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中国节日排列顺序?

2023-01-13 16:00:1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中国节日排列顺序?

、中国传统节日顺序排列分别是:春节、元宵节、龙抬头、社日节、花朝节、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冬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

二、中国四大鬼节是哪四个

鬼节是指祭祀鬼的节日或者与鬼相关的节日,中国四大鬼节是清明节(公历4月4号至4月6号之间)、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1、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每年公历4月4号到4月6号之间,扫墓表达家人对祖先的尊敬怀念,秦朝以前就已经有了扫墓的习俗,不过并不是规定在清明当天,清明扫墓到唐朝才开始盛行一直延续至今。 

2、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农历的七月也被称为鬼月,其实最早的七月半和鬼是没有关系的,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秋天丰收民间按例是要祭祖的,向祖先报告收成并感谢先祖的庇佑,被称为中元节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

3、上巳节

上巳节起源于古代汉族人的巫术活动,每年农历的3月3日,家家户户到水边举行祭礼,人们跳到水里洗去污秽除恶辟邪。

也有传说上巳节起源于轩辕黄帝,农历3月3日是轩辕黄帝的诞辰。到了唐朝上巳节已经成为了当时非常隆重的节日之一。人们除了到水边洗澡,还顺便春游踏青,举行大型的户外活动。宋代以后上巳节在北方就不流行了,南方的部分地区依然保留。

4、寒衣节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外国的鬼节万圣节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辞典解释为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即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吃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三、道家清明名言?

清明节,上承寒食节,下接上巳节,处在两个节日之间。在唐宋时期,寒食节与上巳节逐渐消失,慢慢合并到清明节中。寒食节悼亡扫墓,上巳节游玩踏青。所以清明节的习俗,一半是祭祀,一半是踏青。 

清明祭祀,也踏青。

一方面是追思逝去的亲人,祭奠死亡,一方面赏春踏青,治愈生命。

天道有常,万物有生有死。

庄子妻子去世,庄子鼓盆而歌。

道家常说:生死气化,顺其自然。

生死不过是阴阳二气的转化,死亡不是终结,只是另一场开始。

所以中国人的哲学里,惯于生死两悦,生死两安。

四、上巳节是什么族的重要节日

上巳节是汉民族的重要节日。根据记载,春秋时期就有人过上巳了,这个节日在汉代以前有个很独特的风俗,它同时是政府为男女青年举办的狂欢节,《周礼・地官・媒氏》提到:“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也就是说,这实际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

农历三月三,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据说还可以去风湿、清火,令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

蒿子粑粑又称蒿子粑,是我国南方的特产小吃。是传统江南青团衍生出来的另一种做法。这种做法流行于长江以南地区,是上巳节以及清明节的汉族民俗小吃之一。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是长江以南一带汉族民间传统风俗。据传,“三月三”是一切亡灵的节日,这一天家家人人吃蒿子粑,为的是纪念死者,同时祝愿人人健康长寿,不为邪恶所侵。据说,吃了三月三的蒿子粑粑,进山劳作,出门办事,就不会遭遇蛇咬伤,而且一路平安,凡事吉祥。

农历三月初三吃薄饼,是福建同安人的传统习俗之一。郑成功其子郑经继承父业,继续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闽南一带,因清军顽抗造成百姓伤亡惨重。在郑军反攻下,清军投降,郑军进入城内,老百姓一边迎接郑军,一边制作薄饼祭祀死难的亲友。后来民众就用薄饼在农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

五、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的关系

一年一度的传统清明又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说得很对啊!这是杜牧的名作,而杜牧是我个人偏爱的诗人之一。

大家想必都知道,宋朝画家张择端有一幅传世名作叫《清明上河图》,反映北宋年间在清明时节前后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热闹情景。可是,清明节为什么要“上河”呢?

其实,清明节并非自古就是国人祭扫祖坟、悼念先人的日子。清明作为节日,在两汉还并不明显,到隋唐略为成型,但尚未涉及扫墓。唐朝一些牵涉清明的诗歌,无论是杜甫的“渡头翠柳艳明媚”,还是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都还看不到祭扫追悼的含义来。有祖宗崇拜的清明节,始于宋朝。

那么,既然先人的坟墓都是葬在山里边的,要扫墓的话,就应该是“上山”、“上坟”才对,却为何变成“上河”了呢?这就要联系与清明节在时间上前后接踵的另一个古老节日――三月三上巳节了。

与清明节先冷清后热闹的际遇正好相反的是,上巳节是先热闹后冷清,早在汉朝时就已十分繁荣,至唐朝已达到鼎盛。《诗经》里的《郑风・溱洧》篇,描写的就是三月三上巳节。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叙述文人在上巳节“曲水流觞”,杜甫的《丽人行》里更有“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之名句。

我们看到,这里所举的3篇诗文,都有“水”(其实就是河)在里面:“溱”和“洧”是北方两条大河的名字;王羲之和他的友人“流觞”于“曲水”;唐朝的“丽人”们集聚于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水边”。可见,“水”是上巳节的一个关键词,三月三是古人的一个亲水的日子。

于是我们可以明白了:宋朝的“清明上河”,其实是在庆祝和度过一个离他们已渐行渐远的古老节日――三月三上巳节。到宋朝时,上巳节已经比较凋敝了。

其实,清明节还“合并”了早它两天的寒食节。上坟,原本就是寒食节的传统习俗。清明节本身自来就没有什么内涵,因其在时间上正处于寒食节和上巳节之间,它便“左右开弓”,把寒食、上巳两节的习俗活动揽进自己的“筐”里了,从而越做越大,越做越强,直到今天。

一周热门