等多重呈现方式。

从太空探索、能源利用、物质研究、地球探索、探索生命、生态系统等视角,强调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体验,让学生从活动中学习、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社会探究活动怎么填?

考察探究活动。一般是对社会的某种现象现象。进行调研考察。比方说某个地方有个民俗活动。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按照老师的吩咐,不仅认真地完成了社会实践探究作业,自己还找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姐们热情高涨,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家长们的辛苦,这次社会实践真的很成功。

四、数学规律探究的意义?

答:数学规律探究的意义如下: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任何事物都有它固有的规律,抓住了事物的规律才是认识了事物,才能科学地利用和改造事物,使它更好地为人的生存服务。 在数学教学中找规律,能切实地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方面的目标有机融合起来,学生获得的才是真知,才能为持续发展积蓄能量。

五、数学小探究怎么写?

撰写数学小探究的步骤如下:

1. **选择主题**:首先确定你想要探究的数学主题,可以是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定理或公式,或者是一项数学实验或模拟。

2. **确定问题**:明确探究的问题或目标,确保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深度,激发读者的兴趣。

3. **收集资料**:收集相关的数学知识、定理、实例或数据,为探究提供基础和背景。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文献、网络资源或进行调查研究。

4. **提出假设**:基于收集到的资料和研究,提出对问题的初步假设或猜想,明确探究的方向。

5. **设计实验或推理**:根据问题的特点,设计实验方案或数学推理的步骤,确保实验或推理过程严谨、有效。

6. **进行探究**:依据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或推理,收集结果数据或推论结论,分析数据或结论的规律和特点。

7. **总结分析**:对探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结果和结论进行总结和分析,确认是否与初步的假设相符,讨论结果的合理性和意义。

8. **撰写报告**:以清晰、简明的语言撰写数学小探究报告,包括引言、问题阐述、资料收集、实验设计、结果分析、结论等内容,并附上必要的图表或数据展示。

9. **审阅修改**:对报告内容进行审阅和修改,确保逻辑性和连贯性,注意规范的数学表达和符号使用。

10. **展示分享**:可以选择将探究成果分享给老师或同学,或者参加学校的科技展览、数学竞赛等,将自己的探究成果展现给更多的人。

六、数学探究的数学家是谁?

1、欧几里得,古希腊数学家,被称为“几何之父”。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在书中他提出五大公设。

2、高斯,高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美誉。

3、莱布尼茨,莱布尼茨在数学史和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数学上,他和艾萨克牛顿先后独立发现了微积分,而且他所使用的微积分的数学符号被更广泛的使用,莱布尼茨所发明的符号被普遍认为更综合,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莱布尼茨还发现并完善了二进制。在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神学、哲学、历史学、语言学诸多方向都留下了著作。

4、笛卡尔,于1637年发明了现代数学的基础工具之一——坐标系,将几何和代数相结合,创立了解析几何学。

5、牛顿,百科全书式的“全才”,独立发展出了微积分学,并为之创造了各自独特的符号。

6、莱昂哈德欧拉是数学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平均每年写出八百多页的论文,还写了大量的力学、分析学、几何学、变分法等的课本,《无穷小分析引论》、《微分学原理》、《积分学原理》等都成为数学界中的经典著作。欧拉对数学的研究如此之广泛,因此在许多数学的分支中也可经常见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数、公式和定理。

七、典型的探究活动有哪些?

科学探究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我们身边的科学、科学人物、计算机应用、职业链接、概念图等多重呈现方式。从太空探索、能源利用、物质研究、地球探索、探索生命、生态系统等视角,强调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体验,让学生从活动中学习、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八、探究风能的形成,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和动手操作活动,容幼儿尝试产生风的各种方法,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初步了解风力有大小之分,风力大小与人们的关系。   重点、难点:产生风的各种方法,风力的大小。   活动准备:幼儿感受过风,并有过观察记录,提供产生风的有关操作材料,风与人们关系的图片。   活动过程:   1、看看说说,风在哪里?   教师:“前几天,我们到户外去寻找风娃娃,并画了观察记录。请你轻轻地告诉旁边的朋友,你在哪里找到风娃娃?”张贴个别幼儿的观察记录,请幼儿说出记录的内容。   小结:当我们看到树叶摇、红旗飘的时候就知道风吹来了,还可以听到“呼呼”的声音,风吹到我们的身上感觉是凉凉的。   2、探索感受风的产生。   1)出示静止的纸条和风车,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使纸条、风车动起来呢?”“你有什么办法变出风娃娃来呢?”   2)介绍各种操作材料,提出要求:“小朋友可以用老师给的各种材料和用具去试试,能不能变出风娃娃?看谁想的办法最多。”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你用什么办法让这些纸条、布条、风车动起来呢?”“除了老师给的这些用具,你还有什么办法能使这些东西动起来?”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和探索的结果。   4)比较风的大小:教师用扇子动风车,引导幼儿观察:“为什么风车有时候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因为扇子轻轻地扇,产生的风力小,风车转得慢;要是用力地扇扇子,产生的风力大,风车也转得快。)   5)小结:用扇子、纸板扇的时候,空气流动了,变出了风娃娃:用口吹的时候,也吹出了空气,变成了风;跑动的时候,也产生了风。风是有大有小的,适当的风力可以利用来为人们做事,是有益的,风力太大,产生危害,是有害的风。   3、了解风与人们的关系。   1)玩游戏:有益的风和有害的风。让幼儿观察图片,说出哪些风是有害的?哪些风是有益的?根据风的好处和坏处,贴上高兴和不高兴的娃娃。   2)请幼儿想想,风还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4、总结,结实活动。

九、探究数学培养孩子什么能力?

应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主要依赖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想要培养孩子对数学的感知力,需要通过一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游戏来提升小孩子的分析能力。

另外,探究数学还需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只有专注才能在数学世界中有所成就。

十、数学探究题解题技巧?

第一要读懂题意,提取有效的数学信息。如一盒巧克力,4块4块地数,多3块,6块6块地数,多5块。已知这盒巧克力的块数在30~40之间,这盒巧克力有多少块?

怎么理解题意呢?4块4块地数多3块,是指4的倍数还多3块,在30~40之间,有28十3,32十3,36十3这几种可能,

6块6块地数多5块,则只能是30十5,

两个条件都要满足,只能是35。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